2019年6月1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的“汲古论坛”第二场“文明交融:在阿富汗宝藏里发现中国”召开。本次论坛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协办。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谈晟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练春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向谦四位学者主讲。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谷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评议。来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文化报》的多位学者一同参与了研讨。
阿富汗自古即是多种文化和文明交汇的中心,有“文明的十字路口”之称,与中国有着良好的联通关系,“丝绸之路”的一些支线便是从阿富汗通过。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今日的阿富汗也将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互动的区域枢纽。1979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前,藏于喀布尔中央银行大楼秘密金库中的阿富汗国家宝藏于2003年重现天日,2006年10月起,法国、意大利、荷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二十多家博物馆先后巡回展出了这批珍宝。2018年9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画册,该画册以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四处阿富汗考古遗址为线索,勾勒出古代阿富汗从新石器时代文明到希腊文明到草原文明再到贵霜文明的历史进程,展现其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多元文明图景。2019年4月29日,“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展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观众得以尽览丝路繁华,见证古代多种文明的互融交汇。“汲古论坛”第二场即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阿富汗文物为话题,由文物考察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融汇,展开有关艺术考古和“丝绸之路”等问题的充分深入讨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谈晟广首先介绍了“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的策展准备,即从配置关系、功能及对比研究上重新梳理了展品,撰写了新的单元说明与词条,并邀请了专家撰写相关论文。谈晟广结合远赴阿富汗进行田野考察的实地观感体验,重点介绍了本次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阿富汗珍宝,主要包括青铜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的法罗尔丘地、希腊化时代(约公元前145年以前)的阿伊哈努姆古城遗址、月氏人到来至贵霜王朝成立以前(约公元25年至公元50年)的蒂拉丘地,以及贵霜王朝(2世纪)的贝格拉姆古城遗址。谈晟广在主讲中展示了大量的珍贵器物图片,如金刚力士像、豹纹扣饰、犍陀罗石雕多格圆盘、神人驭龙金饰件、树式金步摇、紧那罗水壶等,参照传世文献的记载,详细论述了阿富汗被称誉为“文明的十字路口”的具体表现,进而推导出早期中国可能受到中亚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考古共同体文化的影响,并引《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的记载,提出了张骞在大夏见筇竹杖之谜的有趣话题。
几位学者立足各自学科领域,阐述了对阿富汗宝藏里的中国元素及中外文明交流话题的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练春海从中西交流视角切入,强调阿富汗扮演的桥梁作用,并以鎏金银竹节熏炉、马车、造像、铜镜、西王母、云纹等为例探讨了中西交流的复杂性、双向性、历时性特征。具体而言,复杂性是指中西之间的交流往往糅合着直接、间接两种方式;双向性是指文明的影响不一定是单向的,更多时候是相互融合的结果;历时性是指不同时段里文明之间的作用力是不断变化着的。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聚焦于文人艺术中物的存在方式,从物的意义演化阐述外来文明中国化的问题。李溪以盛唐宰相韩休墓壁画中出现的芭蕉引入,从佛教观念、文人画传统、审美习性等角度论述了芭蕉引入中国文化之后逐渐消除异域色彩的过程,再结合持杖形象在文人画、诗词中的普遍出现,讨论了中国对外来文明的深层接受。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向谦以自己参与组织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威尼斯与威尼斯画派”“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等策展经历现身说法,探讨了如何通过专业引导实现将器物的整体性与学术文本的意旨相互结合,以及通过一定的方式缩小文化元素、思维观念之间存在落差的关键问题。
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喻静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学者们的讨论表示感谢。喻静结合佛教研究经验,阐述了作为文明十字路口的阿富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具有希腊文明特征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覆灭之后,产生于贵霜时期的大乘思想和佛教造像向东传入中土;以大乘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佛教,在历史进程中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建构。希望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中华文明的博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