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观念与媒介——郑庆余艺术观念与态度的转变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4635


  在以往展览中,我看到庆余的人物画比较多,但他近期作品的题材发生了一些变化,人物已经逐渐隐去,从中可以感觉到他艺术观念与态度的转变。

  尤其《破》系列六幅作品相比于原来完全不同,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庆余其它的作品,有的画砖、有的画景、有的画人、有的表现物象重叠,总体上以构图完整、画面和谐为主要处理方式。但《破》系列作品则不然,材料上的这种破坏性变成了他第一想要阐述的问题。当然,在其余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破坏的呈现,比如以透明的手法表现具体形象重叠的前后关系,但这些在画面上并不是主要元素,而居于从属之位。在《破》系列作品中,“破坏”却成了第一诉说。这种转变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即艺术的建立不再基于建设,或者塑造的方法之上,而是基于“破坏”的方法之上,并且这种“破坏”的目的是不断地打破原有的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秩序。

  另一方面,庆余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使用了一种非传统工笔的表现技法,在画底之上蒙上了一层破碎的玻璃。因此,这些作品在视觉上更具有当代性。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一方面是观念问题,另一方面便是媒介的因素。比如,过去人们拿一支毛笔来说事儿,现在就得拿一个手机来说事儿,我们不得不承认交流沟通的方式已然发生改变。同样,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种媒介什么时候都可以是当代的,艺术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就像同样去一个地方,过去是走、坐马车,更快一点就是骑马,而现在我们是坐高铁、飞机,这就是当代和过去的区别。那么艺术的传达也是一样的,以往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细酌慢饮、品味茶香,而现在就需要更加直接有效。因此,庆余在这方面的尝试是具有探索价值的。

  

  血月 46.5cm ×160.5cm 纸本设色 2017年

  此外,《破》系列在作品与观看者之间的交互性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破碎玻璃的裂痕是可以反射光源的,灯光不同,观看角度不同,呈现的效果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就加强了阅读者在观看过程中的主动性,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作品中来。反之,如果裂痕直接画于画面,这些变化就没有了,诉说的意义便大相径庭。

  当然,这组作品还有很多值得继续探讨的地方。首先,要进一步厘清附加破碎玻璃的意义,即前面破碎玻璃和画面形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更加紧密,效果也会更加凸显。这不是纯粹视觉上的问题,而涉及绘画更深的意义层面。

  其次,从目前的作品来看,破碎玻璃在画面上还是具有比较明显的具象功能,而这是需要进一步消解的,需要进行更多观念上的转换。最近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中有一件反映东欧剧变概念的作品,前面是砸破的装置,后面是银色的一块底板,这块银板是有反射性的。材料碎裂的影像与观看者的影像交错其中,作品同样和观看者产生了一种交互性,观看者参与其中,观看自己在这种剧变中的一种状态。这样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就特别耐人寻味。

  最后,非常具体的物象,其承载的精神力是有限的,如果要表达更多的话,就需要图像更加简洁概括。艺术的表达并不是为了直接反映眼前看到的东西,更多是经过提炼创作者所感受到、所意识到的事物。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把创作者眼前看到的东西逐渐隐去,显现出创作者表达的观念。因此,我们在艺术上想要一步步前行,更重要的还是观念的问题,观念一旦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知道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该舍去的。

  当然,由于工笔绘画的材料媒介、技法等因素,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寻求协调与转换的途径,但关键还在于对艺术的认知。我相信庆余只要努力实践、逐步解决,将来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丰富的作品来表达他的观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