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联主题相声的困境与前景——从2019年春晚《妙言趣语》谈起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4678


  [内容提要]对联主题相声《妙言趣语》播出后,引发观众热评,但褒贬不一。批评者认为,该相声作品中很多内容违背了对联内在的格律要求。对联和相声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且都有自身的艺术规律。对联文化历史久远,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因此对联便成为相声作品中的“常客”;但对联有其语言艺术的内在规律,在相声中借用对联也应注意对联文化的传统和独特性。相声的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快乐,在达到娱乐效果的同时,也应兼顾对联文化的底蕴传承。

  对联与相声的组合并不稀奇,二者都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对联特有的形式和幽默诙谐、雅俗共赏的内容为相声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对联也借助相声这种形式不断传播、发展。传统相声里保存了很多源于民间的对联。随着相声艺术的发展和观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对联为主题的相声节目,很多都是在不断地抖前辈的旧包袱,或是对对联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一系列的粗制滥造,这一系列问题使对联主题相声面临发展的困境。

一、《妙言趣语》的得失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相声演员岳云鹏、孙越表演的节目《妙言趣语》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这段相声包袱不断、笑料频出,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员引导现场观众们齐声附和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成为春晚流行语。但是该相声一经播出,却被搜狐网、网易新闻、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批评“没文化”,更被一些对联行家口诛笔伐,直斥这段相声“内容低俗”“误导观众”。究其原因,是由于《妙言趣语》中出现的对联违背了对联的格律形式规范和基本原则,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因此被批评为糟蹋传统文化、贻误观众。对《妙言趣语》批评背后的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以对联为主题的相声节目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能否获得观众和专家的认可,值得我们去探索。

  经笔者整理,《妙言趣语》中出现的相关作品大致如下:

  上;忐;上天言好事;

  下。忑。回宫降吉祥。

  江河湖海;

  花花草草/蹦蹦跳跳/唠唠叨叨/叽叽喳喳。

  江河湖海汹涌澎湃;

  洗澡没法涂沐浴液。

  重中之重;

  吞吞吐吐/密密麻麻/隐隐约约/古古怪怪。

  重中之重自作主张;

  妈妈眉毛麻木莫名迷茫蒙面买面膜。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1380000831。

  这些对联有沿用前人的,也有自行编创的。“江河湖海”以及“重中之重”为上联的对联,其实阐释了一种趣对,可以称之为“谐趣联”,又称“机巧联”。顾名思义,在对这种对联的时候,是有技巧和乐趣的。“江河湖海”的偏旁都是三点水,“重中之重”的每个字拼音首字母都是“z”,对出相应的下联极有难度,不仅要和上联有相同的技巧,更要合辙押韵。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灶神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则是“回文对”,即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句子都是一样的。大家更为熟悉的一副回文联是描写厦门鼓浪屿的“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副楹联出现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中,属于我们从小就接触的回文联。上述对联如果对好了,就会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使得整个相声节目格调高雅,为人称颂。可惜《妙言趣语》忽略了对联的基本规则,“上”对“下”属于反义词,而“忐”和“忑”完全不通,后面的“吞吞吐吐”“密密麻麻”各种上下联不规则重字,实在不能称之为对联。“妈妈眉毛麻木莫名迷茫蒙面买面膜”就更是如此了。“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与孙越口中的“上联”——“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其实都是前人对出的甚为精彩的“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的下联,只不过《妙言趣语》摘出下联“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作为出句。这个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上联的出处已不可考,大致出现于民国时期。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副对联源于腊月二十三“辞灶”的祭灶风俗,这一天灶王爷要离开地面去到天上,百姓们希望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再回来的时候给自己家带来好运;因为怕灶王爷在玉帝和王母那说了不好听的,有些地区还要在年画中灶王爷的嘴上抹上糯米饼、枣糕等甜食,意为粘上灶王爷的嘴或者让灶王爷只说甜话。祭灶风俗古已有之,自周王朝开始皇宫将祭灶列为祭典,并下令在全国施行,因此“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发轫之端并不可考,它很早就已经存在并延续下来。因为上联“上天”与下联“回宫”节奏点上的平仄并不相对,“宫”处应为仄声,因此随着格律的发展,在后世延续过程中出现了“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的平仄严谨、读起来更顺口的版本。

  《妙言趣语》对楹联韵律的介绍时所说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是完全错误的。一般认为,楹联脱胎于格律诗,因此它的格律和诗句的格律多有相同之处,尤其是在五、七言的联句之中。而在创作严谨的律诗中,将颔联和颈联单独摘出来,都分别是一副对仗工整、格律严谨的对联。

  当然也有意外,比如颔联和颈联使用了扇面对,这样的话颔联和颈联就各为上下联成为一副楹联。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之间平仄相对,一般认为它们各自的节奏点也有平仄交替变换的规律,符合“马蹄韵”的格律规范。如果将“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替换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还尚可能得到观众的谅解,至少这也是对联格律的一种普遍范式。

  从对联自身的角度来说,在《妙言趣语》中,我们看到的是对对联“仄起平收”“对仗”“平仄交替”等基本规则的无视甚至随意篡改,出现了“平仄无序”“不规则重复字”等误导观众、漠视对联基本规范的问题。只注重娱乐效果,而忽视了对联文化的底蕴,曲解格律知识,炮制低俗对联,这样造成的娱乐效果也是低级的。此前,在2009年春晚舞台上,现场展示的春联上、下联位置也曾颠倒。这不仅会对对联文化,更对民俗活动产生影响。对联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在传承和发展之前,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二、《妙言趣语》给对联文化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有弊,瑕瑜互见

从对联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角度,《妙言趣语》的登台有利有弊。对联文化又一次通过春晚舞台与更多观众见面,虽说“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错误明显,但是却提醒了观众,对联是讲“平仄”的。相声一开始便点明了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的要求,接下来又谈到了“天下无语不成对”,引出了《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这都在介绍传统文化,从观众的附和声中能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青年学者侯印国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告诉记者:“在我看来,在备受中华文化圈关注的春晚舞台上,能够介绍传统文化和风俗,引起大家讨论和关注,本身就是值得鼓励的。”对于一档娱乐大众的春晚节目来说,《妙言趣语》如同荧屏上的电影、电视剧节目一样,带有“纯属虚构”的烙印,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节目进行过分苛责。退一步讲,即使《妙言趣语》以反面形象出现在评论家的笔下,也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对对联文化的传播。

  如今,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楹联作品和楹联知识被编入学校教材,许多小学和中学开设楹联文化课,这意味着人们对于对联鉴赏能力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能从节目表演中找出错误。如果对诸如《妙言趣语》这类节目不进行更细心的制作、开发和更严格的审核,观众则必然不会买账。新媒体不仅能扩大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能将传统文化展示的错误问题放大。“相声走上电视,观众队伍得以空前拓展。旧时代‘撂地’作艺,观众数以十计;后来进入茶馆,观众数以百计;及至进入剧场,观众数以千计;一旦走上电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当以亿计。这种变化迅速地扩大了相声的影响。”

  总体说来,《妙言趣语》对对联文化的影响有利有弊,相声节目中对联所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笼统的归结于主创团队的“没文化”。我们要对《妙言趣语》类似的节目持包容态度,它只是一档节目,并不会动摇楹联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联在民间代代相传,“千百年来,楹联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间上升到知识阶层,又从精英回到民间,实现了绵延不断的习俗传承”。民间的对联家们自会承担起对联传承之责,这是对联自身发展的规律,而将传道授业之责加诸于《妙言趣语》等节目上,实在强人所难。着眼在整个对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之中,一档娱乐节目对其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尽管如此,我们仍要呼吁对联的良性传播,保护对联文化生存土壤。

(二)相声与对联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妙言趣语》的错误示范为当下以对联文化乃至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娱乐节目敲响了警钟。当下倡导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了诸如《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中华好诗词》是诵诗、背诗,《经典咏流传》是将传统的诗词以流行歌曲的形式唱出来,《汉字听写大会》是对简化字进行听写,这些节目都是利用现代传媒方式对传统文化的重拾、展现,而这单方面的传统文化必须要求准确、严肃,否则就失去了表演的意义,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节目深受好评,很少出现纰漏。而相声加对联是与它们有区别的,首先相声与对联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其次相声和对联都属于传统文化,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种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相声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对联构成主体内容,因此表演者将相声放在主体地位,对联放在客体地位,过分重视外在形式便会忽略内容质量,造成了两者结合的不相协调。民俗学家张文举认为“传统是具有内动力而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态的”,把握对联和相声这两种传统文化间的内动力,让它们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或许能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开拓出相声文化与对联文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对联主题相声能够实现文化传承与趣味性的融合吗?

(一)前人的示范

在1984年的春晚舞台上,马季和赵炎表演了一段以对联为主题的相声,名字就叫《对春联》。这段相声中对联的基本原则的阐释要比《妙言趣语》更为严谨。马季一登台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清”为节目中出现的春联“上下联节奏点平仄相对”奠定了基调,所以相声中展示的“爆竹声声,人间万岁;梅花点点,天下皆春”“挥笔天出缝;落锄地出金”“日日钢花飞溅犹如放烟火;天天铁水奔流好似舞龙刀”这几副对联,都是上下联仄起平收,且句间节奏点平仄相间的佳作。以最后一副对联举例:如果划分上联的节奏点,即“日日/钢花/飞溅/犹如/放烟火;天天/铁水/奔流/好似/舞龙刀”,节奏点即每个划分部分的最后一个字,于是该对联的节奏点平仄规律是“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可以发现它的节奏点是平仄相间的,此时这副对联读起来的语感会很好,抑扬顿挫,十分顺口。虽然这几副对联的瑕疵也很明显,比如对仗不够工整、出现不规则重字等问题,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对联的基本规则。我们可以认为《对春联》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的融合。珠玉在前,《妙言趣语》便相形见绌,它更多的是趣味性,缺乏知识性。

  

  另外,对联有其独特的形式结构且种类丰富,“对对联”本身就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不仅考验脑力,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传统上以讽刺见长的相声在电视荧幕上更多表现的是歌颂、褒扬,这使得部分观众不满,认为相声已经背离初心,“为了证明讽刺相声的唯一地位,指出歌颂相声的存在,会使相声一步步走向消亡;为了夸大回归小剧场的作用,甚至提出电视毁了相声的观点,已经到了极端武断,有悖常理的可笑地步”。电视里的相声节目并不一定非要歌颂、褒扬,讽刺批评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不也是很具有社会意义吗?我们可以想象,以后还会有更多以对联为主题的大众相声节目的涌现,我们也希望对联尤其是讽刺联能够为相声表演增色,而相声表演在追求娱乐大众的同时,能够兼顾对联的知识性,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与文化的盛宴。

(二)重新发现对联形式之美

《妙言趣语》中出现的谐趣联也分很多类型,不仅有偏旁用巧,还有嵌字、隐字、复字、叠字、析字、拆字、数字等,而相声之所以“盯上”谐趣联,不仅因为它格律方面少了些苛刻,更是因为它有趣好玩,观众喜闻乐见。但谐趣联要对好,难度比较高,比如进行析字的“玻璃对”,要求对联中的每个字上、下或左、右字型结构基本一致,呈现对称的特点,像这样的对联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出上联或者下联的。因此《妙言趣语》呈现给观众的就是“恶搞”般的下联。《妙言趣语》的主创团队应多花点心思,在保证知识性前提下增加趣味性。

  其实还有一种形式的谐趣联更适合出现在相声节目里,它就是“无情对”。一般情况,对联都会要求上下联内容相关、配合密切,不能脱离主题,而无情对更讲究上下联形式上的对仗,每个字、每个词的对仗都堪称完美,但是上下联的主题却各说各的,差之千里,让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乐趣。

  “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从晚清士大夫阶层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无情对的例子能找到很多,常见的比如“色难;容易”“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无一不妙趣横生,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相对于机巧联,无情对显得更信手拈来,像是偶然得之似的。在趣味性极其浓厚的渲染之下,舞台效果中的真实性不减反增,失了刻意,多了对于奇思妙想的赞叹。由此观之,如果放在相声节目里,无情对比机巧联要更为合适。无情对中出其不意的下联,让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强的娱乐效果。

(三)内容上的考量

马季先生认为优秀的相声作品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厚实的传统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和广阔的生活面。对联与相声结合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做到内容的创新。对联主题相声作品的创作,首先考虑二者的共通之处。相声创作、表演中诙谐幽默的讽刺目的与对联的讽刺联所营造的效果是不谋而和的。讽刺联大多通俗易懂,适合口头表达,得辛辣、谐趣之妙,其作用令其他文体难以望其项背。传统相声就是以讽刺见长的,“相声作为传统艺术形式,来自于民间,生长于草莽,因此对于社会不平、不公和不正的现象、风气、和人事都有较强的讽刺性和批判性,可谓是寓讽于乐、寓批于乐,故深得民心”。讽刺联完全可以为相声表演提供基础内容,利用讽刺联来抨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批评身边的有道德缺点的集体或个人,会营造出别出新意的舞台效果,化俗为雅,雅俗共赏。这也提高了对主创团队的要求,不仅要在相声表演上下功夫,还要在对联创作上有点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台相声节目是否制作精良,逃不过观众的“火眼金睛”。

  

  那么受众面较小的对联,譬如叙事联、性情联等能融入到相声节目中吗?这些对联一般都是措辞优雅、用字讲究、优美生动,它与娱乐效果很难共同实现。不过相声节目要对对联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其内容上进行深入考量,也并非难事。比如可以先从一些曝光率高的对联入手,穿插在各个环节里,引起观众的互动和共鸣,这也会取得很好的舞台效果。比如明人解缙的一副联:“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清人蒲松龄撰写的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明人徐达在南京的中山王府邸前的一幅长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宛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舞台上的相声受众面很广,要让老百姓看得舒服高兴,对联内容最好通俗易懂,不易过于高深微妙。

  在考虑内容上的优美生动后,我们甚至可以让对联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教育价值”,劝勉人努力学习的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诫商人诚信经商的“友从义交情可久,财从德取利方长”,还有感怀父母养育之恩的“父自威严,幼而畏,长而敬,继而孝,于孝敬中思父训;娘犹劳累,朝事炊,晚事织,日事耕,在耕织上见娘辛”……这些劝勉联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仁爱孝悌精神,正是高质量的对联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对联节目如果能实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筹兼顾,不仅丰富了舞台效果,还能实现长远的借鉴和利用:它所设计和开发的对联模式,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教学游戏”出现在校园楹联课堂上,学生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对联文化的传播。对联是在不断发展的,在传统对联的基础上,还可以创作融入新思想、新词汇的新对联,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主创团队要具备对联写作素养。

(四)从“解构”到“重构”——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诸多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融入现代生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纵观相声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马季通过电视将相声带入千家万户,并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相声经过改良,通过一块块小荧屏走进千家万户,相声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在舞台形式的重构过程中,祝鹏程认为:“相声从市井娱乐被拔擢为相对封闭的剧场艺术后,其表现形式遭遇了多重的规约,尤其是经过电视、广播的媒体过滤……尽管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但也丧失了鲜活的生命力。”而对联相比于大多数传统文化,它的转化并不明显,因为它长期以来以民俗活动为载体,承担一定的社会功用,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对联以其强大的实用性至今仍然在新春兆福、婚寿庆贺、哀丧吊挽,记录事件、宣传教化等民俗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构过程对它的作用是微小的。而对联善用讽刺、诙谐幽默的风格和雅俗共赏的特征很好的契合了相声表演的舞台效果。

  长久以来,对联相声节目其实一直在“啃老本”,尤其是内容方面老化。马季先生认为:“相声如果失去它即时性的特点,就与人民大众失去了血肉联系,相声就退出了普通百姓关注的中心,成为边缘性的东西,今天相声的衰落与它即时性的缺失有很大关系。”随着文艺演出市场化的推进,人们的娱乐选择呈现多元化的态势。相声界应该去捕捉观众口味的变化,“还戏于民”,完成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解构即消解、拆解,每一次解构都会产生新的结构,再将这些新的结构进行组合归纳,完成“重构”。

  重新反思对联在相声节目中文化底蕴的传承就是一个解构的过程。对于相声来说,“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是相声创新发展的立足点,在创新的过程中兼顾对联文化底蕴的传承,寻找对联从形式到内容上更适合进行相声表演的素材,整合对联与相声的共通点,将对联更好地融入到相声“说学逗唱”当中,完成对联相声节目的重构。

  “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性转化。“民俗最大的特征就是既有传承又有变异,在不同的时空下,传统民俗文化总会发生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只有这样,它才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代代相传。”曾经的“马派相声”的转型就较为成功。马季是承上启下的相声大师,“其承上是沿袭了传统相声优秀的创作手法与叙事方式,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课表现得淋漓尽致……启下是开创了歌颂型相声这一独特的审美形式,增加了‘演’的成分,既丰富了相声表达范式,也为今后马派相声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值得一提的是东方卫视自2018年8月推出的《相声有新人》,这档节目广获好评,挖掘了许多相声新生代人才。这档节目中演员年龄整体偏小,而且“演”的比重很大。节目中的相声段子更贴合现实生活,让相声这门艺术真正活在当下。这档节目创新性地借鉴了其他娱乐节目的运作模式,节目与节目之间竞技PK,寻找优质的相声演员,更通过节目录播前后对相声演员的采访,让观众走进相声的台前幕后,走进相声演员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有时甚至合时宜地打起“感情牌”,让观众带着情感快速地进入节目欣赏当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声要完成创新性转变,一个是需要继承传统,再一个是需要有改革精神,先破后立。

  相声界近年来开始主动回归传统,打造原汁原味的“小剧场”。“在一定程度上,小剧场相声的兴起是官方发展文化产业、还戏于民的结果,也是都市民众娱乐的必然要求。从这一点来说,小剧场相声是相声界对原来社区传统的主动复归。”这就是相声在应对当下环境时做出的转变。回归和继承传统,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改革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构,首先要进行保护和研究;而在重构的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内涵,探索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优化。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已经作了十分有效的尝试,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在历史脉络上创作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来展现文物的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这些传统文化的重构没有挑战其文化内涵,更多的是重构了表现形式,无疑是甚为有益的尝试。在信息时代,新媒体的科技能力、社交网络和泛娱乐生态等等,无一不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的借力。

结语

从相声节目《妙言趣语》中我们发现,以对联为主题的相声节目虽然广泛存在,但面临着文化底蕴缺失的困境。主体、客体之间协调的过程,就是对联主题的文化底蕴与相声表演的娱乐效果相互融合促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广泛吸收前人的舞台经验,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对联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考量。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导下,我们希望看到两种传统文化艺术的协调与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妙言趣语》的确有其探索、继承和创新的意识,它借来了对联的内容,关注到了回文联,既配合春晚舞台,又能抓住观众的笑点进行演绎,这已经是一种成功了。但是相声节目在博得观众一笑的同时,是否能让观众在笑过之后咂摸出别样的魅力?我想,这也是一档好的相声节目能够获得好的口碑、成为经典的必要因素。由此及彼,传统文化要想永葆长青,就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完成创新性转化的过程,而在这之前,或许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与认知,和对一方净土的坚守。

  注释:

  [1]王决、汪景寿、藤田香.中国相声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274.

  [2]李玲、代武春、娄兴彬.沉浮在精英与大众之间——楹联习俗传承的特征与当代变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1).

  [3]张举文.传统继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J].温州大学学报,2009(9).

  [4]党铁九.相声创作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曲艺,2014(6).

  [5]王艳玲、苏长青.当下相声艺术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探究[J].艺术评论,2016(8).

  [6]王鑫、李丹阳.新媒体时代相声艺术的“守”与“变”[J].艺术广角,2017(8).

  [7][11]祝鹏程.文体的社会建构:以“17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383,384.

  [8]马季.一生守候[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55.

  [9]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19.

  [10]王艳玲、金晨辉.相声创作的艺术范式与当下的媒介传播[J].艺术评论,2017(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