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培根铸魂 坚定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价值导向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2556
赵琳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重要作用,极大鼓舞了全国文艺工作者,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使命担当,明确了奋斗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发挥文艺创作使命必须首先明确价值导向。本文试图通过对文艺创作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文艺创作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文艺的人民性本质及在现实文艺创作中如何落地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引发对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价值导向更深入的思考,为推进文艺创作工作进一步厘清思路。

一、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性分析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社会观念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文艺的经济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者相互关联,既统一又对立。

(一)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性

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统一的,二者具有共同的社会主义性质,前者为后者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后者为前者的繁荣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

  1.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首先,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同期我国文化事业费用也从530.5亿元增长到855.8亿元,年均增长12.3%,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5个百分点。这既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同时也反映出坚实有力的经济发展态势对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依托作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8)》

  其次,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沛的现实滋养。文艺创作不是超越尘世的凭空想象,而是社会现实的艺术折射。经济建设是人们开展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越发达,社会活动伸展空间就越宽广,社会行为、社会思想就越丰富,文艺创作的原始素材就越充分。

  2.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优秀的文艺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令人们对美好充满向往、在奋斗中充满能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将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性

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矛盾性。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截然不同,但从历史发展脉络上看,市场经济源于商品经济,资本逐利性的特征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冲突。比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泛化”,会冲击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能导致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消解;再如,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极易导致文艺创作心态浮躁,文艺作品沾染铜臭气。

  上述现象是社会主义文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矛盾性的若干具体体现。从国内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待在不断发展中进一步展现;从国际看,意识形态对立不仅存在,甚至十分尖锐,这就更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如何破解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破解矛盾的法宝

破解社会主义文艺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关系,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就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精髓,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既指明了前进方向,又划清了价值取向边界,体现着社会是非评判的标准,是我们破除落后、错误观念的利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性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性是一对共生关系。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价值体系,不但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维度,而且在每个维度上的价值外延都很有张力。其次,“双百”方针也有明晰的边界,坚持“二为”方针是核心衡量标准。第三,价值会因主体的区别而产生差异,但在更高的主体层面又将产生共性,这种共性就把这个层面的主体凝聚在了一起。文明是多元的、平等的、包容的,大国崛起,有容乃大,但多元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一定的价值公约数,就会因缺少粘合力而解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艺百花园提供滋养的土壤,“双百”局面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得更加生机盎然。

二、对社会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再认识

(一)社会主义文艺的属性

社会主义文艺在不同维度具有三种不同属性:

  1. 意识形态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文艺必然带有阶级属性,与政治密切相关。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文艺创作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全面准确地判断分析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新时期发展。

  2. 艺术属性。文艺作品是精神劳动的产物,其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艺术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3. 经济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艺创作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在充分肯定文艺经济属性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市场规律、资本运作对文艺创作的冲击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艺产品商品化的分析批判,对正确认识文艺的经济属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艺术性和经济性是从不同方面对文艺产品和服务作出的属性分析,它们既不相互排斥,也不能相互替代。从美学角度讲,艺术是一种审美文化,但是这种美学角度的分析,不能代替从世界观意义上揭示的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我们要注意到从各个方面消解或淡化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倾向,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立场,不能失语。

(二)社会主义文艺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要义

文艺创作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在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互相激荡的复杂社会背景下,必须牢牢把握文艺创作意识工作领导权。

  1.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不仅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实现人类自身解放为目标的思想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并将继续成为指引我们前行的精神引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就是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反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要在文艺作品中体现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套科学理论,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行动理性。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积极回应时代之问是每一代马克思主义实践者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要保持对现实生活热情、敏锐的观察,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积极反映当代百姓的精神风貌,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创造更加贴切的时代语言,为人类文化血脉传承注入当代中国特有的文化基因。

  2. 坚持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具体到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各个领域,体现在机构设置、制度体制、环境保障等各个方面,贯穿于文艺创作各个流程。

三、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始终坚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一)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立场

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立场。列宁曾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这些劳动人民是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的著名论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江泽民同志厚望文艺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人民立场,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心连心。从情感上讲,我们彼此具有共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基因,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从实践上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丰功伟绩,值得赞颂千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创作始终以人民为表现主体。人民生活是文艺原料的宝贵矿藏。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光辉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13亿中国人民的劳动生活,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无限充沛的养料。文艺工作者要拿出与人民史诗般的实践相匹配的艺术创造本领,树立起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艺术丰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创作始终以人民是否满意为唯一评判标准。文艺工作者要想在人民那里得高分,就必须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目标,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领域、挖掘内容深度、创新表现手段上下功夫,用人民喜爱的形式讲人民关注的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还要求文艺创作担负起引领提升的责任。文艺作品不仅要让人民得到欢乐,更要让人民感到温暖、收获启发、鼓舞力量。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起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首先自己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敏锐的观察、精湛的技艺,如此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其理论遵循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这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成为“调研专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进而提出“深、实、细、准、效”的调研工作要求。这一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同样值得文艺工作者学习。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至少要在全面深入、长期持续、细致研磨、问题意识四个方面下功夫。之所以要求全面深入,是由现实的丰富性决定的。文艺工作者越是尽可能多地采集生活样本、尽可能深地挖掘生活内涵,越能接近现实的完整样貌。之所以要求长期持续,是由现实的灵动性决定的。现实生活日新月异,文艺工作者只有长期浸泡在生活中,与更多的群众交朋友,才能逐渐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感受到世界运动发展的脉搏。之所以要求细致研磨,是由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的。事物的本质规律总是隐藏在五光十色的表象背后,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在抽丝剥茧中挖掘真相,才能抓住艺术创作的精髓。所谓问题意识,要求文艺工作者能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找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大问题,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表达创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同时,要注意不能带着有倾向性的、甚至是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去生活中寻找论据,坚持不唯心、只唯实,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天天在生活中。的确,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艺术家也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人们生活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艺术家的人际交往也是生活的具体体现。然而,文艺作品需要创造典型人物,这就要求艺术家尽可能充分地掌握生活的“大数据”,在反复揣摩提炼中融入自己的心血,孕育出新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从个性收集、到共性提炼、再到个性落地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仅凭艺术家个体的生活体验、价值判断、情感表现是很难完全展现人民心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就必须把自己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将人民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用充满深情的创作温润心灵、激发力量,才能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

  注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导地位;第二、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保障;第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第四、科学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22.

  [3]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10-3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26.

  [5]法兰克福学派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该学派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对当时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消费进行了抨击。他们认为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商业社会,商品化原则支配着社会的一切生产分配系统、社会权力结构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也同商业密切融合在一起,被价值规律所统摄,体现出技术性、商品性、标准化、潜在强迫性,文化艺术成为一种商品。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

  [7]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A].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〇一四年十月)(修订本)[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65.

  [8]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A].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34.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820.

  [10]江泽民.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24.

  [11]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18.

  [1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14.

  [13]罗中立的画作《父亲》便是一个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农民进城主要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城里每一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面。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个地方。邓开选是罗中立在1975年除夕夜偶遇的一位“守粪工”,他的神态和姿势引起作者很大的震动,之后,罗中立就画了守粪的农民,又画了一位当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有了现在这幅作品,开始画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后改成《我的父亲》,最后定名《父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