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会计专业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6173
高艳辉

  摘要:在和国际接轨的今天,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可谓是日新月异。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当前发展的会计人才,这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教学中存在的几个新问题来谈会计专业面临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发展

  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但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会计知识更新换代得更快了。这对于会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较弱,加上学的大都是些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环节较薄弱,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素质水平都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教和学的新定位

  (一)教师的教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对接企业需求的阶段。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职业的特征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会计是个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我们现在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存在很大矛盾。我们的教师大多注重课本教学,侧重点主要是为了完成自己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得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性较差。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算理论学得好,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可能连开发票都不会。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出去工作就能成为专业的会计人员,而是要使其拥有成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学习、创新的能力。

  根据调查,企业方还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企业管理、中文写作、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学过于专业化,过分强调会计专业教育,导致学生偏重专业理论课,从而造成大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举一反三及应变等的关键能力较差。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所面临的职业选择也不一定就只有会计,有许多和会计相关的职业,比如出纳、仓库管理员、文员、统计员、收银员、银行及各服务行业的前台业务员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既注重专业又顾及全面。

  (二)学生的学

  以中职学生为例,他们大都初中刚毕业,年龄小、文化知识薄弱。父母和学生都期望通过几年的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的会计工作,但这和会计职业的特征存在一定矛盾。

  首先,学生自己要对会计职业有充分的了解,定位要准确。它不像模具或机电等专业,就业时能较快地找到对口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还需要在其他相关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或即使找到会计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实践,方能适应。

  其次,学生要明确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会计是个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再学习才能胜任的职业。对于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比如,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要把握核算,根据经济业务事项做出会计分录。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题目作出分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人会在你身边告诉你今天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事项,明天又发生了什么吗?不会的,必须自己判定,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创新

  (一)课程设置的创新

  目前,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比如说,课程之间的交叉性明显,某些知识点在这门课学过,在另外一门课又会重新涉及。再如,偏重了专业课程,忽视了基础教育课程及会计辅助课程,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建议借鉴模块式教学法来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制定教学大纲和不同的教学模块。还可以将各教学模块中设置的课程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以修学分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再有,虽然有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课,但实训的内容不全面,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实际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专业课理论性太强,是非常需要实训的。即使有很多练习题,但大都是分章节。这就像军训时,为了能更好地把握练习项目,教官会将其分解成各个动作要领来教授,但更关键的还是需要将各分解动作连贯起来。比如,可以在学完《成本会计》后,增设《成本会计实训》一样,让学生在分章节学完后,真实、完整、连贯地体验一下企业的成本会计是怎样工作的。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当前,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推行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到,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并没有教学生怎么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习方法的教授,多一些学生自学的环节,多一些学生互相学习的环节。

  三、教师的继续教育新问题

  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仅要依靠教师自身,更要倚赖各学校完善的教师再教育系统。 除了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还有理论学术性的研讨、教师间的学习和交流、公开课的学习等;各学校还应建立起鼓励教师不断再学习、不断创新发展的制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机会,营造起教师积极治学的氛围。同时,还应多组织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深入会计工作的一线,真正做到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会计工作实践接轨。

  以上是笔者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一些浅显看法。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探究、创新、实践、发展,我们的会计教育定能培养出适应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君伟,重构会计教育体系[J].中国财经报第210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