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览视觉与叙事思想
在当代艺术生发的轴线上,艺术展览对于当代艺术现象与文化形态的塑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展览传播的系统与方法上,场域线索的特征疏导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与作品呈现方法的走向。展览中所呈现的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精神净土与思想张力的抒发,非功利性与纯粹性的学术态度成为艺术作品承担文化责任的重要基础。当代艺术创作系统下,艺术作品的形态样式不断地产生分离、变异与对抗,排他性的过程孕育着独立价值与创造的态度。在展览中,展览的策划成为最重要的思想组织部分,学术甄别与传播思路等工作也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再创造。当下,研究性展览通常是将观念取向以及语言表达相近的艺术作品集中起来构成“线索”来呈现,以此构成对艺术生态与艺术现象梳理研究的重要方面。在艺术展览的形态与组织形式持续多元发展的时代,展览自身也成为一个极富探讨价值的话题。许多院校开设了艺术展览策划的课程甚至专门的专业,足见其现实的价值。本次在河北博物院所举办的“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展是一次以雕塑作品为基础的“空间展览研究”。展览作品与展览空间所发生的关系吸收了博物馆文物展的优秀展陈与叙事经验。以非文字叙事的视觉语言逻辑进行空间叙事,在突出作品本身思想与美学张力的前提下,将河北地域文化与博物院的文化特征整合到展览的空间视觉呈现中。
而回顾展览所经历的思考与其在之后所积累的经验也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思路和案例呈现。
二、展览的概念生成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座高山,是一座屹立在世界多文化群岭中的高山。而文化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继承与发展的。中国文化经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鲜明的东方特征。这种特征是集合了中国的地域环境、气候饮食、生活习惯与独特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文化系统。文化特征是有性格的、有形态的。文化间的差异形成是因各文化主体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的富有独特价值的存在。所谓文化者,即人化之物而又继续化人。在当代,新的文化创造大多基于当代价值的思考与人类情感的变迁,而其中必定绕不过对于历史时空的顺延与对于古代智慧的追溯。重新审视与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艺术创造,成为当代艺术家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在创造中被继续研究、继承、传播和发展。而当代的我们终将创造未来的历史。
石家庄地处太行山文化带,太行山的历史概念与红色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原大地的文明,这些因山就势的含义也成就了展览用“山”为名的地缘性。“行山”这个动宾结构也就蕴含了这种“仰之弥高”的敬意。而传统与文化都是向前发展的系统,需随时代发展而继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历史文脉精髓的基础上以不同的形态来体现在场性。“行”为这一点阐明了动态的历史进程与文化自信的态度。
三、地域文化的视觉化
石家庄地区承燕赵文脉,北方文化基因深厚,在这河北博物院的诸多文物中可以清晰地发现。古代艺术品的造型、线条、取材等诸多方面呈现了河北文化乃至博物院特殊的文化特征与视觉要素。器物造型雄浑、刚劲、硬朗而富有中正的皇家气派。那些博物馆所收藏的器物中挺拔而有力的线条,厚实的体块成就了北方文化的基本特征。展览名为“行山”,如何将“行山”的标识视觉化,是此次展览视觉设计方面重要的工作,是由概念策划到视觉叙事的重要落脚点。选择硬朗方正的刚硬线条塑造字体成为对于北方造型艺术基本风格特征的抽象与概念。河北博物院的展览中有一个单元,讲述的是“中山国”,而中山国重要的文物展品就是一排排如“山”字一般的铜制叉子,这些巨大的叉子并列起来气势撼人。在这些刚劲的线条、锋利的尖角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行山”二字视觉化的方式。在设计巧妙的处理下,“行山”展的标识充分叙述了展览发生的文化背景。四、空间展的视觉设计
展览的空间设计取颜色为墨绿色,以墨绿和灰色墙面相衔接,在观众进入展览路线中形成墙面视觉叠加的效果。展览的展厅色调构成并非只是经验或是一些没有针对性的美学概念,展厅的设计与布局无疑是展览主题的二次创作。在河北博物院做展览调研时,寻找到的河北古代中国文化的符号是青铜器与石雕,而青铜器的色相的视觉感受更加强烈,因此,展厅入口路线迎面墙的颜色设计选取了墨绿色,这便是取思于河北博物院燕赵与中山国文物重器——青铜器的锈色,以突出中国北方文化的刚毅与深沉。墨绿与灰色墙面的衔接则因衬托不同的雕塑作品质感而变化,寻求作品与墙面的反衬效果。选择重颜色的作品放在颜色明度较高的灰墙前面,而颜色明度高、质感轻盈、组合散碎的作品则选择墨绿色的墙面作为背景,在展厅色调的变化中,观众的看展路线形成移步换景的情境感。五、展陈设计与再创作
展陈中,当雕塑遇见雕塑,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够临近放置。雕塑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造型材料各异,不同的主题与多反映出来的情感基调都会使得观看形成独特的记忆与思考。众多优秀的作品同室而陈,所应该避免的就是作品之间,材料与形态相互争抢或是抵消视觉的纯粹性,而题材相近的作品会在独特的作品表现之外形成更为整体而素雅的场域精神,如沈烈毅的作品《涟漪》与史金淞的作品《松》虽各具气质与观念,但作品本身的形态与艺术语言在同一个区域内展示就会形成更加古雅的气质。展览是一个聚合的活动,它所包含的思想张力、策划思路与艺术语言的创造都在不停地输出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场域条件下发生则各具因果。从任何角度诉说我们当下社会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认识,需要我们用更为亲近而富有创意的途径去传播,去努力塑造当代人的心灵与我们整个时代的品格。
展览招贴
展览作品布局
展览入口
白明 叠加的关系
赵萌 生命的方舟
李象群 元四家
吴彤 砥砺铸魂
王雷 文化中国—大明No.3
王瑞琳 逐寻梦记—马
郑路 近于禅
郅敏 月亮
霍波洋 冬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