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泥土的当代“境”界——朱乐耕陶瓷艺术的生态与环境价值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0028
黄 艳

  朱乐耕在中国当代陶瓷界无疑是独树一帜的。虽然在他的陶瓷艺术作品中不乏传统的影子,而且还呈现出当代的艺术形式和语汇,但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传统或是当代这样的词汇来概括他。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家,朱乐耕近乎完美地将本土化艺术、中国哲学思想融入到现代语境之中并与世界进行对话。

  所有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都缘于他根本就是属于陶瓷的,他是诞生于泥土的,诞生于大地的,就和景观一样,是和大地生长在一起的,因而具有了无惧时间流逝的生命力。

一、作为生态结果的陶瓷艺术品

朱乐耕出生于景德镇一个陶瓷手工艺世家,以研究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为起点,同时吸收现代外来艺术的视觉方式和造型手法。他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亲自去菜市场买菜、每天亲手抚摸那些令他感动的花草和石块、与陶瓷相伴。在景德镇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下,他将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环境适应经验,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辅以他对材料、工艺和观念的独特理解与运用,达成了炉火纯青的陶瓷把控力,因而能迸发出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朱乐耕陶瓷作品的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它是人与泥土的互动的结果,在操作的过程中提炼出泥土的语言,在过程中寻找感觉,和泥土互动,和泥土对话;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不断地挖掘材料的本质,对材料的语言和认识会发生改变;随着他对泥土有了新的认识,其作品也成为泥性的表达。

  在塑造陶坯时,他就像一位武林大师,把雄劲、婉转、精确、激情、奔放、克制等等情绪或追求都通过身体传递到陶坯上。这需要他的全身关节、肌肉和关注力都参与其中,他力图捕捉泥土在硬化之前每一个细节的微妙之处。这个过程是一场独特的、绝无重复的舞蹈。在用触觉、视觉感知泥土信息的同时,朱乐耕也将他的体温、情感、追求倾注到泥土中,在与泥土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完成陶坯。“也许朱乐耕爱上的正是这种感觉,所以他才会从粉碎瓷石、淘泥、和泥、揉泥,到拉坯、修坯、晒坯,以及画彩、上釉、装匣、满窑、烧窑,一次次地用双手完成陶艺的全部过程,并一次次地体会着失望、痛苦、激动、狂喜的不同滋味。拼尽全力,不可预测。”

  朱乐耕作品的生态性也体现在它是人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使是朱乐耕这样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陶瓷艺术家,也不能完全事先决定作品的最终效果,正如F.L.阿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无法精确地预计出纽约的中央公园5年、10年、100年后的景象一样,这种偶然性和随机性也正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在使用材料时产生的不确定性,导致每件陶瓷的颜色、纹理各不相同,也正是作品的灵性所在;同时也是朱乐耕作品的魅力之一——绝无两件一样的作品。

  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朱乐耕无疑非常善于利用这种自然的偶然性、随机性和无限性,真正做到“顺应自然”,与自然之手一同去创作他的作品。在他眼里,陶瓷的各种状态都是可以利用的,它的开裂/窑变的状态,利用这种偶然性,反而能创作出生态艺术作品。

  因而他的作品从构思、选材、制作过程等各个环节是以传统生态美学和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努力做到对材料的最大、最优化利用;因地制宜,以最简便易行的“低技术”创造出“高生态”的、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因此朱乐耕作品很多时候是天趣的表现,探索大自然中的美。同时陶瓷也是一门“火”的艺术,利用泥与火的关系特点来创作。例如“天马”系列,是自然天趣的表现和探索自然的结果。从发掘“气”的概念出发,结合烧制特点,整个作品是从内而外来捏制的,因而中部是空心状态,不仅能更好地散热,而且减少了原料的消耗,降低了作品的重量——这当然对艺术家的手上功夫和体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采用宋代的清白瓷,质感像玉石,运用很多传统捏塑的手法,用传统的手工艺表现出不同的“气”,并且带有很多自然开裂的纹理,形成出人意料的自然美(图1)。

  通过火的烧炼,陶瓷作品中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窑变,且成功率较低,但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随机纹路;并且很多器物上会有偶然出现的结晶,增加质感的丰富程度;而通过与水与火的交流,掌握材料的微妙性,利用其间偶然产生的开裂、窑变等随机现象,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生态性(图2)。

  朱乐耕也常常采用自然的形象或题材来表达他的审美追求和生态理念,他的位于韩国济州岛肯辛顿大酒店的“生命之光”系列作品是固定在墙上的,表达的是自然界生命自由萌生的璀璨过程:树叶、花朵、嫩芽、苔藓、蘑菇、河流、卵石——这些似真似幻的景观(图3、图4)。另一套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生命之绽放》则是平铺在地上的,观众将行走在作品上方,穿过桥以俯视的角度来观赏和体验作品在空间中全方位的张力,并体验朱乐耕所想表达的生命蓬勃的生长感(图5)。

二、从生态到自然美学的升华

朱乐耕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将他独特的生态理解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陶艺实践过程阐释了中国自然主义的哲学观,阐释了中国哲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但他将自己的作品的当代性,定性为本土化的当代性,即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当代性风格。

  在创作实践中,朱乐耕一直致力于从源头去学习中国传统的世界观,通过与泥土对话的语言来阐述和创作陶瓷艺术,以“万象为师”,他解读自己的作品一部分来自传统,一部分来自自然;在创作作品时,将个人的人格力量融入到作品当中,不仅是对表象的表达,更是对“天人合一”形而上理念的提炼。他根据对形而上——东方审美中“道”的天人合一生命艺术哲学理念,通过形而下——陶瓷艺术的表达媒介,让艺术更具灵魂性。他的作品大多是“天趣”的表现,取法自然——即以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从朴素的生态观出发,借助哲学理念和他个人独特的对材料的感知和把控力,实现了向自然美学的升华。例如,他的“天马”系列就是自然天趣的最佳表现,一系列作品见证了朱乐耕以中国哲学的理念,辅以精湛的陶瓷工艺所描绘出的以马为主题的“英雄梦”。正如范迪安所言,“在朱乐耕的‘马’系列作品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位艺术家对自然、宇宙,特别是生命的感怀。在他的艺术想象中,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对生命的敬畏”。

  

  图1 “行空的天马”系列三(局部)高温陶瓷雕塑 2012

  

  图2 “行空的天马”系列二 高温陶瓷雕塑 2012

  在创作过程中,朱乐耕探索自然规律,结合烧制工艺的特点,在实践中发掘“气”的概念;整个艺术作品从内而外捏制而成,中部呈现空心状态,面对这样的艺术形式,让人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感受到“气”的力量和流动。很多时候,用心看待事物会比用眼看事物更为清晰,眼可以看到“形”,而心可以感受“意”;“意”则是整个艺术作品的灵性所在、精髓所在。所以他在创作马的形态时,大多数马都没有眼睛,但是通过迎风而立的飒爽风姿,便可以体会到“英雄梦”的豪迈意境,充满了一种精神世界的意趣,创造出从远古洪荒中浮泛出来的生命意象。正如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家常常通过留白来衬托画面意境,为观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以《天马》系列为例,在这组作品中,他发掘了传统陶瓷中的‘影青’技术,即用单纯的粉绿釉彩和掌握窑变火候的技术形成优雅的景象。‘影青技术’在传统陶瓷中只适用小件的作品,在技术上具有不易掌控的难度,但他突破性地将这种技术用以创作大型作品,使得‘影青’的晶莹剔透和‘窑变’的肌理宛如天成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从远古洪荒中浮泛出来的生命意象。可以说,朱乐耕在运用传统技术上达到了时代新的高度,但更重要的是,他将炉火纯青的技术变为自如的语言,用以抒发自己的文化感怀,这就使得他在中国陶艺界脱颖而出,实现了跨越式的创造”(图6)。

  

  图3 生命之光 7X17M 陶艺装置壁画 2005

  

  图4 生命之光(局部)

  近些年来,朱乐耕选择具有深邃美学意境,体现中国工艺文化特色,凝聚景德镇传统陶艺魅力的“五彩”,作为自己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的突破口。他的红绿彩巧妙运用了由宋代时期流传下来的工艺手法,泥土形成的自然肌理,在凹凸不平的肌理中所形成的釉色的自然流动,还有窑火的窑变所留下的火焰感,让人看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在其作品上的体现。充满生命感的颜色对比强烈,展现出民间的审美;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保存民间的手艺,保留过去的红绿彩图案,蕴含金木水火土的传统元素。从这一点上看,它与草间弥生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图7)。

  朱乐耕的另一系列作品“山水·境像”在日本东京展览获得好评,这也是配合李克强总理2018年5月9日至11日访问日本活动之一。该作品是一组山峦起伏中的莲花景象,整个作品的色泽在高洁的亚光白釉中,渗透出点点、片片亮光的窑变青色,像早春融冰的溪流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莲花上少许的金色,让整个作品在静谧中尽显神圣与崇高,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语境,营造了作品中“禅”的境界,充分表现了东方的美学精神;大片的瓷板上表现出高低起伏的山川变化,这一工艺具有开拓性,开创了平面瓷板表现的新领域。此作品在赴日展中获得好评,被认为是传统文化注入当代艺术观念与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作(图8)。

三、当代“境”界



  图5 生命之绽放(局部) 陶艺装置壁画 9X10M 2016

  

  图6 “行空的天马”系列二 142X32X14CM 高温陶瓷雕塑 2012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客体,由观赏者进行观看、欣赏,是主—客关系;而朱乐耕的作品更加主动,它就是环境,它和环境是生长在一起的,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人的身体动作、情感、记忆、联想介入;它的艺术张力绝不会受到空间或者尺寸的限定,没有空间和时间的边界;他主张环境陶艺的创作,注重研究陶瓷材料与其他领域的运用关系,让陶瓷艺术与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并创作了一系列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大型环境陶艺,进行陶艺与现代建筑以及室内外空间环境相结合的探索。

  可以说,他在建立自己的陶瓷语言系统,传达自己的艺术个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朱乐耕的陶瓷已经完全不受建筑物理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在斗室之中,也可以在宏大的情境中,因而获得极大的自由;二是指“无边无际”,他的作品和环境之间没有任何隔阂,不需要任何其他媒介,完全与环境融为一体,生长在一起,成为环境发展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一方面他打破了人们概念当中陶瓷艺术只是一些陈设于室内空间的器物,或实用于生活的坛坛罐罐;他让人们看到了陶瓷材料在建筑空间中所能发挥的最大的各种可能性,也让人们领略到了陶瓷艺术在公共空间中所能呈现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他将陶瓷作品作为重要的文化信息和媒介手段参与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从环境公共空间入手,力图改变一个城市的面貌,影响市民的艺术修养,同时也传播文化思想,从而能够使得城市表现出更为“灵”的层面,改变一个城市的气质。

  

  

  图7 奔马图 206X100X5 红绿彩陶瓷版画 2012

  

  图8 山水·境像(局部)40X175CM 高温陶瓷浮雕 2015

  实际上,他在许多重要的城市空间中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从2002年至2006年,他花了四年时间完成的关于“时间”与“空间”畅想——坐落在韩国麦粒音乐厅中的《生命之光》《空间与时间的畅想》《有阳光的日子》《秋的印象》《天穹、山峦、月色》《岁月的记忆》《欢乐时光》《迷蒙的远山》《春天的乐章》《黑与白的对话》等系列作品。这是他利用景德镇100吨“声如磐”的高温瓷完成的创举。高温陶瓷不会发霉,强度好,还有良好的声学效果,这个作品便是让艺术和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经测试,一般音乐厅余音只有1.2秒到1.5秒,而麦粒音乐厅能达1.7秒——这意味着不需要麦克风,音乐和歌声就能轻柔而有力地回落。一位韩国歌唱家说:“在这里演唱,声音像是回荡在天空。看到大厅中海浪一样的陶瓷,感觉自己也成了艺术中的一份子,溶进了去。”更难得的是,这件陶瓷艺术品与声音及空间完美协调,与音乐厅融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音乐厅不可分割的部分;其高低起伏的律动,犹如山峦般的灿烂片块,那些像是被风刮起卷起团块的肌理,还有被风吹裂的瓷板上镶嵌的一些富有意味的不规则方块,都好像是在述说着从远古以来的故事。这些作品布满了整个音乐厅的内外空间,仅瓷泥就耗费了上百吨,其规模之宏大,堪称世界的陶艺之最。而且由于这些作品的存在,麦粒音乐厅被改名为“陶艺宫殿”,现在这座建筑已成为韩国首尔重要的人文景观,倍受关注(图10)。

  

  图9 涅高温陶瓷装置2015

  

  图10 时间与空间的幻想 陶艺装置壁画 2006

  朱乐耕的作品大都是陈列在建筑中,与空间结合,所以,他常常喜欢将作品布满空间,让人在作品中行走,让作品环绕在人的四周,让人与作品融为一体。这种融为一体的过程,乃是在触摸(用心触摸)和体验(用心体验)作品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和作品所表达的生命在相互交换能量,并形成一种场域,而这种场域形成的过程,才是真正作品走向完整的过程。作品因人的观看和交流而完整,而人因为体验和触摸作品达到心灵的洗礼而明净,这也是他所希望献给他的作品的,及带给观众的展出效果。

  在上海浦东机场的作品《惠风和畅》便体现了陶瓷艺术在环境空间中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文化传播。作品寓意正好符合机场这一流动的空间——这里,行色匆匆的人们被来往天际的飞行器“打包”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瓷片如同轻风吹动白云,在云层上漏出湛蓝的天空。归去来兮的人们在蓝天与白云中穿梭。作品的整体形式与机场的建筑空间融为一个整体。从上下左右每一个视角看,不同艺术效果立马显现。看上去杂乱无章的地方,内在结构其实很有章法,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就在你边走边看的几十秒钟内,每一片瓷片的凹凸与距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随着视角的移动在变化。陶瓷完全跳出了器物的限制,更是一种艺术的创作(图11)。

四、结语



  图11 惠风和畅 4X60M 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 陶艺装置壁画 2010

  朱乐耕的作品蕴含着古老的传统哲学和中华智慧,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本身息息相关。他通过自己的陶瓷艺术品,将泥土置于当代“境”界之下,赋予其生态和环境的双重价值;他致力于研究传统文化转型的艺术表达,从文化自信在当代艺术的角度,在国际化时尚语言中,让传统陶瓷向更大更广的空间中去寻找,并大胆地植入当代环境空间设计中,其理念及方法具有环境的适应性和当代的普遍性。

  这一切都缘于他胸怀一个更宏大的“境”界——文化强国的复兴!将自己的艺术创作融入到社会及国家的发展的洪流当中,将个人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生命力及永恒性的价值,也许这就是他艺术不断创新的动力。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教学秘书郑文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15级本科生余佩霜、李昱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016级本科生王鸿烨、徐翊博的帮助,特此感谢!)

  注释:

  [1]徐涟、朱乐耕.金木水火土的交响[N].中国文化报,2004-1-13:第4版.

  [2]F.L.阿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年,现代景观设计的奠基人、教育家,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

  [3]范迪安.“国之精粹”现代时——谈朱乐耕的现代陶瓷艺术创造[J].艺术市场,2013(3)(电子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