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立足器物、艺术品本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评朱志荣教授主编《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0814
赵以保

  朱志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就。2017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共计340万字,是目前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审美意识发展、演变的鸿篇巨制,也是朱志荣教授在前期中国美学史研究几十年积累的基础上带领学术团队历时六年完成的最新成果。本丛书在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具有“追源溯流,继往开来”的重大价值和学术贡献。

  首先,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史研究领域。一是在时间维度上,将中国美学史研究直接拓展至史前时期,本丛书第一卷即为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专门研究。二是在空间维度上,将中国美学史研究拓展至深厚的地下材料、具体实物、器物、艺术作品等广阔领域,将纸上材料与出土文物相结合,融田野考察与器物考证于中国美学史研究。

  众所周知,人类先民在文字出现之前,早已具有审美意识活动,在其生活领域和生产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大量审美活动,表现出先民朴素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本丛书认为,史前审美意识正是中国美学思想和中国美学理论的源头活水,其遗存的器物、神话、岩画等也是蕴含丰富的中国美学资源。随着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的不断开拓,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开始对史前审美意识特别是对蕴含在石器、骨器、玉器、岩画以及先民在社会生活遗存中存在的大量直观的、鲜活的、丰富的审美意识进行研究。朱志荣教授几十年来带领学术团队深入总结中国美学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例如本丛书《史前卷》深入研究石器的造型、纹饰,岩画的点、线、块面,玉器的纹饰、造型、功能等,这些专门的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在时间维度上,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史研究领域。本丛书在中国美学思想和中国美学理论追源溯流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立足于器物、艺术作品本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中国美学史研究,除了表现为理论形态的范畴研究外,还有更为广阔、鲜明的感性形态领域的研究,也十分重要。诚如与会专家陈伯海先生指出:“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较之逻辑形态不仅更具有原初性,亦更加丰富而生动,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率先着眼点。”《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正是立足于历代具体器物、艺术品本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从绘画、书法、音乐、文学、雕塑、器物、城池、陵寝、品藻、建筑、服饰、舞蹈、家具等各方面展开中国美学史研究,全方位探寻中国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流变。诚如朱志荣指出:“历代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等,都是审美意识的活化石。”本丛书从史前至清代具体的代表性艺术品、器物、工艺品等感性形态实物入手,揭示审美意识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审美意识与中国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的内在联系,探寻中国审美意识的演变脉络,继承和发扬其精华,促进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当代转化。

  本丛书从史前、夏商周时期中国审美意识溯源,到秦汉、魏晋五代、宋元中国审美意识全面展开,直至明清时期中国审美意识表现出“集成式继承”“渗化式潜变”“跨越式转型”等演变,对中国审美意识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因此,《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注重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研究,也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与传统注重理论形态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中国美学史整体。

  再次,坚守中国美学本色,参照全球多元视野。本丛书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成功避免了“国粹派”拒绝任何西方话语介入的狭隘性;也走出了“西化派”的一切唯西方是从,矮化、贬低中国本土美学思想及其价值的误区。朱志荣教授主张:“借鉴西方审美理论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观点,以西方的审美学说为参照坐标,是十分必要的。”本丛书之所以注重审美意识的研究,也是因为中国人的“诗性”思维方式决定的,中国古人崇尚艺术化生活和生活化艺术,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反而更为直接地体现中国古人的审美特征,中国美学史注重审美意识研究更符合中国美学史本土特色。《中国审美意识通史》以西方美学范式为参照坐标,正是旨在将中国古代表现为感性形态的岩画、器物、工艺品等审美意识按照造型、纹饰、风格、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化、体系化、当代化,提炼其存在的艺术特征和蕴含的审美价值,促进中国传统美学精华走出博物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美学的碰撞与对话。

  中国传统美学的体悟方式以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为特征,而不同于西方的“天人分离”“主客二元对立”模式。诚如朱志荣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在认知的意义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上学说;在伦理的意义上,它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它又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的思维方式。”本丛书正是立足中国传统美学本色,不仅注重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研究,而且注重提炼中国审美意识中的生命意识,使其当代化,充分发挥其在人生境界和审美超越中的当代价值,为世界贡献中国美学智慧。

  最后,方法多元,力求从文献、实物、文化、社会等多层面纵横交错展开中国美学史研究。本丛书研究方法视野开阔,一是表现为对西方现代美学理论范式的借鉴与参照。中国传统美学表述具有“前学科性”和感悟点化式零散性等特征,不利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在世界范围上的传播与发扬。本丛书正是秉承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等前辈学者的学术衣钵,积极促使中西学术话语的融合。中国美学理论与世界话语体系的接活,必须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体系性和学科性,对中国传统表现为感性形态的审美意识进行学术化与当代化,朱志荣教授的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为中国审美意识系统性研究奠了基,在中国审美意识的宏观研究上、体系性表述上都具有开创意义。

  二是表现为跨学科的宏观综合研究。本丛书具有很大的跨学科性,一方面从考古文献、出土石器、玉器、陶器,以及音乐、书法、绘画、园林、诗词等具体艺术活态文本,求证中国史前至清代审美意识的演进规律及特质;另一方面,本丛书又从哲学、诗论、画论、曲论等表现为范畴形态的中国美学思想和美学理论中披沙拣金,使本丛书既有形而下的实证又有形而上的思辨,既有地下出土实物文献的支撑,又有纸上文字文献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中国美学史研究方法。

  总而言之,朱志荣教授主编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具有鲜明特色,其一,立足器物和艺术作品本位的研究,认为只有在中国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的交融互通中,才能有效地把握中国传统美学的整体;其二,全球视野,以西方现代美学范式为内在参照坐标,提炼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特征,促进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系统化、国际化,为世界贡献中国美学智慧;其三,方法多元,力求从文献、实物、文化、社会等多层面纵横交错展开中国美学史研究。本丛书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的创新,不仅为中国审美意识史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美学史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注释:

  [1]朱志荣.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史前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2]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

  [3]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17.

  [4]赵以保.中国本色品格,全球多元视野——评朱志荣先生的《中国艺术哲学》[J].美与时代,2012(09):34.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