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青年的生活实际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新媒体在青年传统文化观的养成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面影响。要发挥好新媒体对青年传统文化观养成的积极作用,需要有效净化其传播环境、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引导青年自觉增强鉴别力,并引导青年从新媒体不断走向传统文化经典。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有关研究表明,广大青年越来越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要受众。而传统文化对于青年来说是重要的人生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因此,要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必须创新运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和载体。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全面分析现实生活中新媒体传播对广大青年传统文化观养成的影响,在把握现状的基础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一、新媒体在青年传统文化观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关新媒体的定义,目前有多种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新媒体”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有专家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学者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就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但是,无论观点如何,新媒体都是基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媒体形态的变革,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正是由于新媒体的“新”特点,加之现代青年与其频繁的双向互动,使得它对广大青年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这一影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
新媒体作为传播媒介,除了数字化的特点外,还有个性化、交互性、海量性、去空间化等特点。首先,与传统媒体掌握信息主导权相比,新媒体的网络结构的无等级观念和低门槛将传统媒体的这一优势局面打破,所有人都可以轻松便捷地在手机、电脑等设施上借助微信、微博或者其他应用软件表达意见、传播信息,“人人皆为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参与性大大增加,这也就注定新媒体的受众将十分广泛。其次,新媒体的传播时速快,表达形式丰富多样,信息观点大量堆积,往往一篇短文、一段短视频、一篇140字以内的微博,甚至一张图片都能准确传达发布者的观点。在当前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最能适应当今人们生活工作的习惯。此外,新媒体传播还极大地脱离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传统媒体总会受制于时间、空间、容量、地域,传播空间,而新媒体的传播范围却几乎无限制,只要卫星信号能到达的地方,新媒体便可以进行工作。新媒体的以上特点,促使“方便快捷”成为它的代名词。
(二)青年人自身生活实际
“中国7.31亿的网民中,2字开头的占据30.4%,19岁以下的也有23%。与之对应的,是网络从1.0到2.0再到3.0的升级。”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当代青年通过数字化方式获知新闻信息和文本阅读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便捷、快速的浅阅读逐渐风靡社会。所谓浅阅读,就是不需要深入思考、跳跃的阅读,是与深度阅读相对的概念。由于浅阅读的碎片化、随意性以及简单方便等特点,成为大部分青年的首选阅读方式,有学者认为,“一个轻松、快乐的浅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了。”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是浅阅读的助推器,利用新媒体获知信息,使得其成为影响青年传统文化观养成的重要媒介。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在青年群体的生活学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时间碎片化和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青年人能够通过新媒体迅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丰富业余精神生活,提升生活工作的品质。
(三)传统文化自身需转化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需要主动进行转化,更加深入地挖掘自身内涵,寻找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使传统文化内容兼备新媒体传播文化的特点,使其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实现创新性发展。利用新媒体,传统文化可以将自身内容加以整合,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内容融合产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在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就曾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清明上河图》长卷展出,既契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也让平时深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每三年才有可能公开展出一次的国宝级文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让世人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由此可见,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迅速向新媒体转化,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借用新媒体的平台和载体,扩大传播效果和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新媒体影响青年传统文化观的路径分析
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新媒体时代正在深刻改变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对传统文化观而言更是如此。从现实来看,新媒体对青年传统文化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负面的。(一)正向使用新媒体将有助于青年传统文化观的积极养成
“‘媒介即是索引’‘媒介即是信息’之后将是:媒介即是行动。”正向使用新媒体就是指充分发挥新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使其在扩大传统文化覆盖面、增强传统文化针对性、实现传播无缝隙三个方面起到积极效果。1. 新媒体能扩大传统文化的覆盖面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但是这样的特点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往往使人觉得这些文化是藏于深山远林和先生书斋之中,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然而,传统文化若是能借助新媒体,赋予其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易,则能让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大大增广,不仅可以扩展信息的维度,增强传统文化受众的普遍性,扩大年龄层次结构,还能极大地包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使传统文化不再是拘泥于课堂或者书房中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才能专注的领域,更有利于当代青年养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例如近几年大火的《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国学类栏目,通过微博、微信的宣传助推,迅速风靡全国,并在青年群体中受到好评。百度指数显示,“诗词大会”的日搜索平均值为15141;《中华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武亦姝在微博热搜榜上占据了第一的位置,搜索多达近百万次。新媒体刮起的这阵“国学风”,让古典诗词再一次回归现实,对于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2. 新媒体能增强传统文化的针对性
借助新媒体,我们可以转变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在“针对性”方面多下功夫。新媒体的信息表达有“点对面”的特点,这种灵活方便的传达方式可以根据客体多样化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传送。当今互联网中,各大浏览器和APP基本都设定了“TRACK”功能,即根据用户平时的使用习惯,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有针对性地投放相关内容,清晰高效地达到“各得其所”“各取所需”的效果。反映到传统文化方面,青年使用新媒体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行选择传统文化内容,摆脱广而杂的文化桎梏。合理运用新媒体手段,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客体也可以在全面把握自己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查漏补缺,从而增强传统文化的针对性,更有利于青年建立起正确的传统文化观。
3. 新媒体能实现传统文化的无缝隙传播
一般认为,若想学习传统文化,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阅读记诵和理论学习,“上穷碧落下黄泉”“埋首故纸堆”仿佛成了传统文化学习的不二法门,这自然增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疏离感,也不利于青年传统文化观的正确养成。而新媒体即时性传播的特点,恰恰能弥补这一缺点。合理地运用新媒体,尤其是掌握其即时性的这一特性,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完全可以从青年人手里“抢”时间——借助自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文本,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一部介绍国宝背后的传统精神、文化审美和中国价值观的纪录片,采取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支援的模式,与红遍网络的某短视频APP合作,受众直指青年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网络讨论量已经突破了百万次,而每集五分钟的体量也符合青年群体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浅阅读的生活方式。可见,通过正确使用新媒体,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之间时空上的对接,也能实现思维上的无缝隙。
(二)负向使用新媒体将损害青年传统文化观的自觉养成
爱因斯坦曾经对科学技术有所论述:“(科学)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类自己。”新媒体作为一项现代科技,如果使用不当,一定会产生消极影响。负向使用新媒体是指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存在误读、娱乐化倾向甚至功利性等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将对青年传统文化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1. 传播内容的误导性
首先,新媒体入门门槛低,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某个媒体的主持人,但其传统文化水平却参差不齐,这样的环境条件滋生了一批“民科”“民史”,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解读不仅会误导青年人的传统文化观,还会阻碍对传统文化多元性和变迁性的认识,使传统文化失去灵活性甚至正确性。另一方面,很多新媒体所传播的所谓传统文化不顾时代特征,简单复制和照搬,把传统文化当作标语机械拿来,会让受众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甚至错误。例如:“言必信行必果”常被作为君子之道和行为准则而大做文章,借以劝导人们诚实守信,却忽略了其后一句“硁硁然小人哉”,孔子实际是在批评那些浅薄而固执的庸人,但在各大新闻媒体门户网站上,以此为题目的报道却达到了300余篇。传统文化植根于历史语境,原样照搬到现代社会势必会产生错误,使传统文化产生“水土不服”。费正清曾指出,儒家传统文化具备“改革的能力”,能“通过重新树立其理想”,使这个古老国家生存下来,这就足以说明传统文化是拥有与时俱进的内在属性的,但是负向运用新媒体时,往往不会深入思考这种跟随时代脚步的“变革性”问题,一味地所谓“普及”传统文化,导致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2. 传播形式的娱乐性
个别新媒体为博青年眼球,打着戏说历史、解密历史的口号,不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导致传播形式过度娱乐化。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恶搞会使严肃的文化沦为一种娱乐形式,其深度内涵和经典意义被逐渐消解。将传统文化怪诞化或粗俗化是对主流价值观念的颠覆和反叛,会误导受众的道德观和审美观。比如,“诗歌”“京剧”“国画”等传统文化符号被制作成表情包或流行语在新媒体中传播,破坏了传统文化责任担当、自强不息、崇尚正义、文明守礼等基本精神,无法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有的人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无厘头的恶搞和改造。将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改写成“有朋自远方来,没带特产”,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恶搞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人”,用古文拼凑出“欲穷千里目,自挂东南枝”等,这些泛娱乐化的另类解读,是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普遍现象,阻碍了青年正确树立传统文化观。
3. 传播目的的功利性
个别新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中存在严重功利性,不仅妨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更严重扭曲了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比如,很多企业把目光集中到传统文化产值上,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赚钱牟利的手段,忽视了传统文化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知识付费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兴起,让传统文化变得快餐化、流程化、类型化,成为满足一时之需的功利性产品和手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仍然存在。比如市面上出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速成班、短期书法速成等培训活动,逐渐将传统文化塑造为时髦;而学生家长也大都因为升学时的“特长加分”而逼迫子女进行学习,社会上掀起了诸如“幼儿读经热”“京剧国粹热”等功利性的传统文化潮流。殊不知“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当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掌声和名利,而不是源于自身兴趣和社会需要时,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本质意义。
由此观之,新媒体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个过程会对传统文化出现误读和曲解,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合理地利用新媒体会有助于青年传统文化观的积极养成。
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青年传统文化观养成中的正面功能
新媒体在青年传统文化观的养成过程中充当了双刃剑的角色,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能力强等优势仍然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青年养成优秀传统文化观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探索合理的路径。(一)主动净化新媒体传播的环境
净化新媒体环境,首先,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用法治严格约束新媒体的运营管理。党和国家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及各种网络平台建立新的文化市场监管方式,使文化市场成为公平合理的竞争之地。其次,要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选拔一批真正了解并熟悉传统文化的从业人员,开设优秀的、高质量的栏目。再次,传统文化也要主动发挥自身的指导意义,积极进入新媒体领域,采取一种易于与人们沟通的新话语,树立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思想领袖,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内涵主动净化新媒体环境。比如,传统文化企业可以及时进行数字化整合与改造,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跨界升级,努力扩大传统文化产品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利用新媒体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确立健康的文化发展诉求,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和民族能够脱离其传统文化而实现现代化”,因此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另外,在世界处于多极化发展、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要在包容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保持“中国基因”,使文化力量凝结成民族凝聚力,也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是互相否定的关系,而是人类发展中相互依存的有机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意识、强烈的自强不息精神、同心同德的合作共事精神等等,这些对于现代中国社会都具有深刻意义。“人类历史无法割断,文化史也无法割断。”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在这样的历史规律面前,运用新时代新技术,扩大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增强传统文化的针对性、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无缝隙,无疑是最优解,也势必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三)积极引导青年自觉增加辨识能力
作为信息接收的客体,主动提升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是青年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的最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此过程中,青年会不断积淀传统文化修养,进而对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保持一种鉴别力。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不断从新媒体走向传统文化经典。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内容参差不齐,可能存在片面、零散等缺点,要想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最根本的还是要耐下心来,回归传统文化经典,在读书中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真谛,长此以往,青年对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内容自然就能有一种高度的鉴别力。注释:
[1]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25.
[2]蒋宏, 徐剑. 新媒体导论[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中国经济报告编辑部.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中国经济报告,2017(4).
[4]王飞. 从浅阅读到瞥阅读——新媒体语境下阅读方式嬗变及解读[J]. 编辑之友,2014(1):32-34.
[5]习近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4-3-28.
[6]吴佳玲. 亚媒介空间、揣测经济与“媒介即讯息”——评《揣测与媒介:媒介现象学》[J]. 国际新闻界, 2016, 38(10):159-166.
[7]于鹏亮. 新媒体条件下民众的社会表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12-15.
[8]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9]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8.
[10]曾晓宏. 试论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J]. 理论与改革, 2015(5):130-132.
[11]陈鼓应, 庄子.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 2016.
[12]贺云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J]. 艺术百家, 2016, 32(2):24-28.
[13]习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10-13.
[14]吴光.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2):1-6.
[15]张艳国. 坚持唯物史观,用历史智慧引领人类未来[J]. 史学理论研究, 2018(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