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公共艺术作品被放置于公共空间之时,其功能常常是隐在的,只有公众介入后才会激发各种各样的事件流,促成意义的生成。文章首先结合怀特海的“过程哲学”[1]理论,深入分析作为“永恒客体”世界的公共艺术与其触发的“事件世界”之间的内在联系;接下来将结合案例与案例分析,探索艺术家如何预设事件流,相应地,公众又是如何通过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活动来组成事件流。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尤其关注公共艺术中多维度的功能预设,如何触发多元而富有人文关怀的事件流,以实现横向维度中公共环境的活力、健康、安全的可持续性。最后,在时间的纵向维度上,分析公共艺术作为事件流展开的载体与触点,在塑造社会文化方面具有的价值。
20世纪末,杰夫·昆斯与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公共艺术雕塑作为波普艺术发展的顶峰,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作为消费社会中可复制的日用品、夸张的卡通形象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大众图像,这些作品不断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新的视觉冲击,将通俗艺术与消费社会的本质表露无遗。然而,这种以艺术家个人意志为中心的创作方式,早已与当时新兴的生态民主设计观念格格不入。尤其在体验经济到来的今天,公共艺术一改其自说自话的被动状态,开始倾向于为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提供可供施展的平台。在这一发展进程中,过程哲学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重新定义了都市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以及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催生出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的都市环境设计方法。文章主要从事件流的哲学基础、事件流的物质呈现,以及事件流与公共服务意识在文化形态过程中价值这三个层面进行阐述。
一、事件流与过程哲学的紧密联系
设计领域再也不以“物体”和“产品“为核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过程,是设计(它可能是一种产品,可能是一种劳务,也可能是一种环境,乃至可能是一种气氛)的使用者的响应而发生的一种过程。——邵 宏
从上述的引言能够看出,设计研究领域如今已经紧跟文化的转向而拥有了新的关注焦点:由以往对于生产的关注、对于设计过程的关注、对于市场的关注,开始转移到对于使用过程的关注。在这种人本价值观念的引领下,设计实践的目的也有所转换:将原来为实现功能性、审美性、符号隐喻特性的愿望,转变成为为不断变化的公众体验需求提供多样可能性。这些改变的产生在较大程度上与过程哲学受潜在的共同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关。因为过程哲学所探讨的6个主要概念:变化、持续、永恒客体、机体、价值和混合,均与公共艺术环境的优化方式有直接关系。尤其在以变化、混合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境遇中,为达到持续、有机性与价值实现的目标,公共艺术作为永恒客体将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仅是事件流得以发生的载体,也是触点;反之,一旦离开事件流,公共艺术则只是一个抽象世界。不难看出,两者互为彼此存在的前提,只有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不断上演事件流的过程中,公共艺术才成为“具体哲学”的显相预设。
在这一过程中,多方面的转向促使艺术家创作中的个人特质不断弱化,客观性与无名的公众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随之,传统的艺术观念在艺术家的领域不断瓦解,却在公众领域开出绚烂的花。它不仅是对现代主义精英文化的反转,同时也摒弃了后现代主义中设计者们虚伪的民主倾向与大众情结。真正开始思考公众日常的活动需求,致力于塑造特定时空维度中的即时情景,并认真考量过程与文化连续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如此一来,事件流在时间维度中便被划分成了无数的瞬间节点,公共空间成为戏剧化事件不断发酵的容器,两者使得多样的情景故事陆续上演。在诸多开放性情节中,这种日益客观化与开放性的公共艺术强化了参与者的主体性,以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多样因素,激发着参与者在创造多样可能性方面的欲望和能力。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新的社会文化形态得以形成。
图1 绿色津南中央庭园的水景
图2 麦克劳夫伦设计的露天音乐台
二 、事件流何以塑造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形态
我认为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的同时,还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的行为才是景观设计的第一步。——户田芳树
这里的“表述”指涉个体在亲临公共景观时更深一层次的想象,是物体内在的表述。这里的想象包括了对记忆的重温,对当下情景生发的感触,亦或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另一方面,“自己的语言”不仅代表文字,也包括了来自身体的语言——创造性的行为模式。正是在体验与表述的过程中,设计者对于公共艺术在功能与审美两方面的预设才得以转化为现实,并在最终达到教化的目的,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引导性与倾向性。
公共空间中的情景故事常常以两种形式展开:1. 随时间演进而不断上演的公共事件(如图1),是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参与设计的公园,其中的水潭在夏天成为孩子们戏水的好去处,虽然都是极富日常特性的时间,但是,亲近自然的体验将成为体验者童年记忆中无法磨灭的一部分;2. 是对于变化环境的回应,也可说是对自然因素的考量,如可以不断变化移动的露天音乐台(如图2)。设计者在方案中不仅考虑到了审美、功能,为了实现更为微妙的体验,还充分考虑风和气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其造型首先在人们的心中产生反响,它像被风吹起的白帆,也像是海边被放大的贝壳……带有后现代主义中的多重不确定性语义,继视觉之后展开的听觉互动体验,或许更令人印象深刻。试听、身体体验、精神的潜移默化,成为文化得以形成基础,上述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更进一步地,公共艺术上升到了对多元化的人类需求的细致考量,至此,探讨的主题将进入第三层面——对事件流与公共服务意识之间密切关系的分析。
三、与服务意识相结合的公共艺术
在如何深化事件流的更多可能性方面,富于人文关怀的公共服务意识成为催化剂,并深入进人们的最为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美国社会学家、景观设计师伦道夫·T·赫斯特在《生态民主设计》一书中提出“为人们终日的活动做设计”口号的同时,还进一步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总结了相应的方法论:1.阅读近似的人地相关研究;2.倾听人群;3.细致观察;4.以宽容的心态从别人立场上进行思考。能够看出,这四个主要策略均要求设计者站在客观而又十分具有公共特性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可能性需求做预设。尤其当新的城市用途被期待时,公共空间需要自发做出改变来适应这些新的用途。从而将公共艺术从艺术性的审美塑造与纯粹的娱乐性,延伸至对于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环境等问题的考量,真正致力于实现功能、艺术性与人文关怀的综合。
其中,瑞典马尔默一个名为Bo01的新市镇开发案,就将具有公共安全性质的排水系统融入了公共艺术中(如图3)。“这种露天排水系统所具有的精神不在于雨水下渗,而在于集水、蓄水来创造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湿地和水池,以作为生物的栖息地,创造生物多样性。”同时,规划者还充分考虑了其作为公共场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激发的舒适体验,这一环境中的事件流因特殊功能的增加与服务意识的强化,而显示出更强烈的人文关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学者卢斯·斯拉维德在《微建筑》一书中,对于澳洲古赛尔事务将流浪者考虑进公共艺术的方案分析(如图4)。他们通过简单但充满人性化的创意思维方式,为城市的公共候车亭提供了多项功能——白天为乘客服务,晚上成为游民的庇护所。候车亭的一端设有独立的广告牌,能够改装成自动贩卖机,以提供毛毯、食物和水,座椅打开来就是床,同时,设计者还期望候车亭的玻璃墙和屋顶也能发挥作用,用来当作数字展示屏幕。
图3 马尔摩Bo01的排水系统
图4古赛尔事务所设计的多功能候车亭
这样的设计兼具了公共设施的内在运行机制与公共艺术的审美与情感因素,公共服务意识更加鲜明。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规划者如何从自然与文化的双重背景出发,发展新的自然与城市关系的方式,其事件流往往因它的多功能性而更加丰富、多元,而且为以后的公共艺术提供了新的多元化思路。
四、结语
在第三个层面上,人性化维度的深化使得公共艺术领域中的主体性更加突显。其中存在这样一种对应关系:一方面公共艺术家作为事件流的预设者;另一方面,公众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完成者,真正的创造者身份已经由艺术家让位于作为观者以及体验者的大众,而公共艺术只是一个物质化的能量传导者。因而,有关它自身的设计与创作从来都是不完整的,只有人的加入,才能使其产生空间的概念与现实的意义。因而,设计研究者更应该关注的是作品与人之间的互动,而不再只是静态的形式分析。同时,对于设计实践者而言,活力、安全、可持续、健康等问题进一步被关注,正是这种基于过程的反美学景观,可以让建筑师和规划师从中学到并思考一些真实需求的问题,从而构建一种自发的城市主义。至此,公共艺术仿佛拥有了更加宏大的责任——越来越关注自身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起的作用。注释:
[1]“过程哲学”,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A.N怀特海于20世纪中叶创建的一种新哲学。主张以关系—过程观点看世界,以全部现实存在都是相互关联的为出发点,坚持认为世界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事物的存在就是它的生成。
[2]最典型的是由昆斯创作的名为“小狗”的不锈钢公共雕塑,以及由霍夫曼创作的巨型橡皮“大黄鸭”。
[3]邵宏.西方设计:一部位生活制作艺术的历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0.
[4]章俊华.造园书系·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
[5]伦道夫·T·赫斯特(RandolphT.Hester),美国社会学家,景观设计师。
[6]〔美〕伦道夫·T·赫斯特.生态民主设计[M].周芮、李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283.
[7]廖桂贤.遇见好城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41.
[8]〔英〕卢斯·斯拉维德.微建筑[M].吕玉婵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3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