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类型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775
田 军

  田 军:喀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烧制技艺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传统土陶文化已深深融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之中。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是烧制土陶的重要设施。民间传统艺人代代沿袭,按照祖辈口传心授的方式,运用陶窑与柴火烧制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维吾尔族传统土陶,陶窑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

一、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分布情况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据考证,未发现考古性记载,目前采访调查的土陶作坊窑炉基本都为生产状态。主要分布为两个典型的土陶生产区:1.喀什市高台民居古城内。2.英吉沙县芒辛乡土陶村。两个窑区从古至今,按照传统的土陶烧制技艺,满足不同时期各村落、城镇居民的生活所需。

二、结构分析

为确证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研究的代表性,本文选取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土陶模制法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阿不杜热合曼·买买提明的陶窑作为研究对象。

(一)窑炉造型结构

窑炉造型结构由外观造型与内部造型两部分构成,相对于外部造型,内部窑炉构造复杂,在千百年来的不断实践中加以改造,烧陶艺人们依据前辈口传心授的窑炉结构而建造,蕴含着土陶艺人的烧造智慧。为了更为清晰地解析窑炉的各部分结构,下面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一一阐述:

  1.窑炉的外部造型

  (1)陶窑的外部趋近于立方体形状,高度为240CM,长度为243CM,宽度为255CM,主要为砖、泥土结构,外部统一以黄土泥磨平。陶窑正面分别有火口(投柴口)、火眼(观火口)、出灰口与出灰坑。火口与出灰口并置在高度为90CM的倒U拱形内,拱形下部最宽处为67CM,向内深度为20CM。拱形内中部通过厚度为20CM的砖制结构分开,上部为直径40CM的火口,下面部分为出灰口,出灰口前面为出灰坑。在拱形上方设置一小拱形龛,高度27CM,向内深度15CM,在龛内中心部分设置直径为5CM的火眼。

  在正面外部,将火口与出灰口并置在倒U拱形造型内,造型理念融入了维吾尔族造型风格,呈现喀什地域性特征。

  (2)窑炉外部右侧紧贴陶窑墙面为砖制楼梯,向上通至窑炉顶部。顶部平整,中间部分为50CM左右的圆形窑口,4个方形角处各一个烟道口,共4个烟道口,对应窑炉内的吸火孔,直径为10CM。素陶或上色的釉陶需要烧制时,通过楼梯搬运至窑顶,一人从窑口进入窑炉内,与窑外的人一起合作,把待烧土陶放置在窑床上,而后从窑口处出来,用直径为60CM、厚度为10CM的陶泥板封住窑口进行烧制。烟道在开始烧制时主要对窑炉内火产生吸力的作用,火口、出灰坑、火眼进入充足的氧气,与排烟口形成鼓风作用,柴火有效燃烧,升温较快。

  2.窑炉内部构造(见图1)

  从窑炉上方的窑口处进入窑炉内,主要由火膛、火道、窑室与烟道四部分组成。

  (1)火膛与火道

  

  图1 陶窑结构剖面图

  

  图2 陶窑火焰运动轨迹图

  窑炉的下半部分为火膛。火膛高度105CM,通入窑室口处直径为50CM,底部最宽处为90CM。火膛内壁为环形面,整体形状如梯形。柴木从火口投入到火膛,燃料点燃后向上经过5条火道进入窑室,此处的一条主火道就是火膛与第一层窑床中间直径为50CM的通口,另外4条分别设置在主火道的四边,直径8CM。4条细火道主要补充离主火道较远处土陶的火温,把更充分的火力输送到窑室内进行扩散燃烧,调节窑室内温度的统一与火力的有效运用。

  (2)窑室

  从火道向上部分为窑室。窑室内壁为环形结构,分别有两层窑床用来放置待烧的土陶制品。窑室直径150CM,高度120CM,内壁从第一层窑床向上90CM处向窑口逐渐收拢为50CM。第一层窑床是与火膛分界的台面,宽度为50CM,距离第一层窑床45CM处延伸出第二层窑床,宽度30CM。第一层窑床放置较多的烧制品,二层较少些,柴火经过一层窑床的火道至窑室扩散燃烧,对窑室内的烧制品进行烘烤,泥坯与釉色在高温下反应,从“泥质”到“陶质”,到釉色的呈现,完成窑炉烧制的目的。

  (3)烟道

  在一层窑床底部分别按照主烟道方向各设有1个吸火孔(也叫排烟孔),直径15CM,共4个吸火孔。对应第二层窑床到窑顶的中部又各设有1个吸火孔,一层与二层上下各分布4个,共8个吸火孔,上下两个吸火孔向夹壁内延伸至夹壁中一条向上的竖烟道,分别通向窑顶外部的4个烟口。吸火孔在烧制时起到改变火焰方向的作用,同时用作排烟。火焰从火膛至火道到窑室,窑口封闭,向上的火焰冲至窑顶,由于两层窑床8个吸火孔的不同吸力作用,火焰向下面的吸火孔方向运动,然后由吸火孔进入到主烟道把烟、火排出窑外。在火焰一上一下的烧制过程中,窑内火力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以上为陶窑的具体结构与烧制过程解析,维吾尔族烧陶艺人依据代代口授,按照传统烧制方法不断延续至今。但对于陶窑的命名却没有相关说法,本文拙见,对此种陶窑进行初步命名。

三、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陶窑类型命名

对于窑炉的分类与命名,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同的有以下四种分类方法:

  第一、按照陶窑形状进行分类。

  第二、按照火焰的流动方向分类。

  第三、根据窑室与火膛的位置进行分类。

  第四、在以第二种方法对火焰分类的基础上,再运用第三种分类法,两类方法结合命名。

  对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的类型研究,由于无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本文将综合采取以上四种方法进行考证。

(一)土陶窑炉形状

从前文中论述此种传统釉陶窑炉的典型结构:从灰坑、火膛到火道,再到窑室中的窑床、吸火口、烟道、窑口的构造,设计科学合理。整体陶窑形状犹如由底部小、向上一层一层逐渐增大的塔式形状,有着典型的维吾尔文化元素与独特的造型结构。因此,暂定以“塔型”样式对这种传统土陶窑炉形状予以归类,以期显示与其他窑炉形状相区别的特征性。

(二)土陶窑炉火焰流动方向分析(见图2)

从陶窑的火焰运动轨迹可以分析出,柴火在火膛燃烧后,火焰向上通过火道冲至封闭的窑顶,由于两层窑床的8个吸火孔与窑外排烟口的吸力作用向下运动,经最上部第二层窑床后,继续向下到第一层窑床,然后被各窑床附近的吸火孔导至夹壁中的烟道,经排烟口排出窑外。

  根据火焰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出维吾尔族传统陶窑中的火焰是向上而后向下运动的轨迹,既不是平焰窑型“平焰”的特征,也不属于升焰窑型“只升不降”的特点,也非全倒焰窑中火焰穿过窑床上的吸火孔,然后到烟道排出窑外。

  再看喀什地区维吾尔族的这种窑型中吸火孔位置同在窑室的窑床之上,由于窑室内壁为圆弧形,吸火孔有序分布在窑壁上下两层窑床上面,与半倒焰馒头窑窑室内部造型结构原理相同。从图2中火焰运动轨迹分析,这种窑中的火焰流动方向完全符合半倒焰窑类型的特征,二者只不过是在窑的形状上有所不同,而烧制原理是相同的。

(三)窑室与火膛的位置

按照熊海堂先生所述,有窑箅为竖穴式,无窑箅为同穴式的论证分类,此种传统窑炉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火膛,窑箅上部为窑室,属于竖穴式窑。

(四)小结

据前面三方面的推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这种传统釉陶窑炉的形状为“塔型”形状,在火焰流动方面属于半倒焰类型,而在穴式样式中属于竖穴式窑,这几方面的结论可以确证这种窑炉的类型名称。按照熊海堂先生命名的学术方法,以火焰类型为先,再以穴式样式为辅的命名理论,从名称中清晰可辨窑的类型与烧制原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窑形的特殊性,为增加其特征性的辨别度,本文认为最后再补充窑炉的形状,对它的命名就更为完整了。

  故此,可以确证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窑炉类型,将“半倒焰竖穴式塔型窑”作为对此种窑型的识别称谓。窑炉类型的命名,将是对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烧制工艺中“核心技艺”研究的开端,也是对喀什地区“非遗”保护研究有力的诠释,为后续的维吾尔族传统土陶文化的延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海堂.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杨洋.关于早期陶窑命名的讨论[N].中国文物报.2013-3-29.

  3. 刘振群.窑炉的改进和古陶瓷发展的关系[J].华南工学院学报.1978(9):第6卷第3期。

  4. 顾幼静.中国早期半倒焰窑的发展过程[J].东方博物.2007.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