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昊:北京大学博士后
王国维称:“戏曲初以歌舞演故事。”宋代之前,还没有可称为完备“戏曲”的表演形式。戏曲发展到宋代才较为完整,研究初以汴梁(今开封)为中心。而据新发现戏曲文物的考证,晋南地区的戏剧萌芽要早于汴梁。现存于山西的许多珍贵戏剧文物与历史上戏曲活动的盛况相映证:如山西省稷山县马村的段氏墓,在开掘的9个墓室中,6个有戏曲演出场面的砖雕;根据记载,北宋年间,山西南部已广为流传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影戏等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宋金时期的山西中南部一带,为历代政治军事要地,土地肥沃,文化底蕴深厚,一度文士荟萃,优伶辈出,为元杂剧的产生创造了经济文化条件。这一时期,山西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戏曲作家,如关汉卿、郑光祖、石君宝、狄君厚、孔文卿、赵公辅、于伯渊、李潜夫、李寿卿、刘唐卿、白仁甫等,他们都留下了不朽的著作。
“戏台”是戏曲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8处元代戏台,全部存于山西的临汾、襄汾、洪洞、新绛、翼城等地,多处发现宋建“舞亭”“乐楼”的碑记。“戏台”一称也是随着戏曲的发展而来。最初,演戏没有固定的场所,而是临时择一块平阔之地。随着发展,有了相对固定的四面透风的看棚,往往正对神殿,主要给神演戏,人要看就围在一圈。再往后,修建了有后墙的三面观露台(观众在正、侧面看),三面围墙的一面观舞亭、乐亭(观众只能从正面看)。宋代的戏台比汴梁的勾栏瓦肆早出现40年,天禧四年,在万荣县就有砖砌的舞台,人们可风雨无阻地看戏,而当时的汴梁还是勾栏瓦肆(临时搭建的看棚)。现存于山西的几座古戏台在我国建筑史、戏曲史和剧场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与西方建筑中的哥特式教堂有一点相似之处,如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的欧洲人献给上帝的建筑,而传统的戏台多与庙宇相对,是古代中国人将演绎活动献给神、佛的场所。
在近年来的戏曲研究中,有“古平阳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的观点,其依据就是山西南部的平阳府一带保存了丰富的戏曲文物。在戏曲文物中,“戏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承功能,而且“戏台”建制、格局的演变反映了民众观剧形式的变化,从而透露出人文意识的觉醒和演变。
平阳府辖区主要位于今山西临汾市。在金、元时期,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较发达,杂剧尤其兴盛,所以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平阳府又是北方全真派道教活动的中心,元杂剧的编演,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化故事的剧本。位于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的牛王庙戏台、东羊村东岳庙戏台是两座元代戏台,虽经历代翻修,仍保存了元代原有的基本架构和面貌、阑额或内额,都保持了元代建筑中非常流行采用的“大额式”,斗拱质朴雄健,藻井层层收缩至顶,雄壮瑰丽。如魏村牛王庙戏台的庙已毁,现存布局虽较为完整,但现存正殿、献殿都是明清修缮之物,东西两列和山门等建筑均不存。
牛王庙戏台,地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西北20公里处的魏村镇,于1954年被发现,是我国保存最古老、完整的戏台之一,列为国家级文物。此戏台始建于元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曾因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平阳地区大地震损坏,重建于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明、清两代屡有修葺。据碑文史料记载,该戏台早于东羊村东岳庙戏台六十余年,与王曲元代戏台为同时期建筑。戏台建筑样式为单层伸出式,木制结构,斗八藻井,台基呈平面正方形,边长7.55米,高1.4米,屋顶为单檐歇山式,面阔7.1米,进深7米,四角立柱,上承大额枋。前檐角柱为石质,方形抹角,雕“莲生贵子”等花卉,并有纪年刻字。台前两立柱为石质方形抹角,雕镌镂刻着牡丹、童子和创建年代。戏台三面敞朗,背部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保留着宋金乐亭古制。献亭与庙连在一起,与乐亭(戏台)正对。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于1978年大落架重修,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
牛王庙正殿广禅侯殿前,存有“广禅侯碑”,题记:“牛王庙元时碑记,时大清光绪贰拾肆季岁维阉茂菊月重刊立。”碑文如下:
建造献亭及南乐亭(即今戏台):公元一三三一年,元英宗年号至治元年岁次辛西,将亭阁全部落成。乐亭前有五阁见方,今存的乐亭齐石柱是后场,公元一三二二年元英宗至治二年岁次,牛王庙大会开始距今(一九八七年)已有六六五年的古会历史了,从一二八三年建三王圣殿至今年七百零五年了,公元一三二二年至治二年乡赛二十二村首事……
管老议定会规每年逢会四天,农历四月初九日迎神,十二日送神,初十为正日,各村社献牲蒙神庇佑一方生灵四序安康,邀新剧杂各乐班演奏弹唱歌舞说唱故事,殿前八音齐鸣庆贺圣诞,历年聚会香火永盛……
据相关资料和实物考证,元代的戏曲舞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曲建筑实物,其建筑形式可分为十字歇山式和单檐歇山式两类。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北15公里处的东羊村东岳庙元代戏台(后称后土庙),是元代十字歇山式舞台中仅存的唯一实物,占地170平方米,总高12.6米,也是我国仅存的8座元代戏台中保存完好的一座。庙内戏台创建年代无考,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重修。东羊村东岳庙戏台以其结构精巧和造型完美的特点而成为元代小型建筑的代表,戏台建成至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历经数次强烈地震而未损。立柱上有浅浮雕,左为童男,手持莲花;右为童女,手持牡丹,花纹繁丽,雕工也很好。该戏台建筑样式是单层镜框式戏台,前檐面阔7.62米,后檐面阔7.12米,进深8.8米,四角柱上置大斗承由额、阑额。整座戏台各部分比例适度,建筑内部没有施用一根大梁,而是用斗拱和井口枋层层相叠,承斗八藻井,中设雷公柱。
元代戏台除了建筑实物遗存,还有保留着壁画。在现存于距洪洞县城18公里的霍山南麓的广胜寺西侧水神庙明应王殿的南壁上,就绘有挂有围幔的砖制戏台。明应王殿在水神庙后院北隅,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建。殿内四壁共计有197平方米壁画,绘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戏曲壁画绘于南壁的东半部,画面横额“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忠都秀是当时的一个戏班主角,女扮男装在画面中心,手持笏板。这幅画面中出现了11个人物,3种乐器,生旦净末丑都出场亮相。这幅画有重要的戏曲研究价值,画面一角的上场门东侧有一个化好妆的小旦,掀起边幕,立体地反映了元代舞台用底幔来区分前、后场,可以让戏台根据需要调整大小。
画面表现了砖制戏台,亮相演员各行当齐全,使用道具和乐器种类丰富。中心主角忠都秀女扮男装(从樱桃小口、耳眼、小脚可判断),反串男角,神情坦然,她的左旁有个丑角,正在说话。还有道具:宫扇、笏板、刀等。乐器有鼓、笛子、拍板。
这幅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壁画中堪称精品。画面中人物众多,但是并不繁乱,而且利用人物的色彩冷暖对比、体态语言把主要人物烘托出来。人物形象生动饱满,通过细微的神情变化,刻画了同一时刻不同人物的内心反应。在绘画技巧上,也很娴熟自然。
与元代戏曲舞台相比,清代戏台的建筑及其三雕风格更显繁缛。在广胜寺水神庙的山门以西,有一座清代建的戏台,挂落上存有戏曲故事。挂落的中心位置有两员武将正摩拳擦掌,欲要比试,中间有一文官好像正在劝说,左边武将头插翎子,一脚踩在方凳上,右边武将背插靠甲,两旁是牡丹和龙。右边的挂落是莲花、牡丹、水鸟,中心是一个持莲娃娃。横梁下有一个双手举莲、坐着的娃娃。左边的挂落是牡丹花、锦鸡、松树、龙、虎。上边也有一个持莲娃娃。戏台正中有一幅砖雕中堂。
从建筑特征上来看,宏丽精巧即是清代(尤其是后期)戏台最突出的特点。元代戏台中粗犷质朴、严谨规整的传统基本被抛弃,明代戏台中宏大华丽的一面得到发展。清代戏台建筑的屋顶自明代开始加入曲线,清代时角度更大,整座建筑变得陡峻崇高,尤其在南方四角起翘尤高,在屋顶设计上尽力翻新花样,以至于许多戏台无法用规范的建筑术语来描绘。明代戏台中开始出现装饰性雕刻,入清以后,装饰性建筑雕刻成了清代戏台的又一特点,而且装饰题材扩大,视线所及之处都有雕饰。室内藻井、天花等顶部装饰华丽精巧、纤小繁缛,传统的龙凤狮虎、树木花鸟及各种吉祥图案都有采用,特别是增加了戏曲人物故事,有的干脆就是演出场面,如水神庙戏台中的挂落图案。雕琢手法有浮雕、透雕、圆雕等。
相比于洪洞水神庙戏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的汾城城隍庙戏台所存三雕更为精致、繁复。城隍庙戏台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现被列为襄汾县级保护单位(1961年5月公布)。戏台与城隍庙(建于明洪武3年,即公元1370年)紧密相连,是伸出式过路戏台。前台重檐歇山带两角挑檐式,三面观,后台悬山顶。台基宽12.9米,突出部分7.8米,深9.1米,其中突出部分1.1米。阑额、由额下是通雀替,透雕花鸟图案。城隍庙包括影壁、左右牌坊、正门、舞台、献亭大殿、钟鼓二楼及西庑。
考察当地村民得知,城隍庙戏台据说在唐朝时建有鼓楼,与庙同时重建于明朝。与城隍庙相连的就是戏台,年节或祭神时,演些地方戏剧,如蒲州梆子。在汾城镇西南还有一社稷庙,也建于明洪武年,清嘉庆十九年重修,现存献殿和大殿、钟鼓二楼、挂落与柱头,雕刻细密、华丽,与城隍庙戏台上的挂落一致,都以繁见长,不似元代建筑古朴、大气。
与之前考察的戏台建筑风格相比,洪洞干河村村西的2座清代戏台更具世俗烟火气和时代更迭的特征。一座是与建于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的融宁宫相对的戏台,距今有300年历史。现存的戏台是翻新过的,融宁宫的彩绘重绘过,殿内有清代的壁画,融宁宫的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吻兽,瓦当样式也很丰富。两边有女人、娃娃看戏的女亭,女亭与戏台、融宁宫构成四方院落。
融宁宫戏台东200米有一座建于清末的戏台。1958年重修,戏台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留有大跃进时代的印迹。哥特式的边柱上嵌莲花木雕,戏台两边卧两只石狮,已磨损。戏台顶是两坡下屋顶,正面有一个红五星。戏台前面的山门上嵌莲花木雕。
据干河村的一位76岁村民徐寅生、看守融宁宫的75岁老人张明讲:“过去干河村每到庙会,几十个村的锣鼓都要相聚干河村闹社火,等到抬阁来了社火就快结束了,所有参加社火的人都到融宁宫吃饭。这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融宁宫院落不大,可是容纳这么多人吃饭却不会造成拥堵。”融宁宫里有井,有下水口,便于操办餐食;院落里有两个门可以让人员流动,女人和孩子在二层,所以即使一天唱三台戏,也不会造成拥挤。
清代的这一戏台更多地流露出与人的亲和力,年节时方圆百里的乡民聚集一堂来敬神、听戏,这里实际上成为了联络感情的中心。这一习俗和戏台至今仍在沿用。
古戏台伴随着神庙、宗祠而生。神庙、宗祠是村落的公共设施,是十里八乡、同姓同族瞻仰的圣地,是供奉祭祀的公屋,也是聚会娱乐的场所。宗祠的形制布局,有供演戏的戏台,有为台下观众看戏而设置的勾连廊和正厅大堂及两厢房等设施。所以,戏台与神庙、宗祠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在古代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的情况下,经常演戏、看戏亦成为农村一大文化生活。所以,在我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国家,“看大戏,过大年”让戏台成为乡土中国的重要文化支撑点。古戏台与宗祠在村民心目中同样被视为精神家园,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承载着“祖先垂训,恪守品格”的重要功能。戏台是乡间民众聚集的地方,戏台与庙建在一起的目的是酬神,每逢祭祀时,在庄严神圣的时刻过后,就有热闹的戏剧演出。庙会戏台既承载着一方百姓对神的虔诚信仰,又反映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戏台的构造同庙的建筑样式风格是一致的,可是在装饰上,不像庙中的雕饰有神秘感、威严感。戏台的装饰运用世俗的审美来刻画劳动人民理想中的美好事物,都具有时代的建筑特色,所以,古戏台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史上,而且反映了一定范围内人们的共同意识取向和人文精神。
劳动人民为祈求风调雨顺,每年必唱大戏酬神,所以常常依庙建戏台,一般在乡间略大一些的村都有庙和戏台,庙里供着以这个村为中心方圆几里、几十里或上百里内百姓认可的神。唱戏时人们怀着对神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心目中理想的美好事物都刻画在戏台子这个人与神沟通的媒介物上,在装饰风格上追求雅俗共赏,题材内容上表现世俗人情,所以戏台上的绘画、雕饰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理想中的东西。而建筑构造又同庙合为一体,神秘、庄严,因此,与正殿相对的古戏台汇合了人性和神性,经历了娱神到娱人的过程,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注释;
[1] 在山西中南部有三通记载神庙创建“舞亭”“舞楼”的碑刻,说明“舞亭”“舞楼”类建筑是祠庙内部建筑中的新成员,位置与功能略同于后来的献殿,为适应祭祀神灵之需要而创立。宋、金时期,演剧场地分固定性与临时性两类。前者多筑于祠庙内,为祠庙整体建筑之一部分。
[2] 宋代时期的都市里,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性游艺场所——瓦舍,类似于今天的“娱乐城”,其中的勾栏为专门性的演艺场所,里面集中了各种表演艺术,而戏曲是最重要的演出技艺品种。
[3] 平阳府,即今临汾、运城两地级市及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灵石县辖境,唐朝曾为河东道,20世纪50年代称晋南专区。
[4] 左代木结构建筑中檐柱间横向联结的构建叫阑额(置于柱头)阑额下安门窗(或砌墙),阑额上施斗拱以托屋檐,内柱间横向联结的构件叫内额。从金代开始,出现了“大额式”结构,即阑额或内额用材粗大,一般不加雕琢,为圆形,直径粗大,为一根完整的圆木。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