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信: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2017年,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升级之后的第六年。如果在此之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存在争议,尤其是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选题等重要问题上有较大争议的话,那么进入2017年,这些争议逐渐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踏入正轨,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深入探讨、稳步前行。
无论针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有多少争议,在以宏大视角寻找艺术的普遍规律方面都是没有多少争议的。宏大视角要求学者们关注历史和现实中影响艺术理论整体走向的大问题、大观念,是对艺术现象具有影响力的理论问题的关注。寻找艺术的普遍规律,是在宏大视角的基础上,立足全局观照从深层次影响艺术理论走向的规律性问题。
2017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对艺术理论的中国立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及艺术边界、艺术学理论“一流学科”建设、单科专业艺术院校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等四大问题的关注方面着力较重。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观察2017年度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状况。
一、艺术理论的中国立场
2017年,艺术学理论学科对中国艺术理论独特立场与方法的观照是最为突出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是中国人观察艺术的基础,反映出数千年来中国历代艺术理论家立足中国大地品赏艺术、评判艺术的基本立场。进入现代社会,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随着西方艺术理论的引入,面对现代社会艺术现象的生成与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新传统。2017年9月15—16日,全国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东南大学举办。该论坛以“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分艺术社会学的理论视野、艺术社会学与中国经验、艺术社会史的理论与实践三个议题进行。东南大学卢文超副教授认为,以马克思主义者、布尔迪厄和贝克尔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将社会学推进到艺术领域,没有关注艺术的特殊性,是社会学对艺术学的“殖民”。沃尔芙、亨尼恩等人提出了艺术特殊论,对艺术还原论进行了制衡。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晓霞认为,新中国初期,各大艺术门类中都出现了关于中西、古今问题的论争。在对“西”“古”美学价值观的否定和批判过程中,新中国政府希望在艺术领域实现对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精英意识及其审美取向的改造,完成新中国艺术的阶层跨越,最终确立“人民文艺”的主体地位。艺术社会学是一个传统学科,在新的时代,艺术社会学逐步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现实领域,思考中国社会艺术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如果说艺术社会学已经主动介入中国经验,那么艺术人类学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关注中国视角。201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大连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议主题为“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发表了题为《重塑写艺术的话语目标——论艺术民族志的研究与书写》的论文。她认为,只有真正读懂了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基本研究角度,我们才有可能看清楚今天中国艺术人类学所要走的路、所要解决的问题。她详细论述了西方的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古典、现代与后现代三个阶段,并分析归纳了每个阶段所使用的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而指出,中国几乎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一百年所走的路,但这条路又不完全是西方的路。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的艺术现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西方人类学家所界定的“后现代艺术界”在中国也一样存在,还由此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现代艺术界”,新的社会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来总结,也需要有新的民族志来记录和来研究这一社会事实,如何“写艺术”在学界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认为,对于艺术实践者体验、理念、情感的观察、体验和深度的访谈研究,有可能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艺术实践中人体动作的复杂性以及对观念和情感的表达。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同样选择情感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他将影视作品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分析了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由红色乌托邦与乡愁乌托邦这两种乌托邦构成的双螺旋结构,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情感结构。东南大学孟凡行副教授对艺术民族志研究中的情绪情感进行了论证。他认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要基于特定地方的田野调查和民族志书写,在对具体的艺术研究中,重点注意对地方性和地方感的双重挖掘。后者更多是对艺术的能动性、艺术界中人的情感、感受等的考察。艺术人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与方法介入艺术理论研究,一直是艺术理论研究的独特力量。
与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相伴随的还有艺术学理论自身的声音。2017年11月24—26日,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主办的“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学术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九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二百余位学者,《中国文艺评论》杂志、《艺术百家》杂志、《民族艺术》杂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艺术学理论》杂志等业界知名学术期刊共同参与。会议以“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为主题,议题包括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文献的挖掘与现代阐释、域外学者视野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西方艺术理论对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融通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认为“中国视角”提法是兼顾现有以西方的逻辑理论来强化东方的视点和重点,通过强化中国视角来建立尊重中国创作规律的理性认知。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以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两次错位阐释了中国艺术理论不是被动接受外国艺术理论,而是根据自身需要,经历了疏离和选择、偏振和重塑、滞后再选择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新传统。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指出,应大力加强中国传统艺术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艺术理论传统。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认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善于将审美与艺术、宇宙、社会、人生等根本性问题相联系,虽不擅长庞大的富有逻辑的理论建构,但其丰厚的遗产却蕴含着深邃的理论思考。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对中国传统艺术批评理论中“味”的范畴从文化角度作了考察,认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从“物”之味—“意”之味—“艺”之味,关涉到富有创造意味的视角和方法,由“味形”到“味象”,由“品”而“格”,体现了古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指出,建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之当代阐释话语体系应认清古典艺术理论当代阐释话语体系的定位、中西治学方法的差异、古典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独特性。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则围绕中国美育传统进行思考,认为中国美育传统的实质是人格教育,这种美育传统对20世纪乃至当前的艺术教育仍具启示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研究员从学科视角重申“艺术一般”的主旨,倡导“艺术一般”应作为艺术基础理论的中心范畴进行研究。
而在艺术批评领域,从艺术语言问题入手,涉及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问题。2017年11月29—3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论坛主题为“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专家围绕着“语言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语言的传承与创新”“‘一带一路’与中国文艺话语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专题讨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指出,“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是全球化语境下,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何阐释、激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艺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文化研究和文艺理论、评论事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课题。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必须追寻回望历史,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语言传统和发展脉络;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发展了的时代与生活,捕捉生活脉搏,熔铸时代精神,从社会现实的变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丰富而又鲜活的有益养分,大胆在观念、内容、风格、样式上创新,让语言包括艺术语言在因应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三是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从外来的文化资源宝库中汲取更加丰厚的滋养,进行中西艺术语言的整合与利用。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林超然认为,针对于中国当代文论语言应该保持三个平衡:一是传统话语、民间言说与外来表达的平衡;二是典雅与通俗的平衡;三是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平衡。用这三个平衡来面对艺术,以发掘其思想来源、诗性特点、文化本色和美学品质,这将是中国当代评论家理应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表示,本次论坛想营造一个“场”“境”,让大家能够激发思想。谈艺术语言的创新,要针对某个主体,要站在中华民族生存繁荣发展的角度来谈就可以克服相对主义。在当代艺术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是欠缺内容。我们要去思考,如何注目人类社会发展最先进的方面,向人类精神最深处探寻,中华文化才有可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争得一席之地。
二、艺术与科技间的关系及艺术边界问题讨论
早在2010年,东南大学与上海大学、美国德州达拉斯大学就曾在南京举办过“后技术时代的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美国、芬兰、印度等国家的78位学者共同探讨后技术时代艺术变迁的话题。随着近年科技的飞速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话题也被学界进一步关注。2017年12月2—3日,“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这个话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来自全国高校三百余位学者与会。在本次会议上,浙江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吴朝晖指出,自古以来,艺术与科学在助推社会进步中从不分家、在延承人类文明中从未缺席,两者始终处于日益融通的过程中。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的今天,艺术面临更快的转型,科学寻求更大的突破,艺术与科学的学科界限将被进一步打破,艺术科学化、科学艺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指出,让艺术家敞开胸怀和科学进行对接,了解科学家如何看待人的艺术行为,是艺术家的文化自信的表现,希望艺术与科学通过一次次高峰论坛,走进学科交叉的新时代。本次会议的组织者浙江大学黄厚明教授指出,邀请艺术家来论坛做主旨演讲,旨在分享这样一种信念——艺术与科学,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个智性工具。神经元艺术史奠基人、英国SSCI杂志《Art History》创刊主编约翰·奥尼恩斯教授作了题为“神经科学的奥秘和艺术的隐秘力量”的报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脑科学与视知觉研究专家迪克·斯瓦伯教授分享了他对“艺术与大脑”的认识。约翰·奥尼恩斯教授指出,艺术与科学并非对立的,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两者就是紧密相连的。他阐述了神经主体在无意识中形成的思想以及神经主体在视觉经验上的独特性,并以此重建艺术创作者、使用者和观看者潜在的知识构成。他强调,神经科学的原理往往会发现用其他方法无法发现的艺术家的工作的内容,任何引人注目的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出现都可能是艺术家或赞助人对新事物给予特别的视觉注意引起的。在演讲中他还用神经科学原理阐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艺术风格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英国特纳、法国莫奈等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在此之后,2017年12月9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艺术与科学学术论坛”拉开帷幕,来自国内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川美,共同探讨了在传统学科边界不断被打破、跨学科研究领域不断生成的研究趋势下,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融通与碰撞等话题。论坛分为“艺术与科学·专业之美”“艺术与科学·融通之妙”“艺术与科学·人文之道”三个板块,由来自艺术学、哲学、人类学、科技等不同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艺术与科学进行研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教授则以川美雕塑系跨媒介雕塑工作室的实践项目为例,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从“身体、物质、空间、时间”雕塑的四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新科技、新媒体对于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介入与改变。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认为,科技是手段、艺术是媒介、体验是途径。学科的界限不断被打破,而打破的内在意义是深度融合,使不同学科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超越传统的呈现方式,最终让观众获得超越平凡的体验。在科学技术以及西方艺术的强力影响下,艺术已开始在门类之间甚或超门类跨界,生成新的艺术形式。2017年,艺术的边界问题也继续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2017年11月4日,“被重塑的边界:数字媒体与艺术”暨第二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本次论坛上,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认为,刷脸时代,意指随着科技手段不断升级,辨别身份不再靠介绍信,甚至不用身份证,而是直接刷脸就能判断。科学将我们带入了刷脸时代。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亦被科技所波及,就像是西伯利亚蝴蝶扇动翅膀,却在美国产生飓风。科学的发展,让艺术不再是人们印象中专业气息浓厚的画展、歌剧、舞剧,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手拈来的创作。这是科学让艺术的边界被重塑了,具体说是数字媒体改变了艺术的边界。黄鸣奋认为,艺术具有三个特征,即憧憬性、虚构性和创造性。如果满足三条,就可以定义其为狭义的艺术,但若能满足其一,也符合广义的艺术。在黄鸣奋看来,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所作的诗歌不能算创作,只是人类编程的反馈,但微软小冰是在深度学习之后写出诗歌,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创造性”的要求,符合广义艺术的定义。
2017年,学术报刊对于艺术边界的讨论依然持续。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艺术的边界问题。其中涉及到许多关键问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以前,艺术的边界只是一次次被冲撞,经过多次冲撞之后,艺术的边界变得更有弹性了,或者说,冲撞使艺术从18世纪所具有的刚性的边界,变成了19世纪和20世纪越来越柔性的边界。但是在今天,艺术走向大众,大众的趣味进入到艺术之中。艺术被大规模地生产,整个世界被艺术化,艺术的全面胜利,带来的却是“艺术终结”的恐慌。因此,在当今对于艺术的本质的探讨,也变得更为紧迫和关键。高建平指出,艺术的边界实际上也就是创造的边界。艺术与商业化的生产总是处于博弈之中。在其中有冲突、也有妥协。艺术就是与工艺、与商业化生产、与平庸的重复等等相区别而存在的。它所珍视的,是个人的独创和独创过程中春蚕吐丝式的流露,只要这样的东西还存在、还受尊重,艺术就存在。这是一种真正的艺术精神,它的发挥,就成了真正的艺术因素。它的边界,正是艺术的边界,不管存在于什么媒介之中,也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重庆师范大学苏敏副教授认为,如果我们跳出20世纪特定时空,从中西文学整体互照互识中就会发现,20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越界只是文学艺术变动不居整体开放的运动状态之一,它冲撞艺术边界,但否定不了艺术定义,反而催逼进一步反思艺术定义。从符号结构看,异质文化变动不居,文学艺术活动整体存在相对稳定普遍属性,即文学艺术活动是虚构想象造型精神游戏,它由媒介、手法、文本想象空间、文本价值判断等构成。文学艺术自己不放弃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就有可能走出危机;人类精神自己不放弃超迈精神追求,文学艺术就有可能丰富生活提升生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的跨界已不鲜见。但艺术仍然需要围绕本体进行自律,在此情况下,艺术的审美本质属性就不会漂移,无论艺术怎样变化,怎样被跨界借用,都需要捍卫自己的本质属性。
三、艺术学理论“一流学科”如何建设
2017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教育部发布了“双一流”名单,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理论学科被列为“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二者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同时被列为A+级学科。同时被列为A类学科的还有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学理论学科。针对“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举行的两次重要艺术教育学术会议均有涉猎。2017年9月23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新疆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在新疆艺术学院拉开帷幕。论坛以“艺术教育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丝绸之路艺术教育”“‘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双一流’建设中的高等艺术院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西部艺术学学科建设”六大议题为切入点进行研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仲呈祥在论坛发言中指出,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的民族化是一个课题,民族学理要增强。他赞成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先各美其美,把自己民族的艺术教育、艺术理论的丰富资源优化配置、深入,然后站在全球的视野下美人之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有用的经验,下功夫美美与共,把这两种文化交融整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的艺术理论。
针对“双一流”建设的集中讨论是2017年11月22日中国美术学院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七十余位校领导、学报主编、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美术学教指委委员等专家学者们齐聚杭州,以“聚焦艺术学科一流建设,推动艺术教育转型创新”为宗旨,探讨“双一流”建设新格局下,艺术院校的发展境遇与艺术学科的内涵建设,并从艺术学科自身的优势与特性出发,研究中国艺术学科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探索中国艺术教育的社会能量与未来发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将更加重视“道技相生”“艺科融合”“东方振兴”这三个命题。我们强调的艺术学习既要坚定地从技艺的角度切入艺术,倡导像匠人一样地劳作;又要将艺术追溯到技艺世界所蕴含的思想领域和存在根源中去,倡导像哲人一样地思考。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将更加重视艺科融合的命题。在今天,尤其是新技术媒体正在不断地改变人的感性方式、重新塑造人的交互关系和体验世界的时候,由分科之学所带来的科艺离断正被新技术语言方式所弥合,那种传统的科艺二分的说法正渐渐地远离时代创造者的核心现场,艺科融合的新趋势将构筑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最前线。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将更加重视振兴艺术东方学的命题。艺术东方学就是坚持以中国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使命和当代先进文化引导与践行的担当为基础,构筑当代艺术创作和教育的东方新体系。本次论坛形成《中国艺术学科建设“杭州共识”》,“共识”认为: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主体精神,构成了当前艺术教育的两个基本点。2.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具有艺术学科自身特色的育人体系,创新和实践“思想教育、专业教学与文化传承”融于一体的育人模式。3.面向新时代历史境遇,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推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互动协作,积极完善“双一流”框架下充分体现艺术学科特征的学位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以艺术创造与文化贡献为核心的艺术学科评价的标尺。
2017年,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点院校多经历自我评估环节,这个环节有力地保障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此同时,国务院学位办启动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在2018年初公之于众。其中河南大学、河北大学、东北大学的艺术学理论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浙江大学自行设立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自行撤销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总体而言,全国高校本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在调整中有所增加。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是国家和各高校根据办学需求、条件和质量所进行的正常调整,这种调整将有助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良性循环。
四、单科专业艺术院校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
单科专业艺术院校如何建设艺术学理论学科,也是本年度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北京电影学院现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但在一个电影学院如何建设以宏观视角为特征的艺术学理论学科?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针对此问题做了专门讨论。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认为,由于该校缺乏更多学科的支撑,所以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想法:第一,建立一个基于视觉、声音、图像的“泛电影”概念的艺术理论研究,这可以把美术学院、摄影系、声音学院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整合进来。第二,希望在新媒体和技术美学这部分找到生长点,学院的影视技术系在做三维、VR等各种基于技术的实验和尝试。第三,电影学院每年都有很多的节展,各个系都有小的策展活动,基于这些策展实践,希望艺术学理论能在艺术策展方向上有一些拓展。中国传媒大学徐辉副教授认为,概念是艺术理论研究的关键。艺术史每一步的发展,都意味着艺术概念本身的变化。电影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概念也可以影响其他艺术门类,从而成为艺术学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付阳华副教授指出,艺术学理论学科设定本身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宏大野心,因为它要整合的艺术门类很多,形式多样,并且当代艺术门类仍在不断地融合、跨界中衍生新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的分裂趋势与艺术学理论试图综合研究的意向形成了一种张力。我们从艺术学门类下设有三十多个专业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张力。每种艺术门类、艺术形式都牵涉到非常复杂的创作、设计、演奏、表演、接受的过程。虽然我们应该看到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性,但这种张力仍让这个学科显得非常具有挑战性。付阳华认为,艺术学科升门后学科空间扩大、自由了,这一点非常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但是在艺术学升门后,艺术学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强调整体性、宏观性,可能很多学者又得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中寻找自己的坐标了。北京电影学院赵斌副教授认为,就知识本身的生长而言,有两个增长的方式:一是获取有关艺术理论的新知识,二是理论生产。所谓理论生产要求我们变化观察角度,比如以前我们从文学角度理解电影,现在则是从视觉文化、图像学等新角度观察,这是一种方式。还有就是学科嫁接,彼此借鉴、参照,获取通约性的认知,比如从美术、历史、性别、阶层这些话题中提取以往艺术观察所不具备的东西,这套方法实际上是福柯所倡导的人文学科的基本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唐宏峰副教授认为,视觉文化研究也许比较适应于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首先,在理论上,既有宏大理论的基础,也能够跟具体艺术门类的中层理论紧密相关。其次,视觉文化研究具有极强的跨学科性,它在视觉性这一核心概念基础上,处理各类视觉对象的共性问题,连接图像类、美术类、电影类的研究。这在目前的条件下是比较符合艺术学理论的理论性、跨学科性以及所追求的普通一般性的要求。视觉文化不是以对象为导向,它是以视觉性为核心,只要是能成为视觉行为客体的东西就是我的研究内容。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有关艺术学理论学科问题的讨论,对进一步厘清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是颇为有益的,但也反映出以一个艺术门类为主攻对象从事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学校面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时的普遍困境,也是长期存在于单科专业艺术院校的难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在近年评选年会入选代表论文时也涉及到这个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介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时指出:“本学科旨在研究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研究方法是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各门艺术之间的联系,揭示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构建涵盖各门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虽然该学科试图以宏观视角构建涵盖各门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但这个企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不断的发现。单科专业艺术院校主攻的艺术门类研究较为单一,那么能否从一个具体的艺术门类的研究上升到艺术普遍规律的研究?从近年艺术学年会的情况而言是可能的。虽然研究的是一个具体的门类,但深藏于这个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可以影响到其他艺术门类,为其他艺术门类所吸收或借鉴。如果研究者能够充分论证这种影响时,针对这个艺术门类特殊规律的研究就已上升到艺术普遍规律的研究。
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未来的道路上如何前行?我们从2017年该学科所关注的四大问题即可略见端倪。本人认为,随着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稳步前行,学者们对于这个学科特点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明晰、其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在此基础上,艺术学理论学科对于宏大理论体系和艺术普遍规律的探求将会从如下三大方面展开:第一,密切关注艺术之外的力量对于艺术自身的影响,将通过跨学科研究,深入探析影响艺术走向的关键力量。第二,密切关注艺术现象的细微变化,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寻找影响艺术走向的重要因素,从而形成对艺术的整体观照。第三,密切关注艺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从这种互动中彰显艺术的价值与功能,从而为艺术的生存拓展更加宽广的空间。艺术学理论是一个具备开放姿态又不断自省自律的新兴学科。在未来的道路上,艺术学理论学科需要理论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开展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注释:
[1]卢文超.全国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暨“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与中国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A].艺术学界[C]总第18期.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2]安丽哲.重塑中国艺术人类学的话语目标——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EB/OL].http://mp.weixin.qq.com/s/yq6_r1fZaPCCyXqVZRkRdg.
[3]郭运德.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 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机——在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上的致辞[EB/OL].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712/t20171227_390835.html.
[4]瞳播.艺术语言创新,活力和后劲何来?——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综述[EB/OL].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712/t20171227_390835.html.
[5]浙江大学举办“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EB/OL].www.zju.edu.cn.
[6]浙江大学“艺术与科学”高峰论坛开幕[EB/OL].http://www.sohu.com/a/209085855_749143.
[7]邓红娅.专家学者齐聚四川美术学院 共话“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2017-12/10/c_1122086549.htm.
[8]袁一雪.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科学“重塑”艺术边界[N].中国科学报.2017-12-1:5.
[9]陈欣捷.高建平:艺术的边界就是创造的边界[N].社会科学报.2017-3-30:6.
[10]苏敏.文学艺术是虚构想象造型精神游戏——对艺术定义、艺术边界讨论的回应[J].中国美学研究.2017(1):1.
[11]仲呈祥.文化自信与文化引领——在第十二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音乐传播.2017(3):4.
[12]第二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在我院顺利举行[EB/OL].http://www.caa.edu.cn/gmrx/2017/201711/t20171123_70238.html.
[13]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3):5-16.
[14]仲呈祥等编.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简介[A].艺术学界[C]总第11期.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22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