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资源的跨界、合作······当全球共发展、重分享的新语境到来时,显然也赋予艺术教育以新的含义。在国际艺术教育视野中,出现了诸多新命题、新视角、新格局。比如,在如何把握高校教育的定位方面,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与学的意义性探讨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阐释更多的则是教学文化体系建设、学生归属感研究;在教学方法论的运用上,着力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文化性因素建设等等。毋庸置疑,“教与学”仍是当代高教体系的主旨理念,并且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出从教师、学生、教学体系三个不同维度的理解与践行。
一、教师的“教与学”
在教育学的范畴里,我们常常关注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继而再关注教育结果。但事实上,教与学的第一主体者是教师自身,关于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及方法论研究成为近年来全球教育行业中经常被探讨的热点话题。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上的内容、思想、情绪、表达,甚至是精神状态、服饰妆容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教学的行为和结果,特别是在艺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有着更为微妙、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探讨的是教师的“教与学”,并将其作为一个技术性、意识性的问题来看待。
命题一: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论研究。
在当代美国高校教育关注的体系里,十分重视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及步骤,并以此设立了系列性的教学改进项目。首先,从workshop(车间,专题讨论会,研究会,创作室,实验班,实习班)的运用开始,在高校的教师群体中,不断加强workshop对于教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美国迈阿密大学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都会定期安排教师的workshop,每期设定不同的主题,让教师从了解,到信任,再到运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跨学科的教师之间形成常态化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教师充分自我意识、体会到workshop(也可以用presentation)等讨论式、体验式方法对于高校课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学生的参与度一直是困扰课堂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进一步深入探讨教师成长的方法论问题,他们以高校教师为对象,将教师的自我成长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分为三个有序梯度:对教学的知识储备、对教学的技能掌握、对教学的态度问题。简言之,即态度、目标、模式。随后,他们又进一步地展开了自己的研究。首先,他们肯定了在这三个因素中教学态度的重要性。其次,将教学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来理解:在教育教学发展倡议中,应一贯支持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的结论是: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学习。再次,什么样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持续专业发展的过程和方法,有助于培养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优质教学文化?这就是教师的文化性因素研究。
命题二:教师成长的文化性因素研究。
这里所谓的文化性因素研究,体现在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作为高校教师,科研压力与教学任务如何权衡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显然,这两方面的价值体现确实有很大不同。如果说,科研大多集中于学科的理论精进与发展的话,它的显性价值也多集中体现在项目、课题、论文、著作等方面。那么,教学的价值体现却显得相对有些模糊,虽然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教育与影响是核心,但显性价值多集中体现在教师获奖、学生通过率更高等方面。
由此,在2017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学与科研的研究里表明,一方面,十分强调在将教学与研究、创新和调查联系起来的过程中,发展专业精神和有意义的教与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支持教师教学技能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一种价值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校教师并不是人人都有教育学方面的科研与项目研究,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师都存在将自己的科研转化为教学的有效过程。比如在艺术教育中,这样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你可能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但未必是一名优秀的绘画教师。在“做好科研”与“上好课”这二者之间,其实本无绝对的因果关系。因此,如何让二者实现有效转化,其实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从文化性因素建设入手,不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并能够通过技能性的学习与发展,完善教学文化体系的构建。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笔者认为有两方面至关重要:第一,从技术层面而言,教学法对于教师的必要性。如果说做好科研是课堂内容的前提条件,那么,专业性内容与教学法的结合运用,便会成为课堂外在形式的体现。以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为例,它的显著特点在于找到了适合于儿童年龄段的特征需求,并合理运用了音乐教学法,主要通过儿童熟悉的拍手、跺脚、做游戏、讲故事等游玩方式,让孩子们学习节拍节奏、音调旋律等音乐特点,实现了教与学的理念;第二,从意识层面来看,如果将教学作为文化体系来看,这其中既有基础性的知识建设,也有中层的学术架构,更有顶层的理念设计。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或称为通识性教育)体系中,我们总会将艺术公选课设定为“欣赏”“介绍”“梳理”等概念,但事实上,它应当有着更为完善的逻辑性设计,比如知识性的介绍、相关艺术理论的提炼及人文情怀、素质的核心培养,这应该是一个具有文化性因素在内的教学体系。
二、学生的“教与学”
在学生的教与学中,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是:高校对于学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仅仅是学分、课程、学位吗?命题一: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对于学生群体的定位与评估。
从2014年开始,英国温切斯特大学所做的“高校学生的归属感”新实践调研,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校意识,这是一个对群体进行定位和评估的好办法。通过三年的项目,他们得出了直接、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归属感的九方面核心要素(不按比例、平均而论):1.大学前的自我专业的选择;2.大学的学位和实践;3.大学的运动、活动;4.大学的住所;5.大学的课程;6.大学的学生联盟活动;7.大学的社团活动;8.大学所处的场所和安全感;9.自己的雄心(目标)。
从结论可见,往往被认为最重要的“课程学习”稍显弱化,反而是如住所、社团、实践以及合作等容易被忽视的隐形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归属感的重点因素。英国温切斯特大学的个案调研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梯度:小到自我的住所、位置、区域;大到目标、方向;中间部分则是我们之前最为重视的课程学习。这九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核心素养圈,在个体文化建设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大学能够给予学生的是什么?如果说大学精神的传承是主旨目标的话,那么,一所大学对于教师、学生的归属感意义应当是基础。
命题二:课程进程与转型。
回归课程进程本身,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对其进行跟踪测量,在很多场合,我们更习惯称之为“课堂行为”。
美国加州大学以艺术课堂为实践对象,将课程进程分为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课程开始了?第二步:我们希望怎么完成?第三步:目标是什么?同时,他们通过五点因素来判断这三个步骤:1.学生知觉调查;2.课程行为调查;3.教师调查;4.注册材料;5.课程评价。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课堂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人,具有人文情怀、独立思考的人,艺术教育在激发创造力、拓展想象力、提升感知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因素更为强调了课堂进程中的行为表现,也正是课程转型中需要关注的因素。
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自我学术的舞台,更是学生自我提升、反思的平台。在课堂的教与学中,我们往往过于重视教师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力。或者说,学生的参与相对流于形式,缺乏内涵。在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只有以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实践、体验为基础,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打破传统的教与授,才能更加促进课程转型。
三、教与学
教师的自我成长与文化性因素的体系建设、学生的归属感研究与课程进程的转变,共同为教与学的核心理念做好了基础,以下三个命题便是围绕此展开的。命题一:高校课程评价和研究。
在加拿大等国家,他们提出了一个将评价纳入课程(学习方案)的概念框架和实用方法。对于高教艺术课堂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这个框架建立了一个学术制度,通过搜集课程和教学活动生成的自然数据(所谓自然数据,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制定和提供课程和评估学生学习——例如评估任务、反馈、同行审查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进行评价体系的建构,例如在音乐监测方面,通过搜集大量学生的演唱数据,在人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较为客观、准确的音乐模板,从而形成评价体系。
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确:第一,能够让学者有目的地合作,努力设计和开发对学生具有变革意义的课程。第二,有效实现了设计决策、持续审查、质量改进的文化。第三,展示对学生学习成果和经验的影响的能力。第四,促进收集广泛的数据,以获得广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第五,为课程及研究目的提供质量保证。
命题二:艺术类专业的特殊属性与导师负责制。
这是一个关于教学行为的研究。利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来探讨如何将重要的学习成果纳入更深入的概念理解、学习如何批判地评估现有文献,以及获得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其中,对于学生的评估从几个方面展开:写作:14%;交流:14%;研究技能:25%;导师点评:47%。可见,在国外,虽然写作、交流、研究作为基础性技能,但更加强调了导师点评的份量,突出了导师对于本科阶段学生教与学的重要性。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中,已经开始实施本科导师负责制方案。除了是因为艺术类专业的特殊属性之外,这也反映出导师负责制的发展性需求。
命题三:瑞士日内瓦大学艺术教育的教与学。
在瑞士联邦政府里,对于艺术教育教师的要求则显得更为宽泛与自由。瑞士日内瓦大学对于艺术教育的设定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与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等独立的艺术院校通过课题、项目合作等方式,从而对日内瓦大学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其二,则是通过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与对接,来完成大学艺术教育。在日内瓦大学艺术选修课里,没有传统意义上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而是要求学生通过选修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的部分专业课程或是通过参观博物馆、看演出、看展览的次数、频率来计算学分。这种评价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同时也体现了瑞士教育评估体系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承上而言,当我们将以往所熟知的教与学体系按照以上三个层面来解读的话,在教学体系的宏观设计下,教学法的运用、教学行为的研究以及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教与学的核心。
全球变化日新月异,但不变的是传承与创新的话题。关于教与学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一直在探索。重视文化、提升基础,传承精神、创新技术······在国际视野中,教与学总是被作为最原始、本真的话题来探讨,也越来越强调文化性建设对于教与学的重要性推进。
回归高校艺术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有时过于强调艺术本身的特殊性,而往往忽略了教育本身的普泛性,这应该算是一种自我反思与意识。毋庸置疑,艺术教育本就承载着艺术与教育的双重责任,当二者有机结合时,从教师、学生、教与学三个层面,使得艺术教育在教与学的体系中臻于完善,这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也是艺术教育的未来与需求。
注释:
[1]有学者认为,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对立的学术角色;学者们承受着在所提供的时间内履行教学、研究和服务等三方义务的负担。
[2][3]命题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第十四届全球教与学国际学术会议,2017年10月。
[4]命题来自笔者2017年1月对瑞士日内瓦大学调研所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