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2017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下简称“演出季”)在北京拉开帷幕,演出时间由8月25日至10月12日,这是国家艺术院团连续第8年开展集中展演活动。在贯彻“坚持崇高艺术理想,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作用,全面展示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实力,推出优秀创演人才和作品的同时,演出季延续了以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要演出品牌”的主旨,由文化部直属的10家国家级艺术院团上演该团的年度新作和口碑作品,集中展现了国家级艺术院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最新成果。
历时五十余天的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表演内容囊括了歌剧、舞剧、音乐剧、戏剧、戏曲、音乐会等多种体裁。在演出单位的选取上,以“9+1”为模式,即包含文化部直属的9家艺术院团和国家民委直属的中央民族歌舞团。十家艺术院团在北京各大剧场推出20个剧目共计演出42场。
在十家院团中,音乐团体占六席,分别是:中央歌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呈现了歌剧《林徽因》《玛纳斯》,民族音乐会《山水重庆》《弦歌逐梦——西部丝路之旅音乐会》,歌舞演出《锦绣家园》,交响音乐会《永恒的贝多芬》《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欢乐颂〉交响合唱音乐会》《贝多芬系列之四〈生命的礼赞〉》《龙声华韵——〈新创与经典〉迎接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专场交响合唱音乐会》和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舞乐演出《十二生肖》,共12个剧目23场演出。此外,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也推出两部音乐剧《小公主》和《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共计上演7场。综合上述剧目,本届演出季音乐类舞台演出共计上演14个剧目30台演出。在国外乐团纷纷访华、演出市场持续繁荣的大环境下,本届汇集中外名作和新创剧目的“演出季”,以创演风格多元出新,体裁、题材丰富多样向观众展示了其艺术院团“国家队”的实力和担当。
一、首演之季
在音乐类演出的14个剧目中,有超过半数的剧目在本届演出季完成了首演。它们分别是,器乐类两部:《龙声华韵——〈新创与经典〉迎接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专场交响合唱音乐会》(中国交响乐团)、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中央民族乐团);歌剧类两部:《玛纳斯》(中央歌剧院)、《林徽因》(中国歌剧舞剧院);音乐会类两部: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山水重庆》(中央民族乐团),民族音乐会《弦歌逐梦——西部丝路之旅音乐会》(中央民族歌舞团)以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两部歌舞类演出《十二生肖》和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二、献礼之季
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汇集各院团“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创作作品,其中包含《龙声华韵——〈新创与经典〉迎接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专场交响合唱音乐会》、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和民族音乐会《山水重庆》《弦歌逐梦——西部丝路之旅音乐会》。演出作品题材各异、体裁不拘,均为新创首演剧目。其中,既有展示“深扎根”的、分别展现云南、闽南和川蜀地域风情的《龙声华韵——〈新创与经典〉迎接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专场交响合唱音乐会》和民族音乐会《山水重庆》;也有意在运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特色音乐语言,展现丝绸之路上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的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和民族音乐会《弦歌逐梦——西部丝路之旅音乐会》。上述作品充分展现了国家艺术院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最新创作成果和良好精神面貌,体现了国家艺术院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最新成果。
三、纪念之季
2017年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逝世190周年,这位被后世誉为“乐圣”的作曲家为后人留下了无数震撼人心的不朽乐章,成就了音乐艺术至臻完美的典范之作。从年初开始,北上广深的纪念音乐会场场红火,从演奏全集的钢琴奏鸣曲到完整版的交响乐。本届演出季,三家国字头院团分别上演了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贝多芬《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中国交响乐团)。其中,既不乏普通听众耳熟能详、常演不衰的第九、第七交响曲,还包含备受资深乐迷推崇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以及没那么“流行”却极其清澈纯正的“第四交响曲”。如此的曲目选择,让乐迷在短短数日内感受到贝多芬这一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对传统古典主义音乐规程化的撼动,其不断颠覆别人、颠覆自己的壮举,其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其对后世音乐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因其极高的音乐成就所奠定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取向。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由中央歌剧院上演的贝多芬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是目前为止所有小提琴文献中艺术价值最顶端序列的作品之一。相关艺术价值和悦耳性自不必赘述,但这首作品却成为所有小提琴演奏家的噩梦,也是最想要征服的终点。担任独奏的小提琴演奏家刘云志用精彩的演奏展现了小提琴与乐队融洽而丰富的对话,在表现空间极小的情况下展现出演奏家对这种宏大音乐的精准设计与构想。
四、创新之季
本届演出季中不仅上演了此前几届中未曾出现的体裁,如音乐剧《小公主》和《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舞乐作品《十二生肖》、音乐剧场《我们的爱情故事》以及开创了“民族器乐剧”这一新剧种的《玄奘西行》等。在题材上,也出现了改编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史诗巨著的歌剧《玛纳斯》。“跨界”与“融合”是今年演出季的亮点之一。上述作品展现了音乐与戏剧的跨界、传统文化题材与西方舶来体裁的融合。无论是将乐曲以戏剧的方式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开启了民乐创作与表演新讨论的跨界民族器乐剧,还是歌剧版的古老史诗,都独具匠心,只为服务于音乐本身。上述创新,赋予经典题材适合当代审美的新面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令“最有魅力的中国音色”找到它潜在的“知音”群体。
五、结语
回顾2017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音乐类的演出,在剧目选拔上,维持了以往一贯的标准,在推崇多元化、多样性的同时,坚持发挥国家级音乐院团的导向性和示范作用。演出剧目选择上既有民族传统音乐也有西方经典名作,既有对中国原创经典作品的回顾也有新创作品的首演;在演出题材上,既有歌颂主旋律的作品也有展现民族团结和反映地域文化的作品,既有颂扬“英雄”题材的作品,也有致敬经典的纪念专题。本届“演出季”一半以上的院团开设了新媒体直播、鉴赏、互动等渠道,加强了与观众的交流,让舞台艺术更好地惠及大众,让广大群众共享国家艺术院团艺术发展成果。在当下各种“演出季”、音乐节呈井喷态势缤纷而至之时,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始终以其中国艺术院团国家队的平台承载着国人对中国音乐创作和演出的严苛要求和美好期许。纵观历届“演出季”音乐类的节目单,不难发现,那种听觉很差、谱面很美的作品从未出现在“演出季”的舞台。在音乐创作求“变”求“新”的今天,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十分鲜明的态度:“变”和“新”是创作的手段,手段是为音乐服务的。因此,那种唯“新”是从、唯“变”是从的“科学实验”式的作品从未在此获得鼓励和推广。
作为国家级优秀音乐作品的演出和推广平台,“演出季”鼓励、扶持和选拔了优秀的创演人才,并相继推出了艺术惠民工程,对普及优秀作品、繁荣群众音乐文化生活做出了最务实的举措。它同时也为艺术评论和艺术创作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切实有效地完善了创评互动的机制。“演出季”还以其国家级艺术创演高地的格局,为创建崇高、有序、丰富的国家级演出和推广平台的日趋完善而伐陈出新。
综上所述,笔者将2017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主要特点概括为:首先,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既传承传统也能关注当下,两者并重;在剧目的诠释上,突出了国家级院团的专业化和国际化素养,中国风格的新创剧目完美诠释,传统经典的西方作品也能驾轻就熟;最后,国家级院团肩负着对群众音乐审美的导向性和对省市级院团的示范性作用,在对“崇高”和“美”的追求中,它们始终立足于国家和人民,无愧于时代期许。如上种种,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必将在新时期中国文艺演出史中留下其精彩的一笔。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