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现代舞是历届“舞蹈双周”中最受观众期待的演出之一,而本届邀请来的嗖舞团也是不负众望的。它成立于2016年,以27岁的编导艾姚·达东为核心,集结了6名不同训练背景的优秀舞者,因此,仅用了一年时间,便以其独特的舞蹈语汇和幽默的表演方式,赢得各国观众的青睐。此次是该团首次来京演出其成名作《大甩卖》,并将由此开启它的世界巡演之旅。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编导对生活中无数“大甩卖”场景的观察与体悟,并以随处可见、异常醒目、极具诱惑力的英文单词“SALE”作为标题,准确揭示了现代消费文化中,在“清仓大减价”“大甩卖”的诱惑中过度的重复购买,不仅以“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迎合了消费者永无止境的购买欲望,而且以“买”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生产者的利润追求;为此,“卖方”持续制造着各种符号,诱导人们不停地消费;“买方”则享受着在消费符号中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满足感;但隐匿在过度“买卖”中的,却是人类的“物欲横流”“情感冷漠”“性情孤独”“信仰缺失”等人性疾病。
整部作品通过“严肃”与“幽默”这两种讲述方式,探讨了人性是否也能如商品一样被贱卖这一话题。前者表现在编导与舞者对动作和形象表达的严肃态度上,并体现在肢体动作的延展、流动和动作质感的精准、重复上;后者表现在编导对舞台布景、音乐选取、戏剧化表演的选取上:舞台右前区堆放着烤箱、榨汁机、广播音响、爆米花,以及写着“MEANS A LOT”(意味着很多)字样的白板,而画外音则不断复读着“烤面包机意味着很多”的音效。戴墨镜的男子炫耀着时尚新潮,重塑着“夸耀性消费”的地位;香蕉在消费文化的主导下变成了双人舞,机械僵硬的剥皮动作则使它丧失了品尝原味的情感体验。总而言之,一切同烘烤面包一样,均在无孔不入的商业广告中被夸大、被消费。而这一切则会在新一轮消费周期的大促销开始时顷刻崩塌。

《大甩卖》剧照,摄影:殷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