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经文化部批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和深圳报业集团共同主办,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承办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是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第十三届文博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主旨,针对《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的文件精神,通过学术交流形式,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而发起的文化战略性论坛。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与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深圳国家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寅分别致开幕辞,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研究员主持论坛,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研究员,荣宝斋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朱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研究员、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研究员、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近二百人参加了论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根基。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要求;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要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综合以上文件精神,连辑院长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国家级的战略话题,也是国家级的学术话题。在致辞中,他明确指出,“从国家战略话题角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针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正在不断强化文化领域具有时代性、战略性、政策性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学术话题角度看,为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实施和工作部署,需要更准确地把握中央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意图,构建更为扎实、科学、深厚的学术支撑,对国家的文化战略做学术性、理论性的挖掘、解读和传播”。
陈寅董事长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认为举办此次论坛是本届文博会的一大创新亮点,创新在于将学术研究、媒体传播、产品交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等重要问题。他指出:“此次论坛的召开将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提高第十三届文博会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新辉煌履职尽责。”
此次论坛采取主题演讲、互动问答、交流研讨等形式,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学术领域和理论视角出发,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现实境遇和未来发展等核心命题,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在特征、精神禀赋与传承路径,艺术品经营与文化企业的发展,民间礼俗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进程,中国画的传承方式,手工艺承载的文化传统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一、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探索传统文化承传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其所包含的思想精华不仅深刻影响国家的治国理政、民族的绵延发展,而且对规范文化艺术行为、培养良好艺术素养也具有重要意义。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首先要从战略高度、从大处着眼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连辑院长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核心的精神特质,将其统称为“四性”:“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性,包括利于安邦、便于辅政、易于化民三个方面;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包括‘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和风雅’的美学观、‘正大气象’的艺术观三个方面;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致性,包括崇尚法度、刻画细节、追求极致三个方面;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仪礼性,包括订立规矩、遵守秩序、养成习惯三个方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致辞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寅致辞
连辑院长着重指出了当前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文化艺术服务于政治的功能有待加强;文艺作品形于表面、流于浅薄的问题在一些领域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文化艺术生产过程中的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现象也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屡禁不止;文化艺术的创新不遵法度、无序发展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针对上述现实问题,连辑院长提出,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为治理当前文化艺术乱象、规范文化艺术行为寻找良方。就此,他谈到,第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文化艺术活动为治国理政服务,为社会、为人民服务,防止其游离于国家主流价值观之外;第二,文以载道,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把着重点放在“传道”上,杜绝简单的移植、翻版等艺术生产行为;第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致性,与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相结合,注重文化艺术产品质量,为社会提供文化精品;第四,规范文化艺术行为,既需注重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的自律建设。反对一切不守规矩、不尊秩序,毫无约束、无序发展的文化艺术行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乱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贾磊磊研究员强调,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传统的血脉之中,割断传统意味着剥离我们的血肉,那将无异于剥离我们的生命。他指出,“传统,是一个在我们的记忆中不断回溯的时间之河,上面寄寓着我们对于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的一系列认同标志,寄寓我们对于是非、善恶、荣辱、生死的价值理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包括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己的传统,就成了福柯所说的那种精神上的‘离轨者’,就成了在荒野上游荡的行尸走肉,成了在天空中漂浮的白云苍狗”。因此,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承传路径,建构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模式,对于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主持论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会场
关于中华文化的构成及其内在关联,贾磊磊研究员指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当代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在思想上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各种关联,在文化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关联促使“传统”不断延续和发展。他将这种内在一致性阐释为“互文性”,并指出“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承传,有时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延续与接续,而是通过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一种互文性的精神承传”。贾磊磊研究员还深入开掘了刺客聂政“断肠取义”、张彻影片中的“盘肠大战”、英烈陈树湘“断肠铭志”、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蓄须明志”中蕴含的舍生忘死、崇侠尚义的民族精神,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穿透时空的伟大精神,代代相继,生生不息。
二、在古今承传中创新性发展,在西体中用中创造性转换
中华文化在发展历程中始终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文化之间的传承转化与创新发展问题。一方面要立足现实,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另一方面要借鉴外国文化,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之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往往以“新”与“旧”的冲突为焦点。宋宝珍研究员针对中国话剧民族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指出,“新”与“旧”常常被看成是先进与落后的壁垒,是创新与保守的分野,而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亟需反思。通过介绍中国话剧界“五四”时期的新旧剧之争,抗战时期“话剧民族化与旧剧现代化”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性话剧发展体系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回归本土文化意识的探索,宋宝珍研究员强调中国话剧的发展需要顺应历史、民族、社会、文化的规定性,完成艺术的嬗变和现实的使命。展望中国话剧未来发展时,她指出,传统从来不是铁板一块,需要人们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辩证地对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因此,话剧这一艺术形式虽源自西方,但我们要把曾经瞩望西方的视线收回来,回望、审辨、吸纳民族传统的文化资源,从民族艺术资源里找到适合现代戏剧发展的质素,进而彰显民族的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伦理规范。
在美术领域,国画与西画在价值观和基本训练方式存在诸多差异,基于此,牛克诚研究员以中国画的传承方式之一——临摹为例,阐述了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语言形态,以道家“阴阳”学说为内核的哲学思想,以及由“器”入“道”、“道”“技”合一的文化表征。他指出,临摹不仅是人们学习中国画、中国书法的必要手段,而且也是中国画的传承方式。牛克诚研究员从材、技、理、道四个方面介绍了临摹的重要意义,指出可以通过临摹而熟稔、亲和中国画的笔墨工具,理解、掌握中国画从用笔到章法的技巧语言,体认、参悟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及文化意蕴,进而将之综合到创作者的艺术作品之中,形成独特的创作风貌。
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西方对景写生、对物写生的方式引进中国,并逐渐成为美术教学的主体课程,临摹这一中国画的传承方式越来越被轻视,青年人也对传统的中国画产生了疏离感和陌生感。针对上述问题,牛克诚研究员提出,“中国画的临摹可以通过进学校的方式,使处在世界观形成初期的青少年主动接触中国画的笔墨纸砚,通过欣赏历史上经典作品,实现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亲密接触。这对中国未来一代的艺术精神塑造和传统艺术精神价值的传递非常有益”。
荣宝斋是一家驰名中外、以艺术品经营为核心的老字号文化企业。结合荣宝斋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朱涛书记谈到,在互联网时代和多元化文化格局中,传统文化企业应当承担起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积极探索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经营方式,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他指出,荣宝斋作为一个文化企业,首先坚持学术引领,坚守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其中,荣宝斋大讲堂就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百姓精神生活为目标,以传统文化艺术宣传和教育为立足点的一项学术活动;其次,荣宝斋强化“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荣宝斋还紧跟时代发展,努力做好“文化+”和“互联网+”,探索艺术与金融的融合方式,推动电商平台健康快速发展。荣宝斋的实践表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到文化企业的有效运营与良性发展。
三、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拓展传统文化生存空间
当前,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投入财力积极保护项目、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但是,对于一些需要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艺术形态,若缺失文化空间,即便承载者技艺出众,也会陷入难以为继的危境。项阳研究员针对上述问题,从民间礼俗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出发,介绍了保护传统文化艺术生存空间的重要性。他指出,庙会、婚礼、葬礼、祝寿等民间礼俗承载着传统观念,歌舞、器乐、说唱、戏曲等艺术形式亦展现其间,获得民众的文化认同,得以传承延续。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破坏严重的现状,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类型就是民俗,民俗既是保护对象,也是多种传统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倘若地方政府一方面认定传统音声技艺类型为非遗,一方面却又将礼俗肆意破坏,定然使得中华优秀传统艺术难以为继”。
邱春林研究员则从传统手工艺的特点出发,指出,“手工艺在‘道’和‘技’的层面都较好地保持了传统,它不仅呈现独特的物质载体,让传统物质文明可触、可见、可分享,而且它具有鲜明的精神旨趣,让传统文化之道、之美深入人心”。因此,他认为,传统手工艺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是中国人民审美情感和造物哲学的重要载体,保持着较好的传承谱系,其物质产品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不仅要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展现民族文化多样性,还要积极保护和拓展适合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不断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点评时,吕品田研究员强调,中国传统艺术有其生存的文化空间,该空间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联,艺术形态与生活形态密切交织,无法剥离。他也以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为例谈到,传统手工艺之所以能够走在中华文化复兴前列,是因为它能够展现民族文化特质,是能够充分维护和体现文化多样性的一种生产方式。面对现代大工业生产一统天下的格局,传统手工艺可凸显文化差异性,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无论是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还是民间礼俗的保护,究其根本,都要遵循中华文化艺术自身的传承演变规律和特点,避免人为的破坏或自毁性的做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守护住自己的文化之源,才能为国家、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乃至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不容置喙,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作者、研究者、教育实践者长时期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第十三届文博会的学术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与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如何更好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发其时代活力献策建言。毋庸置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将有益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体现中国人民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