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针织服装设计特性的强化与创新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2124
齐 冀

  针织服装设计特性的强化与创新

  齐 冀

  从某种意义上讲:特性即优势,独特的个性即不可替代性,是在优胜劣汰的激烈市场竞争中,服装企业得以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针织特性的强化与创新,即是针织服装设计的生命活力所在。

  在梭织、针织、裘皮皮革和无纺织物服装四大体系中,针织作为一门独特的工艺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也是针织原料生产及针织品销售大国。然而在针织服装产品的设计开发上却势单力薄,产业结构亦不合理。除了少数大型品牌企业,大部分针织企业仍以生产和加工为主,针织设计意识不强,产品缺乏设计感和艺术性,没能很好地体现针织面料特性以及针织服装的特殊风格。这便大大地制约了我国针织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我国迅猛发展的针织产业很不谐调。

  我认为:导致以上状况的主要原因产生在设计环节,关键是对针织服装的特性及发挥缺乏深入研究,所以本文拟专门针对此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一、针织服装设计思维特性的强化

针织意识的自觉是针织服装设计特性强化的前提,换言之,针织服装设计一定要摆脱梭织服装设计的惯性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惯性思维”是以往的经验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即“思维定势”,在服装设计的创造性活动中,往往会妨碍设计者运用新的方法或创造性思维。因此就我国目前针织服装设计的状况而言,以逆向思维打破梭织服装设计的惯性思维已成当务之急。

  如前所述,根据面料生产工艺的不同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分属两大不同的体系,针织服装无论面料特性还是设计思路都与梭织服装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进行针织服装设计既不可袭用梭织服装设计的思维模式,也不可将针织服装设计思维依附于梭织服装设计而成为梭织服装设计的附属品。其前提是针织意识的自觉。所谓“针织意识的自觉”主要是指进行针织服装设计时能够下意识地摆脱梭织服装设计的思维惯性,自觉地从针织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虽然针、梭织服装在潮流趋势、色彩廓形以及搭配方式等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但是由于两种纱线在织物中组成形式的本质性差异,使得二者在结构、性能上有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决定了针、梭织服装在设计规则、生产工艺、服用性能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对于针织服装设计人员来讲,针织意识的自觉与强化是针织服装设计的前提,只有先意识到所设计的是针织而非梭织服装,才能有意摆脱梭织服装设计的思维定势,从而利用和强化针织特性,设计出好的针织服装作品。

  梭织服装设计思维惯性的形成归结起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我国针织服装设计教育落后有关。我国传统服装设计教育偏重于梭织面料服装的研究,而针织服装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我是2003年考入北京服装学院的中国第二届针织服装设计本科生,至今十四年过去,全国开设针织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仍然少之又少,即便部分院校开设了针织基础课程,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针织课也只占有极小的比例,且针织课程的教学大纲仍然是依托于梭织设计课程,使得学生无法从工艺的角度深入理解针织面料的特性。以上情况反映出我国针织服装设计教育的薄弱。由此致使我国能够从事针织设计专业的人才紧缺。目前国内服装企业针织产品设计研发人员基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曾经从事梭织设计而后转型至针织设计的设计师;另外一种是由该品牌梭织部门设计人员兼任针织产品设计研发。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设计师在针织产品研发时,头脑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梭织设计思维,习惯性基于自身对梭织服装设计的理解,从而套用梭织服装设计的思维方式进行针织服装设计,在创意构思、产品企划、裁剪、成形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参考或按照梭织的模式,而不能够从针织面料的特殊性能出发去思考、拓创,结果非但不能发挥针织面料的优良性能,更可能导致在款式相同的针、梭织服饰中,暴露出针织面料的缺陷。针织服装设计需要既懂得针织工艺技术又具备艺术设计能力的专门人才,而专注于针织设计专业的人才之匮乏,必然使我国针织服装设计意识相对薄弱以及针织产品特性的弱化。在梭织思维惯性驱使下的针织设计更像梭织设计的附属品,梭织设计思维惯性不仅大大制约了设计师在进行针织服饰设计时的思维空间,产生不出优秀的针织设计作品,更不利于针织产业向高端发展。因此,加强针织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强化针织服装设计特性的前提,是改变针织服装设计现状落后的长远发展之道。

二、针织服装设计面料特性的强化与创新

具体而言,针织服装设计特性的强化重点在于对针织面料特性的强化。在面料、色彩、和款式这服装三大基本要素中,色彩图案和款式造型都需由面料这个载体来呈现,因此面料在服装设计中作用极其重要。针、梭织服装二者的概念也是根据面料的织造方式与形态进行界定和划分的:梭织面料由纱线以经纬向交织组成;针织面料由纱线相互弯曲串套而成。正是针织面料特殊的组织结构使其呈现出与梭织面料截然不同的一些特殊性质,因此针织面料的特性也是区别于梭织服装最重要的个性。强化针织意识,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针织面料的特性。针织面料具有柔软性、多孔性及伸缩性等优势特性,同时,也具有脱散性、卷边性等劣势特性,合理利用这些特性并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一方面在生产上可以减少生产工序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更为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并使服装呈现出针织物独特的风格外观。

  (一)针织面料优势特性的发挥

  伸缩性是针织面料最显著的优势特征之一,伸缩性包含延伸性和弹性两个方面。由于针织面料具备延伸性能,因此领口、袖口或门襟等部位可以很大程度的拉伸,不需要梭织服装那样的开口设计就可以轻松穿脱,不仅在设计上减少了繁冗的结构,使服装造型更加简洁完整,而且在生产上省略了由开口结构产生的生产工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弹性是指面料在外力移除后恢复原本形态的特性。梭织服装设计除了要依据人体实际的尺寸量体裁衣外,还要在人体实际尺寸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松量,从而满足人体活动的需求,而在设计制作西装等对于贴体要求更高的梭织款式时更需要利用省道结构以及归、拔等工艺来满足贴合人体的需要。而针织面料特有的弹性可以为针织服装尺寸的设计提供新的可能,即在设计过程中不但可以不计算松量,甚至在一些追求紧身效果突出人体曲线的款式中,还可以在人体实际尺寸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缩小服装尺寸。这样一来在设计上少了冗繁的结构,在生产上节约了工序。为了强化其弹性,在织造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氨纶,以更大程度地加强针织面料的伸缩性。另外通过制造工艺或后整理工艺设计出褶裥肌理,更大程度地体现针织特有的伸缩及悬垂感等,都会使针织面料的优势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多孔性、柔软性等性能的发挥,也是强化针织面料优良特性的重要侧面。由于针织面料是纱线以互相串套形式组成,所以在线圈与线圈之间就形成了无数的孔,这种多孔性结构使针织面料呈现出多孔柔软的风格外观及保温、透气的服用性能。因此进行针织服装设计时,尤其对于贴身舒适度要求极高的内衣类服装,如何充分发挥这一特性至关重要。日本著名家居品牌无印良品率先打破床上用品均采用梭织织物的传统,创新性地将多孔柔软的针织面料应用于床上用品设计,推出棉天竺系列针织床上用品,为针织面料提供了开阔的设计思路。对我们不无启示作用。

  (二)针织面料劣势特性的转化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针织面料在优势显著的同时也存有脱散性、卷边性等一定的缺陷。但如果将针织面料的劣势巧妙地加以转化,不仅可以而且更能为设计增添特有的魅力。如脱散性虽是导致针织面料牢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但是如果通过巩固强化脱散边缘,将脱散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反而能形成“梯子”般的肌理效果,实现局部的脱散与整体的完美结合,产生出独特的针织创意,呈现出别致的残缺美感。

  而易于造成面料不平整的卷边性,虽是针织面料的又一劣势,然而如能灵活运用卷边性,非但不会影响服装的整体效果,反而可以为服装增添活泼俏皮的装饰趣味。例如利用卷边来装饰强化边口、接缝位置,保留针织服装的领口、袖口、下摆等边口位置的卷边,使其形成别致的针织独有的风格化装饰。另外利用针织服装衣片之间包卷的边缘来装饰强化衣片间的缝迹等等,都是利用卷边性进行设计的典型例证。苏格兰针织品牌普林格(Pringel of Scotland)还在其2012年秋冬系列中将卷边作为整身装饰设计用于针织毛衫及连衣裙上,为服装增添了奇特的装饰效果,是将传统针织劣势转化与国际最前沿的高级时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总之,包含优势和劣势在内的针织面料的种种特性,是针织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要素,如果不了解针织面料的这些特性并对它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发挥,就不可能设计出优秀的针织服装作品。尽可能地强化针织面料的优势特性并将其劣势特性转化为创新设计语言,定会为针织服装设计打开更广阔的创意空间。

三、针织服装纱线与工艺特性的强化与创新

对于针织服装设计而言,创意的起点不像梭织服装设计那样是面料的选择,而是再向前推进一步,即纱线的选择。因此我们探讨针织材料特性主要应探讨针织纱线的特性。目前市场上针织纱线种类繁多。从纤维类别上划分,可分为羊绒、羊毛、丝、棉等传统的天然纤维纱线,晴纶、氨纶等化学纤维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型纤维;从纱线的风格外观上划分,可分为传统的普通纱线以及如竹节纱、大肚纱等拥有特殊外观的花式纱线。

  发挥针织服装纱线特性首先应通过纤维的出新强化纱线的新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针织纤维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混纺的新型纤维已被广泛运用于针织纱线的生产,经过改良的天然纤维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纤维服用性能上的缺陷。如兼具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多种优良性能的莱赛尔纤维,不仅具有传统粘胶纤维所不具备的环保优点,还有天然纤维棉花所具有的舒适性、手感好、易染色等优点。除此之外,新型的纤维也被不断地开发利用:比如从玉米中提取的纤维具有棉制品的柔软又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从奶制品中提取的牛奶纤维,质地轻盈、富含保湿因子,制成针织内衣更受消费者追捧。新型纤维的不断出新会大大优化针织面料的性能,为针织服饰设计提供更多的原材料。再就是要注重纱线外观上的创新,通过染色等加工方式,使针织纱线呈现出别致的外观风貌,如传统的马海毛以及近年层出不穷的段染线、圈圈线、竹节纱、大肚纱等花式纱线都是对纱线的创新。还可以在使用方法上别出心裁,这便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纱线的开发使用上独辟新径。就像被称为“针织女王”的瑞典设计师桑德拉·巴克伦德(Sandra Backlund)为寻找一种金属纱线花了四年时间,而金属纱线的大胆利用,为其针织产品增光添彩。

  织造工艺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针织服装作品的独特性。因此强化其工艺特性是使针织服装设计特色得以强化、走向自主的重要手段。如前文所说,针织服装的设计生产是经过选定纱线、款式造型构思,利用手编或上机编织的方式织造纱线,并最终完成衣片编织、缝合和整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织造工艺是重要因素,因为丰富灵活的针织织造工艺技法决定了针织物组织肌理的变化与服饰形态特征的形成。

  发挥针织的工艺特性大致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织造工艺上的创新,是在织造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打破惯用的织造方式,或在手动横机上通过调节机器机件的工作状态等,实现对面料结构松紧等方面的控制和把握,或是在用电脑横机进行织物织造过程中,通过选针系统设计局部线圈的大小等方法,均可形成局部脱散、凹凸或百褶等针织面料上特殊的外观。第二是在传统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花型创新,也是开发针织服装面料的一种途径。在原组织、变化组织和花色组织三类针织物的组织中,作为较常见的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的原组织,虽然是简单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但也可以生发出无限的创意,桑德拉·巴克伦德(Sandra Backlund)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充分利用原组织结构织物,强化织物组织质感,用羊毛线堆叠出或宫廷服装的褶皱效果、或建筑雕塑的轮廓形式,从而颠覆传统针织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全手工编织的服装作品,获得2007年度法国耶尔国际时装节(Hyères)设计师最高奖。变化组织在原组织基础上改变组织结构和性能,例如拧花、方格等肌理形态都是最为常见的在原组织上进行变化创新的例子;还可通过变换调整织物的编织规律形成花式效果,具体的创新形式多表现为色彩的变幻或色彩变幻与组织变幻相结合等等。

  针织成形服装相对于梭织服装最大的特性在于服装的衣片是通过加减针的技法来织造,其针法的多变可编织出各式各样、美轮美奂的针织服饰品,因此针法等工艺特性的强化与不断创新,不仅是编织工匠的课题,也是针织服装设计师需着力研究的永久性课题。

  1.郭凤芝.针织服装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勇.针织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展谊、赵宏.针织工艺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4.沈雷、张小刚、张春明等.针织服装品牌企划手册[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我国针织服装的时尚性与品牌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批准号:GD15XYS23。

  齐冀: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