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幻想、传奇与游戏叙事的当代表征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4245
拓璐

  2017年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简称《三生》)的热播激发了三大主要话题:1、大IP网络小说改编,耗资过亿制作,真实还原玄幻仙界场景,一线明星参与;2、《三生》入选由电视节目趋势研究公司WIT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电视剧榜单;3、原小说作者唐七公子被指抄袭《桃花债》,并由网友制作成为“调色板”进行相似比对。相对于2010-2013年期间穿越剧与宫斗剧的热播,时隔五年,这三大话题背后牵引出当下女性向网络小说写作及其影视改编的新风向:1、继2015年《琅琊榜》《花千骨》、2017年《孤芳不自赏》和《三生》播出以来,女性向影视局面从穿越一宫斗进入朝斗、修仙与玄幻,随着类型元素的丰富与多样,幻想设计增多,数码制作需求加大,场景奇幻宏阔但女性情感需求却趋于渺小与单一,女性从早期穿越一宫斗剧中“质疑爱情本身”到如今在玄幻剧中求“甜”“宠”“虐”的“三位一体”,个性化元素减弱;2、网络文学成功“出海”,根本上推动中国网络小说走向海外的力量依然在民间,北美一位华人创办的社区“WUXIAWORLD”(武侠世界)是自发翻译和分享中国网络小说最大的一家,而类似于这样的网站在美国有一百多家,日均访问量在50万以上,随着2014年电视剧《甄嬛传》走向美国,网络小说及根据其改编的影视剧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根本原因恰恰是因为网络小说构建的虚构空间文化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利用;3、随着网络文学进入影视,呈现在更大的聚光灯下,动辄百万字的网络文学写作造成文字表达雷同、桥段设计相似现象增多,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与知识产权保护受到挑战,类型化、模式化、模仿化的边界被进一步试探,在IP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推动下,其故事结构、人物行动与电子游戏叙事方式更为趋近,这意味着数码已经潜在地影响了,人们对小说的结构认知。根据以上三个新风向,笔者将以《三生》(电视剧及其原小说)为中心解读当下女性向网络文学及据其改编的影视剧的新表征。

  一、乌托邦与恶托邦的交替想象

  空间具有生产性功能,赛博空间是都市化中科技文明的产物,以互联网为标识的赛博空间具有现代社会契约性,它依据信息互惠原则搭建信息平台,让进入者在使用中各取所需。但是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社会空间允许某些行为发生,暗示另一些行为,但同时禁止其他一些行为”,赛博空间具备社会空间的功能性,“事实上,对于空间的征服和整合,已经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因为空间带有消费主义的特征,所以空间把消费主义关系(如个人主义、商品化)的形式投射到全部的日常生活之中。消费主义的逻辑成为了社会运用空间的逻辑”。网络IP的类型生产是在赛博空间中的消费逻辑推动下产生的,而赛博空间给予了它乌托邦与恶托邦的两种叙事路径,交替生长。

  乌托邦的名字是由希腊语“ou”(没有)和“topos”(场所)构成,意指乌有之乡,不存在的地方;“恶托邦”这一术语由英国哲学家穆勒1868年首次使用后流传开来,主要形容人类对于黑暗衰败的未知空间的想象。21世纪初,网络文学写作从传统媒体中脱颖而出,最初以其跨媒介特性、超文本形式与开放式互动吸引了读者的关注。然而形式的新奇需要内容的填充,最早在网络空间中生长的情感是以强调孤独个体感受的边缘写作,包括有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之称的李寻欢、邢育森、宁财神,这三人加上俞白眉和安妮宝贝五人也称作“五匹黑马”。他们均在个性化的书写中强调网络写作载体与自身文学样态的指涉关系,如网络短句与流行语在小说中的运用,网络爱情与奇遇的小说情节设计,与传统出版写作习惯保持距离。这一阶段的网络文学内部形成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理想空间,没有发表门槛与编辑审核,尽管表达的情感多为青春期的迷惘、感伤,但相比于重重审核机制的传统写作,这仍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写作行为,个性化表达仍具有理想主义姿态。

  “清穿三部曲”的走红以及电视剧的成功改编促成了网络小说从个性化走向大众化,类型化,这一变化的过程伴随着类型反叛和突破。“清穿”代表作《步步惊心》是以区别于“琼瑶言情”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即其打破了琼瑶“把追求爱情作为最高目标”的言情逻辑,突出女性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产生怀疑并开始放弃爱情追逐自身利益,这也成为“新言情”的标识之_。在穿越文之后的宫斗文、宅斗文、种田文中都普遍流露出女性对于爱情的倦怠与不屑。无疑此时的“言情”是以书写言情世界的“恶托邦”面貌存在的;随着“性冷淡”“中性尉”“小鲜肉”甚至“娘直男”人设的出现,在“男强女弱”的琼瑶模式之外,又生产出“女強男弱”与“女强男强”的男女情爱关系,新的欲望对象激发出对于爱情新的激情书写。

  在男性向玄幻、架空类型文长足发展的刺激下,女性向言情开始走向长篇化并加入朝斗、玄幻、武侠等男性向元素。但在宏大世界观之下,言情内容并没有变得复杂起来,而是趋于单一化,即从反类型的质疑爱情到“甜”“宠”“虐”三位一体地表现爱情。如《三生》的小说及电视剧均设定了一个宏大的人、神、仙、鬼的神话世界。青丘女君白浅与天族太子夜华为爱经历三死与三生,终于修成正果。而每一次以生命结束作为爱情死亡的原因均是因为外部环境的险恶,如第一次被封印的凡人白浅因为误信一直嫉妒自己的素锦的话,以为夜华对自己无爱,主动跳入诛仙台而粉身碎骨,再次相遇后夜华又因为保护白浅而放弃生命,爱情中的当事人不对自身的情感与存在产生任何怀疑。与《甄嬛传》中甄嬛要杀死自己曾经的爱人恰恰相反,他们相信有神与永恒的存在,并日恰恰是这种古典的理想情感支撑他们获得美好结局。爱情又回到理想乌托邦的幻想局面。

  二、史传传统与传奇性的当代表达

  神话、寓言和史传散文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三大主要源头。神话丰富了小说的想象空间,寓言提供“予道于文”的构作方式,而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历史散文,是将历史事件、环境描写与人物塑造结合起来的典范,具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这造成了中国小说“重史轻文”的潜在审美,由于历史叙事的发展早于文学虚构的自觉,创作者和接受者都形成了“以史带事,以人彰史”的审美品位。陈平原曾这样概括“史传”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史传之影响于中国小说,大体上体现为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实录的春秋笔法,以及纪传体的叙事技巧。”“补正史之阙”说明在中国小说写作的冲动中,与正史对话甚至分量比肩,小说具有历史的权威解释力、说教启示功能是一种荣誉;“实录春秋”指虚构技巧与真实情感并重;而“纪传体”则表现为小说的线性叙事特点和小说人物出处、来历、背景的交代。即使是在消费逻辑之中的网络小说,对于其中“非架空”类历史背景的小说,粉丝也对“有史可依”格外在意,人物衣饰礼仪的描写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典制,并在史实范围内合理想象成为精英粉丝评价、选择网络小说的重要依据;而架空类小说是否构建出完备的人间或仙界、道界、魔界社会景观制度也是判断小说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endprint

  电视剧《三生》正是由一部以中国神仙系统为主,加以少量西方幻想元素的玄幻小说改编而来的,其借鉴了史传文学的“纪传体叙事技巧”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传奇叙事。由于历史原因,传奇的文化背景颇为复杂: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曾说:(传奇)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记载,“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奇;元人则以元杂剧为传奇;至明则以戏曲之长者为传奇。以此与此杂剧先别”。在欧洲,传奇特指罗曼斯骑士文学,主要形式是长篇故事诗,韦勒克曾这样对比小说与传奇:“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传奇是诗或史诗的,或应称为‘神话的。”当代的传奇语境是吸纳以上三种传奇定义后的结果,并出现英雄传奇、历史传奇、爱情传奇、武侠传奇等类型,主要特点有:1、“作意好奇,奇人异事”。当代传奇故事以中国古代神话如《山海经》、志怪小说《搜神记》、唐传奇为历史资源,参考道教、佛教神仙系统。如《三生》中将世界分为人、神、鬼三界,而仙隶属于神管理,道教中神高于仙,墨渊为上古天神,父神嫡子,掌乐司战斗,居住在昆仑墟,昆仑山有“万山之祖”之称,《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其为西王母瑶池,《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的道场也设在昆仑山,墨渊住在昆仑墟代表其地位及其尊贵;折颜为开天辟地孕育出的凤凰肉身,涅槃重生,《山海经》中记载“有鸟焉,五彩而文,名日凤皇”,是吉祥的征兆也是神界高贵的代表;2、王国维指出,从宋元开始,传奇在不同时期主要特指戏曲类型,包括诸宫调、元杂剧,南戏为主的长篇戏曲,以《牡丹亭》《桃花扇》为代表的明清传奇和才子佳人小说证明了程式化戏剧冲突元素和固定人物关系设置在长篇体裁中的运用方式,“男女一见钟情、小人拨乱离散、才子及第团圆”是这类作品的普遍特点。地位背景相当的人才具有“一见钟情”的可能性。在《三生》中,夜华和白浅均有神界高贵的出身。因此在几次轮回后才能再次相遇,尽管会遭到小人拨乱,如《三生》中白浅轻信素锦的话自杀,但最后转世轮回仍能和夜华团圆。3、韦勒克认为在西方,传奇在时间上早于小说,小说属于现代文体,偏重于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传奇属于古代文体,经常以历史作为故事背景。当代“传奇”语境一般指小说有较宏大的篇幅体例,年代跨度较大,空间涉及较广如《三生》中的时间概念均以“万年”等计,而神仙在“四海八荒”均来去自如,造成了一种宏阔感。这种年代的厚重本身形成了一种线性历史的叙述,和史传的威严是相似的。

  三、游戏叙事影响下的构作

  网络小说从起初的超文本形式探索发展为具有传奇特点的类型文学,其互动形式从超文本——“接龙创作”、多媒体运用到IP全产业链开发,即通过对网络小说进行漫画、游戏、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等多层次的开发,形成对粉丝“持续的吸引力”,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在泛娱乐化时代,这种开发必然会影响创作者对小说的构作方式。其中,由于巨大的用户量基数和商业回报率,游戏叙事方式对小说的影响是最大的。这种影响也极鲜明地体现在由玄幻小说所改编的剧集中。

  (一)升级模式。游戏叙事与传奇叙事均以线性叙事为主,传奇叙事意在制造戏剧化的人物冲突,达到奇观效应;而游戏叙事在玩家进入游戏后,必须给予玩家明确的升级路线和目的,在完成若干小任务以后获得奖励和等级的提升。《三生》中白浅堕入凡间后以司音的身份跟随师父墨渊修炼,修炼中不断有外界干扰因素进入,紧密的任务安排使得司音快速进入神界通道。这即是升级模式的—种体现。

  (二)人设模式。一般来说,在电子游戏中,玩家在入场前就选定自己的角色,直到这一游戏通关结束角色都不会随意更换。而随着游戏任务的增加和经验值的提升,玩家角色会有武力上的提升,但是角色的人物性格设定并不会发生变化,甚至角色本身的技术弱点都会始终伴随玩家,并不因为武力值和经验值的提升而改变。这种“从一而终”的人物设定大量出现在网络玄幻小说和玄幻剧中,尽管篇幅很长,但是其主人公性格特质却并无改变。如《三生》中,夜华和白浅几次转世,外形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二人的性格特点均无改变,改变的只是外界“任务”对他们二人能否在一起所造成的阻力。

  (三)地图模式。电子游戏以空间的改变作为新的任务的开始和上一任务的结束,新的地图给玩家新鲜感去探寻其中的秘密,并能够验证在上一任务中玩家技能值的杀伤力。传奇叙事的网络小说/玄幻剧也以空间的宏阔来展示想象力并对其中的人物提供合理的行动动机。《三生》中白浅从诛仙台堕入凡间,司音到昆仑墟修炼成仙,墨渊去鬼族救司音与令羽,每一次的行动均伴随空间地图的改变,地图的切换成为旁支故事线展开的重要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代女性向网络言情小说是以女性為主体寄托情感、欲望、幻想的重要载体。“玄幻”题材是它的一种传奇化表现方式。这是本民族文化对意识构建形塑的结果。游戏叙事的构作方式又是对以数码技术为核心的新叙事的采纳。网络小说正在完成一项传统与现代的缝合。而“玄幻热”从大IP网络小说进入电视剧、网剧,更显示了这一缝合的进行。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