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盛夏中的白雪世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3014
郭琪

  2017年4月,鼓楼西剧场迎来了三周年纪念。这座年轻的京城戏剧地标,以“致敬观众”为主题举办了纪念活动。我们谨以此专题回顾鼓楼西剧场的历年作品,感受她独特而迷人的气质。

  对于我而言,三周年,时光一点都不匆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过来。从2014年的《枕头人》到今年的《烟草花》,从直面到轻盈,都是生活不同的折射面。生活是最好的写作者。无论是美好还是残酷,我们都能坦然面对,并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会更加了解她,热爱她。三周年的时刻,平静,美好,充满希望。

  ——鼓楼西剧场创始人 李羊朵

  鼓楼西剧场自 2014年4月25日开业至今,每年 4月都会出品一部外国当代经典戏剧作为开年大戏,如:开幕大戏《枕头人》(首演于 2014年4月25日)、一周年大戏《丽南山的美人》(首演于 2015年4月25日)、两周年大戏《审查者》(首演于 2016年4月22日)。2017年4月21日,拉美裔美国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的代表作《烟草花》作为鼓楼西剧场三周年大戏首演。该剧导演陈洁、剧本翻译兼文学顾问胡开奇、演员杨青、杜功海、季小军、刘丹、李大光、王丁一、王小欢。与之前的自制剧不同,此番鼓楼西剧场邀请了五位资深会员加入《烟草花》成为该剧的联合出品人。同时,作为鼓楼西剧场首位合伙人,著名策划人、编剧史航也加入到《烟草花》的创作团队之中,担任该剧的项目策划。

  鼓楼西剧场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 2016年的演出场次已经达到了 260场,已经形成了自己稳定的观众群,开业第一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鼓楼西的观众有 70%都是 90后,李羊朵说:“我喜欢 90后的年轻观众,他们单纯,但有自己的认知。 ”近两年来,鼓楼西剧场 80后的观众也越来越多了,伴随着一些经典作品的演出,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年观众也开始走进这个胡同深处的剧场。

  一、寻找“梦中的世界”:从《安娜 ·卡列尼娜》到《烟草花》

  在话剧《烟草花》(又名:《安娜在热带》 Anna in the Tropics)中,朗读人胡安将他与孔琪塔之间的爱情比喻为洁白无瑕的烟草花——“我俩爱情的花朵在夜晚开放就象烟草在夜晚生长。 ”胡安和孔琪塔相信爱情、理想和“梦中的世界 ”。剧场是观众与梦境相会的地方,观众在戏剧的梦境中感悟人生、认知自我,戏剧的创作者和剧场的经营者像是造梦人,而成为一个优秀的造梦人并不容易,需要有理想,能坚持,有审美,善聆听,通过舞台作品、剧场氛围、交流互动将“梦中的世界 ”展现在观众面前。

  192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名叫伊波的小城里,有一间规模不大的老式的雪茄烟厂,老板桑提亚戈嗜酒好赌,妻子奥菲利亚和两个女儿——孔琪塔、玛莉拉,以及大女儿孔琪塔的丈夫帕罗默、桑提亚戈的同父异母兄弟切齐都和工人们一起在烟厂做工。暑气逼人的午后,新来的朗读人胡安打开了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 ·卡列尼娜》,在胡安温和舒缓的朗读声中,安娜走进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孔琪塔和马莉拉的命运也伴随着安娜的到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0世纪 30年代之前,在拉丁美洲,“朗读人 ”几乎是每个雪茄烟厂的“标配”,这个传统也被在美国开雪茄烟厂的拉美移民保留着。小说、诗歌、悲剧为身处热带的卷烟工人们带来了清凉和欢乐。正如雪茄烟厂的女主人奥菲利亚所说——“记得在哈瓦那,我们还从未见过哪个雪茄烟厂没有朗读人的。从我还是个孩子起,就坐在大人们身后听故事。这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中有些人不识字,可我们能背诵《堂吉诃德》和《简爱》的片断。 ”

  2002年,拉美裔美国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 Nilo Cruz)以消失的“朗读人 ”和衰落的手工雪茄烟厂作为素材创作了话剧《烟草花》(又名:《安娜在热带》 Anna in the Tropics)。《烟草花》在2003年以全票通过击败了阿尔比的《山羊》和格林伯格的《带我出去》,夺得了 2003年度的普利策戏剧奖,并于同年获得美国戏剧评论奖和斯坦贝格新剧奖。

  “我不喜歡城市。我喜欢乡间的清新自由。在城里我感到窒息。我感到肺部堵塞,不见天日。空气是那么粘稠,就像那幢幢摩天大厦吞噬了所有的氧气。就象我父亲曾说,住在城里就象住在鳄鱼的血盆大口中,环绕你的高楼就象鳄鱼的牙齿。那是物质文明的牙齿,工业文明的口舌。 ”全剧伊始,朗读人胡安的旁白传递出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对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同时也在提醒着对每一位观众,《烟草花》是一部与爱情有关的悲剧,但它所表达的绝不是只是爱情。

  《烟草花》的开场是在两个空间跳跃并行的,一边是酒醉的雪茄烟厂主桑提亚戈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切齐正在斗鸡摊赌博,一边是桑提亚戈的夫人奥菲利亚带着两个女儿孔琪塔和玛莉拉在码头迎接为烟厂聘请的朗读人。斗鸡场景中,桑提亚戈屡战屡败,在酩酊之际,他将自己的半个雪茄烟厂押给了切齐,手工雪茄烟厂的兴衰是本剧的一条重要线索;码头场景中,奥菲利亚和两个女儿将拉美雪茄烟厂的“朗读人 ”传统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斗鸡、雪茄烟厂、来自哈瓦那西区最棒的朗读人、巫婆、咒语、肉桂糖浆、白色的栀子花、轮船的汽笛声都为这部作品笼罩上一层浓厚的拉美风情。本剧的主人公都是来自拉美的移民,无论是手工卷烟,还是工厂聘请的朗读人,都是桑提亚戈一家尊重并坚持的拉美传统,然而,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正在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传统摧毁。

  大女儿孔琪塔痛苦、憔悴、心绪难安,她的丈夫帕罗默在外边有了情人 “望着他,安娜 ·卡列尼娜直感到她肉体上的屈辱而再也无话可说。他呢,他的感觉却像是一个谋杀犯看着一具被他夺去了生命的尸体。那被他夺去了生命的尸体就

  是他们的爱情,他们最初的热恋”《安娜 ·卡列尼娜》的第一段朗读,描述的是安娜与沃伦斯基幽会的场面。工人下班

  了,朗读停止了,舞台上只留下孔琪塔和帕罗默,他们从“安娜”谈到了自己——孔琪塔: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小说中的一切正发生在我们身上你或许不想承认,但安娜和她的丈夫让我看清了我们自己。只是我更像那位丈夫。帕罗默对于妻子是不理解的,与文学相比,他更愿意谈金钱,他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而孔琪塔说: “(金钱)买不到我心中向往的地方——梦中的世界。 ”

  沉迷于《安娜 ·卡列尼娜》的孔琪塔向胡安詢问朗读托尔斯泰作品的原因,胡安说:“因为在对人性的感悟上,没有作家能和托尔斯泰相比。 ”听完胡安讲述了托尔斯泰在旅途的车站上逝去之后,孔琪塔说:“更像是在他去往天国异乡的旅途上。 ”胡安答道:“我也一直这么猜想。 ”对于托尔斯泰相同的理解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随后,孔琪塔给胡安讲述了古巴女子的古老传统“藏发”仪式:每年都要将头发剪下奉献给大地和万木,感谢它们带给人间的绿叶与果实。孔琪塔献祭的头发一直是由父亲桑提亚戈为她埋葬的,而不是她的丈夫帕罗默。胡安说:“如果我是你丈夫,我会找到一棵阅尽风霜人世的老榕树,把你的发辫埋在它的根下,我相信它会把你的奉献当作滋润它的雨露。 ”做一名“朗读人 ”是胡安坚持的传统,“藏发”献祭大自然是孔琪塔坚持的传统,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欲望之上,而是源于彼此的理解,以及对于拉美文明和传统的认同。胡安说孔琪塔可以效仿维多利亚女子,把剪下的头发夹在书稿里,孔琪塔说:“我的头发将会是《安娜 ·卡列尼娜》的好伙伴。 ”由此可见,托尔斯泰的作品在孔琪塔的心中是多么珍贵。

  与胡安相爱之后,孔琪塔的角色从“卡列宁”转为“安娜”,这也是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写作的巧妙之处。爱情改变了孔琪塔,她像安娜一样,开诚布公地向帕罗默坦白了她和胡安幽会的经过。

  就像“卡列宁”和“沃伦斯基”总会见面一样,胡安和帕罗默正式面对了。帕罗默借题发挥问胡安:“我就纳闷他(沃伦斯基)怎么会对安娜感兴趣? ”胡安回答:“安娜投入他的怀抱是因为她觉得他能帮她帮她找回爱情。帮她重新找回一个女人的自我。 ”这是胡安对“安娜”的理解,也是胡安对“孔琪塔”的理解。

  因为嫉妒和痛苦,帕罗默在孔琪塔面前展示出狂躁的一面,他威胁孔琪塔,并大喊出:“因为这一切都得被杀掉。 ”但是,最终谋杀胡安的并不是他,而是切齐。在最后一场,胡安被杀三天后,雪茄工厂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沉默不语,母亲奥菲利娅快要窒息了,她说:“没有一丝声音!我从未感到这种静默会那样沉重。谁能说点什么?谁能读点什么?我们是听众!我们是聆听者!我受不了我们这儿的沉默。它象一张铁幕笼罩着我们。 ”孔琪塔已经无法朗读了 ——“我真地想读,可我知道一打开书我的心就碎了。 ”出人意料的是,帕罗默主动打开了书,他理解了朗读对于家人和自己的意义,他凝望着孔琪塔,成为了《安娜 ·卡列尼娜》的新的朗读人。

  孔琪塔的扮演者刘丹将这个生长在热带的古巴少妇内心的痛苦、焦虑、对爱的渴望演绎得细腻入微,当“安娜”走进孔琪塔的世界之后,她正在不自知地将“安娜”当作自己的偶像,按照“安娜”的方式思考和行动,她勇敢地抛开了丈夫,走向自己的爱人——胡安。在某个瞬间,孔琪塔就是“安娜”,是那个在热带的“安娜”。

  “我总是梦到俄罗斯那白雪世界,安娜 ·卡列尼娜同沃伦斯基正翩翩地舞着华尔兹。我看到他们在一个小小的卧室里。那满世界的雪也在他们的肉体与肌肤的火热中融化了 ”——在胡安低沉优美的声音里,二女儿玛莉拉的灵魂已经飞向了“安娜”所在的那个冰天雪地的世界。玛莉拉天真活泼,她的身上有着《安娜 ·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妻子吉蒂的某些特点。她喜欢听浪漫的爱情故事,对爱情充满了幻想。玛莉拉爱着胡安,但胡安不爱她。玛莉拉被切齐强暴之后,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把痛苦埋在自己的心底。胡安死后,玛莉拉表现得比任何人都要坚强,她说:“我们不该哭泣。软弱者的泪水只能哀悼那匕首和杀人者,只能哀悼他的鲜血从这烟厂一路流淌到生养他的故乡。 ”

  父亲桑提亚戈好酒好赌,但心地善良,母亲奥菲利亚浪漫多情,刀子嘴豆腐心,这组人物与《安娜 ·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哥哥斯季瓦、嫂子陶丽之间的故事相仿佛。在听胡安朗读的过程中,桑提亚戈感触颇深:“这个列文使我想起我的青年时代以及父亲留给我经营的这个烟厂。列文似乎一生都专心于他的农庄。 ”为了让自己的雪茄烟厂避免像其他烟厂那样被机器操作替代,桑提亚戈推出了新产品——纯手工制造的“安娜 ·卡列尼娜”牌雪茄,他邀请自己美丽的小女儿玛莉拉作为商标女郎,穿上“安娜”的大衣拍照。看到打扮整齐的女儿之后,桑提亚戈说:“不过你头上得戴朵花,让她像我们这边的女子。 ”此处,剧作家借由桑提亚戈的台词点题——“安娜在热带”。

  桑提亚戈是手工操作生产的捍卫者,切齐是机械化卷烟的倡导者,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买来卷烟机,他逼着哥哥辞退朗读人胡安,因为其他已经开始机械化生产的雪茄厂都没有朗读人了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没人听得到他们的朗读。 ”切齐是这部戏中的反面角色,他恨所有的朗读者,因为他的妻子米尔德丽跟之前的一个朗读者跑了,所以“他将他的厄运归罪于朗读人和爱情故事”;他恨胡安,因为胡安选择了《安娜 ·卡列尼娜》来朗读——“这个白痴每天读着这部小说让我时时刻刻地想起她”;他知道玛莉拉爱胡安,为了斩断玛莉拉的爱情,也为了宣泄妻子跟朗读人私奔的痛苦,他开枪杀人。切齐与卡列宁有相似之处,但结局是不同的,书中卡列宁听凭安娜和沃伦斯基离开,而剧中切齐打死了胡安。

  《烟草花》中,前后朗读了八段《安娜 ·卡列尼娜》,并以剧中人对白的方式嵌入了多段托尔斯泰原著的内容。《烟草花》采取双线并行的叙事结构,观众被剧中人带领游走于 1929年的美国小城伊波和 1877年的俄罗斯故都圣彼得堡之间。与安娜不同的是,在《烟草花》作品的结尾处,孔琪塔和玛莉拉并没有选择自杀,她们勇敢地面对命运,选择坚强地活着。在“似”与“不似”之间,剧中人物的命运与《安娜 ·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命运形成呼应。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在向托尔斯泰致敬的同时,也沿袭了《安娜 ·卡列尼娜》的创作特点,两部作品都在展现个人命运的同时,描绘出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烟草花》让我们看到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美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态,也揭示了拉美文化传统被当代工业文明截断而产生的伤痛。正如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在剧本的开篇中写的: “1931年后,朗读人从烟厂消失了;机器操作,工资低廉的美国工人取代了烟厂的手工卷烟工人。一个传统的终结。 ”

  话剧《烟草花》的演出,让我们开始思考“传统”的价值与意义,正如剧中“朗读人 ”的消失一样,有多少流传千百年的传统现在都已经消失了。剧场是人们聚集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朗读诗歌和小说,演出戏剧《烟草花》提醒我们,当未来的某一天,经典文学远离我们的时候,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行行清丽隽永的文字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文学形象,更是文明和传统留给我们的那个“梦中的世界” 二、“我们也有胆量试试改变命运!”

  2017年4月30日,周日,下午 14:30,顶着一头大汗的著名策划人、编剧史航在鼓楼西剧场的大门内外穿梭,一位位风格迥异的朗读人被他接进来,安置到座位上。史航脚步飞快、汗落如雨,当天的温度已经超过三十度,活动开始前半小时,排队的观众从剧场大厅站到了院子里,鼓楼西剧场的观众席约 260座,朗读会的上座率几近九成。在这初夏的午后,鼓楼西剧场迎来了第一场朗读会——“读一个下午的味道”。

  谈及策划这场朗读会,史航说:“朗读会的灵感来自晚上演出的这部话剧,与《烟草花》相比,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安娜在热带》。剧作家尼洛 ·克鲁斯写了一个朗读改变人的命运的故事,我们也有胆量试试改变命运!我们相信戏,并把戏横移到非演出时间。 ”

  舞台上是话剧《烟草花》的布景,作为本场 7号朗读者,史航同时也是主持人:“有人会问,这个朗读会为什么不是世界读书日举办?我要说,我们鼓楼西剧场的习惯就是不在正日子办,与关心 ‘日子 相比,我们更关心在普通的日子里,大家做的这件事。 ”

  整场朗读会由 13位朗读嘉宾和 3位朗读观众一同完成。朗读的内容并没有拘泥于剧本或小说,此次朗读会的重点是——“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文字读出来与听众分享。

  第一位朗读人是《烟草花》中朗读人胡安的扮演者季小军,他选择了《阿尔伯特 ·卡埃罗》中的一首小诗。第二位朗读人是《烟草花》中父亲桑提亚戈的扮演者杜功海,他朗诵了自己喜欢的诗歌《酒》。第三位朗读人是著名演员马晓晴,她朗诵的是纳兰性德的词《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第四位朗读人是作家绿妖,她朗诵了鲁迅小说《伤逝》的片段。第五位朗读人是《奇葩说》辩手花希,他朗读了茨威格小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片段。第六位朗读人是演员胡靖钒,她用南宋官话朗读了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第七位朗读人是史航,他选择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大学生》,这是一部契诃夫少见的乐观温暖的作品。第八位朗读人是戏剧学者高音,她朗读的是焦菊隐译本的契诃夫剧作《海鸥》的最后一场主人公妮娜的独白。第九位朗读者是另一位《奇葩说》的辩手董婧,她选择了《红楼梦》中柳湘莲和尤三姐的段落朗诵。第十位朗读者是演员吕夏,她朗诵了林海音作品《城南旧事》片段并穿插演唱了歌曲《送别》。第十一位朗诵者是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她带来了《梵高书信》中梵高创作《吃土豆的人》过程中对于色彩和光线的讲述。第十二位是作家水木丁,她选择了马尔克斯的散文《谈海明威》,为了朗诵流畅,她特地针对原文重译了一遍。第十三位朗读人是北京青年曲剧演员,也是来自《奇葩说》的辩手李林,他选择用曲剧的方式演绎了一段老舍先生的小说《正红旗下》。13位朗读嘉宾读完之后, 3位提前报名的观众走上舞台,团子朗读了《简爱》片段, Keshavaguo朗读了泰戈尔《新月集》中的一篇诗作《商人》,来自北大附中的语文老师郭剑朗诵了《北京法源寺》片段。活动的最后,史航朗诵了《安娜 ·卡列尼娜》中安娜卧轨之前的独白。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朗读会过程中,没有手机铃声,没有细碎的谈话聊天,观众们安静地聆听。每一位朗读人从自己

  的理解出发,都会在朗读之前或之后为作品做一个简明的注脚,将自己对于作品的思考和感受分享给观众。朗读过程中,几度可以看到朗读人眼中闪烁的泪光。“读一个下午的味道”对每一个参加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听着十几个陌生人朗读那些触动他们灵魂的文字,这些文字有的非常熟悉,有的又完全陌生,这种感觉既疏离又亲切,十六位朗读人与两百多位听众在剧场里一起度过了这段奇妙的午后时光。

  活动结束时,史航说,这个朗读会只是开始,未来还将继续举办这样的朗读活动。剧场是一个交流和表达的环境,除了戏剧演出之外,每个人在剧场里还可以找到更多的自我表达的可能。

  除了此次的朗读会,史航还在鼓楼西剧场定期举办讲座:“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在鼓楼西做讲座——鹦鹉泼水节,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谈文学,谈戏剧。我的第一个讲座是谈刘震云,刘震云被大家提起多是因为电影而不是因为他的书,我的讲座回归到作家刘震云和他的文学作品。我也谈剧作家,已经谈过的有:迪伦马特,萨特,萧伯纳未来会谈加缪和王尔德,我喜欢谈冷门的剧作家,我的讲座多是‘以生说熟 ,我和任何一个微信公众号没有区别,只是对我来说流量没那么重要。 ”

  谈到加盟鼓楼西剧场,史航说:“以鼓楼分界,东有中戏,西有剧场,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 ”史航说: “1988年,我和同学们第一次看小剧场话剧,我们特别兴奋,从当时东单青艺小剧场走回到中戏,走到学校还不能平复兴奋的心情,我们又往前,一直走到了鼓楼西的什刹海。多年之后,我认识了李羊朵,经常到鼓楼西看戏,也偶尔在排练场借宿,现在可以为鼓楼西多做一些事情,我很高兴。就像律师事务所都有合伙人一样,剧场也应该有。剧场不该孤单,我愿意与它为伴。 ”

  不再是一個旁观者,而是一个局内人,史航对于鼓楼西剧场的期许是什么呢?他说:“没有任何想法,鼓楼西应该自由的生长,像大树一样。从来没有人看见大树给自己量腰围,它只是生长,长大之后再看能够被用作什么。 ”

  三、鼓楼西剧场的自制剧

  回顾三年来鼓楼西剧场的自制剧,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大多数作品,如:《枕头人》《丽南山的美人》《晚安,妈妈》等都是内容严肃的外国当代经典剧作,话剧《烟草花》的剧本获得了 2003年度的普利策戏剧奖、美国戏剧评论奖和斯坦贝格新剧奖,但从内容上来看,它并不属于卖座的商业剧。谈及鼓楼西剧场对于自制剧的题材选择,鼓楼西剧场创始人李羊朵说:“北京需要一个剧场来演出严肃戏剧。剧目的选择是与剧场的气质有关的。优秀的外国当代戏剧作品是值得被介绍给观众的。鼓楼西的观众非常好,他们爱看戏、懂好戏。我们曾经举办过一个波兰戏剧的讲座,来参加的很多观众对于波兰当代戏剧的积累甚至超过了专业的戏剧工作者。 ”

  鼓楼西剧场有自己的文学顾问,这也是剧场的运营特色之一。鼓楼西剧场的创始人李羊朵介绍:“文学顾问对于剧场非常重要,戏剧翻译家胡开奇老师和剧作家万方老师为鼓楼西的创作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

  (一)关于排演严肃戏剧和西方当代经典

  “鼓楼西剧场有很强的艺术的导向性,作为一个民营剧场,一直坚持在严肃戏剧的路线上,这并不容易”《烟草花》的导演陈洁说:“外国当代戏剧有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并不逊色于契诃夫和易卜生,只是没有介绍进来,鼓楼西选取的当代戏剧文本都是当今世界戏剧潮流顶尖的作品。 ”

  鼓楼西剧场的首位合伙人史航谈到了引进西方当代经典剧作的重要性——“关于西方当代经典我们谈到 ‘西方和 ‘经典 很多,但是 ‘当代 很少,而‘当代 这两字才是最有价值的。在大学刚刚毕业留校时,我曾在中戏书店站柜台卖了五六年书,当时有一套《外国当代剧作选》非常畅销,但不知道为什么出到第六册就不出了我们了解的 ‘当代 剧作一直是人家的 ‘现代 剧作,我们没有及时地知道别人想象过什么。 ”

  (二)关于排演中国原创

  “我希望做原创戏剧,但是没有资源认识很多戏剧编剧。国内原创戏剧一年比一年少,后续无人了,作为戏剧工作者,希望可以为原创戏剧的发展做些事情,这也是我邀请史航加入鼓楼西剧场的原因,我们希望能够把原创戏剧做起来。 ”李羊朵表示外国当代戏剧并不是鼓樓西剧场唯一的演出方向。 “今年七月,我们将推出‘原创戏剧月,邀请原创作品来鼓楼西剧场演出,场地免费使用,以票房分账的形式合作。 ”

  (三)好作品吸引好演员

  优秀戏剧演员的加盟是鼓楼西剧场自制剧的另一特色。《烟草花》中妈妈奥菲利亚的的扮演者杨青、大女儿孔琪塔的扮演者刘丹都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优秀戏剧演员;朗读人胡安的扮演者季小军是资深双语主持人,是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

  “我们凭借优秀的戏剧作品吸引演员,特别是那些热爱戏剧、洁身自好的演员。 ”李羊朵说。《枕头人》中的赵立新、《丽南山美人》中的冯宪珍、李梅,《审查者》中的周野芒,《晚安,妈妈》中的林荫宇、刘丹很多优秀的戏剧演员都在过往的三年中加入到鼓楼西的自制剧创作中。与硬件条件好,创排预算高的那些大制作剧目相比,鼓楼西剧场邀约优秀演员的竞争优势就是——好剧本。

  (四)会员出品人

  话剧《烟草花》的出品人中有五位是鼓楼西剧场的会员观众:和英楠、李世红、刘戎、芦洋、岳峰。“鼓楼西三周年的庆生的主题是——致敬观众。鼓楼西剧场的成长是与我们的观众分不开的。三周年的开幕戏,我们邀请了 5位鼓楼西剧场的忠实观众来担任出品人,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台下的观众,而是这部戏的合伙人。 ”鼓楼西剧场的创始人李羊朵介绍。

  在鼓楼西剧场创立之初,刘戎办下了第一张会员卡,也成为剧场工作人员口中亲切的 “1号会员”。三年间他把鼓楼西的每部自制剧都看了多遍,除了看戏,还来剧场做义工,成为剧场的志愿者。此次话剧《烟草花》,他成为了联合出品人。“我不会让这些参与投资的会员承担风险。 ”李羊朵说:“我们的投资周期为一年,等到明年四月,会员们的投资会返回到他们手中,并且剧场会支付不低于银行利率的利润回报。 ”参与投资的会员出品人在宣传推广和票房销售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不参与戏剧创作。“观众转为联合出品人之后,他们不一样了。他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李羊朵说。

  话剧《烟草花》每晚演出结束后,都会有一位会员出品人代表走上舞台向观众致谢,并组织现场观众一起用微信建立演出交流讨论群,将剧场内的互动延展到剧场之外。

  四、“观众给了我很大信心。”

  “我始终认为: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而观众进入的深度很重要,我希望观众把这个空间当作很亲切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停留。 ”李羊朵说,“这三年来,观众给了我很大信心。 ”

  鼓楼西剧场的咖啡厅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一个休闲所在,演出开始前,很多观众愿意早些来,在咖啡厅里坐一会儿,和朋友聊聊天,看看书。咖啡厅的一边是一整面摆满了书籍的墙壁,墙壁的两头分别是单双号入场口,咖啡厅和剧场前厅的共用空间里贴满了戏剧海报、观众活动的照片。

  “家是温馨舒服的,剧场应该给观众提供这样的条件。观众应该感到舒服和轻松。咖啡厅与剧场文化一脉相通。喝咖啡的人一定是喜欢戏剧的人,就像喜欢戏剧的人一定喜欢喝咖啡。 ”李羊朵介绍剧场和咖啡厅是合作关系,咖啡厅的名字叫Empty Cup,老板龙龙是她的好朋友,找到对路的人一起做对路的事儿,创办剧场如此,经营剧场也是如此。咖啡厅每天上午 11:00开门,直到晚上演出结束送走了最后一位观众才关门。鼓楼西剧场的观众可以凭会员卡享受优惠。

  回顾鼓楼西剧场的创办过程,李羊朵说一切都是直觉和缘分。 2012年12月,李羊朵注册成立了制作公司,开始话剧制作,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做剧场。但发现找到好剧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后来朋友介绍了一个排练厅,就是现在鼓楼西剧场的旧址——全总文工团排练厅,她看到之后非常喜欢:“我只能说我和这儿的气场合,剧场未来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脑海里,我相信会把这里经营得很好,这个剧场会不一样。 ”两年之后, 2014年,鼓楼西剧场开业了。

  三年来,在排演戏剧作品的同时,鼓楼西剧场举办了很多戏剧、文学、艺术的活动。李羊朵说:“这是一种责任感。在有条件的时候,给观众们提供文学上的、戏剧艺术上、其他艺术领域的分享,让大家的生活可以丰富起来。 ”

  每个剧场是有自己独特气质的,而这个气质的形成与演出的作品、剧场的艺术方向和举办的交流活动都相关。除此之外,李羊朵补充道:“我希望鼓楼西是与众不同的,这可能和我自己对生活的想象和要求有关。 ”

  五、结语

  作为一个民营小剧场,鼓楼西从选址到改造,以及剧场的运营,都是创始人李羊朵一力承担。剧场管理、剧目制作、合作洽谈、观众服务繁琐复杂的工作由李羊朵带领剧场的 13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他们都是身兼数职,每当大门开启观众入场的时候,可以看到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走到了剧场服务的岗位上。“我们的观众特别好,剧场的很多志愿者都是我们的会员观众,他们白天上班,下了班之后来帮助剧场检票和引导观众。 ”李羊朵介绍。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可以看到李羊朵一直在撑着剧场的发展,创办一个民营剧场非常不容易,也有很多难处,但是李羊朵从不抱怨,她总是微笑的。她的内心很强大,她勇于坚持,我想这是因为她爱戏剧大于一切。 ”《烟草花》的导演陈洁这样评价李羊朵。

  开业至今的三年的时间,鼓楼西剧场逐渐形成了“东西方当代经典剧目 +场制合一”的经营模式,完成了初期的品牌建设,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剧场文化。谈及鼓楼西剧场的未来发展,李羊朵坦言:“困惑还是有的,伴随着自制剧体量的扩大,我发现我们目前的制作团队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了。我们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制作团队,邀请业内专家来给我们的工作人员培训;同时,要和更多优秀的戏剧导演、演员、设计师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艺术合作,提高自制剧的艺术质量;并与更多城市的演出机构建立合作机制,让鼓楼西的自制剧可以走到更多城市演出。 ”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