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虚幻与真实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2150
经过二十多年的锤炼、升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陈辉的作品正逐渐进入审美理想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虽然屢获大奖,2013年第三届刘开渠杯国际雕塑大展作品《高山流水》获铜奖;2014年《高山流水》中国雕塑学会中国公共艺术学术奖;2014年宁波地铁一号线公共艺术品设计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公共艺术示范奖,但他的艺术并没有满足这些已有的荣誉,而是向更为广阔的现代文化走去。从审美情感的朴素表达到审美感受的经验转化,陈辉的雕塑作品越来越让人深切地感受到现代艺术在如今鲜活的文化氛围中的契合性,尤其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认知、在创造方面,陈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我出生在浙江的古城——临海,这是一座被灵江和群山环抱的江南古镇。黑瓦、灰砖和木结构的民居,歪歪扭扭横贯着青石板铺就的狭窄小巷,不时伴着阵阵桂花香,宁静平和。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阴雨天气,淅淅沥沥一下就是十几天,每天只能打着伞穿着雨靴走在滴滴答答的雨巷中。

  上大学来到了北京,从宁静的小城市来到了喧闹的大都市。干燥是我对北京的最强烈的感受,四月的风沙,每年十一月来暖气时燥热和随之而来的鼻血。湿润、绵柔的雨水对我来说却变成了一种渴望。这种渴望随着岁月的变化越来越迫切。但潮湿和宁静以被干燥和热烈的都市生活所代替,你永远回不到原来的世界。

  艺术变成这种渴望的最终归宿,在我的雕塑创作中,“我”选择了幻想,躲在自己的内心角落,独自冥想。“我”是一个孤独的小牧童,站在忧伤的水塘边;“我”和心灵中的小动物、小精灵在遐想空间里无忧无虑地嬉戏。“我”更愿意在幽静的深山里观云的变化,静听流水的声音。我的作品不追求激烈的冲突,更注重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它是远离主流的,在我理解中,所谓艺术主流都太过于严肃、刻板;它的内容不求深刻,但一定是富有想象力、有感而发的;它不是绝对的现实,但一定是现实的意象化;它的形式是简洁而具有风格的,如欧洲的艺术大师波提切利和格列科,既赋予作品以生命情怀,又赋予作品以个性。

  就现实而言,我是一个及其怀旧的人。在我内心深处,总有那个长满青苔、阴雨连绵的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