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8652
张玉贤

  摘 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

  关键词:数学;兴趣;求知欲

  学习兴趣对学习一门课程非常重要, 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会产生指向目标的有益态度,这种态度反过来以更强烈的积极方式导致或加强学习的愿望。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作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身心愉悦的学习活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浓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源于问题的解决,最终享受到问题解决所带来的愉悦感。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小熊请客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今天,小熊要带我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愿不愿意去?学生们都说想去。我紧接着说:不过呀,小熊说它只带肯动脑筋和肯思考问题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孩子们马上兴趣盎然,都异口同声地说:能做到!我顺势引导:不过,小熊说在出发前,得考考你们。细心的小熊呢,怕我们在路上口渴,因此它给我们准备了许多糖葫芦,每串糖葫芦要用四4个红果,那么谁知道两串糖葫芦该用几个红果?三串呢?四串呢?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整个课堂的气氛便被搞活了,孩子们在轻松中很快地整理出了4的乘法口诀。这样一来,充分地调动起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文时,我结合文中歌手大赛的具体情景指定班里一名学生当5号选手,另一名当9号选手,通过计算他俩的比赛成绩来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在教学“试一试”和“练一连”时,我把学生分成了两组,分别由5号选手和9号选手带队进行比赛,看哪队学生全体做得又好又快,那队就赢了,并给获胜的同学要帖星表示祝贺。这样宣布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名学生也认真的计算起来,惟恐自己这一队输了。这样在课堂上引入竞争,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引发出来了。

  三、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四、在游戏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设置认知冲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求,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学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满腔热情、满怀信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