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绘画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流行的一种艺术审美形式。民间绘画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情感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种类和风格。民间绘画一般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以及现代农民画、贴布画等。民间绘画在造型、色彩、形式以及寓意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其中鲜明的色彩运用独具魅力,有着强烈的地域、民族特点,且具有很强的程式化色彩。 一、民间绘画的色彩搭配特点 色彩作为一种表现语言,在绘画中表达的含义是深刻而广泛的。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情感体现力,充分发挥色彩的暗示作用,更能引起观者的注视与兴趣,并产生一种主动、积极的认同心理活动。 民间绘画作品中色彩的搭配是民间绘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民间绘画色彩的形式特征及方式与内容一样,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用色质朴、粗犷、大胆、自然,大都以纯度较高的原色作搭配,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关系。在强调色彩对比的同时,又与黑白灰等调和色巧妙搭配,这种强调在色彩对比中讲究和谐统一的处理手法,形成了民间绘画特有的装饰意味。 民间绘画多取材于日常的生活方式与劳作状态,在精神层面满足劳动人民的需求,色彩具有饱满、艳丽、明快、热烈的特点。大面积红、黄、蓝原色用得比较多,重复、反复利用套色的形式,让简单的几个色彩因为不同的运用显得丰富多彩,色彩搭配表现出的更多的是通过色彩传递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追求。 民间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是自由的,也是和谐的,具有鲜活的艺术感染力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经验所得,运用流传下来的色彩搭配口诀形成民间绘画的色彩特点。如,“软靠硬,色不楞”,大红、深绿、深蓝、黑叫做“硬色”,淡灰或加粉的颜色称作“软色 ”,二者相互搭配,巧妙运用,综合了色彩的纯度关系,视觉上更加协调。劳动者根据视觉经验提炼出来的配色方式,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趣味。 木版年画的色彩搭配是民间绘画中较有代表性的,色彩艳丽、饱满,且各地区有各自的配色特点。木版年画在艺术风格及色彩运用上更独特的是四川绵竹、山西平阳、山西新绛、山东潍坊。四川绵竹年画用色艳丽:桃红、佛青、猩红、草绿、金黄,大红大绿,充满生机和活力,追求强烈对比的同时也讲究色彩的和谐效果,用少量复色,金、银、黑、白等线穿插在对比强烈的色彩中间来协调画面色调。在技法上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彩绘和工笔重彩画的某些手法,设色单纯、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而又和谐,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山西新绛木版年画注重用色整体、浓郁,虽采用补色关系但却呈现出沉稳的色彩效果。《馗头》中主要采用黄和紫的对比效果,另加以红色协调;《老鼠娶亲》中主要采用大红和绿色的搭配,桃红色在画中增添层次及活跃感,产生强烈的补色关系。在传统用色中,人们便常用黄和紫色搭配,“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这些经典的民间色彩搭配经验,在这些被称之为民间艺术国宝的新绛年画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山东潍坊木版年画想象丰富,线条粗犷,风格淳朴,尤其在色彩方面重用原色,鲜艳强烈, 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趣味性。山东民间年画用色口诀“紫多发恶红主新,黄色多了多主淡,绿色多了也不新:上样三色均可 用,唯有紫少画真新”,能反映出年画的主要用色关系。红、黄、蓝为三原色,原色的运用在色彩学中也是互为对比色的关系,对比强烈,能够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愿望。劳动者主观创作的色彩搭配完全与色彩学中的色彩关系运用及当代审美相吻合。 二、民间绘画中色彩象征意的表现 民间绘画一直以来都是民众创作、使用和欣赏的艺术形式,除通过选材满足物用和精神审美需求,也通过色彩寓意表现多子多孙、生活美满、劳动丰收、趋利避害、求吉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年画的色彩运用鲜艳明快、独树一帜,是民间绘画中较独特的艺术形式。 色彩的象征意是通过视觉感官传递内心情感,借用观者对于色彩的理解,用色彩暗示传递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观者产生共鸣。从中国古代开始,某些色彩就被注以各种象征意及美好的寓意来反映生活。如红色在中国是运用最多也是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颜色,所有的节日、婚庆、吉祥等美好的时刻都用红色来庆祝,寓意喜庆、热闹、美好。民间绘画中,凡是涉及到婚嫁、节日等吉祥的内容,大红或桃红色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色彩,如新绛年画《老鼠娶亲》中就采用大红为主色调,桃红色次之,产生喜庆的视觉效果,农民画中很多选用大红色作为主色调,表现婚庆、丰收、热闹的气氛,寓意美好、吉利。黄色是炎黄子孙的另一受宠的色彩,黄色给人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中国古代黄色是高贵的颜色。在民间绘画中,黄色的运用主要是表现丰收、欢快、富贵,寓意吉祥、希望、富裕,口诀“女红、妇黄、寡青、老褐”中也表示画少妇加黄衣或巾带以示贵显。民间绘画将色彩的象征意义运用到艺术作品中,反映劳动者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民间绘画色彩的地域性表现 我国大地广袤,历史悠久,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性、南北差异、人文素养、宗教信仰等因素审美情趣上会表现出不同,同样也反映在民间绘画作品中。山东人性格直爽的特点体现在潍坊木版年画的色彩运用上,用单纯的原色体现出质朴的审美观及淳朴的地域风情。陕北黄土高坡的环境因素,黄色在年画及农民画中被大量运用,单从色彩上便能感受到浓厚的陕北地域特色及人文风情。 在农民画中一样能够表现出地域性的色彩审美差异。河南内黄农民画主要表现喜庆题材,因此色彩上也倾向于暖色调为主,多以红、绿、黄、紫、黑等颜色为主 ,讲对比重协调 ,色彩丰富而不琐碎,形成了强烈的民俗化色彩,与秀美、雅致的金山农民画的色彩运用有较大区别。内黄农民画色彩虽丰富艳丽,但其主要还是在写实基础上的夸张用色,参照了现实中人与物、景的色彩关系,并加以重新搭配,用色上多了褐色、墨绿、深紫红、黑等明度低的颜色,明快中带有沉稳的感觉。民间流传的“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红间黄、喜煞娘”等色彩搭配方法,在这里都得到很好地运用与体现。上海金山农民画主要表现江南水乡建筑及人文的独特风韵,相比之下,金山农民画则显得含蓄、秀丽很多,色彩方面虽也用色丰富,但却更显冷静、雅致,冷色调的画面居多。日照因临海的地理环境因素,很多表现渔民及海洋的农民画,色彩中自然少不了大海的颜色,色彩注重纯度的对比,红和蓝、黄和蓝为主色调的画面较多,具有典型的地域色彩的体现。 民间绘画的色彩能够展现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反映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写照和理解,体现地域审美特点,正是不同地域的审美差异性,让民间绘画的风格多样,色彩绚烂。 四、民间绘画色彩的艺术性表现 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在历史舞台从没有占领艺术的主导地位,但民间绘画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质和鲜活的生命力量,自由生长,吸取民间织绣、剪纸、木雕等悠久的中華传统艺术养分,形式多样,取悦人民大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其中农民画家吸取了剪纸、皮影、刺绣、染织、年画、陶瓷、雕刻等传统民间美术的营养,把多种艺术形式运用到表现新生活的绘画创作中。 农民画真正出自农民之手,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近年来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广泛重视,有些 地方农民画已经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所以觉得民间绘画中农民画具有不可取代的艺术地位,正是因其奇特的风格和夸张的色彩搭配,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土气,其实包含着很多前卫艺术所具备的艺术特质,极其具有感染力,色彩便是其感染力的主要载体。 陕西安塞农民画将剪纸、刺绣、布玩具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融入其绘画形式中,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造型、技巧、色彩以及现代绘画意识多元结合的艺术形态,反映农民自己的感情,把现实美与理想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安塞农民画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融入民间剪纸艺术形式,民间剪纸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其艳丽但又带有淳厚、真实、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的艺术特点被充分地体现在安塞农民画中,造就了安塞农民画构想奇特,抽象、夸张、简练、生动的造型特点。绘画颜色强烈、明快、和谐、鲜活,具有华丽的质朴,浓艳的典雅的特质。构图饱满、大方、自由生动。安塞农民画形成了以情为主、以神为美,苍劲厚润、粗犷细腻,变化丰富,意境欢快,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及童真趣味的艺术形式。 安塞农民画中色彩的运用离不开陕北人民的生活经验,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大红大绿的剪纸艺术,人们身上和头上的白色服饰、火红的腰带和安塞鼓等等,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安塞农民画把陕北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巧妙地通过作品展现,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作品内容夸张风趣、富有创造性,风格粗犷质朴、雄壮浑厚,色彩浓烈诙谐、热辣鲜活,透露着陕北人民对自己生活土地的热恋之情,善良淳朴且根深蒂固的乡风民情。在描绘自然色彩的同时加上丰富的视觉想象,创作出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农民画是人类在劳动生活中最质朴艺术思想和最精炼的艺术语言的充分体现。它用质朴的笔触,将生活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来,是不可取代的纯粹画作。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言 :” “这些农民画虽土气十足却有相当的艺术魅力。 五、民间绘画中色彩属性的运用 关于色彩的理论形成是在 20世纪初,引入我国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间,由色彩三要素产生的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影响着作品的色彩运用,其次冷暖对比、面积对比运用也会对作品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 色相是最直接的一种视觉反应,人们通过感知色相产生色彩联想和心理反应。色相对比是在人类绘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色彩对比,它最直接地表明人类原始时期本质的色彩需要。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相的协调搭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间绘画本能地使用色相对比构筑和谐、色彩丰富的画面:“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草绿披粉而和,藤黄加赭而老”,这些流传的色彩口诀,便是色相搭配的规律,各种色相经过不同纯度、明度、面积的调和,便组成了稳定的色彩结构。在年画、灯笼画、农民画等民间绘画中都主要是运用色相搭配体现来构筑绚丽、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 ”,在民间绘画中,劳动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高纯度色相对比经验。而且明快、艳丽的颜色让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而色彩明快感与忧郁感与纯度有关,明度高而鲜艳的色彩具有明快感,深暗而混浊的色彩具有忧郁感。民间绘画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劳动人民,劳动者往往选择纯度高的色彩表达他们的激昂的精神状态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在民间绘画中,色彩纯度越高越能反映出农民质朴的审美观,这种质朴与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单纯的绘画目的有关。 明度对比关系上劳动人民一样有着“艳不俗,淡相宜”“无白不显色 ”这样经典的搭配原则,比如在绵竹年画的色彩运用中一句蕴含着深刻美学原理的口诀:“深配浅、酽配淡,深浅酽淡要相间”,色彩运用的原则是一黑(指黑线版)、二白(指人物手脸底色及靴底作白)、三金黄(指衣冠及道剧的橙黄色)、五颜六色穿衣裳(指洋红、桃红、黄丹、佛青、品蓝、品绿等),除了讲究色相的搭配外,也注意了色彩明度搭配的关键作用。 冷暖对比能够直接影响画面的情感基调,由于劳动人民对热闹、红火、喜庆气氛的追求,冷暖对比所产生的色调恰好是这些气氛的最好的表现方式,“红配黄,喜煞娘”,在很多的民间绘画中红、黄之类的暖色调被用于吉祥、喜庆的画面中,满足了百姓的情感需求。 色彩面积的对比起到控制色彩的视觉平衡的作用, “色多不繁,色少不散”,每个画面一定要有一个占主导面积的颜色来把控画面色彩关系,保持画面色彩间的平衡关系。 色彩属性的运用虽是当代美学中关于色彩运用及搭配的原则,但在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中国民间绘画中早已都有体现,创造了极具视觉审美效果的色彩语言,并流传下了众多的色彩搭配口诀,显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民间绘画的色彩运用无疑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六、结语 民间绘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绘画的色彩所承担的使命不是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每种色彩的使用都是一种情感的投入,是劳动人民淳朴之美的再现,蕴含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与情感追求,也反映了其质朴的审美特点,其色彩的运用更是为当代绘画提供了可鉴之源。绚丽多姿的颜色正是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淳朴、积极、乐观而充满希望,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刘世军主编.中国民间美术[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树村编著.中国民间画诀[C].北京:北京工艺出版社,2003. 3. 王伯敏编著.中国民间美术[C].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4. 4. 孙建君编著.中国民间美术[C].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5. 李锦璐编著.谈民族民间美术[C].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3. 刘晓华:南昌工程学院endprint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