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编剧富豪的品牌建构看影视编剧突围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083
张磊

  一、悬而未决的“编剧荒” “编剧荒”现象最早出现于戏剧戏曲界,早在 20世纪 80年代就被学者关注,但时至今日仍未被有效解决。最近三次中国戏剧家协会关于剧本和剧作家的全国调查结果显示 ,反而愈来愈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 “编剧荒”不仅没有解决,剧作家的数量锐减和由此导致的剧作数量的逐年下滑以及原创精品剧目稀缺等方面。 2016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戏剧编剧荒?剧本荒?莫慌!》一文,该文被光明日报、中国作家网、人民网、网易新闻、凤凰资讯等媒体迅速转发,剧本荒、编剧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编剧荒”现象不仅存在于戏剧戏曲界,在影视界这种现象也日益凸显。中国影视剧作“叫座不叫好”的现象频现,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影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作品的质量却令人失望。相当一部分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为了商业利益,只注重凭借话题、明星等商业元素,而忽视影视作品的原创性,造成影视剧脱离生活、抄袭、内容空洞、缺乏内涵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和影视编剧特别是“大咖级 ”编剧的稀缺有着重要关系。中国影视编剧荒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影视剧创作过于偏重市场,有的甚至脱离生活 目前影视剧创作大都以市场为导向,或唯市场创作。这种以商业利益为最终追求的作品,剧本就变成了应市场的命题创作,编剧也就沦为按流程设计情节的技师,沦为市场的奴隶,而失去了剧本作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编剧作为艺术家的追求。这种作品可以随意的为演员加戏、牵强的植入广告、剧本已失去了价值。这些作品往往无视生活,剧情随意拼凑,内容虚假空洞。 (二)影视剧原创力明显缺失 中国影视剧原创力缺失主要表现在影视剧的抄袭方面。 2015年票房过 10亿元的四部国产电影就曾全部被指涉嫌“抄袭”,暴露出中国电影原创力的严重缺失。从电视剧抄袭官司的屡见不鲜,到中国电视剧抄袭排行榜的出炉,则充分暴露了电视剧行业原创力的匮乏。 (三)影视剧创作重形式,轻内容 近年来不少影视剧的创作者为了票房和收视率,单纯靠画面的唯美、演员的高颜值来刷票房和收视率。这就导致影视剧刮起“大片风”“豪华风”“滥情风”。而在内涵表达方面直露、浅薄,缺少对当下的思考,缺少精神颜值。于是剧作内容往往脱离实际,不是反复出现高级宾馆、豪华宴席、私人别墅,就是高颜值演员、昂贵的服装首饰,或是镜头讲述“婚外情” “多角恋”。而不去深入生活,挖掘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有的精神内涵,这种做法很难持久。 二、时下热捧的 IP热 解决编剧荒问题,中国许多艺术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管是戏剧戏曲界还是影视界,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IP改编,这样就出现了对 IP的追捧,认为 IP是可以解决编剧荒获得高票房和收视率的良药。 影视界 IP改编从 2000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试水;到《山楂树之恋》《失恋 33天》《甄 传》的改编掀起了 IP改编的第一次热潮;再到 2015年《狼图腾》《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寻龙诀》《滚蛋吧,肿瘤君》《左耳》《何以笙箫默》等影片的改编掀起 IP改编的第二次高潮。 IP成为影视剧创作新的素材来源。 IP能不能解决“编剧荒”问题?对此,有的制作机构认为 IP改编可以代替编剧原创剧本,这在编剧界掀起了一场悍然大波,由此也掀起了一场 IP改编与原创剧本之间的争论。 梳理这些争论可以看出, IP只是一种信息的平台,它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 IP作品题材选择较窄无法满足受众的预期, IP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类型仅局限于言情、宫斗、都市、青春等这些本身富有故事性、情节较为冲突、语言丰富的常见题材,而其他题材的作品很难被改编。二是 IP作品的内容较为自由、语言比较粗糙很难改编成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IP作品常常囿于写手素养而往往任意发挥、内容肤浅、缺乏对社会的责任,多为个人情感的宣泄。所以, IP热不能解决中国影视剧的剧本荒、编剧荒问题, IP改编只能是影视创作者的应时权益之计,不是根治影视剧创作硬伤的持久良方,也无法完全代替原创剧本。 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速放緩,《大鱼海棠》《我的战争》等影片故事的苍白无力和《光明日报》 2016年9月14日刊发的《影视编剧队伍现状堪忧》都提出了中国影视编剧的缺乏原创力问题。 2016年暑假,IP改编电影《致青春 ·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电视剧《幻城》《青云志》,虽然启用了很多高颜值明星却票房收视不尽人意,也充分说明中国影视剧仍深陷“编剧荒”的困境之中。 针对“编剧荒”的困境,中国许多原创编剧正走在探索的路上,也有许多成功的“大咖级 ”编剧,赵冬苓就是其中的一位。通过研究赵冬苓的创作历程,可以找出解决编剧荒问题的一条新的途径。 三、影视编剧突围的新途径 在当今中国影视频现编剧荒、 IP热的创作背景下,编剧如何才能突出编剧荒的困境?中国富豪编剧赵冬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赵冬苓编剧从 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编剧作家富豪榜第 5位,到2015年第十届编剧作家排行榜逆袭成为首位女王,且从来没有遇到过版权之争。这些不争的事实说明赵冬苓编剧在商业和艺术上都是非常成功的。深研赵冬苓编剧的创作成功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她身上有三大创作法宝。 (一)尊重生活:生活是剧作家创作不竭之源 剧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找到创作灵感。赵冬苓的每一部作品,都缘于她生活和采访中的独特的发现。她在电视上无意中看到设在村头场院上法庭的场景,便产生了创作法官老张的念头:“这场景怎么看怎么有几分喜剧的味道。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碟,耐心地看下去,这一来就有了法官老张。 ”[1]不但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法官老张轶事》里面很多细节也都是编剧在生活中的发现引入剧本的。最为典型的就是老庆对被告这个称呼的斤斤计较和老庆打律师的细节,就是原始素材里就有的。这两个细节很好的表现了人情社会的农民思维和农民在法律面前的无所适从。优秀的编剧只有回归生活,才可能获得生活的惠赠——优秀的作品。 (二)尊重原创:持续出新的不二法宝 原创力是一个编剧持续创作的重要保障。赵冬苓对原创的尊重使她具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这双眼睛总能看到别人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在其的笔下成为反映时代的精彩瞬间,最终汇成一部部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脉搏的佳作。在赵冬苓的笔下,一件鸡蛋换钱的小事,能创作出一个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的故事;一个偶尔从电视上看到的场景,就能创作出一个耐人寻味的法理故事。这种对原创执著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今天许多编剧身上所没有的,也正是许多编剧需要学习的。 (三)注重精神颜值:始终如一的人文情怀 剧作家只有胸中拥有宽广的人文情怀,才可能拥有作品中的整个世界,其作品才可能揭示深刻的内涵,具有精神颜值。赵冬苓编剧的所有作品,不仅注重故事的原创性,而且每一部作品都融进了自己浓厚的人文情怀。赵冬苓最具精神颜值的代表则是电视剧《沂蒙》。《沂蒙》中编剧通过成功塑造沂蒙人民小人物的群像,揭示了沂蒙人民大仁、大义、大恨、大爱的沂蒙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属于沂蒙人民,而且还应该属于我们整个民族。我们的民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打退异族的入侵。在赵冬苓改编的《红高粱》中这种精神也有很好的体现,剧中的野性十足的九儿就是这一精神的化身。中国影视史上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都富有人文情怀,人文情怀的缺失是当下中国难出经典的原因,也是中国影视剧作家需要反思的核心所在。 赵冬苓编剧根植于生活的创作态度;孜孜不懈的对原创精神的追求以及作品中浓郁的人文情怀,共同构建起赵冬苓编剧品牌。赵冬苓编剧品牌内涵构建,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编剧要想在编剧荒和 IP热的背景下成功突围,就必须深入生活、发掘原创力和精神内涵。 * 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新时期电视艺术创作研究”(立项编号:1506213)的阶段性成果。 [1] 赵冬苓.当法律碰到人情 《法官老张轶事》创作札记[J].电影艺术, 2002(06). 注释: 参考文献: 1. 丁芳.新时期戏曲“剧本荒”及对策研究[J].四川戏剧.2015(10) . 2. 康建兵.“剧本荒”与网络改编热[J].粤海风.2012(6) . 3. 张伟巍.中国网络小说的影视剧改编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 4. 赵冬苓.沂蒙创作札记[J].中国电视.2011(9) . 5. 李宗刚,郭洪云.对民间诉求的内在规律性诠释——评电视剧《沂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9) . 张 磊:枣庄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杨明刚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