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2103
马菁

  大学校园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水平教育、老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展开科学研究的场所。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汲取新知识,他们以旺盛的求知欲及无尽的好奇心探索世界,并不断成长。由于学生绝大部分的时光都在大学校园里度过,而不错的大学校园环境能为他们情操的陶冶、良好学风的形成、力量的凝聚、人生境界的提升、创造力的激发以及时代精神的体现提供巨大的帮助。学校不仅在物质上为学生提供求学的环境,也在精神层面上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大学校园林景观设计在文化层面上的表达,属大学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这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也为学校品牌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景观文化的定义

  景观文化乃是一种精神内涵,由景观自身贮存并加以散发;也是一种历史积淀,由特定环境里的人以及生养人的土地相互碰撞而产生。它既可表现为平民的朴实无华,也可展示成贵族的雍容华贵。朴素的村落和奢华的宫殿同样能表达出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

  景观文化可以形成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它塑造于每个个体自身的感知,故而迥异的每个个体有着互不相同的价值体验。每个人审美价值的不同不仅仅因为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时代;还因为即便是同时代的人,由于有着不同的知识层次;更甚至即便是同一个人,其在不同的空间、时间上也有着不尽相同的景观文化体验 [1]。

  “景观文化”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在狭义上,所谓的景观文化乃是由景观的设计、建造等过程中散发而出的文化,是景观具体的自身意识表现形式。在广义上,这不仅包括了狭义中的景观文化,亦涵盖了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它是一切的物质产品以及精神产品,并由人们在建设以及观赏景观的过程中加以形成。物质层面的文化通常指一些实体性的文化,包括建筑物的特点、土地的使用以及人类社会的聚居模式等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则侧重指文化共鸣,产生于人脑的思维和联想。

  二、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现状

  大学校园景观往往会模仿城市景观,因而大学校园景观几乎都具有诸如地形、植物、建筑、小品及山水等构成城市景观的全部要件。近年来,城市景观追捧视觉上的冲击,多倾向于大面积的广场、草坪,因而趋于雷同,缺乏特色。同样地,大学校园景观也因袭这种模式,无法避免地产生这些缺点。要想使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变得更具特色,唯有将学校的地理环境同人文环境相结合,将景观文化内涵同学校文化内涵相结合 [2]。

  (二)大学校园景观的特征

  大学校园景观不仅仅是大学校园美化的表现,也承载着大学校园文化,同样是大学校园品质的具体展示。

  在景观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学校应具备以人为本的意识,将育人作为核心。因此,大学校园景观应对人的修养价值有提升的功用。这种景观文化对内可繁衍,对外可发展,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能有机地结合人、空间、自然三种元素。为能够长久传承学校文化,理应充分顾及到景观文化会长久存在的特点。当然,还要将地域特色作为景观建设的考虑内容之一。

  三、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内涵表达的原则及定位依据(一)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内涵表达的原则

  1、中心性原则

  中心性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能对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文化营造的灵魂所在和思想体现。同一所学校的文化体现既可以是形式多变的,亦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但其背后必定有统一的中心思想。无论是建筑构筑,叠石理水,甚至是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此众多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当然,这所学校特定的校内场所或者所选主体所想表达出的主题文化,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和依据 [3]。

  2、规划性原则

  不仅要在学校规划中考虑大学校园的硬件规划,还要考虑到景观文化整体的规划性。倘若没有文化规划的指导和统领,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设计就会给人一种胡乱堆砌的感觉。规划性原则既体现在学校文化规划应同学校的其他规划互为一体,协调的共存,相得益彰,还要让大学校园景观文化中的各个元素能够相互联系。

  3、生态性原则

  许多老校历史悠久,早已经构建了具备成熟生态系统的景观文化,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对于这样的大学校园而言,若要改造现有的景观或是构建新的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就应当从业已形成的现有的生态文化体系中挖掘设计灵感,以生态的理念来构造全新的景观文化。生态性原则非常重要,因为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此种文化的生命力强弱程度 [4]。

  (二)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定位依据

  1、大学校园文化是基础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学校通过自身的发展、历史的积淀以及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多年来逐步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内涵表达方式则是对学校现存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归纳、提炼并加以升华,从而彰显出学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以期塑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由于处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层,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体现,它是通过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直接表达出来的。因而,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过程,就是所谓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等的由深变浅的一系列物化过程。

  2、设计定位

  像我国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可以划分成综合院校与专业院校两大类,至于专业院校又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医科院校以及军事院校等的细分,而这些无不是表达景观文化的第一手依据。如何才能合适地解读学校的文脉特质与场地自然,并与之所定格的独特文化特质相统一,已成为了学校景观文化营造所需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

  四、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

  (一)体现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地理、历史、政治、习俗等的社会条件,它是基于各地区的地理因素、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而诞生的文化。地域文化对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极其重要。在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环节中,其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往往相当突出。为能够体现出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学校理应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

  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下,社会的发展愈加国际化,也愈加强调个性的发展和多元化的选择。而我国的城市却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忽视自身的民族特色及地方特点,丧失了其拥有的特点。特别是在景观的建设方面,无法展示出本民族应有的特点和地域独有的特色,从而造成我国的传统审美标准及价值观被逐渐淡忘的尴尬局面。长期以往,必将不利于我国适应全球化浪潮下的竞争,也无法很好地融入于国际社会,是典型的逆势而为。

  因而,学校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理应表现出地域特色,突出自己的个性。在景观设计环节,除了要考虑当地的自然因素,比如气候特点、独特的地理环境外,还要有效地结合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乃至历史文化遗产。要想增加其地域特色,深刻地挖掘地域文化是不二法门。如果说地域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那么地域文化就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根基。这会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进而展示出学校文化深厚的底蕴。

  (二)展现学科特色、大学校园文化等文化内涵

  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要充分地反映出学科特色以及体现出大学校园文化,应能够蕴藏着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人类的优秀文化,由此激励出广大师生热爱人生的愿景。园林设计应从地区风俗、园林文化、地方人文资源、地方历史资源、地方特色建筑文化甚至于历史经典等等之中选择文化的素材,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的道路、广场、建筑、小品、雕塑乃至植物的搭配上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散发着浓烈的文化气息,才能与学校的文化景点完美地交融在一起。唯有如此,方能用美去感染、去熏陶全体师生的德行与情操,潜移默化地感染广大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1、配置植物

  花草树木不但具有装饰大学校园的功能,而且还拥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艺术魅力。因此在栽种植物的过程中,要遵循播种本地植物为主、引进外来植物为辅的原则。并且,来自于外地的植物不仅要能满足师生教学、生活的需要,还能有效地展示大学校园文化,甚至可以成为学校的标志。将草、乔、灌等多种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对植物的观赏特点加以认真仔细的考虑,从而积极地呈现出精美绝伦的四季景观——新春鲜花绽放,盛夏枝叶繁茂,深秋果实累累,冬至枝头瘦削。通常来说,那些长寿、苍劲的松柏较能够展示学校悠久的历史,是学校过去的最好见证,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亦被承载其中。

  2、小品和雕塑

  小品与雕塑不但是大学校园景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主要的大学校园文化载体。雕塑就有如下几个好处:呈现学校的专业与特长,弘扬学校的理念和精神,展示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体来说,可以设计出浮雕或者圆雕,以展示该校的地域文化和专业特色。比如高校里的那些精美的雕塑、漂亮的画廊,既营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广大师生的情操,也有机地结合了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作为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公共空间,学校承载了生活与娱乐、教与学以及运动与休闲的诸多功能。所以大学校园景观中的文化表达需要各方面、多层次加以考虑,从而为设计人员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有关场地的空间信息和关系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并对其展开综合考虑、分析,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对场地上的所有景观要素进行独特思考与理解的过程。这样,不但能为那些年轻稚嫩的莘莘学子留下美妙的回忆,也能有效地对大学校园文化加以保留。通过不断地建设、改进,让大学校园景观文化更富生命力,可沿其历史脉络,又展示时代特色,最终塑造出多样化的文化空间,唯此方能让大学校园景观更加独具特色、千姿百态、活泼生动。

  注释:

  [1] 董舫,王春晖.寒地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2010(04).

  [2] 化明明,唐文.浅谈和谐型大学校园景观价值营造[J].商场现代化. 2011(13).

  [3]闫紫微.户外展馆改建成为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6).

  [4]李小刚.浅析大学校园景观工程的规划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