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第一历史上有,第二今天还有,是历经几百年,仍然经久不衰的技艺或者有厚度、与时俱进的非实体性质文化。这种文化是保护中有创新的,是经历了无数传承人的磨炼得来的。在本次“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笔者期望探讨能以什么形式来展示汤显祖的故乡抚州,从而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作家,在感性价值的情感构建中,将五感互通、五感共享的通用理念导入,从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四个方面谈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能够担当的重任。
一、听觉构建的“临川四梦”
宫廷戏曲文化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都蓄养大批的优伶,以歌舞来讽谏王侯。而民间的戏曲源头和宫廷戏是有差异的,民间戏曲起源于“傩”:穿戴绚丽服饰、把歌舞献给神明,用以祈求平安、丰收、人畜无疾。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演员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的目的也由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等到民间戏曲发展到宋代,产生了宋代南戏。南宋的文人周密以遗老自居,著书以寄愤情。他在《癸辛杂识》里写了这么一个事,温州乐清县僧人祖杰私蓄美妾,藏于俞生家中,俞生不堪邻人嘲诮,携家逃避,祖杰以弓刀藏其家,诬其私藏军器,以致俞生全家惨遭杀害。乡人不平,申告官府,未得受理,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这桩冤案写成戏文上演,广为宣传,造成社会舆论压力,官府这才将恶霸和尚治罪处死。这种戏曲的取材模式,直接影响了元代的戏曲,从而促进元杂剧的发展和元代戏曲理论研究著作的繁荣。
元代是戏曲的高峰期,但是读书人的地位并不高。这跟元代的政治制度有关系。有一个戏曲研究者叫钟嗣成,他为了纪念这些元杂剧家们,写了一本《录鬼簿》(图 1)。这本书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八十余人。由于多次“明经”应试不中,他跟大部分戏曲作家一样,屈居下僚,是以心中有幽愤之气,把这批以创作元杂剧、戏曲为寄的文人称为“鬼 ”,所以叫《录鬼簿》。戏剧到明代更达到一个高潮期。说到明代戏剧的代表,就不能不提戏曲大家汤显祖,说到汤显祖,众所周知的就是他的“临川四梦”(图 2)。
我们通常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昆曲的一个代表名作,提到昆曲,大家就会想到《牡丹亭》。那么汤显祖的《牡丹亭》到底是不是以昆曲唱腔为基础来创作的呢?
实际上,汤显祖作为临川才子,“临川四梦”最早是由宜黄戏班演出的。宜黄的这些子弟叫宜伶,当年也都是非常著名的人群。汤显祖在他的《玉茗堂全集》里有六篇都是写跟这些子弟的关系。明代范文若在《梦花酣》传奇序里明确记载: “且临川(指汤显祖)多宜黄土音,腔、板绝不分辨,衬字、衬句凑插乖舛,未免拗折人嗓子。 ”他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用的是宜黄土腔,并不太适合用昆曲唱腔来演绎。因此今天我们要评论汤显祖,说他是一个宜黄戏的剧作家或许更符合历史史实。
2006年的 5月20号,宜黄戏与广昌梦戏跟昆曲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次进京的演出剧目中也有采茶戏《牡丹亭》一折。戏曲艺术是“非遗”项目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建议从听觉的角度,在今年“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重排一场《牡丹亭》,保留宜黄腔原汁原味的声音,包括舞美、服饰等。把宜黄戏的《牡丹亭》这种遗失在岁月长河中的声音在今天复原推出,将是一种成功的感官语言、体验的构建,更是走出国门的一个开端。在今年的国际交流中,笔者期望能让莎士比亚故乡的人听到来自四百年前汤显祖家乡的声音。
二、视觉构建的文化体征
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谈影像,就是谈人们看到的视觉性的东西。南丰跳傩、乐安锣鼓,包括很多傩祭的仪式,这些能够给予大家视觉冲击的,在特定空间内具备仪式感的表演形式,就是视觉构建出的抚州文化特征。
冯俊杰在《戏剧与考古》一书中对大量的神庙、碑刻、戏曲祭祀与仪式进行考古调查并展开研究,在国内具有前沿性的成果。其中,他提到了宗教仪式对于戏曲发展以及弘扬大众道德观、中华传统美德譬如尊师重长、尊老爱幼等观念的影响。抚州对于中国的戏剧来说,是一个福地和宝地,俗称“戏窝子”。首先,它保留了极其原始、古朴的傩祭仪式,这是中华戏曲的源头之一。其次,它保留了多种例如采茶戏、傀儡舞等等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泛戏曲形式。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的“冥判”(图 3、4)一折,就深受傩舞的傩仪影响。
傩仪中有一个敬戏神的仪式,实际上就是“娱神”,是一个代表了传统戏曲文化的民俗活动。宜黄戏与南丰傩舞,在最初都充当着“祛除疾病,娱乐神巫”的作用,因此宜黄的“敬神”,也是“乐神”,内容无非有二,一是献供果,二是献艺。这个献艺就是古傩仪。汤显祖作《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记载:“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 ”[1]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后衍化为李冰次子,俗称灌口二郎。宜黄戏要敬的戏神就是灌口神清源。最早宜黄子弟敬戏神,是在清源师庙修建之前,祭祀仪式比较简单:“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罗哩
而已。 ”[2]汤显祖认为这太简单,不能体现出对于戏神尊敬的仪式感,所以他就支持宜黄子弟兴建清源师庙。等到清源师庙修好以后,宜黄子弟的敬神仪式就变成献艺,这种“艺”据考跟傩仪属于同一个体系。
傩的仪式沿袭古礼,有起傩、演傩、驱傩、圆傩等一系列的礼仪程序。时间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至元宵后几天
结束。“驱傩”是整个仪式的重点,傩人戴着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性面具,拿着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这种仪式各地表现并不相同:南丰石邮村“搜傩”,开山持铁链与钟馗、小神进入各家厅堂、房间搜索,保留了古傩“索室驱疫”的原生形态特征。婺源长径村“追王”,村民沿着田野小径追赶 “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祛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
宋代朱熹说过:“傩虽古礼而近于戏。 ”傩仪本身近似于戏剧的形式。这个敬神的祭祀活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属于传统民俗类项目,且具备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应具备的传承性、独特性。假如将其整体的程序性、仪式性作为表演内容在今年的“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呈现的话,不但能从视觉上重现四百年前影像的冲击力,同时也是一种对公众泛戏曲形式的“非遗”文化展示宣传。归根结底,是希望我们中国的传统技艺或者说我们传统生活中的美学在今天现代审美的语境下,能够通过传统技艺焕发生机,而且能够重返现代生活。
三、触觉构建的雕版传承
清人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九收录赴京候选官员李文藻作于乾隆三十四年( 1769)的文献《琉璃厂书肆记》,其中写道:“数年前,予房师纪晓岚先生买其书,亦费数千金,书肆中之晓事者陶谢皆苏州人,其余不著何许人者,皆江西金溪人也。正阳门东打磨厂,亦有书肆数家,尽金溪人卖新书者也。 ”[3]可见在乾隆中期金溪人在北京的琉璃厂、正阳门一带开办的书肆已经形成规模,当时正是江西金溪雕版流通的繁盛时期。
在抚州,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叫“临川才子金溪书”。临川出了这么多才子,必然跟传统教育的书院体制密切相关。金溪的教育早在明清就提出了男女平等教育的权利,培养男生曰“植桂”,培养女生称“培兰”。典籍里记录历代的进士、宰相出自金溪的二千五百多个,这么多才子读的是什么书?就是江西金溪雕版印刷出的书籍。
“金溪书”(图 5)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调研的“非遗”项目之一,具有传承性和活态性。 “金溪书”即是指金溪县的浒湾木刻印书。浒湾木刻印书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凡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根据《江西省地理志》记载: “金溪浒湾男女皆能刻字,所有江西全省读本、经书小说皆由此出,名曰江西版。 ”[4]
雕版印刷术始于唐代,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毕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实际上就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现在我们发明了比活字印刷更为先进的现代印刷,并以印刷机代替了手工工作。这是时代的进步。要研究传统技艺,就要直面两个问题,一个是研究它的功能,一个是研究它的转变。我们要思考它的转变,就是让它跟市场结合、跟生活结合。只有大力地宣传它,让更多人来了解它,让年轻一代了解我们的祖先竟然发明了这么精湛的技术,才能谈到能如何继承和发展它。
今年的“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上, “金溪书”可以承担一个传播任务。如果我们能将雕版印刷融合“临川四梦”的主题,来制作还原一批由 “金溪书”印刷而成的、原汁原味的“临川四梦”剧本,既是对于汤显祖的纪念,同时也是对传统印刷过程的还原。同时把跟文房相关的笔墨纸砚等制作技艺呈现,触发人们寻找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衍生品的新出路,这就是感官构建中雕版印刷触觉的传承。
四、味觉构建的舌尖记忆
抚州作为文化之乡,除开书本文化、技艺文化、名人文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文化:食俗文化。自古民以食为天,食俗文化与一个民族的生息命脉息息相关,随着食俗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线能够体现出不同制度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此,食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区域文化的一个重中之重。
抚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麻姑山高风景美,出名还有茶酒米。麻姑山不但风景秀丽,名胜众多,还以汤色翠绿的麻姑茶、银色珠状的麻姑米享誉于世。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 1866年)所撰《麻姑山志》记载:“银珠米,本山所出,四月始稼,八月方收。宋时取之作贡,今山多系他种,银珠米者,亦鲜矣!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南城麻姑茶,为茶之极品 ”。[5]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麻姑茶》中也多次提及,曰“七碗清风自麻姑”“陆羽旧经遗上品”,予“麻姑茶”以很高的评价。
唐伯虎曾经在他的诗《除夕口占》里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无论古今,这开门七件事对于人民
群众来说都是极重要的。我们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讲究知识化保护,又讲求生产性保护。我们不但希望能够把这些古老制作、酿造等等技艺传承下去,也希望古老的文化能通过各种途径与现代人们的需求相结合,催生出一系列衍生品。
笔者提议,在今年的“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能够有一个版块是属于味觉传承的,传承载体就由麻姑茶、麻姑米、麻姑酒为主,来实现一次古今文化的碰撞。从“非遗”传统技艺保护研究的角度来说,茶是制茶技艺,属于“非遗”项目;酒是酿造技艺,也属于“非遗”项目;米粉是食品的加工技艺,同样属于“非遗”项目。假设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使原本“非遗”保护项目的传统技艺,通过生产性保护,制造出能获得现代人味觉认同的产品,这就是本次活动给抚州带来的另外一个文化附属产品,是属于汤显祖故乡抚州的味觉激活,舌尖上的记忆传承。
五、结语
“非遗”项目大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相关,与人的听觉(听到的声音)、视觉(看到的影像)、触觉(触摸到的物体)、味觉(舌尖上的味道)等感官更是关系密切,从研究者和传承者的定位来讲,“非遗”项目的传承就是一种激活,也是一种现代人对流淌在我们自己血液中的祖辈文化基因的寻找。如何把“非遗”的项目,特别是戏曲、技艺,包括吃穿住行用等转化成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如何使“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手工技艺,例如“江西抚州纪念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文化活动”中的 “金溪书”“麻姑酒”等古老的手工技艺能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积极的保护,能够用情感价值来构建其感官体验,从而为当今世界和谐及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
注释:
[1][2][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I].徐朔方笺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3][清]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江西省地理志[M].北京: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5][明]徐光启.农政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参考文献:
1.[明]汤显祖.汤显祖全集[I].徐朔方笺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2.[清]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江西省地理志[M].北京: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6.冯俊杰.戏剧与考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