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会侨乡火画扇工艺的研究与传承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932
蒋海霞 陈振益

  火画扇,也称为烙画扇,因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香火或烙铁在葵扇面上作画而得名。根据新会地方史志记载,清同治年间,新会画师陈晚试图将书画印于普通葵扇面上,但因其粘贴不牢、直接水墨绘制又易褪色,最后改用香火在扇面烙画,火画扇由此得名。火画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会葵艺”的代表性工艺品,也是“新会葵艺”流传下来的众多手工技艺中保存相对较好的制作工艺。

  一、火画扇制作工艺探析

  (一)玻璃扇原料的制作

  火画扇与北方烙画流派最大的区别在于烙画所用的原材料。火画扇所用的葵叶原料扇面光洁、脉络优美、透光性能良好,被称之为“玻璃扇”,是火画扇艺术效果形成的基础。玻璃扇经过自然生成和人工加工,分成种植、熏扇和焙扇三个主要的工序。

  种植:在茎干形成以后,用草绳将葵树正中刚长出的葵料扎好,称之为“生笔”。熏扇:将晒干的扇叶放进已点燃硫磺并密闭的熏房中,以达到杀菌漂白的作用,确保葵扇的寿命和品质。焙扇(图 1):熏扇完成后,将葵扇在专门定制的设备上进行焙烤,以进一步去除水分,当葵扇变软后须来回拉伸扇面,保持扇面的平展光亮。

  (二)玻璃扇的手工制作

  使用原料进行玻璃扇的制作,依次又可以分为划扇、导扇、装柄三个流程。

  划扇:将扇叶置于划扇台上,用墨沿着样板轮廓在扇叶画线,形成扇样,后使用削骨刀沿扇叶上墨迹外沿,削去扇样以外的面筋和背筋。导扇:沿着墨线外的葵叶将三匹重叠的篾条裹紧,并用针线间隔固定其位置,后对葵扇的外沿缝制包裹,保持扇样的准确。装柄:根据葵扇的大小及使用舒适度,对葵柄长短和形状进行适当地修剪,后使用塑料、斑竹、佛肚竹等对葵柄进行装饰包裹。至此,普通的玻璃扇制成。

  (三)烙扇

  烙扇(图 2)是火画扇工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火画扇艺术价值区别于其他工艺扇的独特所在。葵扇的燃点低,在高温下会出现烧灼痕迹,通过控制热棒的温度或力度,可以在扇面上留下不同的程度的焦痕。烙画时,画师坐于案前,一手持扇,一手持烙笔,旁边配备湿毛巾(用于调试铁笔的温度),在扇面留下点、线、面以及晕染程度不同的画面,通过有意识的组合,最终可以烙成极具艺术魅力的扇画。

  二、火画扇工艺价值探析

  (一)中西合璧的文化艺术特征

  传统火画扇艺术手法皆起源于国画,构图上,传统火画扇多采用散点透视,画面中意不中形,大量留白,讲求虚实相间、疏密相合。然而,新会所在的江门地区有“中国第一侨乡 ”之称,近代以来大量当地人海外求生,在人口的流动中,促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因此,江门地区的建筑、文化以及习俗等都不可避免地打下了西方的烙印。在火画扇的传承发展中,工艺师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融入西方的绘画技巧。例如在人物、花鸟及建筑等题材的绘制中,多采用的是写实手法,并通过扇面烧灼程度的不同来引发光影的变化,从而获得更为明显的立体感。

  特殊的作画工具和材料是火画扇艺术效果呈现的另一重要因素。烙画师通过对扇面烧灼程度的控制,可以获得国画中焦、枯、灼、淡、浓等深浅不一的艺术效果,但因所用的烙笔缺乏毛笔的柔和度,相比略国画失精巧,却收获了自然的古拙美感。同时,扇面因在栽种及制作过程中严格的工序控制,获得了柔美的透光性,层层烧灼留下的烙痕与透过扇面的柔和光泽以及葵扇的自然纹路形成独特的图底关系,获得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与北方烙画流派大多使用木板等硬质素材相比,火画扇所用的原材料轻质光薄,更重要的是布满自然生成的凹凸脉络纹理,使得画面效果层次跳跃感更强烈,呈现出浮雕效果,获得更为真实的立体感。因此,火画扇烙画技法类似于西方绘画中明暗调子的运用,效果更为接近素描或石版画,是基于材料、技术的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后期兼容了西洋绘画技巧,保持了传统的中国绘画风格,又获得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效果(图 3)。

  (二)活化的历史记忆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曾载“新会男与女,所以资生者,半出于蒲葵焉。 ”新会葵艺传承上千年,葵产品的生产制作曾是新会最为重要的劳作方式及经济来源。火画扇的制作从葵叶耕种到烙画完成,可以细化成 20多到工序,需要使用到葵叶切耳刀、压扇板、穿耳针、铁笔等十多种特制工具。除个别的环节,这些工序和工具基本保留了千百年来葵艺生产制作的基本过程和加工特点,并通过生产性的操作,忠实地记录了蕴含其中的劳作方式、生活形态、地理特征以及知识经验等独特的地域信息。

  火画扇的烙画技术由文人所创,新会沉淀千年的地方手工劳作与鼎盛文风积淀的结晶,是典型的文人画扇。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画扇的绘画工具实现了从香火到炭笔到今天烙笔的转变,绘制的题材及技巧也逐步吸纳了西方绘画的特点,火画扇的种类也从单脊发展到双脊和多脊。因此,火画扇工艺的发展中蕴含了新会地区传统的文化脉络及中西方交流的印记。

  三、新会葵艺现代活化之路的思考

  笔者近年来对葵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积极探索现代发展之道,深切体会到葵艺的复兴必须坚持“传统性”与“开放性”,即保持葵艺传统的技艺特征和艺术价值,同时必须重新思考传统手工艺与当代社会的关系,以开放的姿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及审美情趣的变化。

  首先,火画扇可以继续在工艺美术道路上的创新,吸收和消化其他传统手工艺的技艺手法和艺术特色,尤其是北方烙画流派的技巧和表现手段。例如北方部分的烙画作品中除了依靠单色相的烙画外,后期还加入了晕染和着色等工艺手法,增加了烙画的风格变化和艺术表现力。

  其次,通过生产性和生活性保护来传承和发展葵艺。具体而言,通过现代设计方法和品牌传播手段,对葵艺品进行再设计,使葵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有所体现,以卓越的设计带动葵艺的再发展,使之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传承和复兴。由五邑大学温为才、陈振益老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廖惠林先生的葵艺创新团队,充分挖掘葵叶的材料特性及艺术价值,对葵叶的现代呈现形式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其中的葵艺系列灯具作品(图 4)参加了 2013年米兰设计周优良设计展,其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及良好的照明体验获得了西方设计界的关注。后期的开发需要进一步拓宽葵艺的产品形式,同时期待多学科尤其是工程学、材料学的加入,探索葵艺现代产品的量产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兴发.新会是写在葵艺上的.江门日报[N], 2008.4.9.

  [2]袁熙..后工艺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当代西方手工艺的概念嬗变与定位调整.装饰[J],2009(2).15-23.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