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拉班舞谱在中国之流变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817
唐 怡

  ?

  拉班舞谱在中国之流变

  唐 怡

  舞蹈是一门以人体为介质,动作为载体的时空艺术。受此客观因素的影响,舞蹈艺术亦可谓是转瞬即逝的艺术。古往今来许多经典舞蹈作品往往人在舞在,人亡舞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大量生动鲜活的文化艺术现象都会形成另一种固定的、易于保留的形态。比如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文字,音乐的发展形成了乐谱。用这种方法达到了记录、保存和再现的目的。为了把作品保留下来,进行研究、教育和传播,舞蹈、戏曲包括武术等动作类的研究领域,都需要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方法,来准确地描述肢体在时间、空间、动力等层面体现的运动方式。

一、拉班其人及拉班舞谱理论

鲁道夫·冯·拉班( Rudolf Von Laban)被誉为西方现代舞蹈理论之父,也是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他的学术成果在西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学,运动学,物理医疗,工业劳动和舞蹈教育等领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动作语言的新思维。拉班运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从解剖的、空间的、动力的角度对人类动作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拉班舞谱”(Labanotation),虽说被译为舞谱,但实际上是一种书面的动作语言,是一种能够通过符号还原成具体动作的文字系统。与贝耐什舞谱、艾什科瓦舞谱构成当今世界上较强的三大派系。

  拉班认为动作的元素与内外结构是多元而复合的,无法像音乐一样单靠一种记谱系统就能将其分析记录下来。因此他发明了三种舞谱系统,针对动作做不同层次的观察与探讨。第一种是对人体步伐与姿态的记录,称为“结构舞谱”(Structure Notation);第二种是记录空间的定位与运动轨迹的舞谱,称为“空间谐和”(Choreutics 或 Space Harmony);第三种是记录时间和动力,针对研究动作表情的“力效舞谱”(Eukinetics或 Effort )。这三种舞谱的描述涉及到人体的部位及重心,动作的步伐姿态,空间路线、方位、形态,时间与动力的流程等等方面,并对动作元素之间、动作与音乐、环境、舞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精确而量化的描述。

二、拉班舞谱在中国发展的兴衰

中国舞蹈界的奠基人戴爱莲先生,在80年代将拉班舞谱带入中国后,多次邀请国外专家到中国授课,并坚持参加两年一次的国际拉班舞谱研讨会。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培养出了第一批拉班舞谱工作者,并成立了中国拉班舞谱学术委员会。先生带领着中国拉班舞谱的先驱者们在没有摄像技术的年代,用拉班舞谱记录了大量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作品,成为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考证资料。她记录的藏族“巴塘玄子”舞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用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舞蹈文字,无声地展示着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

  在戴先生多年的努力下,2004年7月24日,第23届国际拉班舞谱学术双年会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她首选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希望由此将拉班的理论研究根植于高等院校。会议以推广拉班舞谱体系应用、促进舞蹈学术交流和理论研究为宗旨,通过训练班、学术讲座和一系列的网络教学活动,扩大了拉班舞谱在国内舞蹈界的影响。为拉班舞谱在中国的研究和普及打下夯实的基础。较为遗憾的是,该学术委员会由于没有隶属于任何高等院校,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持续支持,导致大多数成员在戴先生故去后慢慢停止了研究工作。诸多原因使得拉班舞谱在中国推广受到局限,一度发展举步维艰。

  2014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于北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优势,成立了中国拉班研究中心。在欧建平、吕艺生、罗秉钰等专家的带领下,重新建立了研究团队,并且从以前仅仅对拉班舞谱(Labanotation)的谱学研究,扩展到动作哲学(Choreosophia)、动作学(Choreology)、动作表情理论(Eukinetics)、动作谐和学(Choreutics)、动作设计学(Choreography)等其他研究方向,正式成为中国高校第一所,也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全面研究拉班学术理论的研究机构。同年11月,顺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研讨会。来自法国和台湾的拉班理论专家在大会上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和动作实践课,为参会者展示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和舞台实践经验。

  2015年7月,在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邀请到来自美国舞谱局的专家卢玫蓁老师,开启为期九天的拉班动作记录法的初级课程。来自全国各地21所高校的44名教师相聚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修。这是继戴爱莲先生在80年代推广拉班舞谱后,第一次在高校教师中集中学习。首届研修班学员的构成很有特点,有上至67岁还在从事社区舞蹈教育的前辈,也有下至20岁在校就读的本科生。既有来自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专业艺术院校,也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综合类院校;老师们不仅涉及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阶段,还分别从事艺术学、舞蹈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这种多样性没有形成交流上的阻碍,而是促进了学习中从不同角度对动作的认知和思考。这正是因为拉班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生俱来、未经加工的客观动作事实,其研究适用于所有与动作相关的领域,而非局限于舞蹈领域。

三、拉班舞谱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从2000年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将“拉班舞谱及人体动作分析”纳入大学本科的必修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明确了研究方法,丰富了教学经验,将这门应用理论课程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使学生们掌握了动作原理。

  (一)有利于建立动作的思维模式

  舞谱教学较之传统的舞蹈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建立起独立阅读,分析舞蹈的能力,从而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到目前为止,口传身授的模式依然在舞蹈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身体力行地动作示范教学方法,使得模仿成为学生学习最主要的途径。不可否认,教师的示范可以身形并茂地带来感性的视觉冲击。但在示范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容易停留在动作外形上,是图片式的记忆。舞谱因为经过了符号到动作的转换过程,必须关注动作内在的结构关系,是分析式的记忆。就其结果而言,前者是形象思维,在不理解动作的前提下,可以模糊运动;而后者是逻辑思维,不理解动作就无法正确运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精准度。

  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积极求知的态度是教学的根本。拉班的结构舞谱可以对人体动作的空间轨迹、水平方向、时间值、力效等进行定量定位的科学分析,从而使学生养成精确描述动作的习惯;同时也可以在主题舞谱的运用下,强调动作的主旨特征自行编创具体动作,为想象力留出最大的空间。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去探索研究人体动作语言的方法。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舞谱训练后在观察动作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动作语言思维,提高了动作分析、动作结构和动作重组创新的能力。

  (二)有利于国内建立舞蹈应用理论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基础应用理论的研究。当前国内舞蹈领域比较偏重史论研究,缺乏一门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应用理论课程。与音乐学相比,除了音乐史以外,必须学基本乐理。通过对音符、音阶、和声、曲式、谱表的分析,揭示了音乐世界中的奥妙。舞蹈虽说是身体的感性表达,但内在的时空运动规律却需要理性来分析。目前没有一门课来系统地来介绍动作的分类,空间的运动,动作效能的量化等等。因此,舞蹈的基础应用理论课程的建设迫在眉睫。这里所指的“基础”并非意为“简单”,而是指“根本、根基”的意思。就像我们常说的“道”,是一种规则,并不指代某一个具象的事物,却是包含在万事万物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拉班的理论能在学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尤其在综合类高校中非常适合。本科的课程涉及了不同的风格舞种。比如传统舞蹈类的芭蕾,民间舞,古典舞强调的是风格;现代舞,即兴,编创偏重个性、创造力的培养。但是都离不开对身体的认识,以及对空间、时间的理解,力效、关系等相关因素的认知。拉班的课程有效帮助学生理性地建立起这些概念,解决整个课程的共性问题,从原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动作,从而对其他舞种课程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有利于舞蹈的保存和传播

  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体是舞蹈艺术最主要的记录与传播方式。受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相对落后的制约,这一时期舞蹈艺术主要依靠人的身体进行直接记录和传播。由于这种传播方式符合舞蹈艺术的本质特性,所以迄今为止,口传身授依旧是舞蹈教学中的主要方式。但我们可以想象人类动作语言的探索与发展,在一种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方式中进行将会多么缓慢。因为人体记录的遗憾难以统一和恒定,每个人的身体感知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故无法将舞蹈真正地固定下来,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变形甚至流失是必然趋势。

  与人体记录舞蹈相比,舞谱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对舞蹈艺术记录与传播出现了自觉的意识。无论是文字舞谱或是图形谱,这种固态的物质形式,多年后让人有章可循。随着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大大推进了记录舞蹈动作、服装、音乐、舞台布景等相关内容。但影像技术平面扫描似的记录方式使后人无法完全解读舞蹈的内在精神及舞者情感延续的内容。舞谱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它通过描述被服装遮挡住的动作形态,甚至是人体内部的动作发力状态,起到对动作立体透视描述的作用。

  从发展的角度看,舞谱的符号系统是联结舞蹈与计算机的桥梁与工具。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舞谱形成多样化的新格局提供了可能性,使它的功能和作用在记录、编创舞蹈的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优势。数字媒体推动了舞蹈的发展和普及,也使舞蹈记录的方法更加丰富。无论在职业或非职业的舞蹈人群中,舞谱作为记录舞蹈动作,传播舞蹈思想重要的手段,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四、结语

拉班舞谱和动作分析理论是拉班留给人类的瑰宝。谱学作为较为完备的动作记录系统,为舞蹈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使每一位动作学习者接受到整合式多元化的动作教学,在知识与经验,身体与思维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对人体动作有全局观的认知。动作分析体系作为保障舞谱再现舞蹈作品的基石,有其不可忽视的魅力。它帮助我们延伸到舞蹈人类学、舞动治疗、舞蹈美学等知识领域,并相互交织渗透,有效拓展了舞者的专业范畴。让我们用这种启发性的观念去看待动作的原理,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向拉班——这位伟大的人类动作研究者致敬!

  唐 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讲师

  责任编辑:李松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