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张长森文学作品集》序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738
王文章

  《张长森文学作品集》序

  王文章

  张长森兄是我钦敬的一位朋友。

  不仅是我,文化领域凡与他比较熟悉的人,都对他的睿智、幽默、热情,分析问题的深刻和工作的严谨给以很高的评价。

  张长森兄让我钦敬,首先是他驾驭工作大局的能力。他从一个文学青年到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厅长,在这个位子上一干三十多年。文化工作曾是意识形态的敏感领域,“文化工作危险论”的说法曾流行了多少年。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的三十多年间,文化领域曾有多少波澜沉浮;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又有多少潮起潮落?在山东这样一个文化大省的文化厅长位子上,会需要怎样的心力驾驭文化的航船,穿越波峰浪谷,持续地推进文化建设?个中甘苦,大概只有身在其中者才能体会。这么多年来,山东从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在全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不少次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张长森厅长发言简洁明了,但他的思考,都会给人以启发。从山东多少年来持续稳健的文化发展和张长森厅长实事求是、敢言直言的真知灼见中,很多人会思考文化艺术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思路和方式来发展来管理。

  张长森兄让我钦敬,还有他待人的热情与直率。他身上,比较典型地体现着山东人的真诚、热情和直率。他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我的印象中,张长森像很多领导干部一样,每天都是上班下班,陷在没完没了的工作之中,他没有打牌、唱歌之类的业余爱好,也没有体育活动,工作是他的惟一爱好。他对自己工作要求严格,批评人有时不留情面。但他又有很细心的一面,对他工作范围内的每一位同志的个人发展,遇到的困难,包括家庭生活中的困难,他都放在心上。特别是对老艺术家的创作、教学和具体生活困难等要求,他都千方百计想办法去解决。山东的很多老艺术家对他有很深的感情,无疑都是从三十多年的工作相处中积淀下来的。

  张长森兄是一个敢讲真话的有原则的人,处人处事远非八面玲珑应付裕如,而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三十多年,退休之时还得到大家真诚的拥戴与肯定,仅靠有工作能力是难以做到的。我想,大概很重要的是他在人生历程的曲折中历练的淡定使他有了定力。人之心胸,有欲则窄,无欲则宽;人之心气,有欲则馁,无欲则刚。从一个文学青年而一举为省文化厅副厅长,非己之想也,是时势之推也。既不因此而张皇,也不因此而忘形,我仍是我,脚踏实地,正派做人,不做凌云之思,亦不做趋炎附势之事。长森兄正是因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一路长久地走来。汉代张衡在他的《归田赋》里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持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荣辱也就置诸脑后了。在张长森文化厅任上,也曾有过组织部门拟安排他到仕途更开阔的工作岗位之时,但长森兄却婉谢了。有了这份超脱和淡定,所以工作抓得起,荣辱放得下。

  张长森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位单纯的文化领导管理干部。其实,他的文化修养,特别是文学素养是很高的。从我们重新读到的他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创作的这些小说中,可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些作品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文学》、《萌芽》、《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上。五六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不脱稚嫩,又有思想的概念化,但洋溢其中的生活气息,生动鲜活的乡土语言以及刚刚走上文学之路的一位青年的内在激情,在今天仍有一种感动人的力量。青年张长森生活、劳动在农村,熟悉那些朝夕相处的纯朴的农民,比如在《成山爷训牛》这篇作品中,他描写的成山爷这位农民如何训牛的细节,没有生活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他描写的成山爷像对待孩子一样对牛犊的爱,读来也令人深深感动。一个二十多岁的农村青年的创作,很难摆脱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的局限。实际上不少成熟的作家也很难摆脱这种局限,正是这种局限造成的思想概念化,使得这些作品在今天已难具有思想的意义。但正像作者所说,这些作品,记录了“一个农村青年从热爱文学创作到走向社会的心路历程”。当然这些作品也可以让读者从一个角度去看到当时农村社会的一个侧影,也可以让我们反思文学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的永恒议题。读这些作品,我也想象,假如长森兄三十多年前不在文化行政工作岗位,而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在改革开放的思想进程中,他开阔的思想,与他洋溢的才情和很好的文学语言能力结合,一定会在不断突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中创作出具有震撼力的优秀之作。当然,人生历程往往非自己所能安排,长森兄在文化领导管理岗位的成就,也堪称是一张人生满意的答卷了。

  愿长森兄保重身体,健康长寿!(《张长森文学作品集》已由明天出版社出版)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李松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