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趋势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0587
李建伟

  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趋势

  李建伟

  由于现代艺术发展的多样化形式,导致设计师必须面对陶艺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洞察现代陶艺创作的风格演化、现代陶艺创作多元化的背景以及现代陶艺创作多元化发展的体现元素,可以发现现代陶艺的多样化发展,是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密不可分的,是当今时代文化多元性发展的产物,掌握这些要素能给陶艺创作带来全新的设计理念。

一、陶艺创作的风格演化

中国作为悠久的陶瓷文化古国,从过去陶瓷产生到现代陶瓷艺术形成,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演变。从陶艺的发展史来看,在传统向现代发展过程中,陶艺创作中的造型和图案对陶艺作品的形式美,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陶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以多样的形式给人们崭新的视觉感受。如今国家积极鼓励和资助文化创意产业,陶艺也是其中之列,在大好形势下,陶艺的创作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现代陶艺创作的多元化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2014年全国美展获奖的陶艺作品整体创作形式上就可以看出这些趋势,其一,陶艺语言表现突出,入选作品充分运用了陶艺的当代表现手法,用陶艺语言表达情感,既远离了传统的实用性,又与雕塑艺术语言相区别,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其二,跳出了现代与后现代的窠臼,不再简单的跟随西方的艺术流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陶艺表现形式,激发了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其三,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陶瓷技艺的血脉,而且融入了现代艺术的精华,充满创意、富有特点,令人振奋,传承了中华文脉,体现了中国风格,表达了中国气度。单在装饰形式上,这些来自于不同地区和不同题材的陶艺作品,形象的展现了现代陶艺创作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从构成的观点看,一些作品采用的是单体图案装饰形式,画面饱满整体。一些作品运用序列化的装饰和造型手法,经过一定的排列方式实现了视觉形象的秩序化,最终表现出了艺术品的和谐统一,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还有一些作品是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原理,在色、釉的表现中达到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艺术效果,并且在单体的形状,位置,大小等方面做了创新,达到一种统一和变化相融合的艺术效果,避免了因过多的重复而产生的乏味感。这些艺术品的创作,不仅是作者对装饰手法的熟练驾驭,同时也是作者对现代生活多元化理解的内涵表现,是现代陶艺创作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二、产生现代陶艺创作多元化的背景

(一)学院派构成陶艺创作的主流导向

  20世纪80年代,陶艺在国内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方现代艺术影响了中国当代陶瓷文化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在不断和外界交流沟通,促使了陶瓷艺术向陶艺的转变,而且孕育了一批具有崭新当代艺术思维的陶艺家。

  现代陶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陶艺,一类是主流美术陶艺。按区域分又可以分为学院派陶艺和瓷区陶艺,如景德镇瓷区、宜兴瓷区、淄博瓷区等,这些地方具有传统风格的陶艺创作,它们以实用型器皿陶瓷制作为主,生产前提是以市场的销售和顾客需求为导向,陶艺创作过程中注重材料与工艺的完美性,创造出的作品力求符合人们对传统文化需求的审美观。学院派陶艺主要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为主的院校陶艺,他们的作品对人文、传统艺术、历史等各方面有较深的理解与感悟。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认识与把握也更加全面和深入。现代陶艺作品的许多表现形式更多的运用“跨界”手法表现。如作者把不同时期、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手法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作品,把多元化的思想在他们的作品中完美的体现出来,同时也呈现了出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这种表现手法较多的是在学院派作品中体现的较为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学院派陶艺是我国陶艺发展的风向标。

  (二)陶艺创作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代陶艺的发展与其他艺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其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是共融的,具有互通性和公用性。陶艺产生至今就没有脱离过其他艺术主流思想的熏染,同时也担负着对人性和历史文化的思考,使现代陶艺要面对不同价值观和人文观的大众,这就要求陶艺创作必须把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融合起来。当今的学院派陶艺创作思路活跃风格多样,主要有超写实风格、简约风格、波普风格、装饰性风格等,这些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人文理念,体现了多元化的创造思潮。这些思潮不仅融思想性与文化性为一体,而且是艺术与技术的共同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种多元化的创作形式在陶艺的具体创作中,又以理性和科学的思维去表现,使人们的视觉审美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把大众的审美视域拉到了更加宽阔的环境中去,不仅仅放大了艺术审美的受众面,而且还把人们的审美观大大延长,人们徜徉在这多元化的艺术品中,不但领略到陶艺的风采,同时在心里上也有了更多元化的需求。

三、现代陶艺创作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一)构成语言的多元化趋势

  陶艺创作是运用泥料这种介质,进行的立体与空间塑造,作品的构成主要在“分—合—分”的行为中进行。以唯美形式为主的陶艺作品,对构成语言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在一个复杂作品的表现中,大的形体的穿插、扭曲要合理到位,细节上也不能忽视。如在环境陶艺创作中,作品要针对具体的环境考虑作品的造型、规格以及色彩搭配等这些细节是否与该环境相融合,要把握这些综合因素的确需要理论的指导。当然,审美意识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毫不费力的将创造美的形式语言组合起来,形成优美的造型,构成语言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黑格尔说:“艺术是理念,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体现这一理念与形式原理的正是现代陶艺创作,它即具有形式化的力量又兼具想象性的穿透力。有些作品作者以泥土固有的色彩做装饰,以自然的虫纹为肌理,造型样式看似随意,但在洒脱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由此可见,在陶艺创作中,设计师要把握在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固有的审美理念被打破,为充分体现陶艺家的独特审美个性,以器皿为主的形式美法则不再具有绝对性,而是更注重原料本身——泥土的自然特性;烧造工艺也要打破了原有的模式,转向以个人审美情趣为主的表达方式。

  (二)材料语言的多元化趋势

  陶瓷艺术的材质具有其独特的表现语言,创作者对材料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材料效果的创作多以自然界为师,自然界中白昼与黑夜、寒冷与温暖、干燥与湿润等现象呈现了自然界对立与统一的规律,这种现象长期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对陶艺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启示。在现代陶艺作品中,材质的表现有两个不可分离的要素即对比与调和,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显著的、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强烈的、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材料形式语言的表现很灵活。因此,泥土具有丰富的泥性、质感、色彩等材质特性,成为陶艺创作者表现其作品的多元手段。对于肌理现象及其作用的探讨和研究,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已做出大量贡献,肌理效果的合理运用,对空旷的形体表面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和视觉耐受力,亦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和品味,使人产生亲近的欲望。运用陶泥原始的肌理语言和人造肌理语言,可以为陶艺作品创作出丰富的肌理效果。因此,在陶艺创作中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便是肌理与肌理的构成语言,在相互组合与碰撞中产生的艺术火花,使作品魅力剧增。在施釉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宜的釉色进行相互的搭配,合理控制加与减手法的运用。作品上不同部位不同釉色之间的分区使用,可以达到风格迥异而又相融合的视觉美感。因此,设计师要清晰的看到,伴随现代材料科技的快速发展,材料的多元化使用成为各领域丰富产品形式的常用手法,陶艺创作也不例外,适当的把质感各异的其它材料运用在陶艺的创作中,或许能使作品产生一种意料之外的质感效果,材料语言的多元化运用成为现代陶艺创作的发展趋势。

  (三)装饰语言的多元化趋势

  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生活中的美,并且在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美的一面,陶瓷艺术更是通过创意把人们引向美的生活,陶艺装饰的语言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彩绘、雕刻、镂空等表现形式,也可以把泥釉巧妙搭配,形成既有内在美又有形式美的艺术作品。陶艺作品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多件组合,这主要看作者表达的意图。因此,作为设计师要敢于打破以往的规律,寻求一些新的突破去创新,创新离不开对生活环境意识的认知、对陶艺构成语言的深入探究、对艺术形式的重构等全面而系统的实施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诉,现代陶艺的多元化构成现象足以阐明,新的创作理念,其创作的形式既不受传统美学的束缚,也不受现代社会观念的制约,而是以当下主流文化为导向,并着重展现一种新的时代精神,成为现代陶艺创作具备的多元化构成语言。设计师要始终以敏锐的眼光和宽泛的知识,去把握社会的脉搏和应对审美潮流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全新的设计理念,成为引领现代陶艺创作的先行者。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洛文化影响下的豫西后工业景观设计”中期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453

  1.周光真.现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M].无锡: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

  2.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贾克奎·阿特金(英),杨志译.陶瓷创意设计秘籍[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孙晶.陶艺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苏珊·皮特森(美),简·皮特森(美).王霞译. 陶瓷工艺与艺术[M].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王朝阳,孟夏.陶艺技法[M].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7.罗兰·巴尔特(英).李幼燕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周雅铭,冯守哲.现代陶艺设计[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11.

  李建伟: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