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个温暖的拥抱
——看话剧《哥德巴赫猜想》有感
刘 平
写现实题材的戏难,写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戏更难,而写以科学家为题材的戏尤其难。可看了厦门大学创作演出的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却使我眼前一亮。想不到,高校的话剧主创者们把国际知名的科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写出了光彩,感动了在场的观众。
一、“我要打败维诺格拉多夫”
看《哥德巴赫猜想》(编剧王晓红,导演王根)的第一个深刻感受是,该剧写出了陈景润作为一名科学家的深沉的爱国之情。该剧通过陈景润的生活、人生经历和科研成就,写出了他爱国、奋斗和执着的科研精神,同时也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陈景润是著名科学家,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巨大贡献,在国际数学界具有广泛影响。但是,他的生活却极其简单,他的研究工作也非常枯燥,没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可以入戏。但是,编剧王晓红以满腔的热情和执着的韧劲,怀着对陈景润深深的敬佩之情,写出了陈景润生活的光彩、科研工作的执着精神和立志报效祖国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写出一个科学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真实。
从戏中描写看,陈景润在生活方面很不讲究,甚至有几分窝囊,说话木讷,不善于与人交往,但他并非一个性格软弱的人,他的性格中有着一种执着的坚强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只要他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会义无反顾地干下去,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甚至不顾及客观环境如何,确实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搞科研的干劲。他在生活上的不争、不取,正是他性格上不屈、不馁的基石,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说到底都源自一个“爱”字,即对母亲、对老师、对祖国的爱。所不同的是,陈景润所表达“爱”的方式与常人有些不同。
比如对母亲的爱。陈景润小时候体弱多病、瘦小、孤僻,但却非常聪明。一天夜里,母亲正在为家里的开销算帐,家里没钱,帐并不难算,但是,她怎么也算不清楚,在一旁做作业的陈景润,当时只有八岁,一下就帮母亲算出来了,母亲高兴极了,用力地抱了他。陈景润说:“这是我记忆里唯一一个母亲的拥抱,多甜蜜啊”。母亲爱他,他也爱母亲。母亲病逝时,他很难过。可是,他却没有参加母亲的葬礼仪式,而是躲在一个角落里做数学题。他说:“躲到数学里,我就不难过了。”
还有对老师的爱。在陈景润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聪明、勤奋和执著,是他取得成就的基础,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慧眼识才的老师如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和中国科学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等人的对他的抬爱和保护,包括一些同窗学友对他的关照,他的成长之路可能不会这样顺利,也许半路出现夭折也说不定。初来厦门大学学习,年轻的陈景润浑身充满的学习的活力与干劲儿。白天上课学习,已经满足不了他求知的需求,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新的知识,以致做出了一些违反校规的事情,比如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看书,招徕室友的反感。手电筒被人藏起来了,他就跑到有灯光的厕所里看书,有时一夜不归。警报响起时,同学们都躲到防空洞里,他却躲在桥洞里看书,急得老师、同学四处寻找。有的同学对他这样的行为提出意见,而老师却没有因此而批评他,只是善意地提醒他注意安全。大学毕业,陈景润去北京一个中学教数学,尽管他费了很大力气备课、试讲,但一上讲台,他就紧张得乱了方寸,前言不搭后语,连个最简单的问题都讲不清楚,被学生嘲笑。他遵照学校的旨意,不得已回乡养病,实际是被学校婉言辞退。他在家乡的街头摆了一个书摊,有人来买书他不卖,而是把书“借”给别人看,并热情地同那些好学的年轻学生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很多人对他的做法不理解,他却为自己的书发挥了作用而高兴。得知陈景润回乡的消息,厦门大学的王亚南校长到处找他,他敏锐地觉察到陈景润不适合做教师的工作,便给他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安排他去学校数学系资料室工作。对陈景润这样一个穷书生来说,这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既可以读好多书,又不用花买书的钱。正是王校长安排的这个资料室,成为了陈景润数学研究工作起步的基地,也是他研究工作起飞的跑道。在这个资料室,陈景润写出了他生平有影响的第一篇数学研究论文《关于〈他利问题〉》,立刻震撼了整个数学界。唯才是举的数学界名家华罗庚先生想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却遭到有些人对陈景润的种种指责,包括对他生活、仪表和演讲才能等方面的责难。华罗庚先生说:“中国科学院的人员,首先,应该是科学工作者,但是,我们要的不是高谈阔论专做嘶鸣的演讲家,而是肯下苦功夫的实干家。”他力排众议,克服一切困难,不拘一格,把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来,为陈景润的数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对他的研究成功的起航起到了助推作用。陈景润更是难掩心中的喜悦:“这就是数学的味道,汇聚着数学精英的气息,这儿就是数学的天堂、数学的圣地,是充满了数字和符号的世外桃源,从今往后,我就要在这儿生活了,我要用我所有的力量,登上数学的最高殿堂。”
尽管陈景润不善言辞,但这一切都使他深深地感动并永久地记在了心里。他把母亲的爱,老师们的爱,凝聚成一股孜孜不倦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精神力量,他要以实际行动报答抚育自己的母亲,精心呵护和培养自己的老师,最终的目的是报效自己的祖国。“我要打败维诺格拉多夫”,提高中国数学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与地位。
二、在数学中算出“温暖”
陈景润对祖国的爱,可以说始终贯串于他潜心研究数学问题、努力攀登数学高峰的自觉意识中。当那个扭曲的时代来临,一些人以“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批判华罗庚,只有不识时务的陈景润敢为华罗庚先生辩白:“华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大数学家,他放着国外那么好的条件,回到国内,一边自己做科研一边培养科研人才,而且他一直鼓励我们创新挑战不畏权威,怎么就成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了?”有人指责陈景润整天躲在那个小房间里研究“古人、洋人、死人”的东西!他说:“我就是一个热爱数学的人,做着一份研究数学的工作。”有人在会上说他是“白专典型”,他气愤地说:“白专红专我不懂,我只知道学习,做研究!”然后愤然地走出会议室。1966年春天,陈景润终于用“筛法”证明了“1 + 2 ”。他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发表在当年第17期的《科学通报》上,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好成果。可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扭曲时代中,陈景润的研究工作受到了很大干扰。尽管他远离政治,整天躲在那间不见天日的小房子里做研究,饿了就吃一个馒头,喝点儿开水。但那些造反派们还是把他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进行批判,给他挂上“寄生虫”的牌子,说他有病花了国家很多的钱。他没有反驳。但是,说他“研究一个外国人天马行空的猜想”是“卖国求荣”。他愤怒了!“我没有卖国!没卖国!我是爱国的!运动员打乒乓球拿冠军是中国人的光荣,(从地上捡起手稿)我陈景润拿数学世界纪录难道就不是中国人的光荣吗?!”造反派理屈词穷,说不过他,一怒之下烧了他的手稿,这是他的心血啊!他痛苦地嘶喊着。眼看着自己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陈景润绝望了,以“跳楼”来抗争。
编剧在大量阅读陈景润资料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消化,对陈景润的心理进行描写,细腻且真实。如面对外界的种种打击,陈景润不去辩白,也不想辩白,他毫不在乎,但他心里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研究航向,始终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以坚定的毅力与顽强的拼搏进行抗争,与外部形势抗争,与自己的心灵搏斗。
该剧用生动的故事和个性化的语言,写活了陈景润这个人物,使观众看到了一个外表儒弱、内心坚强、性格刚烈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这个形象身上,有作者无限的激情和对主人公的爱戴、敬佩之情,更有着她对时代的思考与反思。她把这一切化为一个个文字,散发出思想的光芒,就如那点点繁星,给人们的内心带来希望之光,鼓动起每个人胸中的波涛和爱国热情。
三、诗意的舞台呈现
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戏难写,也难演。该剧的演出有三大难题,对编剧来说,如何在描写对象的生活中开掘出有趣味的故事来,把握好人物的性格分寸,是一个难题;对演员来说,如何理解人物的行为,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并恰当地表现出来,也是一个难题;对导演来说,如何在这样一个叙事体的戏剧中,刻画人物性格,并把整个零散的故事融一个整体,在突出艺术性的过程中体现出内在的诗意来,也是一个难题。不过,我以为就目前的演出看,在编导演的共同努力下,该剧的舞台呈现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其中导演的舞台创作无疑提升了该剧的整体艺术品质。其突出特点是,该剧没有走一般写人物戏“豆腐流水账”式的模式,而是选取描写对象的人生经历中比较重要的事件和经历,以不同时代的歌曲连缀故事发展的时间脉络,烘托时代背景气氛,以优美的舞蹈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与梦想的飞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为该剧的演出增添了诗意的韵味。比如,烧手稿的一场戏就非常突出。当造反派蛮横地抢去被陈景润视为“生命”的手稿时,他开始是痛苦不堪,以弱者的“哀求”去阻止;当他眼看着手稿化为灰烬,他跪在地上捡起一页残稿时,顿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怒吼——“不……!”此时,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人物内心如波涛汹涌的愤怒!那真是“哭天天不灵,哭地地不应”。而小提琴曲《巴赫- g小调第一奏鸣曲,BWV 1001第一乐章》的响起,代替了人物情感的抒发,那激越的悲泣之声直刺观众的心灵,产生了惊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当陈景润战胜了一切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阻力,执着地沿着自己数学研究的方向前进,已经进入了最佳状态时,舞台上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陈景润独白的同时,众人围绕着“金字塔”各居一角,奋力书写,仿佛同时在进行着最复杂的数学运算,并向空中抛撒稿纸。众人起身绕着金字塔做更为激烈的运算,越来越快,最后几乎让人血脉偾张。伴舞者的舞蹈也随之渐入激烈。最后,陈景润及众人同时将稿纸抛向空中,音乐戛然而止,舞者定格。漫天飞舞的稿纸悠然飘扬、飞向四方……。
多么激动人心的场景!这是梦想的放飞,是信念的飞扬,是理想的飞升,更是该剧诗意品格的营造。
1972年,陈景润终于改进了古老的筛法,科学完整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将心血交给了北大教授闵嗣鹤,结论的正确性得到了确认。1973年,《中国科学》杂志完整地刊登了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新华社发文评论“这是20世纪数学的最大成就之一”。这一成果震惊了世界数学界,国际上称之为“陈氏定理”!
此时的舞台,陈景润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代表理想的“舞者”跳起了优美、舒畅的舞蹈,轻盈的舞步,美妙的旋律,似仙女飘落人间,烘托着这位摘取数学王冠上“明珠”的数学伟人。诗情、画意中蕴藏着多少激动与自豪!
这壮观、优美的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观众,使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兴奋异常,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中华民族又一次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为了母亲的那个温暖的拥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陈景润那样以自己的刻苦为母亲争光!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添彩!
此场面与烧手稿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每个看戏的人都不能不产生反思。
当然,该剧的创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在演出中,该剧使用大量歌与舞,为舞台创作增加了诗意韵味。但前半场的演出却显得诗意不足,不论是歌还是舞蹈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给人一种“戏不够,歌舞凑”的感觉。实际上,不是歌舞用得多了,而是没有把歌与舞同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歌是歌,舞是舞,歌与舞只是起到调整节奏、烘托气氛的作用,还没有与内容,尤其是人物的情感变化融为一体,所以就显得歌舞多了。如果找到了歌舞与内容的契合点,与人物的情感融汇在一起,无疑会使该剧演出的诗意韵味更浓烈。还有,造反派烧手稿一场戏的效果不足,应该是大火熊熊,不但烧得陈景润心痛,也要烧得观众心里难受。其主题立意就更突出了。
还有演员的表演,从校园戏剧的角度看,演到这样的水平已经很好了。但还有提高的余地,尤其是陈景润的扮演者,这个角色很难演,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挑战很多,难度很大。演的到位,就撑起了这台戏,就会让舞台演出更有光彩。对于目前陈景润的形象,总的感觉是儒弱有余,顽强的气魄和反抗的力度不足。李教授说陈景润:“没想到你看上去弱不禁风,开始在研究上这么有气魄”。而陈景润就是这样做的,他认准的道路就会坚定地走下去,以致搭上性命都不会回头。为搞研究,他一辈子都在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不管多小多破,只求放得下一张床、一张桌子,他用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忘记饥寒与病痛,算出温暖与满足。数学,不止是他的兴趣爱好,而是成了他生命的全部。其次,剧本对他的心理变化写得还不够到位,比如他在数学研究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时,他是怎么想的?有没有过动摇?支撑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他的性格与外界格格不入,受到别人嘲笑或打击时,他是怎么想的?尤其是造反派烧了他的手稿,他要跳楼时又是怎么想的?跳楼,是抗争,还是灰心丧气打退堂鼓了?这些地方都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内容,以使人物的心理发展更顺畅,情感更鲜活,同时也使他的人格更完善,使他的精神更感人。
刘 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松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