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飞:河套学院研究员
岩画又被称为“石头上的艺术”,是远古时期人们创作的一种画种,用来描绘日常生活、进行自我表达,是现今发现最早的一种原始艺术,也是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岩画是一种最直观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不单单有图画,还有文字的结合,阴山岩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山岩画以写意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性,运用象征性的人物、动物、天体、符号等表现自我认识以及某种情感和目的。具备了一定的意向性、表达性、可感悟性和叙述性,产生了使后世人回味无穷的特殊魅力,继而激发起人们的探索欲望。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文化意义深远,本文将分别从其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内蒙古阴山岩画的概念
岩画是指山体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镂刻的彩画、线条、浮雕的总称,人类在岩石上镌刻画面,大约有四万多年的历史,迄今被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岩画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非洲岩画大都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等东非国家,亚洲岩画绝大部分在印度和中国。中国岩画从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南方和北方两大艺术系统,而北方艺术系统中以表现动物形态和狩猎行为的内蒙古阴山岩画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成为后世研究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参考依据。东西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南部,其南北草原辽阔,夏季气候温润,草木繁盛肥美,适宜食草动物繁衍和生长,是孕育我国古代文明的生命之地。历史上在这里生活着诸多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如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民族相继在这里劳作和生活、繁衍生息,他们共同组成了蒙古民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积累、创造了璀璨多姿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阴山岩画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阴山岩画的出现最早可推至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近代。在阴山山脉西段东西长3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区域内,目前己发现的150多个分布群中共有5万多幅岩画,覆盖地域达2.1万平方公里,内容包罗万象,有人物、动物、狩猎、车骑、舞蹈、文字等,这些岩画或敲凿或涂绘或磨拭,形象地展现了我国北方草原上少数民族狩猎、祭祀、交战等历史场景,其粗糙而又美妙的图案、文字、符号、标记,留给了后世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内蒙古阴山岩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意义
1.民族文化意义
蒙古族以游牧、狩猎为生,游牧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狩猎场景的描写,数量很多很密集,就乌拉特中旗岩画,画幅总数约在900幅以上,就在几公海勒斯太不足5公里长的山沟中,有5处岩画密集点,画面有猎狐、猎熊、狩猎、舞者、牧者、骑者,有盘羊、北山羊、野猪、鹿、狼等野性牲畜和动物群,画面以单体形象为主,造型朴厚,夸张,不乏生动之作,如性器挺举的执弓猎人像、围猎中的夸张的鹿的形象、交配中的野猪形象,如表现群体交靖的图画、动物群像、场面宏大的放牧的图画等。另一处密集点是地里哈日岩画,数量在几千幅以上。岩画内容丰富,以动物为多,主要表现狩猎生活,也有部分游牧生活画面,构图完整,造型繁复、优美,形象逼真生动,充分展现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通过刻画生动紧张的围猎场景,反映出远古时期的蒙古人同大自然斗争的生存景象。2.审美文化意义
内蒙古阴山岩画是北方石刻岩画的重要一支,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社会时期人们用来表达审美艺术的形式。虽然受当时创作条件和创作水平的限制,阴山岩画不可避免地带着粗糙幼稚的痕迹,但其中展示出来朴素的、原始的、神秘的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值得后世品味。从阴山岩画的美术手法来看,阴山岩画用写意、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蒙古民族独特的美术感知。阴山岩画中使用的美术符号都非常抽象,这一方面是受到当时生活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北方民族崇尚力量的象征,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强调生命的强盛,以形似的写意手法为主,体现蒙古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的赞美。现在常见的阴山岩画,多以粗线和块面来造型,除了能经得住自然的风化、雨水的侵蚀外,还表现出刚劲、粗犷、质朴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独特审美意识。
3.宗教文化意义
古代游牧民族大都有自然崇拜和各种巫术活动,蒙古族也不例外。阴山岩画研究学者盖山林先生指出,岩画的地理分布并不是随机的,岩画的聚集地就是古代居民祭祀鬼神或举行盛大祭奠仪式的场所,是他们向已故的部落首领和祖先奉献牺牲的圣地,展现了对自然、祖先的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阴山岩画中的人像表大多面目恐怖、装饰奇特,据学者考证,这可能是他们对神的刻画,表达了敬畏和崇拜之情。阴山岩画中也有大量的动物图案,具有巫术意义,表达对动物的崇拜。另外,阴山岩画中各种日月星、半人半兽都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阴山岩画中寄托了蒙古族人的生殖崇拜,这与农业社会的思想根源息息相关。岩画中随处可见人或动物性器官的图像、以及人人交合、人兽交合的图像,都展现了父系社会对阳性生殖器的崇拜力量。蒙古族人笃信生殖的力量必须通过巫术获得,岩画中的野合代表了实际交合,人畜的交合则借助了旺盛生殖力的想像成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后期人们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性,此类画面就逐渐消失了。蒙古族以自然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文化被保留了下来,以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延续到现代社会。三、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历史意义
1.促进内蒙古族群认同团结
族群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情感的依附,族群认同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它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强调共同的血缘和继嗣,以共同的祖先、文化渊源以及历史而形成具有强烈凝聚力的群体。通常族群认同的依据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语言、信仰方式、节庆活动、服饰等方面。阴山岩画是蒙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载体,是民族成员自我认同和族群间相互认同的标志。在阴山岩画中经常有对弓箭的刻画,这个弓箭具有双重含义,既是作为一种武器,也具有生殖崇拜的含义,在时间的演变中慢慢变成蒙古族图腾崇拜物——苏鲁定,这是弓与箭的组合,代表力量、威猛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权力。在科尔沁草原上,至今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如果家中有男孩子降生,就在家门口的显眼处挂上弓与箭。这是蒙古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阴山岩画中记载的很多内容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联系蒙古族的重要纽带,激发民族内部成员的自我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2.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
蒙古族的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阴山岩画就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载体,为蒙古族优秀文化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化传承是保留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阴山岩画体现着蒙古族先民精湛独特的绘画技术和优秀的民族智慧结晶,通过对蒙古族先民原始的宗教行为和社会活动场景的记录,展示了蒙古族先民的精神面貌、艺术情趣和风俗习惯,并以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将蒙古民族的优秀文化向后人展示,为蒙古族文化形成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传承作用。阴山岩画以其独特的传承方式——视觉感应,将蒙古族先民的文化习俗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传递给民众,人民通过阴山岩画了解到蒙古族先民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或演变成了节日习俗,代代相传,使得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绵延不绝。四、结语
蒙古高原孕育了能骑善战的蒙古族人民,也给予了他们饱满的艺术创作灵感。阴山岩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文化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蒙古阴山岩画是中国岩画迄今数量最多,也是最古老的岩画群,全面地展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经济面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为后世研究蒙古族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