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音乐和语言一样,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人们在说话之前总要想:说什么?怎么说?通过思维组织语言,然后再把话讲出来。思维清晰,语言就流畅;思维混乱,语言也会失去章法。可以说,思维决定了语言,是内在的语言;同时,语言表达了思维,成为思维的外在表现。音乐表现与内心听觉就象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样,内心听觉能力的具备决定了音乐表现的准确性,而音乐表现则展示了内心听觉能力具备的程度,是内心听觉能力的外化过程。
一、内心听觉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内心听觉,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内心”对听觉的感受。这种感受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们“内心 ”对外界声音的感受,即当人们听到某种音响时,对其做出的反应和思考;二是人们“内心”对某种音响的感受,即当听过的音响未在外界出现时,人们对其做出的想象和思考。也就是说,内心听觉是一种听觉现象,是人的大脑在听音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早已熟悉的音乐形象;或是在听音过程中所形成的,也有的是新的、人们所不熟悉的音乐形象;或是一种过去曾经听过并经过加工后的音乐现象。沃尔特 ·金斯汀在他的《钢琴技法》一书中写道:“内心听觉,我觉得,是所有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如果缺乏培养和发展儿童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音乐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今后音乐学习的质量。
如何用简单、有限的音符和节奏来表达人类无限的情感,如何去理解不同的音乐形象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内容,这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想象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音乐的想象是根据头脑中已有的音乐形象,经过整理和加工产生新的音乐形象的过程。想象是音乐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音乐思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形象的创造、感受和表现,而音乐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对音乐的想象与联想源于音乐思维。心理学家证明:思维离不开语言的积累,如果大脑一片空白,就根本无法进行思维;思维往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即使是默想,也是在运用内部语言。由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可知,音乐思维同样也离不开音乐语言的积累,对音乐语言的储存是进行音乐思维乃至想象、联想的基本前提。只有旋律、音程、和声、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等一系列音乐要素在大脑中有一定量的积累和储存,才能有所依据地分析并反映出听到的音乐内容,才有能力加以想象、联想,并创造出新的音乐形象。如果事先不具备音乐形象的积累和储存,就不可能对现有的音乐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也就无法进行表达或理解其中的含义。《吕氏春秋》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充分说明了音乐想象与联想的巨大作用,但试想如果伯牙没有向成连先生学琴三年,不懂音律,对操琴一窍不通,即使他看到再壮观的景象,也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其化为美妙的琴音,更不能去感动别人。因此,音乐形象在内心的不断积累和储存是产生音乐的想象与联想的基础。
二、内心听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核心内容,是儿童全面成长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是相当复杂的生理与心理教育过程,它不同于高校音乐教育或成人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的自觉学习来进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用过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学生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而进行主动学习,虽然在某些技能的掌握上不如儿童快,但勤能补拙,教师亦不需过多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学前音乐教育则不同,它不能借助任何其它条件,完全靠儿童直观的感觉来接受新知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课程组织等教学活动都要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需要,学前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成长。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 1898 — 1998)在教学实践中建立了“天才教育”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让儿童从婴儿期就开始听录制好的音乐,使音乐的声响在儿童的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当儿童到了学琴的年龄时,通过记忆进行教学。由于儿童的内心已经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因此对音准的把握也就更为轻松。
三、学前音乐教育中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声音是音乐存在的形式,音乐也要遵循声音存在的规律。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各种各样的声波振动,是各种乐音有秩序的、而又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学前儿童是对声波振动最为敏感的年龄段,在这一时期重视对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终身受益。心理学上讲,能力是指 “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影响能力形成的两大因素是遗传与环境,前者是先天的因素,后者则是后天的影响。内心听觉是一种能力,它带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就是说,每个儿童本身具备的内心听觉能力水平有所差异,但是在现有的水平下,经过长期正确的培养和训练,这种能力完全可以得到逐步发展和提高,达到更高的水平,这就为内心听觉能力的后天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学前教育中,音乐课是集中训练儿童内心听觉能力的最佳途径,笔者将学前儿童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分为三个部分: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与训练;旋律性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和声性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
1.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与训练
音乐记忆是获得和积累音乐现象的心理过程。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发展儿童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基础,是建立旋律性内心听觉与和声性内心听觉的前提。如果没有音乐记忆力的支持,听过的音乐形象就很难完整地巩固和再现,其它的听觉思维活动也就难以进行。学前音乐教育对音乐记忆的培养与训练可从音准记忆与节奏记忆两个方面进行。
音准记忆,就是训练儿童对个别音的音高感,从听觉感知的角度确立音乐的存在方式,是儿童对乐音的初步感知与经验积累。对儿童进行音准记忆的训练方法主要是模唱。模唱,即模仿着唱。模仿是学习的原始方式,无论哪一门学科,最初的学习方法必定是模仿,尤其对于儿童来说,模仿更为重要。可以说,人脑中许多原始的信息都是通过模仿得来的。模仿通常与记忆相联系,是培养记忆能力的初始阶段;模唱则是提高音乐记忆能力、培养和发展内心听觉的前提,只有先学会模唱,才能继续进行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如何唱准音高是模唱练习的关键,儿童要想提高模唱时音高的准确率,就必须先跟着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来进行练习。在模唱时,要注意让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听琴的音高上,并调整好自己的嗓音,尽量使自己所唱的音高与琴声相同。同时,教师要能够分辨出哪些音唱得准确,哪些音高偏离了实际音响,差距有多少等等。
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节奏记忆训练的重要性。任何一种音乐都必须有节奏的存在。没有无节奏的音乐,只有无乐音的节奏。节奏不仅是旋律的骨架,它还可以独立地存在,并能够表现一定的内容。在节奏记忆训练中,按照节奏型由简到繁、节拍由规整到变换的顺序进行练习,着重注意音符的时值、节拍重音等问题,并结合旋律逐步发展儿童的节拍概念与节奏感,为进一步培养内心听觉能力打下良好的节奏基础。
2.旋律性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融音高、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并能够体现一定的情绪、感情和地域特色,是音乐的综合表现手法之一。旋律性内心听觉是内心对音乐旋律的一种想象认识能力,是对音乐的综合认知与记忆的能力。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旋律性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儿童掌握了对音高和节奏的理解与记忆的同时,就应开始进行旋律性内心听觉的训练,它要求儿童对音与音之间的横向联系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唱歌相结合是培养儿童旋律性内心听觉的主要方法。
3.和声性内心听觉的培养与训练
和声性内心听觉是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听觉活动,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唱出多声部的音乐作品,但却可以在内心中想象出它的音响效果。听觉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记忆和想象,同时这二者的结合又是上述听觉活动的基础。通过音乐记忆的训练,能够在儿童的意识里积累音高的实际概念,有助于对多声部作品的回忆与想象,为和声性内心听觉的训练奠定了基础;通过旋律性内心听觉的训练,能够使儿童认识到音乐进行的方向,更有助于在多线条声部交融时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和声性内心听觉的训练是发展儿童内心听觉能力的较高阶段,它是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记忆及旋律性内心听觉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听觉思维训练。发展和声性内心听觉,就要进行简易的多声部纵向思维训练,培养儿童的纵向听觉思维能力。多声部纵向思维与和声性内心听觉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多声部纵向思维的训练,能够使儿童从小树立立体音乐思维的模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对多声部音乐的内心感受和理解能力,促进和声性内心听觉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应时刻存在于学前音乐教育中,具备内心音乐听觉能力是儿童发展音乐活动的基础,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通过音乐记忆训练、旋律性内心听觉训练及和声性内心听觉训练等步骤,能够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内心音乐听觉能力,有助于儿童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只有明确了培养内心听觉的目的和意义,才能真正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质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