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许多语文老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立足教材,从中学习写作方法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也是习作的例子,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中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作文教学的最基本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学好教材,奠定写作基础。作文教学中我提倡模仿,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模仿的特点是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又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虽然模仿是提高写作能力的第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作文开始起步时,可以进行模仿,但入门后,必须脱离仿写,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二、注重对事物的观察,体味生活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作文,首先要解决的是无啥可写的问题。为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喜闻乐见感兴趣的活动,积累人生体验,使学生学会思索生活,表现自我,从而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也会写成什么样的文章。”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会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第一要素。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非常重视写作素材的真实性。因此,每个星期的作文课,我都利用一定的时间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写作,有时在校园里观察校园植物,观察树木、花草,有时在周末时间到野外写作,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自然得以提高。
三、注重片断与日记的训练
谚语说得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勤写片断,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茅盾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因此,我们要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让学生多记日记,多写片段,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强调观察要仔细,更要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并坚持写观察笔记,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内容可以是景物描写,也可以记述自己的心路历程,还可以是记述班里或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不一定要多深刻,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可以,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四、注重广泛的阅读与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五、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改中不断进步
有句话说得好:“欣赏出天才。”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需要善意的赞美,而老师的欣赏更为重要。老师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那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也应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在进行作文讲评时,我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从而不断进步。一般先让学生自评,画出好词、好句或好段。然后小组评,把自己最满意的词、句、段或新颖的开头和结尾读给小组听,这样可相互鼓励、取长补短,让困难学生也增强习作信心。最后,集体讲评,对于内容新颖、语句通畅且有个性的习作在班集体中赞赏,以启发全班学生,并从中感悟到习作的好经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那些颇有进步的习作,以及经过老师指导帮助的学生认真修改的习作也在全班赏析效果很好。
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阅读积累中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endprint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