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是中华戏曲艺术摇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晋剧的保护、传承、创新不仅是各晋剧院团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需求。
晋剧(中路梆子)与蒲剧(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晋剧流布于山西中部、北部,以及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西部,陕西东北部,剧团最多,流布地域最广,影响最大。
晋剧由统称为山陕梆子的蒲州梆子演变而来,确切的产生年代无法考证,据现有的资料记载,大约形成于清代道、咸年间。蒲州梆子北上,经过几十年与晋中地区原有的秧歌、影阁戏(皮影)的融合,逐步形成独立的剧种,受到了富商大贾们的青睐,纷纷办起了各种名目的班社,并且带到各省山西会馆。至今在一些会馆还能清晰地看到《满床笏》(即《打金枝》)的雕刻。晋剧在张家口兴盛,就是由于张家口是晋商云集之地。晋商对晋剧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早的晋剧和蒲剧一样,演员都是男性,角色男扮女装,能演许多功夫戏、靠架戏、武戏,声腔高亢激越,充满阳刚之气,但不免吼喊嘶哑。到上世纪 30年代,以丁果仙为代表的女演员登台,在声腔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生、旦声腔趋向柔和婉转,如行云流水,更加受到观众欢迎。
在晋剧发展史上,涌现了许多素负盛名的表演艺术家,如老十三旦(侯俊山)、毛毛旦(王云山)、说书红(高文翰)、盖天红(王步云)、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丁果仙(果子红)、张宝魁(筱吉仙)、张美琴、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乔玉仙等,凭他们的天才和创造,把《打金枝》《游龟山》《明公断》《火焰驹》《回龙阁》《乾坤带》《渭水河》《反徐州》《空城计》《下河东》《凤台关》《走雪山》《赠剑》《法门寺》《伐子都》等演得炉火纯青。在 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期间,晋剧演出了经过整理的《打金枝》《蝴蝶杯》《赠剑》等剧目,丁果仙、牛桂英、冀美莲、郭凤英、张美琴、王银柱、梁小云、刘仙玲等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乔国瑞获荣誉奖。
山西省晋剧院建立于 1959年,拥有丁、牛、郭、冀等一批造诣深厚的晋剧名家。 1961年成立了晋剧青年团,演员主要来自戏曲学校的学员和随团培养的青年演员,丁、牛、郭、冀等前辈都是他们的老师。这批演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上世纪 60年代至 80年代晋剧舞台上的骨干力量。他们中有名闻遐迩的王爱爱(青衣)、田桂兰(花旦)、马玉楼(须生)、冀萍(小旦)、王宝钗(小生)、姬荣生(丑)、张友莲(刀马旦)、刘汉银(须生)、郑忠贤(大花脸)、温明轸(须生)、金世耀(二花脸)等。在赵步颜、王辛路、刘元彤、温明轩、陈晋元等艺术家的精心改编加工下,出现了《含嫣》《金水桥》《小宴》《杀宫》《算粮》《见皇姑》《打神告庙》《喜荣归》《打焦赞》等一批精品剧目,《小宴》《杀宫》《算粮》进京演出,创造了七进中南海的空前业绩。之后他们又创作演出了《三上桃峰》,移植了《龙江颂》,迈出了编演现代戏的步子。他们的足迹走遍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等地。田桂兰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进入上世纪 80年代,山西省文化厅提出“综合治理,振兴山西戏曲”的口号,在山西省晋剧院又一次办起了青年团。演员是来自戏曲学校的毕业生和省中路梆子青年演员培训班的学员。请老演员当老师,抽调晋剧院最有代表性的创作人员到青年团工作。新排出他们的代表剧目《打金枝》《富贵图》《桐叶记》《崔秀英》《尤庚娘》《教子》《小宴》《杀宫》《见皇姑》《拿高登》《凤台关》《油灯灯开花》。他们再次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走向天津、西安、成都、昆明、玉溪、大理、长沙,并且唱响香港、澳门、台湾,走出国门,享誉新加坡、澳大利亚。
在青年演员里拥有栗桂莲、孙昌、张智、宋转转、崔建华、苗杰、王晓平、杨爱莲、陈红、陈转英、孙红丽、王二庆等一批新秀。他们中栗桂莲、宋转转、崔建华、苗杰获得梅花奖,张智、王晓平、杨爱莲获得文华奖,陈红、杜玉丰、陈转英获得白玉兰奖。为他们的剧目精心创作的温明轩、张万根、刘和仁、刘和耀、马步远、吕荣贵也获得了文华奖,充分显示出晋剧艺术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可喜景象。
晋剧于 2006年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晋剧院代表性传承人有牛桂英、乔玉仙、王爱爱、田桂兰、马玉楼、冀萍。在传承人的精心指导下,晋剧院恢复了一批传统剧目,如《斩黄袍》《打渔杀家》《游龟山》《戏叔》《东宫扫雪》《天水关》《渭水河》《赠剑》《重台》等,真正体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全院上下凝心聚力、锐意创新,努力打造精品剧目,隆重推出了别具一格的《晋情晋韵 ——晋剧名家交响演唱会》和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的大型原创晋剧《巴尔思御史》,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目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山西省晋剧院更新观念,提高文化自觉,群策群力,为把晋剧院建设成为晋剧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实验的坚实基地,砥砺奋进,为打造山西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