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谈幼儿的保育工作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百家·下旬刊 热度: 13152
袁宝玲

  目前保育工作在一段时期内并不被基层的幼教工作者重视。这种状况使幼儿园各类人员不能形成保育合力,保育工作举步艰难,成效甚差,它无疑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保育是日常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婴幼班孩子而言,保育工作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理论到实践上对保育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以期明确现代幼儿保育的工作目标、内容和评估体系,使“保”与“育”真正结合起来。

  一、保育员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是幼儿园课程内容之一。第一是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洗手洗脸的习惯,洗头、洗脚和洗澡的习惯,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习惯,剪指甲和保持衣服整洁的习惯等。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第二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等。遵守时间习惯。要有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餐、睡觉、休息、学习和游戏活动等,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习惯。根据小孩子年龄的特点,让小孩子做一些自身的、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睡眠习惯。要培养幼儿养成独自上床、按时睡觉起床、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不骚扰他人等。对于这些,保育员要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我们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

  二、保育员要加强幼儿的心理环境的管理

  婴幼班孩子的心理比较脆弱、害怕陌生的环境、对父母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不会与人交往。尤其表现在开学初,那段时间孩子哭闹着不肯来园的很多,因此老师首先要在情感上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针对不同孩子的心理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个性比较内向、依赖性强,喜欢“粘人”,所以每天早上我都热情的去抱抱她们、亲亲她们,在活动中总是牵着她们的小手,陪着她们一起玩,使她们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不再惧怕来园。有的孩子虽说是个大男孩,可他们在心理上还处在“未断奶阶段”,对自己的小玩具特别依恋,吃饭、睡觉、游戏等,样样离不开。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使其愿意来园,保育员可以同意他们将小玩具带在身边陪伴着他们。当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后,便鼓励他们:“小玩具累了,想回家睡觉了。”让他们逐渐摆脱对玩具的依赖。

  三、保育员要做好幼儿品德教育的工作

  首先是要有爱心。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发育、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但是,对于幼儿渴求他人之爱的心理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幼儿在生理上需要爱,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教师和成人的爱。因此,保育员要在道德情感方面尽量多给幼儿一些诚恳、温慰和关爱,竭力避免造成幼儿心理伤害。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爱我”,“我是好孩子”的快乐。幼儿的这种心态,必将在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幼儿教师必须一边工作一边提高业务水平,学习运用“爱、耐、导”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把幼儿品德教育工作做好。然而,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又不完全取决于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还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幼儿所接触到的环境影响。正面的教育影响力度越大,教育效果越显著。

  四、保育员要注意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第一,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第二,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第三,及时对幼儿鼓励、引导。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五、保育员对幼儿的教育要讲究开放性

  首先是教育内容上的开放。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重,围绕幼儿自我、家庭、幼儿园、社区、自然、未来等方面,全面布局,统筹安排。最近几年,我国幼教工作者已经把小组教育和个别教育也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开展了许多探索研究工作,活动区教育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教师规定各组幼儿轮流在某一活动区里玩;让每组组长自由选择某种活动,然后全组幼儿和组长一起去活动;有时教师让“小帮手”去安排每个同伴进行某项活动。结果,只有个别幼儿有自主权,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活动,而大多数幼儿的个体差异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教师应从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为他们提供自主活动、自由选择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师生关系上的开放。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幼儿园教师能够持民主的工作作风,既注意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又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质量。但仍有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或在教育的某个环节上,采取专制的态度,忽视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把幼儿当作消极被动的容器,以为只要对幼儿“灌”、“管”,教育就能取得效果,其结果却是适得其反。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