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白俄罗斯音乐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独一无二的一朵奇葩。白俄的钢琴音乐是白俄音乐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它在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人们把它看作白俄罗斯精神遗产和艺术经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组成部分可以被定义为白俄罗斯钢琴文化。本文试从音乐体裁的角度来探究白俄20世纪钢琴音乐的概况和发展。20世纪,白俄钢琴体裁大致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钢琴协奏曲
纵观20世纪,白俄作曲家们共创作了约50部协奏曲,克鲁莫夫(1940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是其中的早期作品。到了50年代,白俄国内音乐会生活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作曲家们开始积极创作钢琴协奏曲,如:卡明斯基创作了著名的三部协奏曲、蒂曼德和格列博夫的协奏曲处女作和白俄老一辈作曲家季科茨基创作了“钢琴与乐队”协奏曲。卡明斯基创作的三部协奏曲,是战后国内音乐生活中重要的大事之一。其中包括两首钢琴协奏曲和一首以白俄著名舞蹈为题材的协奏曲幻想曲《尤罗奇卡》。由于第一批钢琴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手法都比较简单,所以卡明斯基认为应该首先用于充实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学曲目。卡明斯基的第一首协奏曲是根据古典主义传统创作的,共由三个乐章组成。在体裁和表达手法方面,卡明斯基继承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音乐传统,而在形象内容的表达方面则继承了柴可夫斯基(在中间部分将抒情主题和舞蹈谐谑主题融合在了一起)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传统。在这一时期,蒂曼德的创作是协奏曲体裁发展的里程碑。他在创作中融合了白俄民族歌曲的传统、波兰民间舞蹈的循环旋律、欧洲造型艺术传统和体裁的处理方法。这对后来协奏曲的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60年代,格·瓦格纳为一系列器乐协奏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斯莫利斯基选择钢琴协奏曲体裁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布特韦罗夫斯基1964年创作了这一时期著名的钢琴协奏曲《协奏曲童话》,也为复兴这一体裁做出了重大贡献。1967年,青年作曲家施莱格举办了自己的钢琴协奏曲首演。在西班牙杰出雕刻家戈雅一系列雕刻作品的影响下,科尔特斯创作了钢琴协奏曲《随心所欲》,该曲的首演成为60年代音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70年代初,作曲家们对协奏曲体裁的兴趣有所下降。这一时期,卡明斯基(1972年)创作了自己的最后一首钢琴协奏曲,波德科维洛夫完成钢琴协奏曲《家乡曲调》的第二稿。然而在70年代后五年,作曲家们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钢琴协奏曲,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白俄钢琴协奏曲体裁的形成和发展。这一时期,白俄老一代(阿别利奥维奇)和新一代作曲家(斯莫利斯基、扎林茨基)又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协奏曲体裁。
到了80年代,年轻一代作曲家在器乐协奏曲体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很多年轻作曲家来说,这不仅是创作协奏曲体裁作品的开端,也是他们艺术生涯的开端。在众多作品中,索宁的《勋伯格协奏曲》(1981年)以其勇于革新音乐语言、寻找有效表达手段的尝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80年代后五年,最引人注目的是白俄主流作家格·瓦格纳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青年》(1986年)和《双钢琴协奏曲》(1988年)。
90年代,值得注意的是克列瓦涅茨的钢琴协奏曲(1990年)和莫斯尔斯基的第四钢琴协奏曲(1991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倾向于爵士乐风格。
二、奏鸣曲
奏鸣曲和协奏曲一样,在白俄钢琴作曲家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20世纪,白俄共有40多位作曲家从事奏鸣曲创作,共创作了70多首奏鸣曲。奏鸣曲在白俄的形成和发展始于30年代。这一时期,阿克萨科夫(1933年)和波德科维罗夫(1936年)先后创作了钢琴奏鸣曲。之后,奥洛夫尼科夫和克鲁莫夫的奏鸣曲作品极大丰富了钢琴曲目。
卫国战争时期,克鲁莫夫、阿别利奥维奇仍然坚持从事奏鸣曲的创作。战后初期,白俄作曲家对大型奏鸣曲有了进一步认识。早在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奏鸣曲创作的阿拉多夫在50年代仍然坚持从事该类体裁作品的创作。这一时期,库兹涅佐夫和蒂曼德也创作了小奏鸣曲。
60年代初只有格里戈里耶夫创作了《三种情绪》(1964年),而其他作家几乎未进行奏鸣曲的创作。60年代后期,作曲家逐渐恢复了对奏鸣曲的兴趣,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体裁:波德科维罗夫的小奏鸣曲—幽默曲(1966年)、扎鲁布科的以巴赫为主题的奏鸣曲—赋格(1967年)等。著名作曲家鲁琴科和汉诺科也开始从事奏鸣曲的创作。
70年代和80年代是白俄钢琴奏鸣曲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作曲家创作了30多首钢琴奏鸣曲,其中最优秀的是蒂曼德[1]于1980年创作的奏鸣曲。奏鸣曲体裁在新一代作曲家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证明了年轻一代的创作已经日臻完善并具有专业性特点。这一时期重要的作曲家还有:博尔佐娃、多莫拉茨基等。
从70年代末开始,作曲家对奏鸣曲体裁的兴趣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到90年代,奏鸣曲的领先地位被其它体裁(包括钢琴套曲)的钢琴音乐所取代。
三、变奏曲
钢琴变奏曲在数量上逊色于协奏曲和奏鸣曲,但是变奏曲体裁作品在白俄演奏家的音乐会曲目以及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白俄作曲创作中钢琴变奏曲风格的发展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有蒂曼德、瓦格纳、苏鲁斯、卡列特尼科夫。白俄作曲家们从50年代开始创作变奏曲,这一时期,蒂曼德的变奏曲获得了钢琴家们的极大好评。同时,布特维洛夫斯基的变奏曲(1955年)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安奇科夫和切列德尼琴科(1954年)也创作了两部变奏曲汇集。此后,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即白俄作曲家对钢琴变奏曲的创作具有周期性,他们总会隔几年(1至5年)进行一次变奏曲的创作。
其中,大部分白俄变奏曲集都是以民歌为主题的。格·瓦格纳的变奏曲集追求技艺的精湛,这是他作品的倾向,与保持民间旋律的深刻性和生动性不矛盾。很多变奏曲在结构、表达手法、曲式结构方面有“教学”倾向。例如:蒂曼德创作了以民歌《多么明亮的月》为主题的变奏曲,适合音乐学校的中高年级学生使用。同时,在教学实践中,b小调变奏曲也广受欢迎,该变奏曲主题新颖奇特,在精神和风格上接近斯拉夫民间旋律,既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又可以在音乐会上演奏。
四、组曲
组曲体裁是白俄作曲家在室内乐领域最鲜明的创作成就。钢琴组曲类型种类多种多样,很多钢琴曲都属于这种体裁。由于这些钢琴作品以作曲家不同的创作构思为基础,使得对作品的系统化分析变得非常复杂。白俄组曲体裁最初的作品是克鲁莫维创作的,他是哈恰图良的芭蕾舞剧《加雅涅》(1939年)中组曲的作者,还是著名作品《舞蹈组曲》(1940年)的作者,该作品很多年都是国内外最受欢迎的钢琴作品之一。1940年卡明斯基创作了以白俄民间舞曲为基础的钢琴组曲。
白俄作曲家用这种体裁进行积极富有成效的创作50年代[2]开始复兴。这时期出现了两部儿童组曲:波德克维洛夫的《在少先队夏令营》(1952年)和蒂曼德的《儿童生活舞台》(1953年)。这两部作品都被列入了白俄儿童音乐学校教学曲目里。
60年代和70年代初是白俄组曲体裁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期作曲家极力追求音乐语言的革新和形象内容的加深,从整体上重新审视了组曲体裁。属于这类作品的有斯莫利斯基的组曲《光的弹奏》(1964年)、阿别里奥维奇的两部组曲《壁画No1》(1965年)、《壁画No2》(1972年)、科尔特斯的组曲《对比》(1970年)等。
70年代中期,白俄国内钢琴学校频频兴起,发展势头良好,兴起了对“儿童”组曲的热潮。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波德科维洛夫《小型组曲》(1970年)、苏鲁斯《春之光》(1982年)和《中学组曲》(1984年)、索宁《克里米亚七首儿童乐曲》(1982年)、穆拉什科的组曲《魔鬼的宝藏》(1992年)。
五、复调
在白俄音乐教育中形成了这样的传统:大型复调音乐和乐曲的学习是教学曲目中的必修课。对民间旋律进行小规模的复调处理符合白俄民间音乐的创作风格。然而,在战前白俄作曲家没有创作一部复调作品。1950年,阿拉多维写了以白俄民间音乐为主题的两首赋格曲,同年阿别里奥维奇写了以白俄民间音乐为主题的两首四手联弹复调钢琴曲。
60、70年代,复调作品的创作保持稳定。白俄作曲家对复调作品的特殊兴趣产生于80年代,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种类繁多的复调乐曲:拉辛斯基的三首赋格曲(1981年)、谢雷的前奏曲和赋格、利特维诺夫斯基的两首赋格曲、科贝奇特的创意曲《忧郁的斑马》、别利秋科夫的前奏曲和赋格等。
结语
白俄钢琴创作的形成过程整体上反映了白俄作曲学派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趋势,即:以民歌和民间舞曲的音调为支撑。歌唱性和舞蹈性是20世纪白俄作曲创作的特征,也是钢琴音乐的鲜明特点。钢琴作曲创作发展的初始阶段(战前时期)钢琴作品相对较少,卫国战争为白俄钢琴音乐领域带来了新的特点:颂扬英雄为主题。60年代是白俄钢琴创作真正繁荣的开始。到了七八十年代,白俄作曲家在钢琴音乐领域进行着积极高效的创作。20世纪末,随着其他表演专业(如白俄的双簧管、铜管乐的)的积极发展,加之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作曲家对钢琴音乐的创作热情有所减退。
白俄作曲家的钢琴创作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部分,属于世界钢琴音乐中最优秀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
注释:
[1] 蒂曼德从1954年开始注意奏鸣曲体裁作品,并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小奏鸣曲。
[2] 1950年侨居国外的罗文斯基创作了钢琴组曲《Grand Suita》。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