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诗歌为伴

时间:2023/11/9 作者: 创作 热度: 16814
作者:王晶晶

  学校: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

  或许人忙碌奔波这一生,不过是为了寻求真正的自己。既如此,何不舍弃这俗世千万,从此归于天地,与诗歌为伴。

  ——题记

  对于“诗歌”这个词,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有人厌倦它的枯燥与乏味,离开了校园以后,或许终身都不会再次接触;有人把它视为文化瑰宝,屡屡感慨于古人的聪慧,却没有更深层次的见解;还有人对诗歌已经不仅仅是欣赏了,他们通过诗歌去共情,去反复体会古人的情感,把诗歌深深地烙印入自己的内心,终生与之融为一体。而恰恰是最后一种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字字句句中蕴藏着的情感,才能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

  我对诗歌的热爱,客观地讲,来得十分微妙。或许是第一次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上,于是有了“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的触动;或许是第一次登上了张家界的天门山,于是体会到“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的震撼;又或许是游历过万水千山,于是衍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冲动。它带给我的,从来不止是文学上的欣赏,更是一种直入灵魂的感动。而对诗词的兴趣,也正是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悄然滋长的。

  提起古代的诗人,最让我喜欢的,莫过于苏公,子瞻先生。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已,早期与之琴瑟和鸣的妻子王弗逝世后,他又接二连三地受到了贬谪。还因为乌台诗案一事被打入了大牢,甚至差点丢失了性命。当时,因为政见不合,苏轼被择期问斩间只有苏辙一个人为他辩解。而身处江宁的王安石得知此事时,想到了苏轼的才情,快马加鞭让人将自己的亲笔书信呈给皇上,这才救下了苏轼。谈及此处,我又不得不说一说苏王之间超越政治立场的那一份感情。他们的政治立场完全相反,却从“文人相轻”走到了“文人相亲”。王安石为苏轼解围,苏轼为王安石讨名号。他们互相欣赏,惺惺相惜,两人的互动无一不流露出两位才子高尚的风骨。而这种高洁的友情,也的确流芳千古,为后人所称道。

  苏轼最能打动人的,是他那穿透骨子的“乐天派”精神。周围所有的人都替他担心不已,可无论生活有多么跌宕,他好似从来都是逍遥洒脱的心态。你说他从来都没发过愁,他也曾提笔来一首《江城子》抒发对亡妻的怀念。你若因此怀疑他的态度,他偏偏又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总能驱赶走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苏轼的乐观惹人心疼,可他自己仍旧自在潇洒,仿若无事入得了他的眼,扰得了他的心。而他的诗句,也能充分体现这一难能可贵的品质。

  明明古代的诗人品德那么高尚,作品那么经典,可为什么现代人对古代文学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了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难以读懂与理解。语言断句上的差别,各式各样的隐藏典故,想要真正读懂一首诗,需要无比坚实的文言基础,这不禁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抑或者,即使你的基础足够牢固,也总会遇到一些从没见过的生词和典故。无法理解,所以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不能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思考,甚至完全看不到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凭什么能流传千古。对自身民族文化瑰宝所持有的消极态度,无疑是让人寒心与沉痛的,为什么不试着坐下来慢慢感受呢?哪怕是一字一字去细细品味,哪怕是一点一点地查阅资料。享受诗歌的过程,也将是你打磨心境的过程。

  与诗歌为伴吧。让优美的语句洗净你的灵魂,让真切的情感陶冶你的品性。或许当你真正领悟到其中魅力的时候,你也能在芸芸众生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奚广银老师点评:“与诗歌为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人生追求。作者在文中充分肯定了对待诗歌的第三种态度,正是有了这种态度,才有了作者对诗歌的兴趣,有了对苏东坡的喜欢和崇拜,有了心灵的洗礼和品德的提升。

  用“享受诗歌的过程,就是打磨心境的过程”来呼吁人们与诗歌为伴,用优美的诗句来洗净我们的灵魂,用真切的情感来陶冶我们的品性,进而让我们的精神找到归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