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我不常回老家。
那是一个山水环抱的村庄,不大的一方土地,那儿的人们仿佛大都有些亲戚关系。绕过一座小山,迎面一排排朴拙的小屋挨在一块儿,总显得十分和气。我的青瓦小院就在其中。一扇古旧而厚重的门,嵌着一幅我写的春联:“诗书赠他田舍郎,风雅留俺集东沟。”横批:“耕读传家”。进门,照壁后面,小院中一方浅浅的花圃,跃然着各色花朵,都是奶奶生前亲手种下的。一把笤帚置于墙角,一根担杖挂在檐下,一串风铃点缀于窗间;抬头,一颗苹果树撑起的这方天空,蓝得像用最纯净的油彩刚刚画上去的一样……我爱这一切。然而,我却不喜欢那蓝天下的青瓦屋顶。这瓦,仿佛被乌墨浸染,满是风吹雨打的痕迹,灰不溜秋的它们成了我在这片小天地的眼中钉,怎样看就怎么不顺眼。有一天夜里,我终于耐不住了,问父亲道:“为何不换掉这屋顶的青瓦?”他答:“曾经,这一砖一瓦一石都是家人们亲手砌起来的。瓦是一片片细细挑选,砖是一块块肩挑手提,砌墙的大小石头也是从四周的山上一处处寻来的。”父亲告诉我,曾有一位诗书满腹的年轻教师,迫于生活,劳累多年,才换来了这座小院——那是我的爷爷。于是,这承载着上辈人的记忆,也牵动了我的心,进入了我的梦。次日清晨,我早早爬起来,踏着晨光熹微,细细观察了每一砖每一瓦每一石,仿佛阅读着这座小院里数不清的故事。这青瓦小院里,飘荡着月季的芬芳。窗子泛着雅致的微光,窗台上三两只蚱蜢在嬉戏,白色猫咪也会悄悄拜访,讨几块鱼肉,再溜达出门,杳无踪迹。不知何时,父亲已来到我身后。“走吧,我带你换个视角再看!”我随父亲爬上门口的小山岗,驻足环顾四下的山坡,好一派“心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的景致。父亲说,这是他们小时候最喜欢的制高点,在这里,全村每一片青瓦坡屋顶都可以尽收眼底,还可以瞭望村外的山、河、路。循着父亲所指,我放眼望去,数百户齐整的青瓦屋顶,家家户户升腾着炊烟,宛如一幅静中有动的传世水墨画;一阵清风拂过,眼前层层叠叠的黛色瓦片恍若水荡涟漪;风大时,愈发波光粼粼,岁月摩擦的斑痕犹如鱼儿畅游其中。良久,我极目远方排浪似的山峦,努力想望穿几十年的往事烟云。很想问父亲,这青瓦下,可曾有过父亲不为人知的年少痴狂之梦?但我没有开口。从此我最爱的,就是这青瓦了。是啊,这青瓦,搭成了梦。这青瓦,没有翡翠的晶莹剔透,却越发显得深邃幽静。细细抚摸,先是感到清凉,之后却感受到了阳光的温热。瓦片已不光洁亮丽,而我不禁感到:岁月将它们磨洗得更加优雅。指尖轻轻划过一串碧瓦,耳际回荡着那瓦片叮当,如此柔和,如此深沉。它们用古典的美,赋予这小院、这山村独有的气质,美得朴素,美得清秀,美得含蓄,更美得亲切。一年后,再次回到老家。寻找那醉人的青瓦小院时,我却无法相信——我爱的层层青瓦,变为了沉重而刺眼的杏红色。“不!”我不可思议地大喊。“孩子,确实如你所言,曾经的青瓦怕是不再坚固了。”大人们告诉我,“当年的青瓦都是一片片手工模制出来的,费工费力,早已经被机制的红瓦代替了。”不等听完,我已转身飞奔上山岗,高高地俯瞰小小的村落。昔日的黛瓦重重,已变戏法似的换为一片片一排排亮锃锃的红瓦,但,这是多么拙劣的戏法啊!——我的青瓦屋顶哪里去了?瞬间,失落,委屈,别扭,无助……我的眼泪莫可名状地都要溢出来了!“不就是换了个瓦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人们一边安慰我,一边不解地摇摇头。
“哎!”父亲向我招手。“你看,这墙角还堆着几片青瓦呢。姑姑说是专门为你留的!”我拾起那三两块秀丽的青瓦,回想它们曾经泛着光芒的样子。将它们捧在掌间——仍如以前那样微光闪烁!“我也舍不得那些屋顶上的青瓦,真可惜。”父亲惋惜地说着,“不过呀,它们仍是在发光呢!”
是啊,在这方静谧的天地之间,搭成梦的不仅仅是层层青瓦,更是蕴含在心间的那缕光芒……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