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戏曲艺术的几种来源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5120
王 琼

  中国戏曲艺术的几种来源

  王 琼

  

  

  

  

  戏曲,集中国民族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而中国戏曲又是它们当中迄今在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古老戏剧。它不仅仍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内繁荣滋长,而且对于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的戏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戏剧文化系统。王国维在其《戏曲考源》中说了一句后来被许多人当作“戏曲”定义的话,“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梅兰芳也认为戏曲是“中国的古典歌舞剧”。[1]这两段话表明,我国老一辈的戏曲理论家和戏曲表演艺术家都已经把“戏曲”看作是一种歌舞剧形式的演剧活动了。“以歌舞”属于表演手段;“演”属于形式;“故事”属于内容;“演故事”属于目的。这也就是王氏给“戏曲”定性所涵盖的内涵了。而“戏曲”称谓本身,就体现了音乐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特定的含义是因为在扮演故事的过程中,凡第一人称的表述大都采用韵文体的“曲”(曲子)这种形式为唱词而形成的。中国老百姓将看戏俗称为“听戏”,亦反映出音乐在其中的分量。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原始歌舞、古代巫觋、楚国优孟、宫廷乐舞、西域传来、模仿傀儡等种种不同看法,在戏曲的形成问题上,则有元代说、宋代说、唐代说以及汉代说和先秦说等说法。我认为,从中国戏曲形成的历史来看,民间歌舞加进故事情节、滑稽戏加进歌舞、说唱艺术由叙事加进代言,这样逐渐融合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把歌唱、舞蹈、念白、表演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以“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态认识标准来看,“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综合吸收而形成的”,这是一个把歌舞、说唱戏剧化,把戏剧表演逐渐歌舞化的过程。纵观戏曲的生成发展史,便可发现:古代歌舞是戏曲最早的艺术源头,舞蹈与戏曲的关系历史最悠久,戏曲受歌舞的影响也最大。除此以外,滑稽戏、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等也与戏曲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渊源。

戏曲与滑稽戏的关系

滑稽戏由“弄参军”退化而来,而“弄参军”又由“优”发展而来。“优”是西周末年宫廷里专供帝王声色娱乐的职业艺人,也称“倡优”或“俳优”,一般由男子充任。他们大多能歌善舞,擅长模仿,以滑稽调笑为主,他们大都略有学识而口齿敏捷,往往假设一人或一事,借调笑之机讽刺统治者的某些昏庸之举,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优孟衣冠》。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优”的表演被称为“参军戏”或“弄参军”。此时调笑讽刺的对象由原来讽刺最高统治者变为被帝王讽刺臣下;表现形式上也由一个演员发展为两个演员,故事情节也更繁杂,有对话,有打斗。其中扮演官吏的是被戏弄的对象,叫做“参军”;另一个执行戏弄任务的演员,叫做“苍鹘”。到了唐代,“参军戏”进一步完善发展,已具备了完整的艺术形式,这种“打参军”的滑稽表演更偏重于讽刺和幽默的艺术特征,后世的相声由此而来。到晚唐时期发展为多人演出,更是出现了女演员;到唐末五代时改称“杂剧”;宋时,五个角色名目(戏头、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的出现,更是滑稽戏向戏曲不断进步的力证。

  另外,据王国维《戏曲考源》记载:“此种滑稽戏,始于开元(周秦),盛于晚唐(至明尤未衰退)。依次与歌舞戏相比较,则一以歌舞为主,一以言语为主;一则演故事,一则讽时事;一为应节之舞蹈,一为随意之动作;一可永久演之,一则除一时一地外,不容施于他处:此其相异者也。而此二者之关纽,实在参军一戏。”“要之,唐五代之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此段将滑稽戏与歌舞戏的类比更可证明,滑稽戏与歌舞一样,是戏曲艺术的雏形之一和重要来源之一。

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关系

说唱艺术是由我国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如我国三大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都是由说唱艺人搜集汇总加工并依赖说唱表演得以流传下来的。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说唱艺术在叙事文学和音乐上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唐代的一种市民艺术,说唱艺术的兴起是有其根源可溯的。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诗经》到两汉的《史记》、《汉书》,再到南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此时的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等,都给唐代的叙事文学打下一定基础。唐代由于政治开放、经济发展,文学艺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各种市民艺术也应运而生。寺庙里出现了讲述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的僧人,他们边讲边唱的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讲唱的底本即所谓的“变文”。在说唱过程中,为突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效果上的逼真,说唱人常常分角色进行人物间对话和人物情态描摹,在散韵相间的叙述性文体中加强了代言体的成分,这对后来丰富戏剧内容和戏曲文学剧本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断定戏曲形成于宋代的宋杂剧代表剧目《目连救母》,其蓝本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俗讲《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被视为首本南戏的《赵贞女》也自然是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说唱”影响而来的;而代表戏曲成熟的元杂剧,其艺术成就最高的《西厢记》则是在《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两汉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一类叙事诗如《白头吟》、《陌上桑》等,是配合管弦来歌唱故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一种以一只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音乐形式,被称为“大曲”。隋唐时代,大曲在舞蹈上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散板—慢板—快板—散板”的乐曲结构形式,为戏曲音乐的构成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材料和艺术经验。宋代,为了便于叙述故事,音乐上采取“摘遍”的形式。即摘取慢板和快板到尾声的若干遍来叙述一个故事,从而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因素,说唱音乐戏剧化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北宋时期,唐代出现的“变文”被“鼓子词”继承,“鼓子词”是以一段说的散文一段吟唱的韵文交替进行说唱长篇故事的艺术形式。由于其音乐比较单调,一支曲子反复演唱,不能满足不同的情绪表达,一种新的说唱音乐形式——“诸宫调”产生了。它由北宋中叶艺人孔三传创立,在音乐上它不限用一支曲子,而是按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宫调曲子,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不仅能表现故事情节的曲折,还能表达出故事中人物感情的复杂。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是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典型代表,它在剧本文学和音乐唱腔上对戏曲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说唱艺术中“鼓子词”和“诸宫调”这两种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最终孕育出了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体这两大戏曲音乐结构体系。

戏曲与古典小说的关系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叙事性文学体裁。我国汉代才有朦胧的小说概念出现,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小说”是“出于裨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的琐屑之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小说自魏晋南北朝才始露端倪。但此时的作者并非有意识地在做小说,而只是些十分短小的、随意摭拾、记事笔录式的文言文,且内容诡异,世称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家真正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感受与体验创作小说开始于唐代。唐传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我国短篇小说至此已基本成熟。

  戏曲与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艺术,但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戏曲与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有着亲缘关系。从形成史来看,小说是戏曲形成的催化剂。当戏曲还是叙事性不强的宋杂剧时,小说就已经能有倾向性地将事将人捏合在一起,讲得栩栩如生,很有吸引力了。此时瓦肆、勾栏的产生给尚未成形的戏曲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时机,它与也已开始成熟的小说一同走入瓦肆,在竞争中相互影响,从而长足地增强了杂剧的故事性,加速了戏曲这一民族传统艺术的形成。戏曲在北宋宣和年间的东京瓦肆中正式诞生,其原因主要于此。从美学角度讲,戏曲受小说深层次的美学影响主要是在审美追求上的传奇性。中国小说发端于志怪小说,唐代小说即称“传奇”,后起的戏曲受其影响,明清的戏曲文学剧本也叫“传奇”。因此,古典小说与传奇剧本都是故事性强、情节密度大、人物行动性强、生动曲折、传奇色彩浓厚。“非奇不传”一直影响到现代小说、戏曲创作及艺术欣赏,这一基本特点,戏曲较之小说尤烈,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戏曲理论。

  从内容上看,小说几乎是戏曲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戏曲犹如文学中的小说,小说犹如艺术中的戏曲。在浩瀚如海的古典、传统及现代戏曲作品中,追溯其源流,许多与小说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戏剧之取材,大率采自小说。”[2]传奇小说就是故事,而戏曲就是在舞台上“以歌舞演故事”,通过戏中人物直观化的歌舞表演直接展示故事情节。三国戏、包公戏、施公案戏等自不必说,出自《三言》、《二拍》的戏如《杜十娘》、《玉堂春》等不胜枚举。不少杰作也取材于小说,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四梦”是最突出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以来,优秀现代沪剧《罗汉钱》、京剧《智取威虎山》、《骆驼祥子》、越剧《孔乙己》等也都取材于小说。

  戏曲这种高度综合艺术的逐步形成阶段应在中唐至北宋,在此之前的众多歌舞优戏应是它漫长的孕育期,在此之后则是它的逐渐成熟期。综上所述,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是促进和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其他如诗歌、音乐、杂技、绘画等对于戏曲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林林总总的艺术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和相通的地方。正确认识和剖析戏曲与各种艺术的关系,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马少波等主编(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卷下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2.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 王国维:《戏曲考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 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5. 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第一版。

  6. 钮骠著:《中国戏曲史教程》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7. 朱文相主编:《中国戏曲学概论》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8. 徐城北著:《中国京剧》,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

  9. 余秋雨著:《笛声何处》,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

  10. 何佩森著:《梨园声韵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注释:

  [1]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54页。

  [2]徐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责任编辑:张慧瑜

  王 琼: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