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
每到捕捞季节,家乡市场上的海鲜便仿佛随着海潮一般涌来。一摊子一摊子的鲳鱼,一网一网的螃蟹,一盆一盆的文蛤……让人几乎要淹没在充满着灰白黑的海洋里。
而到此时,家里的餐桌上几乎天天有海鲜的身影:浓油赤酱的红烧鲳鱼,回味无穷的炒文蛤,还有别具家乡风味的“炝”东西。家乡的人真是会“炝”,生文蛤,生蟛蜞,生红虾,经过白酒,香醋、红糖、生抽的调和,加以姜、葱、蒜的点缀,立马变成了溢满酒香、让人吃饱以后还欲罢不能的炝货。
山东亲戚来家中作客,以炒文蛤相待,大快朵颐。
“我们那儿,海鲜极少,全是冻的。还是新鲜的好吃!”他们吃得满嘴生香,啧啧称赞。
当然,也有些人水土不服,不适应这儿的海鲜,吃完以后,上吐下泻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天天吃这些东西的?”
对于褒贬不一的评价,我想:这就是乡味的魅力。故乡的菜肴,对于土生土长的海边人来说,是最美味的。因为它们身上浸透了渔民不分昼夜挥洒的汗水,承载了渔民与海风海浪搏斗的故事,也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的一份期待。
同那些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一样,我也是爱吃这些海货的。相对于上大饭店吃鲍鱼鱼翅海参,我更愿意摆一张桌子在屋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背后是青砖黛瓦的古屋,一碗自家种出来的晶莹剔透的米饭,一碟自家菜园中种出来的泛着油光的韭菜,再加上一盘香气扑鼻的炒文蛤。尽管无法举杯啜饮,更没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可就是在这朴实的农家小院中,也别有一番情趣。
出去旅行,当地的亲朋好友不惜重金在大酒店里摆了一桌宴席。白花花的盘子,白灿灿的大灯,白亮亮的杯子,晃得人眼花缭乱。“乒乒乓乓”“叮叮当当”,盘子换了一个又一个。虽是热情好客,然而我却像是逃难似地出来了,体会的也是“吃了不少盘子杯子”的感觉。
大饭店不适意,小酒馆又如何?进入一家小店面,菜单上赫然写着“文蛤”,大喜,点了一份,谁知此文蛤非彼文蛤,乃“花甲”也,失望至极。
还是回到家乡,回到乡味氤氲缭绕中来吧!鲍鱼不过是在众人的追捧下披上了一件华丽的袍子,而家乡的美味经过海风海浪的洗礼,经过乡民们汗水的浸泡和淳朴的调制,才是最纯真的乡味。
最本真的味道非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不能品味。我一直都很庆幸自己生长于海边,能享受到内陆人难得的美味,我也一直为家乡的独有的美食与独特的烹调方法而自豪。
就像有人曾戏言那样:“中国人的食物链拉起来能绕地球三圈。”究其原因,是家乡文化的烙印深深,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舌头上的味蕾早就习惯了家乡的菜色,某日忽尝其他的就觉得不那么好吃或者是这东西怎么能这样做。
当陌生的味道入口时,那烙印有些疼,当熟悉的海的气息入鼻时,那烙印让我鼻酸。
纵使我终将走过天涯海角,吃遍各地珍馐,但在潜意识里,我都没有一种归属感。
只有一盘来自家乡的水煮大虾才能抚平我默默发颤的家乡烙印。
就这样,我活着,带着家乡文化给我的烙印,这是一种根植于家乡文化的自信。
点评:作者用十分自信而又充满乡情的笔调写了自己的家乡,用捕捞海鲜来写海鲜的种类之盛,用加工海鲜来写烹调方法的独特,用品尝海鲜来写味道的鲜美无比,用田野海鲜式的农家生活来写家乡生活的情趣,用大饭店小饭店的美食不如家乡的好来写纯真的乡味。最后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对家乡的这种独特感受是家乡文化对自己的熏陶所致。整篇文章明写乡味实写乡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