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艺价值与生之奥秘意义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7265
蔡毅

  无论从文艺价值的显性构成或是隐性构成来看,“生”之理念,扩大到与生紧密联系的一连串相关概念:生命、生机、生气、生长、生产、生态,都既是文艺价值最重要的活力内涵与本质因素,也是中国艺术精神、中华美学精神得以生成的主要根基与内在推动力。

  “生”仅一字,但它包含的内容丰富且深广,值得细思力掘。举凡生命之多样繁复,生机之喷薄盎然,生气之勃勃流溢,生长之快乐喜人,生产之蒸蒸日上,生态之美好和谐,统统是令人振奋喜悦之事。各种文学艺术之所以有生命,能够繁衍生息,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建基于人类的思想与心灵、传统与现实的生活基础之上,能够广泛吸取世间各种营养,自由而开放,变化而不断创新。古往今来,文艺始终以审美的方式探索和挖掘生命的多样性、复杂性、神秘性、美好性和无限可能性,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生命进行肯定与赞扬,歌颂和表现。应当说,涵育生机活力,促进生命生长与成熟,尊重生命意志,丰富生活情趣,传达生命不朽力量,从来就是文艺创作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诗人王殿芳在其《小品诗选集·生机》中云:“神不知鬼不觉/于不留意间/一棵小榆树/赫然崛起”,而且“枝繁叶茂/风光无限”。下面我们就对文艺价值所涉及的 “风光无限”之“生”,从现象、过程、目的和意义几个方面来逐一展开论述。

一、生之现象描述

生之现象或者说生命现象是世间一种最普通和最值得关注的景象。当我们登高望远,举目向天,就能看到云起云飞、鹰翔鸟舞、日月灿烂的景象,看到山川滋育万物,江河奔流不息,森林葱郁、牛羊成群、鸡鸣狗吠、人头熙熙攘攘等无数生机盎然的现象。物竞天择,万类高天骋自由,应当说生是一切生物存活于世的普遍状态和坚实基础。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大到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大爆炸、暴涨、黑洞和太阳日复一日的东升西落,小到微生物、细胞、纳米、基因、分子、粒子的繁衍变迁生灭,生命的诞生成长、运动变化现象几乎遍及一切,且蕴藏着无穷神奇和奥秘,值得人类永久持续花巨大的精力,一代复一代地追寻探索、钻研穷究。任何时候只要与万物遭逢,不论是面对一切动物、植物和所有生物,或者是面对山川大地、城市农村、即使是钢铁桥梁、水泥公路、顽石土堆,你都能想到任何存在之物皆有其特定的属性和生命周期,皆会经历发生、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生生灭灭,盛衰荣枯是宇宙万物之定律,谁也无法超越与逃脱。

  世界上的一切生命,千姿百态新陈代谢,何其繁杂又何等精妙。当然生命现象大多是渐进的、平和与缓慢的,有许多不为人知,不易察觉。但鹰击长空、龙腾江海、虎啸山林、花团锦簇一类就是生命的精彩时刻、壮美景观,往往会激起观赏者极大的快感、美感,引起深情之注视与赞叹。因为生是天地宇宙间最神奇美妙和可贵的事,无论怎么形容赞誉都不会过分。

  世间一切生命皆是自然界历经亿万年进化才诞生形成的,人类更是自然进化最高阶段物质运动系统所造就的万物之灵长。人类和其大脑智能,是自然和生物孕育出的最高产物、最高精灵,它一面可以承袭和认识自然和生物的所有特点,一面又能对自然和生物进行改变重组、开发创新。人类的生命和智能,曾经和将会在世间演绎出多么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震撼表演,实在是不可限量,难以估计的。

  古希腊哲学家泰利士说,世界是有生气的,并且充满着精灵。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的本源火是有生命的,是灵魂。中国古人很早也就认识“生”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值得赞美的事,天地自然万物,都以“生”作为最根本的特点。《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这里说的天地便是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万物。天地自然以生命创造为目的和德行,它繁衍生息,变易不已,一刻不停在孕育生命、生长生命,变易和消灭生命,使自然人世随时处于无穷无尽的新陈代谢和生生不已之进化发展,成为世界最壮观最美好的事。人在其中既要“赞天地之化育”,协助自然实现“生生之大德”,并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体现一种积极、活泼、乐观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承担起万物之灵的重要角色。荀子早就认识到:论气力与行走,人不能与牛马比,但人却能制服牛马为己所用,是因为人能“群”,就是能彼此依靠,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做事。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类正是靠了有生命追求、有语言知识和文化,有思想道义,且能合群共谋生计,因此才能将所有的能力本领和点滴智慧发扬光大,走上一条日益强大,生生不息的阳光大道。

  折回到文学艺术来说,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皆是人类发明用来表述自己的爱憎喜乐、赞叹惊奇、快感美感,帮助自己保持记忆、反思生活、美化生命的。客观地说,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其实极其渺小,每个人只是天地之间的一位匆匆过客,生死无常,怎样用短暂一生尽可能地体验世界之美妙丰富,感知生命之可贵可爱,文艺就是人类发明创造的一种幻化替代物、陪伴辅助物。文艺用语词、图画、声音、动作、影像等多种方式,抒情达意,表现纪录,帮助人类穿越时空,超越束缚,战胜软弱,走向强大与永恒。

  每一作家艺术家都是用自己喜好的艺术方式,与整个世界交流对话、抒情沟通。大到浩渺星辰、宇宙时空,小到花鸟鱼虫,远至太古洪荒、近至身体发肤,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个人等世间一切事物都可包罗囊括一网打尽。为了探求生之奥秘、变化与生灭,艺术用模仿、写实、反映、表现、象征、寓言、比兴、写意、传神等多种方式去接近对象,纪录描摹,刻画仿真。只需稍微回想一下,哪个时代诞生的文学、绘画、戏剧、音乐不是反映那一时代的特征、气息与精神?哪一时代存在的艺术不是记录那一时代的生活、社会与存在需求?《荷马史诗》真实记录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各种图景,《清明上河图》再现了北宋时代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的繁华景象与市井生活,《唐·吉诃德》表现和讽刺了西班牙社会流行的骑士文学,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展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搏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画的是法西斯纳粹狂轰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血腥屠杀平民的惨象。这些作品问世时可能还不一定能得到人们的理解赞同,但过后来看却成为时代历史的重要纪录。佛教说:“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英国诗人勃莱克的诗句也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讲的都是一花一叶一沙虽渺小,但同样包含着生命之密码和万有之共性。世界、生命和生活的一切原本就是由微小事物和细节构成的。一切文艺归根到底也不过是生命的记录与创造,是人生之演绎与展示。一树桃花寄寓着春天即将来临,群鸥飞舞预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生命现象中隐藏的所有已知秘密,都难逃艺术家之法眼,被记录被叙写,成为让人们吟诵、阅读、观看与沉思的对象。艺术师法造化,对景写生,象取笔下,趣生纸上,通过将人景相融,达到物我两忘,追造化之变,写山川之美的境界。

  老子早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他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眼光看待自然人世之演变发展的。庄子则在《齐物论》中豪迈宣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一种何等广阔之胸襟。他从天我合一的高度,发表了惊世骇俗,与世间万有休戚与共的人权宣言:即化自然于无为之中,破除物我之别;顺应天命,融入天地万物之间。《吕氏春秋·去私》中也强调:“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其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古圣贤们这些奇妙的话语,分别从生存哲学、社会学、道德论方面阐述了生之伟大意义和生存奥秘之所在,既讲明了天赋人性、人权,也从本体论层面讲清人与物共生共荣之道理。按自然规律而不是只为自己的生存运行,就能够长久生存。遇事谦退无争,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就是他们教导人们的至理。至今仍能给我们后代来者以不竭之营养。

  当然,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生死盛衰是一体两面的矛盾现象。据统计,仅近50年来,地球上一半的热带森林已消失殆尽,每天差不多有100种热带雨林物种灭绝,还有大量动物、植物随之消灭。这其中既有自然进化物竞天择的淘汰,也有人类膨胀、非理性活动造成的物种灾害,人类需要小心警惕啊,千万别自酿苦果自毁家园。

二、生命过程之精彩

凝视大地山河辽阔天宇,思索古往今来沧海桑田的变迁,人们自然会想到:从生到死,任何生命都会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在此存活的时间过程中,会产生多少跌宕起伏、精彩夺目的事件发生,会包含多少让人悲喜交加味之不尽的东西。过程,万物生长和成熟过程,生命与存活过程,那是一个多么有趣有深意存焉的现象,任何事物任何生命都离不开那一特定的过程。

  生既是现象,也是过程。任何的生包括多种现象,也包括一定过程。现象和过程构成生的存在方式。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轮换,日月更替。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不论何种生物,总是按照时间与气候节律,遵循生命的内在规程,在不可阻遏地萌生、繁育、成熟与衰萎。人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要经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岁月折磨。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轮回就是过程,它既让人领悟自然规律的不可更改,又让人深刻感知生命的顽强可爱,不可替代。

  女作家翊鸣在《又自在又美丽》书中用细致描绘太阳花、雏菊、青橄榄、水仙花等多种植物来寄托情感,安放记忆。她写道:“你悠哉游哉地向泉水走去,沿途可以看到开满花的小径,听到森林里鸟儿的啁啾;走近泉眼的时候,你会听到泉水叮咚,用手掬起一捧泉水,冰冷、清冽,你能感受到千里之外它的源头,而这些,都是那些精制的解渴药丸无法带来你的感受。”“用心关注大自然的每一次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在第一声鸽哨响起的时候安静地站上一会儿,细细聆听;在都市的繁管急弦间,给心灵留一片净土,感受在那遥远的空山幽谷,春风化开第一抹溪流,迎接生命似水般缓缓流淌。”过程中便能获取许多特殊感受和平时根本想象不到的天然乐趣。她认为:天堂的密码其实早已植入花草鱼虫和世间万物。因此我们不能把人生一世仅仅看作是一趟直奔目的地而去的行程,而应一路留意一路观赏,只要用心体会,就能看清万物彼此之间的差异与美丽,使人生变得丰盈饱满。比如水仙一类球茎植物“每次花开完毕,球茎植物便仿佛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像死去一般寂静,生命的一切活动也全然静止。但生命其实在黑暗和枯槁中延续着,到了春来,只要有足够的光、温度和水分,便又可以重新复活。” 其实何止水仙花一类植物要经历这种“死而复生”的现象,蛇蜕皮、蚕化蛹、破茧成蝶,不少动物也得经历类似生不如死的严峻考验,才能迎来凤凰涅槃,浴火中的升华再生。这一过程曲折而惊心动魄,让人充分体味希望与等待、煎熬与折磨、生死转换之艰难困苦,新生命之神奇动人。

  日月交替,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不可更改,万物相联,万物有灵的造化更告诫人们应对自然保持敬畏和清醒。面对着浩瀚天宇和大自然的万千生灵,人类其实应清醒自省,人并非无所不能。凡事应顺势而为,却不可逆天悖理。人类惟有自重自爱,既对隐藏在一朵花、一株草、一粒粮食里的植物特性和生命性状细细品味和体会,也可由此而扩及对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广大复杂而感叹醒悟,弄清自己存在的位置、环境、优劣与使命,明白一切幸福与灾祸的缘由,从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并将对生命的热爱扩展到对一切动物、植物和山川河流、植被、资源的爱护保护,才能使地球我们的家园永葆青春,越来越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正因为意识到生命之渺小短暂,所以人才更加努力想要使它伟大长久,并灿烂不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之愿望,“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宣言,包括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说的:“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蒙田说的:“我拥有的生命越短暂,我越要让它更深刻更充实。” 便显得更强烈更崇高。任何生物的命不同,任何人的遭遇不一样,所以生之过程便五花八门色彩斑斓。尼采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历险”,北岛在《一切》诗中说的:“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历险与追寻大概就是多数人必不可免的生存动力与生活内容。它既是每一时代人类必然面临的精神难题,也是任何一个人推卸不掉的职责使命。每个人都必须按条件按分工完成自我,使独一无二的自我焕发出特殊价值、异样光彩。

  从文艺的本性来说,一切文艺都必须本着对生命的关切、珍惜、尊重与热爱,歌颂、赞美和呵护生命,而获得无穷的源泉、力量、启示与灵感。波兰电影导演基斯洛夫斯基说:“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对一切生命现象和过程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辨别、触摸和认识,哪怕是非常奇怪、不可思议的东西都能掌握,并化为滋育自己的艺术营养。

  文艺是承载人类情感和生命的符号。文艺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发展进程而不断起伏变化。生命具有复杂多面性、随机变化性及过程连续性,生命中暗藏着无穷的秘密,每一秘密,每一细节变化都联系着神经末梢,会引起心海波澜,因此仅用单一的方式是无法把握其真实形态与深藏奥秘的。铁凝说:“生活自有其矜持之处,只有奋力挤进生活的深部,你才有资格窥见那些丰饶的景象,那些灵魂的密室,那些斑斓而多变的节奏,文学本身也才可能首先获得生机。” 挤进去,贴近再贴近生活,文艺就能帮助我们触摸细微的生命感觉,体会许多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也能帮助我们充实内心,延续生命,寻觅心魂,安妥肉身。当人们感觉生活变得破碎不堪,情绪陷入悲观沮丧时,当人们觉得希望破灭,前途无望时,文艺能燃起一盏明灯,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生命感觉,重返自己拼搏的战场,不放弃不抛弃,去继续赢取快乐幸福战斗的胜利。

  就以杨丽萍的舞蹈《孔雀》和《雀之灵》为例,来说一说艺术在短短几分钟内给人的陶醉和享受。两段独舞皆是杨丽萍的巅峰之作,都通过舞蹈家对孔雀活灵活现的模拟展现一种神鸟之高洁仪态和万种风情。有轻盈漫步,自由嬉戏,有曲身抖翅,举颈向天,不论是旋转跳跃,还是迎风挺立,是静止凝神,还是如波似浪,每一造型都那么柔婉妩媚、灵动高贵。双手在头顶交叉摆动如孔雀欲饮水,欲高鸣,欲欢歌,宽大的摆裙成为飘逸浮动的翅膀,她柔媚的身躯与孔雀、飞鸟融为一体,带你进入有失落也有得意,或自恋或狂欢,上下腾飞,无比迷人的灵境。它是一段命运跌宕起伏的超凡纪录,也是最美身姿的诗意展现,从始到终,观赏者屏气凝神,像与舞者,不!与孔雀一道经历如梦如幻的神游,体味如诗如画的梦境,那过程绝对是沉浸投入,是乐陶迷醉,而不敢有一丝的亵渎侵犯。经历这一番短暂惊艳的舞蹈欣赏,观众对生命之珍贵美好自会比往日更增添一些感触与体会,心灵中从此有一只神鸟翩跹起舞,有一种精灵展翅欲飞,生命之舞便在提升和美化着我们。

  过程,包孕一切展示始终的过程,见证生命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的过程,不论是得意狂欢,还是失意悲观,是毅然决绝,还是缠绵不舍,观看过程就是观看变化,经历过程就是体验生命。过程中当然不免有痛苦难堪,有汗水血泪,但也涌动着暖流,蕴含着欢欣愉悦,积淀着生命的重量,能让我们洞知万物的自然天性和生存状态,见识生命活动的多样性状,感知人生之豪迈与无奈,帮助人们吸精汲华,加速成熟成长。有人说“生命是一次旅行”,我们就是要在这漫长而独特的旅行中,不断触入自然,亲近生命,不断穿越他人和自己的心灵。

  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从自身所经历之事件过程中,提炼出具有重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思想和价值,用来丰富人的心灵贮存,改善人的精神素质,用行动和实践拓宽人生的边界,把人们引入更宏大的精神视野和思维世界。黑格尔早就主张:艺术家要“把每一个形象的看得见的外表上的每一点都化成眼睛或灵魂的住所”,“不但是身体的形状、面容、姿态和姿势,就是行动和事迹,语言和声音以及它们在不同生活情况下的千变万化,全部要由艺术化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心灵。” 这无疑是一种创造文艺价值的重要方法。从中一是看得出他重视从生命过程到心灵的内质转换,二是认为眼睛是为心灵服务的,三是看得出服务心灵或者说养心才是文艺的最终追求。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光辉,每一种艺术也有其独特生命。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血液、思想和情感,全灌注给艺术,这艺术也便与艺术家息息相关,命运相连。很大程度上,艺术品的生命就是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品的光芒就是艺术家的光芒。譬如书画艺术不仅只是自然物像之描摹、技术技艺之展示,同时也是心灵的风光、生命的律动、精神之图像。我们可以从优秀杰作中看到活泼泼的生命脉动,看到吞吐天地日月的豪情,看到他们人格精神的写照,体会他们艺术的敏感和对人生的独特感受。热爱艺术的人,常常是把艺术作为自己生活的寄托、生命的重心、事业的追求与人生的目的,不论自己遇到什么大事,最快乐最痛苦最孤寂时,都会首先将艺术作为最好的倾诉表现方式,挥笔或亮嗓、舞蹈或操琴,一吐为快,恣意纵情。

  电影导演贾樟柯说:“我们都会衰老,都会或早或迟失去创造力。生命中引诱自己下沉、游说自己放弃的另一个自己,日渐强大,青春岁月里从未有过的身的疲惫和心的厌倦,也不时会袭来,而私欲也准备好它的理由,笑眯眯来到我们身边。但对我来说,只要看到满街如织的人群,我还有动心的刹那,这让我想起最初拍电影的理由。……学会将滚烫的生命和真实的自我投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我们的电影走向未来的理由。”

  将滚烫的生命和真实的自我投放在作品中,作品便获得了独特而不会重复的生命,过程也会变成特殊而有价值意义的过程,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真相,体会到生之可贵、死之悲伤。文艺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创作者养育作品、养育人物成长的过程,通过创造性的艰辛劳作,经年累月地消耗自己,也迸发和输送自己生命的活力,文艺创造的迷人魅力就在于此。

  对生活、生命深邃的切入,会使过程中许多细微而有意义的事相逐一显露,个性也明确呈现。书法家能从书法笔势之虚实黑白、一撇一捺,看出作者之性情心态,画家能从作品之浓淡色彩、线条之蜿蜒曲折,看出作者之思虑与用心,舞蹈家能从舞者动作的腾跃疾徐、起伏有序的动作中,看出其生命活动的松紧弛缓、一呼一吸。这都缘于长期的观察体悟、将心比心的经验挪移。歌德曾说过:“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此言不虚,没有对一些特殊事物和事物特征的深切认识把握你拿什么与人竞争?但光停留于此也不行,特殊事物、特殊性当然重要,但还得在它基础之上进行全面了解深度挖掘,作必要的精神提升和思想延展,使它从个别和特殊性扩展到整体和普遍性。他又说:“艺术要通过一个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两方面结合,从点到面,由过程到整体,才可以看清世界和事物的秘密,感知生命的心跳、血流、生长或衰萎的细微变化与节律,从而全面完整地揭示艺术与生命存在的真相与本质。

三、生之目的和意义

生之事大矣,生之目的意义也同样广大。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叙说。

  首先是真正弄懂了“生”和“生命”的基本含义和广阔范围,就会致力于关爱生命和天地万物,关注宇宙前途和人类命运。中国古人早就将“生”视为天地之大德,西方圣哲同样高度赞赏“生”之伟力。因为生既指生命的存在,也包含生命的运动;生既是天地自然之本源,也是命之源——人存在的根本。智者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即用人作标准,去衡评世界万物和一切生命,它超越“神的尺度”“物的尺度”,而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世间很少有比生命之壮观美丽,生存之无比重要,生活之须臾不可分离更紧要的事了。

  在儒家看来,生即仁,万物有生即是万物有仁。宋代程颢说:“仁者,浑然与天地同体”朱熹认为:自然宇宙统一于生,道德宇宙统一于仁。他在《论语集注》中说:“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他们皆提倡“生仁合一”,主张将生生和仁心灌注于万物之中,使之川流不息,敦化天下。中国古代圣贤都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生态法则,敬重山水,善待草木,爱护和尊重万物生命,坚守生命的崇高价值,才能做到“天理常明”。这便需要每一个体的生命,都要以一种积极活泼的精神力量,通过对天地的体认,对现实的关怀和最高境界的领悟,去促进世界的美好。

  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是心怀天下,有作宇宙公民的欲望。这既可从大众百姓爱说“天下”“天下大势”“天下兴亡”“天下一家”“天下为公”等一类话语,特别关心国家社稷、苍天人类、乾坤万物的问题,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看出,还可从思想精英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看出。它们清楚显示了中国人最广阔的胸怀,是想为世界确立一个价值标杆、行事准则,为人类树立一个文明进步、永久和平的理想社会愿景,以确保社会和谐,民众生活幸福。天地本无心,中国人却把“生生为心”,将无生命的东西也包括进宇宙生命意识之中。宁夏大拱北清真寺的一副对联颇有哲理:“性命合一灵光普照万古,天人无二妙理包罗千秋。”它仅用寥寥二十个字便将中国人对生死性命、天人妙理都全部包括阐明。在中国文化中,人皆可以为舜尧。人只要秉持博爱济众之心,参赞化育,自强不息,超越自身的局限,与外界存在物和无所不在的生命精神同化合一,那么厚德载物、普度众生、以天下为己任就是最自然正常的事。如此便可达致万物一体,仁民而爱物的“圣贤之域”,获得永恒的价值。

  文艺的生命本质是人与自然相结合后的一种创造转化,是宇宙精神的人化显现。文艺关怀民生,关注现实,关爱宇宙万物,关切天地人类,文艺是对现象界的超越与升华。它一方面深深植根于生活大地,一方面吸吮着天地灵气、宇宙精神,流贯着人类昂扬的生命气息,成为一种展示万物之性状形色,穷究生命之本质意义的生命艺术。从古到今,文艺用多种方式歌颂赞美生命,激励催化生命,消释人的软弱孤独感,批判和抨击一切损毁和阻碍生命发展的势力和现象,强化人的存在感、价值感和使命感,为人世间贡献了无数的精金美玉、华彩乐章。

  其次是以人为本,以人生关怀为内核,从对人的关怀爱护推及世界万物。

  人们通常爱说“文学就是人学”,这当然是个很好的,值得肯定重视的命题。但是所有艺术,或者说一切文学艺术归根到底也是人学,这就缺乏认定与论述了。其实所有种类的艺术形式与文学一样,都是围绕着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围绕着人类的命运与生活,用多种手段与方式去反映记录、表现揭示。所有文学艺术,最根本的关注重心和表现重点都是人,都集中于人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的审美活动,致力于揭示人性之秘密与复杂、人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面向人的心灵世界而非物质世界,是一切文艺区别于所有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与独特贡献。

  世界之大,万物之繁,各种生命是五花八门多不胜数的,人是其中的中心与内核。肯定和维护世间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也是为了人类长久的生存发展,而不是离开人的利益和发展,去追求什么空洞高远的价值或德行。中华文化倡扬物我交融、天人合一,崇尚道法自然、尊重自然,最终也是为了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了升华个体生命,使短暂的人生超拔于碌碌尘世,走向广阔绚烂、高趣至境的自由天地。人是目的,是艺术服务的对象,一切都是为了人。“无论如何,艺术的目的都非常清楚明确,就是要向艺术家自己以及周遭的人,阐述如活着是为了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向人们解释人类之所以出现于这个星球的理由;或者,即使不予解释,至少也提出这样的问题。”

  对生命展开深入的思索,积极探索人存在的本质意义,是一切有为艺术家的努力方向。早在战国末期,屈原便将文艺创作与人生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用声情并茂的诗歌探讨个人追求、生命意义和社会理想等重大人生问题,开创了发愤抒情、“诗赋报国”的“诗骚传统”,即通过诗歌纪录个体生命体验,疏解心中郁闷,用满腔激情和不屈意志去战胜苦难,使命运得以升华。此后,历代无数奋发有为的作家艺术家都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记史记事,抒情陈理,明心写意,颂扬仁义厚道、忠信智勇和重义轻利,提倡安贫乐道、乐善好施与知天达命,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伦理道德都安放其间,使作品成为一种生命的传记——自画像或心灵史。

  这便需要用对生活、生命的透彻认识,去挖掘生命哲理的深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清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拨正生命的航向,强化生命的动力。《无量寿经》三十三品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所以真正弄清生命的真相,参透生死之真义,看破成败得失,看淡人生长短,就会更加热爱生命的每时每刻,每一行动和选择,用与常人不同的方式生活与行动。唯有面向生命的曙光,不停地探索,才能使生命更加灿烂圆满。

  重视人,重视人的生存境况与生命意义,最终又集中在人的心灵状态。因为人心是一切的根本和主宰。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序》说:“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明代王阳明也说过:“人心一点灵明”,是万有一体的“发窍之最精处”的深刻道理。他特别重视“心”,认为心灵状态决定一切。其创造的“心学”,即“心本体”之学,强调的是心为万物之本源,心不仅包容一切,也决定一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心是判断一切的价值尺度。人若无心,则天地万物将会是无意义的漆黑一团,谈不上任何有意义的融合相通。心学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广泛影响。其后的龚自珍认为“我”或“心”是一切的动力。谭嗣同极力强调“心之力”,实即主体性,认为“虽天地之大可以由心成之、毁之、改造之,无不如意”。 孙中山也非常强调“心”的主体性作用,认为“心”是“万事之本源”,人可以胜天。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心力于人的强大作用,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一颗强大的内心之力,大过整个宇宙。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格物致知,“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世界和自然是无限的,人也是无限的。“天心”是无限的,“人心”也无限。扩展到西方,无论是叔本华宣扬的生命意志,尼采倡导的权力意志,还有柏格森主张的创造进化论,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即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人类求生存谋发展的强烈欲望,以及将时间精力全部投入生命创造的活动,最终都是为了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完满。

  艺术是大脑和心灵的幻化变形和延伸。如同一切汽车火车皆是人腿的延伸,一切机械皆是人手的延伸。艺术借助想象、虚构、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段能将所有生命情景和生活体验加以描绘展现。通过不同方式,描述和纪录人的生命活动、命运挣扎,揭示生活真相与人性深度,拷问丑,塑造美,仰望德行与崇高,表达人们的内在希求与社会理想,其审美和认知价值无与伦比。大可推动社会变革,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对整个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小可激发鲜活的感受和无尽想象,让“小鸟在彩虹上筑巢”(维多来夫),或“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泰戈尔语)。总之作为人学之艺术,全力以赴地投身于为人类注入生之勇气、活力和神采的各种尝试和努力。

  再次,强调生之价值意义,最终是为了让生命更加活力四射,使世界和生命变得更加健康美好。

  中国哲学和《周易》中所强调的“生生”,其实质就是认为从天地自然万物到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机盎然、生气勃勃、新陈代谢的世界,自然物种在其中繁衍进化生生不息,人类与社会在其中孕育生长、存活与发展,这是一种无休无止、不断绵延的生命运动过程,也是一种新新不已的变异和演化。一切哲学、宗教、历史和艺术,包括人类的一切努力,几乎都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生之重视珍惜,对永生之信仰和对尘世生活的爱,帮助人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构一个充满积极意义的生活世界。

  生之理念,蕴含的是生机、生力、生长和生命,是无限之发展,无穷之进化。生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成长成熟,为了开花结果,为了让人的生命迸射出独一无二的光彩。追求生命的延续与发展,是世间一切生物基本的存在和运动方式,也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和规律。从人类生命的具体形态来说,可将其分为自然生命、自觉生命和自由生命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每个人天然拥有的需吃喝拉撒,会生老病死的动物式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从事劳动、文艺和一切自觉选择活动以改造环境、改变命运的是自觉生命。通过自觉努力而掌控自己的精神、身体和心灵的生命则是自由生命。它是从生存上升到实践,由实践而进入超越的高级阶段。三种形态和三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活动之链,从低向高,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朝着自由完满的生命境界攀升。

  孟子在《滕文公章句下》中提到“大丈夫”的标准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光辉的标准成为深刻影响中国人做人努力的方向。向着这一标准迈进,人便能走向正大光明,向着自由、健康、坚毅、丰满的人生成,实现精神的“向上腾升”,最终趋于成仁成圣。这需要我们发挥自身所拥有的内在力量,改变不良的身心状态和习惯,积极向他人和外界吸取一切有益于自己身心的营养,努力提升生命质量。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除了生命、肉体、意志和精力,真正拥有的东西并不多。所以歌德强调:“只有将别人的财富转为自己的东西,我们才能产生出伟大的东西。” 那就需要大量学习和搬用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见解和理论,来充实武装自己,使之活得更长久,活得更精彩更美好。文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就是鼓励和帮助人活得更美好幸福。文艺作为人类精神创造和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生的基本实践。在文艺的创造、审美、观赏活动中,人的心志、个性和才能会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也能得到释放与实现,在写作与阅读,欣赏与玩味的同时就丰富和提升自己。

  文艺始终在关注和描绘人类的生命状态,文艺价值承载着积极向上、雄强有力的精神内核,给人们注入生之活力勇气。传递人类的生存经验,帮助人们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生活与生命的真谛,帮助我们突破自身的局限,开拓时空,关注和表达人类的生存愿望和精神出路。换言之,努力让生活的车轮滚滚向前,让“人生的价值”充分实现和趋于完满,就是文艺和文艺价值的全部工作。

  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情绪与思想的捕捉者,也是一种高贵价值的传播者。他为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时代的心灵歌唱,成为承载那一时代的精神容器。艺术家是万物的设计师,以万物为题材,以身体感觉和心灵游弋为翅膀,在世间飞行、穿越,同时也赋形、修行。艺术家永远不知满足,他们总是千方百计不断扩大自己的精神领域,把自己的心灵、生命无限制地向外延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说:“有一种鸟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优秀的艺术家出于天性或本性不光通过积极努力成就自我,实现高峰体验,也始终为世界进步和人类命运着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守护人,自由精神的传播和捍卫者。

  诚然,有生必有死,“生生”之对立面就是“死死”,谁也无法逃脱。海德格尔专门说过,人的最大悲哀是“向死而生”。德里达则说,人的命运是“知死而生”。谁都知道,生必不可免的另一面就是死,任何人都逃不过它的追逐纠缠。对生之渴望和热爱,与对死之敬畏与排斥,便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点。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至今,人们就在千方百计地躲避痛苦、衰老和死亡,企图消除或攻克它们,虽然很多努力几乎是徒劳无功的,但所有力图要让生命活得更长久,更美好和更幸福一些的奋争愿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也有一定回报的。茨威格说:“现实和命运让我们伤痕累累,但是在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所有的磨难都是让我们在修行,变成更好更真的自己。”惠特曼表示:“我把自己赠给土地,为了从我喜爱的青草中生长出来” ,这是多么明智达观的态度,它将非常有利于人的成长成熟。物有生命,人有感知,有限的人生面对着无限的世界,我们应当以积极心态尽情认识外界和享用生命。

四、文艺价值对人,对生命所具有的宝贵意义

从生、生命到文艺,再到文艺价值中的生是一个从普遍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集中收缩过程,为的是求取更加凝聚与深入的结果。问题一旦缩小和具体,新的气象和新的发现就可能产生。

1.文艺价值的功能首先是让人感知到世界的美好。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极为短暂脆弱的。然而仍有许多人会糊里糊涂地虚掷时光,漫不经心地浪费生命,沉溺于怨天尤人的渺小悲欢,使生命变得极为无趣与无聊。文艺用多种手段展示世界之丰富、微妙和美好,帮助人锻炼从身体五官到内在心灵之敏锐感知,深入细微地体会万物之丰富,生命之可贵。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给我三天光明》中,劝告一切人要珍惜自己的天生所有,“要像明天你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使用你的眼睛……要像明天你就会变成聋子一样,聆听话语中的音乐、鸟儿们的歌唱和交响乐队雄浑的乐章。要像明天你的触觉就会消失一样去抚摸你想抚摸的一切。要像你明天就会失去嗅觉和味觉一样去品味花朵的馨香和食物的美味,充分地使用你的感官吧!陶醉于大自然通过你天赋的不同知觉对你显示出的种种快感和美感中去吧” 。作为一个自小就因病致残,又瞎又聋又哑的人,她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提醒人们要珍重自身所拥有的一切条件,珍惜眼前的一切事物,学会观看、聆听和思考,从得过且过的心态、日渐钝化的感官和混沌蛰伏的精神状态中警醒,充分享受生活与生命的快乐甜美,努力奋发不负今生,这对于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

  艺术家用慧眼聪耳观察注视一切,聆听搜索世间各种美妙的形体、音响和事物,身心灵魂深深感知宇宙万物,然后用艺术手段灵活生动呈现给人们,实际是教导人们应当清醒自觉地运用全身心各种器官去学习和吸纳世间一切的美好,躲避和排除一切的丑恶。戏剧家莎士比亚曾提醒人们:“我们的生命中隐藏着千万次的死亡”,所以人们怎能不珍惜时光,善待生命。他的话深入骨髓,告诫人们生命中任何一次焦虑痛苦的产生、一次身体的疾病折磨、一次美好时光的虚度、一次百无聊赖的怠慢,都是人们日常天天在经历却习焉不察的生中之死——日常的死亡。人只有战胜这些消极、迷茫、怠惰的死亡,选择劳作、勤奋、坚定,选择力与美,才能战胜生中之死,活出精彩,赢得卓越、高贵与永生。这就是宝贵的生命真理。

  歌德在《浮士德》里曾发出“多么美好啊,请停一停吧!”的深情呼唤,这是对生、生命最好的赞颂。雨果特别强调:“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他是希望人们摆脱各种束缚与困境,超越物欲,去赢得广阔的世界。没有萨尔瓦多·达利,我们难以想象奇幻梦想与高超绘画技巧结合,将会产生何等迷人的神韵。没有毕加索,我们可能不知道变形与夸张,竟然能制造奇迹般的惊人效果。没有贝多芬,我们可能不敢想象只有去扼住命运的喉管,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没有尼采,我们难以想象人之丰盛生命力与超人意志和思想之宝贵。梵·高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说:

  “亲爱的提奥: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

  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这些话无意间说出了艺术家是如何将多种文艺价值注入太阳、麦田、苹果树和男人,使其成为既真实生动,又含意深刻无限的东西。他是将自己所有的想象、理解和希望全倾注于绘画作品,或者说是把他全部的生命力量和激情,痛苦和挚爱投入作品,这才创造出艺术世界具有永恒感染力、雄强生命力的皇皇杰作。梵·高带给世界的,是作为根本价值的绘画本身,是人们通常没有发现的生活本身所蕴涵的奇迹般的美,既平凡又非凡,既普通又神奇。他这些伟大的作品,不是依靠外在形象,而是来自内在心灵,来自生命最深处的一种伟大精神。没有梵·高,我们可能会不知道,生命的活力居然可以那么无拘无束地流溢和四下喷射,生命的色彩居然有那么灿烂辉煌。

  作曲家叶小纲强调:创作者“犹似人间挖煤工,遍身漆黑只有双眸晶亮,心明如镜。”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强调:即使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然不能忘记要仰望星空。海明威则在《永别了武器》中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他们用自己最真切的个人生命独特体验告诫人们:生命唯其短暂脆弱,才愈发难能可贵;人唯其难逃一死,所以生命和万物便尤其显得美好。艺术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抵抗黑暗,仰望星空,化伤痛为财富,不断从零开始,不断地挑战命运。比如观察植物萌芽生长,倾听飞禽走兽牛马猪狗等动物习性与声音,对日月变幻和社会变迁展开思索,便能从某一方面探求生命的奥秘、艺术之真谛。热爱艺术吧,艺术能使人明心见性,提高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力鉴赏力,帮助我们感知生活与生命之无比美好。拥抱艺术,就能让我们拥有最大的自由,去体验“生命之乐”“死亡之苦”和“遗忘之甘”。

2.解放被困或受压抑的生命活力、创造力,是文艺价值的重大任务。

任何生命,总不免磕磕碰碰。任何个人,总会面临许多沟坎考验。生命总会存在某种缺失和局限,文艺作为人生的精神滋养和缺失补足而存在,帮助人们实现对有限性的超越和无限性的追求。马尔库塞说:“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受着各种限制束缚,希望的难以实现,想做的几乎做不到,办不成,讨厌畏惧的却偏偏找上门来。文艺价值则首先帮助人从思想精神上超越现实束缚、解除时空环境局限,脱离既定因果关系影响,突破困境,从限制中解放出来,取得自由,然后从较高的层次来认识看待和处理问题。庄子化身大鹏,便能挣脱一切羁绊扶摇直上九天。卡夫卡自掘地洞自设城堡,便能躲避矛盾,进入一个自得其乐的独立王国。史铁生坐在轮椅上,也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遨游宇宙太空,穷究古今生死。文艺就是借助想象、梦想、幻想、虚构、假定等多种方式,使人从困境中超拔,进入自由无拘的境地,实现心灵的精神创造。

  千万别小看文艺和文艺价值,包括想象虚构等手段,它其实是人类追寻自由,超越现实,超越当代,从自然生命进入价值生命,从短暂有限生命走向最高无限生命的利器宝物。健康有益的文艺,能够过滤并充实人的血液、心灵,价值则能养护美善,激励心胸,实现对现实肉体生命的肯定与奖赏,一方面对抗生命活动的单调、机械、重复和压抑,一方面照亮和引导生命,鼓励人们即便是生存于最艰难严酷、薄情无义的世上,也要顽强而深情地活着。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借主教米利哀之口,叮咛恶运连连的冉阿让,“生命就是给予”,他用以德报怨的善举和这句格言,改变了野性难驯的冉阿让的后半生,使他从仇恨的泥潭里拔足而出,成为一位乐善好施,救助孤寡,兴办福利的慈善家。只要不死,他就助人为乐,无偿输血,尽一切可能给予穷困潦倒者救助,浑身散发出人道主义的强光,成为艺术价值之光照耀下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典型人物。雨果用自己的作品,为意识中尚未成形的人生观解除禁闭,打开迷茫失落的灵魂枷锁。他用艺术滤去尘世中的焦虑与不安,让窘迫之心胸变得更加宽容与仁慈,使人在任何逆境都能坚定自持,保持对真善美的崇仰与信心。

  文艺价值是审美地解放人性,解放自我的重要依赖和力量。比如优秀的价值作为一种精神能量,能打破惰性,改变我们惯常的思想、信念和行为,驱除旧的思维模式,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改变身心状态,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对于突然降临的疾病、痛苦、灾祸和问题,处理不好,将苦上加苦,祸上加祸。处理好了,则可能由苦变乐,因祸得福。这就要靠文艺价值提供的营养与启示,摆脱困境,告别阴影与创伤,去活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尼采说:“创造——这是摆脱痛苦的大力拯救,使生活趋于轻松,可是为了生出创造者,痛苦和许多变化是必要的。” 痛苦和毁灭既是对生命的摧毁与否定,也会激发和强化生命,让生命在痛苦和毁灭中,被激烈地唤醒,加强韧性增加厚度,在这种痛苦经验中获得自身的创造性命运。尼采从不否认残酷的现实或人类的悲剧,他越过人类的苦难去直视生命本身的奇迹,呼唤生命的觉醒,帮助我们用强大的内心力量去更自觉地面对人生。听天由命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和生命的固化不变状态,乃是前进与创新的死敌。必须努力增进生命的生机活力,千方百计改变与打破停滞的固态,让生命始终处于流动、激荡和新陈代谢的良好状态,一个人才能健旺生长,不断去开拓创新。文艺价值就是促进生机,增强活力的激素,是供暖排毒的强心剂,也是消除人类精神中黑暗的亮光,是引导和推动人走向更高更广阔光明境界的动力,而决非仅供人们耳目之娱,哈哈一笑之玩物。它来自生命的复杂体验和深层状态,不断唤起生命的生机活力,让我们认识时光与生命之宝贵,理解世界之广大,开掘自身沉睡的潜能,使个人渺小之生命变得浩大悠长,光明端庄。受文艺价值之感染推动,汹涌的生命勃发自然将你带入全新的领地。

  文艺价值帮助人们摆脱内心和外界的束缚,抵御生活的重压,忘记伤害,不再抱怨命运,从文艺真的、善的、美的里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帮助他抵御假、黑、霉、冷,祛除病态心理,坦然面对一切。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歌手鲍勃·迪伦在《埃米·提尔之死》歌中唱道:“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觉醒/如果我们都能竭力付出一切/我们就能使我们这片伟大土地/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3.文艺价值帮助人的内在自我的成长,使生命变得更加广博丰厚、幸福美好。

文艺和文艺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不会给人直接带来金钱财富、物质名声和实际利益,似乎是无用的。但它作为一种思想激素和精神营养,却能从许多方面益人养心、敦品励志、蓄德育智。一句话,它在培育性情,壮大自我,增进人的内在心灵之生长发育和成熟完善方面,有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值得很好研究探索的。

  先从益人养心方面论述。任何人甫一出生,心灵都是纯洁空白的,基本上空无一物。其生存成长离不开读书求学、交友工作、生活实践,以及从父母、前辈、朋友他人,包括从古今中外的圣贤豪杰、英雄伟人、名家大师身上吸精纳粹,获取教益。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是靠后天学习培养的,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大量吸取人类已有的历史文化成果,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用文艺价值来滋养、充实和丰富自己。文艺价值荟萃这方面的精金美玉,为人类提供着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和优质服务。譬如音乐能将人带入如泣如诉的诗境,绘画能让人感知历史风云之变幻和人世沧桑。阅读一部文艺杰作,能从动人的故事中获取真切的启示。观看一幕电影,可以从他人的命运沉浮中学会如何应对矛盾。观赏一部电视剧,能从刻骨铭心的审美快感中领略人情世态……此外,一切对文艺的学习、观赏和随之而来的感悟都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优长与局限,弄清生命意义和生命之根,这样再反观别人和世界,就能更加具有自知之明,也能举一反三推己及人。文艺价值在带给人知识、经验、情感、思想和多种能量时,也焕发人内在的生命活力,让每个人不甘平庸,不满足于现状,而是要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永远进击。

  再从敦品励志、蓄德育智方面论述。人之健康成长,需要广阅博览,磨练摔打,吸纳多种养料,从各个方面学习提升。其中重要的是立志励志、树立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培育一种高尚品德和坚强意志。苏格拉底强调:“我拥有的生命越短促,我越要让它更深刻更充实。” 欲达此目的,热爱文艺和积极吸纳文艺价值,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与良方。

  文艺是人生之缩影与精华,文艺价值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浸染人的情感心绪,打动人的意念理智,启发和塑造人的品格灵魂,促使人祛恶从善,憎丑爱美,亲近高雅,告别低俗,实现内在生命的圆满。杰出的艺术在揭示人性的风采和特性,展示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发展,描述美好景象、生活情趣与生命韵味方面,能够深刻打动和陶冶读者观众的心灵。陶冶,陶冶,陶的是心灵,冶的是情志。心灵陶冶的结果是心胸扩大、情感旺健,获得高尚的道德,高超的智慧、成就一个自由与幸福的灵魂。人在艺术中涵咏与深味,既能用他人的经历、见识、体验帮助自己的生命增容扩疆,使之丰厚;又能提神强精,发展个性,改变精神面貌,达到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与外界平衡和造物主的有效沟通。

  心灵之发育成长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不像身体的发育成熟那样自然简单。读什么书,听什么话,看什么样的文艺作品,跟什么人走都是决定心灵走向和内存的重要依据。培养个性,等于增长人的生命;培养丰富,等于增厚人的生命;培养见识,等于扩大人的胸襟。诗人布罗茨基曾说过,读诗的人,生命一定比不读诗的人要靠幸福更近一些。他在1987年11月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辞中还断言:“一个阅读诗歌的人比不阅读诗歌的人更难战胜。”因为诗和艺术,携带着爱、美、智慧和信念——深情厚意和人间温暖,能帮助人们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坚守信念,强健意志。这便意味着,文艺价值并不导向外在的世俗化的成功,但必然指向精神的拓展和内在的丰沛;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眼光心态。文艺价值吸纳无穷的知识、智慧,塑造高贵的内心,将审美创美的实践引向广阔的人生、绚烂的生命,也将生活的趣味和美的境界确立为精神超越、生命升华、生活提升之引领,形成高趣至境的价值向度,以构筑鲜活生动、高逸超拔的生命气象。民间有句话叫“福至心灵”,倘若我们一生能以文艺相伴,充分吸吮文艺价值之琼浆玉液,就能够做到“善至心灵”“美至心灵”,从而也就“福至心灵”,那就真正是修炼成功,功德圆满了。

  内在心灵之成长其实就是心灵建设、心理建构,比如帮你建立开阔的视野,培养你强大的耐心和毅力,提升你的鉴赏水平、思维能力、深化你对人类历史、社会、文化领域问题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品位和深刻的思想,对抗庸常人生的苍老和颓唐。研究鲁迅卓有成就的学者王富仁说过:“鲁迅小说好像给我打开了天灵盖,使我开始看清了整个中国,看清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打开天灵盖,或醍醐灌顶,脑洞大开,或当头棒喝,一语胜千言,总之让他豁然开朗,变得心明眼亮、思想透彻,这是不是文艺价值开人心窍、启人智能、予人力量、助人成长的典型事例?

  多才多艺的梁武帝萧衍说:“外清眼境,内净心尘,不与不取,不爱不嗔,如玉有润,如竹有筠,如芙蓉之在池,若芳兰之生春,淤泥不能污其体,重昏不能覆其真。” 这像不像是对文艺价值非凡功用的一种恰当而形象的描述?

  文艺价值激励、呼唤和发展着所有促进生命的潜能,不单能让人头脑清醒,立足于坚实大地,也能让人流动漂浮起来,飞舞狂放起来,上天入地,飞向太空九天揽月,沉入海洋五洋捉鳖。包括颠覆自己,回到过去;或者具备神力,开创未来。惠特曼的雄心是:“我正等待时机成为上帝;/我想自己将做得好,最纯粹也最惊人。”他发誓今生要做自己的事:“那无足轻重的超自然,我自己正等着成为至尊的一员”“我来放大,我来应用,/一开头就压过那小心翼翼的老贩子,/为自己取得了耶和华的确切身形” 。他是一个浑身充满蓬勃能量,被文艺价值从内至外浸染的诗人、神人,恨不能写尽我们居住地球的方方面面,替一切命名,为万物造型。文艺价值激励情怀,激发野心雄心和斗志,助人达于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于此可见一斑。

  文艺世界是生机洋溢、充盈、鼓荡的世界,文艺价值让人看到“心灵开花”“梦想绽放”,精神自由驰骋,看到万物互联、生命欢歌、未来的远景,见证许多无法预知的幸运和美丽。好作品让生命发光,生命扩大和延长。普希金在其名作《纪念碑》中写道:“不,我决不会完全死去:/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中,/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长久。……我所以永远能被人民挚爱,/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过人们善良的感情……”文艺比人更长寿,它具有更强大的适应和变化能力——抗拒时光流逝的能力。因之作品代替人走得更远。虽然人生苦短,青春难葆,天命不可强求,但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艺术,就有可能让生命和艺术都流芳百世,长存不朽。比如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易卜生创作的布兰德、关汉卿创作的窦娥都比作者生命长久,因为他们鲜活的气息、个性品格和雄强生命已移植到形象之中。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的结尾中宣告:“堂·吉诃德仅为我而生,我亦为他。他知道如何行动,而我知道如何记述下来。我们两个人合而为一。” 这说明艺术家给了自己创作的人物生命,被创作的人物又反过来给创作者荣耀与名声。这样创造出的人物,其生命往往会长于艺术家本人所拥有的自然生命。

  在人类的整个精神生长过程中,文艺始终是最基本的参与者、最核心的推动者,价值是人的精神生长过程的成果和结晶。文艺价值既是人自身存在的意义证明,也是人精神成长的象征,还是时代生命力的象征与表现。文艺价值把艺术审美和生命体验表现得酣畅淋漓,其提升功能强化了人的发展愿望,使人获得了人生的“高峰体验”,惬意自己,也感染了别人,永远在启示和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创造和建设美丽新世界。这些就是文艺价值最伟大的价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