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值西南联大八十周年校庆,中央新影集团和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每集50分钟),以全新的线索,全方位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所具有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的大学。截至2018年11月26日,豆瓣电影评分高达9.3分,腾讯视频评分高达9.2分;百度搜索“《西南联大》纪录片”结果为354,000个,搜狗搜索“《西南联大》纪录片”结果为15,539个。无疑,《西南联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不同于常规平铺直叙,而是以带有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多线交叉的叙事手法,真实的、声色并茂地再现了西南联大的历史。同时,通过第一、第三视角并用的手法,创新地运用平面式二维动画,通过水墨元素,弥补了一些时代久远的、残缺的史录,使展示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观者接受,产生共鸣,达到情感疏泄。
一、不落窠臼的叙事角度
纪录片伊始,以主观视角——蒋梦麟自述的口吻展开整部纪录片。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蒋梦麟的自传体作品《西潮》。在作者亲闻亲历的事件中,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使观众仿佛带入到那个时代,切身体验了一番乱世光景。随后用第三人称的客观视角叙述了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校长的生平经历与性格理念。1931年,梅贻琦成为清华大学校长。与此同时,蒋梦麟担任北大校长,张伯苓为南开大学校长。这是组建西南联大的背景,也是得以成功组建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三人各自的担当、隐忍、退让,成就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巧妙地将自述与旁白解说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主客观交替,相得益彰。不仅大量引用了当时人物的著作、日记、诗文,而且穿插了不少名家大师的子孙后代、学生弟子的人物访谈。随着讲述的推进,各种情境下的不用感受也通过这种方式竭尽所能地真实再现,使得观众对当时人物的际遇感受产生了共情。例如张伯苓自述、梅贻琦妻子韩咏华的自述,还有当事人互相之间的评论。此外本片把西南联大变迁历程的见证者和研究人员的人文访谈剪辑在恰当的地方,起到了补充说明、强化主题的作用,给人很强的代入感。易中天先生提出过关于美学、艺术的三个结论: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艺术是情感的传达;艺术是人的确证。在本片中,通过这种精彩的多角度叙事手段,印证了第二点:艺术是情感的传达。传达就是让不同的人体验到相同的情感,即同情和共鸣。本片甚至做到了让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的人们共情,为之动容感慨,但同时又不刻意煽情,避开了矫揉造作的雷区;赞扬那个时代的大师与名家但又不是刻意的歌功颂德,粉饰渲染,展现了大师们有血有肉、傲骨铮铮的人格魅力。在这一点上是十分难得的。
二、别具匠心的解说
《西南联大》别出心裁地将第一人称的回忆、讲述和第三人称的解说交织在一起,全片将理性与感性、宏大磅礴与细腻动人兼容并包,呈现出西南联大的万象物语,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梅贻琦妻子韩咏华自述时,解说配音特意使用了女声,并且富有感情。由此可见主创团队的用心良苦,想要呈现给观众动态的、变换的情感体验,更区分了叙述者的主体变化和情感起伏,使观众与大师们同情共鸣,当代的国民群众通过这部纪录片作品跨越时间的长河、历史的车轱辘与众多大师同情共情,其实更不失为一种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这种解说角度的灵活切换,便是《西南联大》最引人注目的特色。解说词作为主创人员思想观念外化的对象化产物,很容易会让纪录片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过于主观,从而失去了客观理性,有失公允。甚至浮于表面形式,内容空洞无趣,让观众觉得乏味无聊,从而加深大众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西南联大》则用这种将第一人称的讲述、回忆和第三人称的旁白解说融合在一起的方式,解决了纪录片的“疑难杂症”。所以在观看本片时,观众完全不会感到寡淡无味、毫无起伏。
好的纪录片往往蕴含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西南联大》就是这样一部好的纪录片。教育非说教,或者说,教育不仅仅是说教。古语云“言传身教”,在当时那种重要的时代节点,西南联大的大师们毅然决然放弃高薪闲职,挑起启迪民智的担子,用亲身经历示范了何为文人傲骨、何为气节。这比任何苍白空洞的说教都深刻,这群将个人理想与家国理想融为一体的人,有对学术研究非功利性的热爱,有对学生天性的尊重,有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师。《西南联大》所表达的不仅是对那些大师的尊崇与敬仰,更有对如今这个时代精神追求和民族信仰的追索与思考。尤其在第二集《刚毅坚卓》中,当战争猝不及防向象牙塔内师生袭来,这群代表那时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分子,是怎么样将“刚毅坚卓”付诸现实、理想和情感之中?他们选择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和西南联大一起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诠释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能达到的最高的精神追求!
三、诗情画意的细节
纪录片其本质属于视听艺术,解说词的多角度变换和应情合景的背景音乐、各种音效声响使观众得到了听觉享受。《西南联大》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表现当时人、当时事,创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与影像资料、当事人日记等,但由于本片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创作目标,单单使用上述文献资料仍旧显得枯燥乏味,不够吸引观众,创作者独树一帜地采用富有诗意的水墨插画。水墨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美学“气韵生动”的,“六法论”中第一条即为“气韵生动”。具体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水墨画的浓淡错落有致和各种技法的运用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深厚底蕴的重要载体。水墨插画被运用在不方便实拍的情况下,这种真实再现的手法不但不存在虚假夸张的问题,而且还使纪录片富有趣味性。如此一来,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也富有审美性和艺术性,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观众对传统美学的认知感受。
除了水墨插画的细节以外,值得欣赏的还有片中的音乐运用。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在片中更是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集《刚毅坚卓》中闻一多先生在大街上被国民党特务枪杀时,歌曲《也许》应景地响起。《也许》本来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葬歌,极尽凄婉哀伤。观众也为之唏嘘不已,音乐是传情达意最常见的方法,由音乐产生的共情则更深刻更普遍。
本片制作精良,处处细节皆可为证。当音乐唱到“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时,字幕显现“1945年初冬,陈岱孙教授回北平接收清华园,问闻一多有什么事要代办。闻一多说,你看看我那屋前的竹子还在不在。”画面转至一个仰拍竹子的镜头,竹林摇曳,有光轻轻柔柔地洒进竹叶的缝隙,特写这番景致。竹是四君子之一,是有气节的象征,歌曲和字幕画面共同表现的情景与第二集的标题“刚毅坚卓”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集还出现了《迢迢长路联合大学》这首歌曲,这首歌是为了赞扬西南联大步行团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的坚毅果断、勇敢顽强。声画合一,情景交融。
《西南联大》这部作品带给观众一个完整、较为完美的视听体验,使观众体会了中华文脉——在危难时刻保持高风亮节、文人傲骨的胆气,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坚持学术研究的坚韧不拔,在苦难中挣扎着成长,如“静坐听雨”般苦中作乐的乐观豁达……正如联大校歌《满江红》中写到“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联大人和这座烽火下的学校一起,在历史的洪流中挺直脊梁,诠释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家国情怀。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南联大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许许多多各领域的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表证着一个民族在面临存亡绝续临界点时,所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