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非遗”舞蹈文化校园教学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5681
朱维青

  作为艺术,民族艺术本体有着与其他文化类别所不同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在一切直接的功利背后它所具有的超越民族文化边界的人类共同的审美形式。但同时,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新文化语境催生的功能意义使得民族艺术本体得以生存的同时也发生了改变,因为民族艺术不再与民族生活的土壤紧密相连,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表现空间使得艺术与文化的直接勾连关系被打破,艺术更多的是获得审美的功能,基于文化的程式化特点慢慢被突破,艺术符号形式的创新成为首位,民族艺术的创新发展获得了广阔的空间。中小学与高校作为民族艺术创新形式的空间之一,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基于对云南省中小学及高校的“非遗”舞蹈进校园教学情况的调查,以期能够对“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教学实践方法进行探讨。

  教育能够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活动,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桥梁。而“非遗”作为民族甚至国家的文化记忆,记录着民族的成长和发展,但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一直是一个沉甸甸的议题。因“非遗”文化的客观性,保护与传承工作并不易做到如人所愿,仅仅倚靠传承人和地方政府双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作为文化信息传播、人才培养、知识技术创新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及文化底蕴的空间,理应担负起传承“非遗”的重任,“‘非遗’保护的前提是教育,‘非遗’保护的保证是教育,‘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教育”。“非遗”教育包括多种类型、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它融合知识、文化精神、技能等综合素质,既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又能提升创造力,也会拓宽部分人的就业道路。罗雄岩教授在其著作《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指出:“民间舞蹈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在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生活改变而发展,以及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等文化特征。”“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教学活动就是民间舞蹈走向舞台艺术的必经之路,将“非遗”舞蹈在教学课堂进行再创造,使其既富民族风格又蕴含舞台舞蹈艺术的审美,这也是舞蹈艺术的最终走向。因此将“非遗”舞蹈引进校园,进行教育传承传播,这既是对校园舞蹈艺术教育的丰富,同时也是“非遗”舞蹈传承传播的必要。

一、云南省中小学“非遗”舞蹈的教学实践概述

“2002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通过并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中倡导面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不仅是高等教育,也包括中小学及幼儿教育,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社会方式的教育都应参与进来”。云南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管理部门也响应国家、学者的号召积极制定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研究保护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各市县的中小学积极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于“非遗”舞蹈的传承,各中小学的普遍做法是将“非遗”舞蹈与体育相结合。据笔者了解,云南民族中学就极为重视将民族文化与学校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云南民族中学定期开展“彩云现”艺术活动和“红高原”体育艺术节,该中学老师还将各民族的舞蹈融合在一起,自创了一套包括彝族、藏族、蒙古族、景颇族等多个民族经典舞蹈动作的民族课间操。学生通过民族舞蹈课间操,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学习到了民族文化知识,同时又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云南民族中学也因其编创的既富挑战性又具时代性的民族广播操而闻名,被不少兄弟院校学习推广。

  石林县作为云南省的重点文化旅游县城之一,目前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4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3名(健在113人),即: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项目4项,省级传承人14名;市级项目28项,市级传承人39名;县级项目38项,县级传承人78名。所有国家、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档案资料均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录入数据库,基本建立起了四级保护体系。良好的“非遗”保护体系有效地促进了石林县“非遗”舞蹈在更好传承的同时也能“走出去”。据笔者了解到,在石林县分管领导要求下,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在“非遗”进校园方面的措施有,县内各中小学校会定期举行《阿诗玛》传承讲座,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保留努力做到从娃娃抓起,从小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在全县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中进行大三弦舞传承培训,目前大三弦舞项目“进校园”已在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展开;县文体局与教育局联合保护,挑选县城几所中小学为“非遗”传承点,直接邀请传承人长期在校为学生进行“非遗”课程的传授。如石林民族小学与圭山镇中心小学就是国家级名录——“彝族大三弦舞”传承点,石林县民族中学是国家级名录——《阿诗玛》传承点;除“非遗”文化进校园外,石林县各中小学还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传习馆,使得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尝试,让石林县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代表性项目直接走进校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面对面传承展示、口传心授各类项目技艺、文化表现形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理巍山曾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南诏国所在地,其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民间《打歌》而闻名全国。巍山的《打歌》世代相传,时至今日,每当有逢年过节或有喜庆的事情,四邻八舍的村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尽情《打歌》。巍山《打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打歌》作为巍山县的一张名片,得到了巍山县文化局、文化馆、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在巍山县职业中学、高中及周边村落各地方小学陆续开展《打歌》进校园的活动。校园传承也成为了巍山彝族《打歌》传承方式之一。2008年巍山县便评选马鞍山乡、巍宝山乡等四个区域的中小学作为彝族打歌传承示范点。青云小学是马鞍山乡青云村的唯一一所小学,基本上村里的适龄孩童都在这里接受教育。青云小学除了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之外,还注重素质课堂青云《打歌》的普及和培养传承,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还极大地促进了青云《打歌》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拓宽了青云村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范围。青云小学除了让本校的教师进行学习教辅之外,还特聘《打歌》省级传承人郭建荣老师为学校的《打歌》进行定期的辅导,真正落实了“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从教育开始。目前将青云《打歌》带出村庄、走出县城、走向外面世界的打歌队伍中就有不少从青云小学毕业的毕业生。巍宝山乡的中和铺小学依据巍山《打歌》改编的《山呢惹》获“首届全国中小学文艺展演·小学舞蹈表演一等奖”。

  当前,在云南省各州市县区将“非遗”文化请进校园教学已成为各地教育局、各校的发展共识,这一共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拓宽了“非遗”传播的路径。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云南省中小学“非遗”舞蹈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路径相结合的方式。“请进来”:地方传承人走进校园对老师及学生进行原生动作的教授与文化的传播,教授完成后,将所学动作由教师进行编排并运用于课间操或体育、音乐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与记忆,而传承人也仅需定期进校辅导便可。“走出去”:其一,便是让学生在课外走进田野,走入博物馆、传习馆,既能丰富实践活动又能强化传承人对其进行的文化传播知识,使中小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信的意识;其二,将校园特色教育走出地方,走向更高的舞台,例如云南民族中学的民族广播操与大理巍宝山乡的中和铺小学改编的《山呢惹》都是校园文化结合地方特色的典型例证。

二、云南省高校“非遗”舞蹈的教学实践

2002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动员大会上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第四条明确指出:“大学生应当积极创建国家及社会文化遗产事业急需的新学科,为国家文化遗产事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云南因其特殊的省情,拥有丰富又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云南省教育部门及高校的积极响应与重视,各院校专家学者纷纷参与到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传承行动中来。但是高校在相应“非遗”舞蹈进校的同时应该明确教学方式,不可盲目。“文化人类学主张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要珍视它,传承它,主张文化多元化,这都是高校非遗舞蹈传承的本质所在,必须认识到非遗舞蹈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次才是一种民间舞蹈,技艺的传承服务于文化的传承,是用融血文化的情怀去对待它,还是用肤浅的肢体语言去描绘它,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该观点要求高校在进行“非遗”舞蹈传承的过程中,请勿做到“知其舞不知其所以舞”。尤其云南省是拥有26个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要想文化在不忘其本的基础上多元发展,就要做到“一舞对一文化”的传承教学方式,而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是学生的学,也是教师的“学与教”。

  云南艺术学院自2001年便邀请当时还未申遗的民间舞蹈项目尼西情舞、奔子栏锅庄艺人进入课堂进行舞蹈技艺的传授。从2001年至今,云南艺术学院各个学院都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舞蹈学院从2010年11月至2018年12月,已开展11期“非遗进校园”教学活动。每一期的“非遗课堂教学”,我院都会为学生聘请市级及以上的传承人进入课堂,为编导班、舞蹈学班及研究生班进行为期一周的密集培训,从每期教学汇报演出可看出学生们学习“非遗”舞蹈的热忱与激情。例如:在第九期“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活动中,舞蹈学院就邀请了来自云南省不同地区的两个民族的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到我院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向“非遗”传承人学习云南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机会,它对我院的整个教学无论是研究生的学习层面、文化研究的高度,还是编导专业民族民间素材的提取,以及“民族舞蹈传承”专业通过此次与“非遗”文化的近距离接触,了解到“非遗”舞蹈从田野—课堂——舞台的变化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收获。例如第九期“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此次的“非遗”教学活动,我院请来的是哈尼族棕扇舞国家级传承人龙正福、省级传承人黄沙福、彝族巍山《打歌》省级传承人郭建荣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龙正福和黄沙福两位传承人老师为学生讲述了哈尼族包头巾的来源及传说,描述了羊街乡十月年的盛况,并为学生一一讲解每个棕扇舞动作的名称、故事及规范,郭建荣老师讲述了他将《打歌》走出县城、走向外面世界的故事,并邀请学生观看了青云村村民的打歌盛况。郭建荣老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打歌》的动作,还耐心教会每个人打歌的唱词,只有边唱边打歌,才能真正体会到民间《打歌》所承载的民族激情。因对本民族舞蹈的理解与“他者”是不同的,当三位传承人亲自走进课堂为学生与老师讲述自我理解下的“非遗”舞蹈,学生通过“次生态”的直接学习可以更为细致的了解这一民族舞蹈文化,加快了对民族舞蹈风格特色的掌握。

  同样,云南艺术学院结合所处的区域地理优势,除了多次将“非遗”舞蹈请进校园,也时常让师生走出去到田野去体验真正的“原生态”,我院曾组织师生多次前往西双版纳、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多地进行田野调查活动,了解傣族、拉祜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等民族的生活及民族性格,研究其舞蹈动作与风格,探究其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我院编创了彝族《烟盒舞》《乐作舞》教学组合;傣族《孔雀舞》《蜡条舞》《嘎光舞》教学组合;白族《霸王鞭》教学组合;哈尼族《棕扇舞》教学组合等等。除此之外,我校教师依据田野体验,编创出傣族舞蹈剧目《阿罗汉》、彝族舞蹈剧目《弹·弹·弹》、哈尼族舞蹈剧目《那一线天》、独龙族舞蹈诗《独龙情怀》等等。这些引进来、走出去的活动让师生们更加贴近我省民情,贴近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让更多师生去关心、肩负起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传播的义务与责任,让高校教育传播民族民间文化的途径更加宽广,同样也会使得我院的人才培养更具民族特色,使我院的办学更具特色。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除了开展“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之外,对于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教学体系中也进行了积极摸索。我院于2011年,在曾金华教授的统筹下,建立国内首家“民族舞蹈传承”专业,本专业主要开设的核心课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课堂传承》《云南民族舞蹈史》《中国民族民间代表性舞蹈》《云南民族民间舞蹈》《舞蹈素质训练》《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田野调查》《非遗保护法律法规与档案信息管理》等。如今,我院“民族舞蹈传承”专业办学已有7个年头,毕业生四届,学生就业大多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用课堂所学对家乡“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就我院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情况回访调查看,该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等都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除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之外,云南艺术学院还专门设立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进行学术研究。云南民族大学也为“非遗”进入高校教育系统进行了探索,“于2003年成功申报了高职大专‘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2005年更名为‘文化事业管理’。2006年6月,在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挂牌‘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教学实验基地’,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训基地,并成立‘云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中心’(与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再如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于2004年9月创建的‘湄公河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依托学校艺术学院与民间艺人开展了本土化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教学。”

  云南省依托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传资

  源,如何将丰富的舞蹈资源和鲜明的民族个性与高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各个高校、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索。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学模式为例,该院在将传承人请进课堂学习肢体动作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下将所学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堂上与传承人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于舞蹈文化的了解,当教学过程结束,会为传承人与学生组织一场同台汇演的活动,该活动既是对传承人的认可与赞扬,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除了督促学生在课堂与传承人进行互动外,还积极主动走向田野,将田野体验与教学相结合,提取民族舞蹈动律与元素,进行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教材的编创,并在其基础上形成展演剧目,参加全国性舞蹈比赛,在基础探索完成后,继续进行反馈民间的教学探索——成立“民族舞蹈传承”专业,让学生在学成后能将所学继续回馈民间。教师对于“非遗”舞蹈的传承过程经历了从民间——课堂——舞台——民间的转化,这既是对其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我院“非遗”舞蹈进校园教学实践方式的不同角度探索,更是对“非遗”不同语境的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建议

诚然,通过上述概述的了解,针对云南省“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不可否认,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如下问题:

(一)“教”

“非遗”舞蹈传承课程相对于高校舞蹈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学院派的舞蹈教学以其多元化和严谨性著称,但因“非遗”舞蹈传承课多是传承人来进行教授,虽然传承人在自己的家乡也进行舞蹈的教授活动,但因当地人所传承的是自己耳濡目染的文化再加之语言沟通无障碍,传承人只须点到为止,所学者就能够学到其精髓。然后面对高校的大学生,传承人与学生除了语言之间的障碍之外,还有该民族文化认同的障碍,学生在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时,没有丝毫情感的融入,更不要提及文化认同,学生与传承人之间的“沟通鸿沟”使学生并不能理解传承人之所云,这也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及传承教学的质量。

(二)“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最终目的一定是传承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试图关注的是过程,可是得到的却只有结果。仪式化、内容化过程的缺失,从而让这些成果失去其本身的文化意蕴”。因高校教育的延续性与聘请“非遗”传承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得学生在进行“非遗”舞蹈学习时往往只注重动作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动作背后的从历史记忆、物质文化、生活习俗与信仰文化,只知其舞,不知其所以舞。因此,高校除了将“非遗”舞蹈请进来之外,还应提前为学生教授所学“非遗”舞蹈的文化教程,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非遗”舞蹈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其后再将课堂传承与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民间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该民族舞蹈文化精髓;通过相关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既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也能丰富学生对于民族舞蹈文化的知识储备。笔者认为学生在亲身经历其文化之后加深舞蹈“所以舞”的印象,这样在学习此“非遗”舞蹈后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其舞蹈意蕴,不单单仅限于流于形式、浮于外表的健身操舞蹈。除了知其“所以舞”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观念意识,只有学生对“非遗”舞蹈是认同的,才能将“非遗”舞蹈自信的传播出去,这才是“非遗”文化追寻的最终结果。

(三)信息阻断

虽然人人都提及现如今科技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面宽、历史之线牵扯之远、存活较为分散,所以造成各个单位机构只注重自我关注点资料的搜集,甚至还将搜集到的资料占为己有,将其进行经济效益的处理,没有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笔者认为,将资源实现共享,建立属于本民族的完善的资料文献库,才能使“非遗”文化不至于散落民间,最终消失殆尽,建立完善的“非遗”信息库,需要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

(四)突击性的校园传承

因高校教育的延续性与聘请“非遗”传承的间断性之间的矛盾,使“非遗”舞蹈教学不能够持续性地进行。间断性的教学活动,虽然能提及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却并不能让学生对“非遗”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就因此造成“非遗”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近些年来虽然有的院校开设了某些与“非遗”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这课程或多或少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究其深处,对“非遗”传承的推动力还是九牛一毛。因此,各高校应确立完善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建立专项师资团队,使得“非遗”传承并不仅仅依靠突击性、短时间的教学传承,而是长效性的传承发展。例如,我院就建立了一新兴专业:“民族舞蹈传承”,是对建立完善的“非遗”舞蹈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探索,力求为“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新径。

四、结语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云南省各中小学、高校主张的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教学活动,学校不仅承担着教育道德、书本知识,更承担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社会责任。在各中小学、高校的积极探索与配合中,轰轰烈烈的“非遗”进校园成效是明显的,但依旧有一些棘手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教”与“学”“信息的阻断”“突击式的教学方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还需高校与民间不断地配合解决,而非“自我封闭”,高校与政府、民间应当相互配合、迎难而上,让丰富多姿的云南民族“非遗”文化继续在全国的舞台绽放光彩。

  【注释】

  [1] 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于《文化遗产》[J].2009年01期.

  [2] 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思.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J].2010年1月.第48页.

  [3] 普丽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载于《民族教育研究》[J].2010年02期,第36页.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言》

  [5] 秦立凯、黎小龙、赵先卿.文化传承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3月.

  [6] 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思.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J].2010年1月.第49—50页.

  [7] 汤海涛:绘画视阈中的“非遗”——写在“非遗画忆画展”之前[A],民族文化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