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国情怀中的散文味道——读《我的根在丽江》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5960
·张永权

  和振华是我一直关注的纳西族作家,特别是他的散文,有较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他不仅在《民族文学》《文艺报》《作家通讯》《滇池》《云南日报》《壹读》《文化周刊》等有影响的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还出版了四部散文集,一部作品选集,受到散文界和读者的好评。在这些作品中,散文集《我的根在丽江》,纳入“丽江文化系列丛书”出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名散文家叶梅女士欣然为其作序,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丽江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后,不仅中外游客争相涌入,也成为无数作家写作的对象,丽江似乎已“被形形色色的写手都写滥了”,但和振华却思考着“如何不一样地写出自己的家乡……试图有所突破,创作上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除了题材上有所创新外,在文体、技巧等诸多方面也有自己的尝试,他不拘一格,长短结合,让人读来有和振华作品的味道”。那就是他的散文“都如茫茫高原的景色朴实自然,有着原生态的土腥和鲜活”。

  一名作家的作品,能写出自己独特的味道来,那可是很高的评价了。于是,我在2019年新年到来之际,认真读完了他的《我的根在丽江》,读美文如享佳肴,在阅读中品其散文味道,的确让我愉悦,认为叶梅的评价名副其实,决非过誉。

  据振华说,他虽然出版过几本散文集,他最珍爱的就是这本《我的根在丽江》,这本书还是他申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重要著作。因此我在品其作品的味道时,也就萌生了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文字。

  我认为振华的这部散文集,在以下四个方面显示了属于和振华散文的味道。

  一是作者以一名游子回乡的身份,重回故乡写故乡,其情之真,其意之切,深情地抒发了一名故乡赤子不忘根在丽江的家国情怀。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作家到昆明求学再赴边陲怒江工作,离开故乡近30年,虽然还不能完全说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却也深深体悟到“故土”难舍的的真切,“恋土寻根”的情结也就越结越紧,越结越粗,越结越长,越结越刻骨铭心。“乡愁”成了“一首写不尽的诗,唱不完的歌”。乡愁是作者28年的长夜回忆,乡愁就是一眼望见“七星戴月”纳西妇女的背影就像看见了母亲一样的激动,乡愁是那让作者听起来感到亲切的纳西族乡音,乡愁是让作者一听母亲呼唤就心动的乳名……这一切成为作家一生挥之不去的乡愁意象,因此,他对故乡要反复地“浅唱”、反复地“低吟”,更要大声地“放歌”。在一名赤子的心目中,故乡的一切都是美不胜收的,油菜花、向日葵花、格格桑花铺成的故乡小道,是一条铺金的路。黑龙潭的水韵晨曲,激活了一潭美好的生命。万古楼的夕照,点燃了古城的万家灯火。雨中的束河,叠映出纳西古村落的时代沧桑。作者衣胞之地团山的今昔变迁,千年积雪的玉龙雪山,屹立在作者的心头成为顶礼膜拜的神山;万古奔流的金沙江,奔腾着作者永远抒写不尽的激情;经过丽江的茶马古道和东巴会上纳西族东巴们的庄严神情,振华一一道来,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作为一名纳西族作家的骄傲……这一切,无论有多少作家写过,有多少诗人吟韵过,和振华与之不同的是,他写尽丽江的千山万水,山山山水都有情;他描画过故乡的一草一木,草木含意皆性灵。无论是浅唱还是低吟,都是一名纳西族赤子乡愁情怀的真文字;无论是放歌还是抒写,都是一名赤子作家袒露心灵的大文字。在这些作品中,无处不呈现出一名有根作家的真性情。

  一个热爱故乡的纳西族儿子,也一定是热爱自己祖国的赤子作家。纳西族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各民族的大团结,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和振华从小受到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母亲的文化教育,受到博大精深又丰富神奇的东巴文化的哺育,他作品中的乡愁情怀,绝非是单纯的民族情、故乡爱的抒写,而是包含有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纳西族作家对我们祖国的深情热爱,他的乡愁抒发,也就表现了一名纳西族作家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其乡愁含有丰富的家国情怀。振华把他饱含乡愁深情的文字,献给与他生命相连的丽江故土,也同时献给他以青春的美好年华为之奋斗过的第二故乡怒江大峡谷,他为第二故乡的时代楷模邓前堆、高德荣放声歌唱,也为从怒江大峡谷走出的文艺精英茸芭莘那、阿普萨萨祝福。他在故乡寻根,寻找生命之根、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也同样在文化厚重的西安古城寻根,寻找中华文明之根,寻找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统之根。

  和振华是一名有根的作家,有根的作家不忘乡愁,乡愁在,根就在。他把自己创作的根深扎在生生不息的故土上,也深扎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黄天厚土中。和振华在他的这些散文中,为自己的故乡浅唱低吟,也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纵情放歌。乡愁情,中华爱,相融在振华的这本散文作品中,也就写出一名纳西族作家的家国情怀味道。

  二是和振华谙熟散文这种文体真实、自由、自然的特点,他在创作中不拘一格,叙事、写人、状物、绘景、说理、抒情,应用自如,相

  得益彰,写出了散文特有的文体味道。

  我认为真实是散文与其他文体不同的个性。自然、自由地书写,是作者驾驭这种文体的写作方式。读和振华的《我的根在丽江》,让我们可品的味道,就是他熟练地把握住了这两个文体特点,写出了其文的独特味道。

  和振华把他创作的根扎在故土上,写真人,记真事、状真物,绘真景,抒真情,以题材的真实性为前提,以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故事和真实景物为写作中心,以物我相融的真感情进行抒写,有感而发,在叙事写人中抒真情,在抒情绘景中叙事状物写真人,时而像在和我们聊天,时而像在对我们讲述一个身边的故事,时而又在嬉笑怒骂中坦落出真性灵。作者常常把这一切相融在一篇文章,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观其景,有一种亲历亲临现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显示出真实和自然自由味道的散文魅力。

  作者为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善于捕捉和运用真实的生活细节,让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呈现人物的真品格,来表现事物的原生态真本色。振华有多篇书写母爱真情的散文,如《乳名》《舌尖上的大爱》《母与子》《妈妈的红围巾》等,或通过母亲的一声呼喊乳名,或送一包亲自栽种的水果,或送一个小小的物件等真实的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伟大的母爱,来抒发母子之间的深情。像《乳名》中作者写在外打拼时,经常会在梦中听见母亲“喊我亚森的乳名声”,就让人感受到母子连心的亲情。又如《妈妈的红围巾》,一条红围巾的小细节,却承载着一位纳西族农村母亲艰辛而感人的生命历程。作品从寒风秋雨中看见母亲头上戴着一条褪色的红围巾来看自己儿子的细节入笔,通过一条红围巾与母子之间风雨冷暖中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和作者为母亲换红围巾的小风波,其爱之深,其情之真,引人共鸣,直逼读者的灵魂。真实的小细节,营造着作品真实的大境界,作者也因此写出了让人品不尽,回味无穷的散文真味道。

  三是作者以他敏锐的文学目光,善于发现捕捉故乡大地和祖国各地山川风物以及不同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其味独特的散文大餐。

  和振华的这部散文集,大多以他回故乡后对生他养他的丽江山川风物、人物和游走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以散文中的游记或随笔形式写作。但由于他是一名作家的身份融入其间,用敏锐的文学目光去发现捕捉写作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又注入赤子般的深情,加以文学的描写,其作品就能以不同的地域生态特色、文化亮点和人物本色的散文味道,避免了一般游记散文泛泛写景缺少特点和随笔过于随意而无感悟的毛病。从而提升了游记、随笔散文的审美价值。

  作者写故乡,是抓住故乡大地山川的美丽神奇,纳西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独特性进行开掘,写出了“一水一世界”“一山一传奇”“一树一菩提”“一城一文化”的故乡特点。作者写母亲的人生,不仅在其勤劳、善良的本性上抒写,更在“舌尖上的大爱”和作为纳西族民歌非遗传人的独特人生上突出书写,就写出了最具本色个性的母亲形象。作者游走西安古城,抓住其中华文明源头的文化特点和陕西大地的地理生态,通过皇陵、古墓、半坡遗址、兵马俑、烽火台、白居易的《长恨歌》、秦腔信天游以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陕北革命根据地等最具文化地理的特点,加以开掘抒写,写出了陕西历史的厚重,地理文化的独特。作品把他踏入这方厚重大地时的感情注入其间,山山水水皆有情,一句“大西北,我来了”,那按捺不住的心中呐喊,更是使这厚重而特点突出的大西北,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特点即个性,一篇作品写出了真正的个性特点,就有让人品味的艺术魅力。

  四是这部作品的文字朴实,行文自然,好读,可品,耐读,长短不拘,以短文为主,文短而味浓。

  和振华散文的味道也是和他对汉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相关联的。在《我的根在丽江》这本散文集中,作者没有去刻意追求文字的华丽而华而不实,也没有为显示标榜作品的现代先锋,而在文字上故弄玄虚,或生造词语以显高深古怪。他行文自然,而又不失生动,他书与朴实,而又不失文采。他写景,能用朴实自然之语,写出故乡景色的美丽。他写人,注重以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以显其本色。他的一些文章如《我的根在丽江》《龙潭晨韵》《金色七河》《魂兮虎跳峡》《万古楼夕照》等,虽无对文字华丽的刻意追求,却在自然的文字书写中,呈现出作品的文字美、景色美和意境美,可读耐读可品,有一种品读美文味道的享受。

  和振华的这部散文集,虽长短不拘,该长则尽情抒写,该短则戛然而止,却又以短文为主。不少文章千字以内,阅读起来很方便。他的短文如行云流水,能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不少短文,文短情深,字少味浓,写出了短文而有内蕴可品的味道。这样的短文,我认为是很值得提倡的。

  和振华的《我的根在丽江》从以上四个方面显示了他散文有味可品的美学价值。如有不足,就是作者在追求散文自由自然的品性时,有的作品似乎写得过于随意了些,缺少了一些精心的构思与巧妙的布局。有的作品比较粗浅,缺少内蕴。一些作品作为单篇看是可以的,但收集在一本集子中,在题材、构思等方面,有些重复。在编选上,有的篇目出现了(外一篇)的题目,作为一个人的集子来看,是不能用外一篇的。在刊物上常见的诗歌(外几首)和散文的(外几篇),是因为报刊发表的是由众多作者作品组成的。某个作者有多篇作品时,为不重复署名,便用外几首(篇)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作者文集,所有作品都是这位作者的,再用外几首(篇),就不恰当了。这个常识问题,我曾见过有的名家文集里也出现过,说明不少人,包括一些书刊的编辑,都不太注意,特意在这里提出来。书中还有一些地方对文字的提炼也还存在不够精细的问题,如《飘过56载的歌》,写母亲美好的唱歌人生,从整体看是一篇佳作。但有的地方文字提炼不够,出现了瑕疵,我们来看下边的句子:“母亲16岁还不满点就去当时如火如荼的团山水库建设工地去唱歌……”这个句子出现了两个“去”字,后一个“去”字多余。如再精炼一点,“当时”一词也可删去,改成“母亲16岁还不满点就去如火如荼的团山水库工地唱歌”,是不是简洁顺畅些?书中的有些引文,不够严谨,加了引号,却不是原文。如《团山的叙说》是这样引用艾青的名句的:“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常噙满眼泪,因为这片土地我爱得深沉。”这里只能是原意。艾青的原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名人名言的引用,一定要准确才好。这些小问题,虽不影响整部作品的水平,作为个人意见,我还是提出来供作者参考,毕竟文学创作是庄严神圣的事业,严谨出精品,已经有一定成就的作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不断迈向高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