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山不来 我自去——2018年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试论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5786
沐利芸

  所谓大美之艺,往往是通过文明包容民族、包容历史、包容世界。本文结合中国2018年涌现的优秀文化类节目,试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角度,试论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立身之本、创意之源、创作之眼、融合传播之力。

一、精神价值是文艺节目创作的立身之本

《文心雕龙》有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短短数句,就将古代文艺创作时的状态、心态、意象跃然于纸上。

  说起中国古代文艺创作,但凡大学者、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艺术家皆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尚的人格修养,广阔平和的胸襟,丰富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养,深厚的人生感和历史感,以及他们所追求的人生神圣价值。或许,正是这种追求,才使他们生发出无限生命力与创造力。

  对照今日的文艺创作,同样发于情,感于心,形于文。北京师范大学胡智锋教授在关于《推进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创新发展》的一次发言中谈到,文艺节目创作需“四有”,即:有文化自信、有爱,有心有情、有人格。

  关于这四点,胡教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第一,有文化自信,代表的是节目的内涵与外延必须是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第二,有爱,代表的是文艺创作者的心中以及呈现在节目里的画面、声音、文字,都是有祖国、有英雄、有人民的;第三,有心有情,代表的是文艺节目的创作者,在创作节目时,须是带有情感的创作,而对于周围的生活,则须比其他人更用心地去感受、去领悟、去表达;第四,有人格,代表的是无论从创作者内心,还是节目的内核,都是有伟大的灵魂与伟大的人格。

  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德服人、以美育人、以情动人,以节目化人。德育美育,或许在教育界、艺术界提及较多,但深入观察后,不难发现,近年来,兼具此类精神内涵的节目,往往成为众多节目中受大众追捧的对象。因为,比起塑料节目,这样的节目,更能与心灵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也更能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

  央视文化节目《朗读者》总导演田梅在一次业内研讨中指出,《朗读者》的重点在于“者”,而不在于我们从字面理解的“朗读”二字上。朗读只是形式,是赋予讲故事的人的一种仪式,有精神价值的嘉宾、有故事的人才是节目的核心驱动,只有有人生经历,有生命感悟,有家国情怀,有心有爱的嘉宾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结合自己的故事再来朗读与自身精神价值相契合的书信文稿,节目才能打动人心,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才会让我们在聆听他们朗读的时候,情绪与朗读者融为一体,被带动、被感动。这也是《朗读者》节目组为什么在选择嘉宾上回避了很多大咖,而从拟定的400多名候选人中选出68位精神价值以及故事性较强的人物来完成朗读的原因。

  同样通过节目精神价值唤醒心灵的故事也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我曾经导演过一个大学生的晚会,请西南联大的著名老校友谈一谈大学生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耄耋之年的老校友在聚光灯下,颤颤巍巍却朴实坚定地说:“就一个字——德!”那一刻,全场肃穆,掌声雷动。此前给主持人设计的华丽垫场词,在这一刻都黯然失色,一个“德”字,就是最隆重而神圣的心灵交互。因为一个90多岁的西南联大著名老校友,没有给年轻的孩子们讲刻板大道理,也没有给孩子们讲辉煌过往,而是用一个“德”字就轻轻唤醒了每一个或沉睡或蒙昧的心灵。直到多年后,我遇到当年晚会的学生观众,如今的大企业家,他还和我说起来,当年节目环节里那一个“德”字,不仅让他印象深刻,更是一次播种,是他人生中时刻谨记的呼唤。

  或许,这就是节目“以文化人”的职志与意义所在。反之很多时候,文艺节目纵有若干华丽面孔,歌舞升平,如果没有内在品格,皮囊再好,无本则颓!

  所以,文艺节目个体元素的独立人格、审美水平、人文素养往往奠定了节目整体的品格气度,自为节目风骨,是文艺节目创作之魂,亦是节目生命力所在,也可以说是文艺节目创作的价值导向。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文艺节目创意之源

人民大学马列思想研究院王向明教授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个历史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

  文艺亦然!尤其是当今的文艺节目,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映照的是创作者所处历史进程的思想高度,承载的是发现者的“电视赋能”,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都离不开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化。

  《国家宝藏》总导演于蕾从中国文化瑰宝中发现的是——文博。关于节目的创作动机,于导说来自于习总书记的一句话,“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或许创作没有源泉的时候,可以从理论家实践家已经反复总结、论证好的文字里寻找,让正确的事情更加正确。也因此,“让文物活起来”成了《国家宝藏》创作之源,更成为所有舞台元素铺排的始发心。文物如何活起来?则是和当代文明进行了探索与关联,譬如国宝虎符与当今世界军事密码的关联,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辗转流传到海外并被广泛运用于民航客机制造推进了人类文明等等种种……无不让文物的前世今生更加贴近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与其说节目是一种创新,无妨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掘与时代赋能。

  《朗读者》总导演田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的则是诗词歌赋。诗词歌赋可以说是中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声情并茂活着的最美的一种文化,无论广泛性、传承性、认知度都较高。这也就决定了这一节目的基础较好,剩下的就是如何提高审美层级的电视手段的运用了。当然,导演最终用“诗歌+音乐+故事”的现代节目呈现形式实现了诗词歌赋在当下的“投胎转世”,与新时代思想文化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了诗词歌赋这一传统文化在当今这一历史进程的光芒烛照。

  对于广大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者来说,文博也好、诗词歌赋也好,仅仅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星辰大海中的一朵朵浪花,仍有很多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电视人,尤其是文艺节目创作者发掘与赋能。

三、讲故事是文艺节目创作之眼

时任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的司长高长力曾在关于《守正出奇攀高峰》的发言中提到,讲故事是媒体最基本的传播规律。这一点,习总书记、NBC、奥组委都有过类似的表达。而习总书记更高度概括过,中国梦就是最大的故事。

  关于讲故事,很多综艺节目,有个通病,就是不会讲故事,或者说讲不好故事。明明是一个好选题,要么讲不到位,隔靴搔痒,要么本末倒置,大笔墨展示现象,而没有真正讲到故事内核。

  在我看来,“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故事线,故事线的设计就像是一种拆解重构。在原本的故事线上,设计曲线、拐点、关联点,让主要人物将经历事件过程中命运、观念发生的变化转折积极地真实地展示出来,让观众在动情点最高处抓住或是理解故事的本质,让观众相信银幕上的某些东西也存在于现实之中,也许也会发生在自己周围,共情才能产生共鸣,或许这才是文艺节目创作中难能可贵的讲故事。

  当然,综艺节目有综艺故事的讲述与舞台呈现特点,纪录片有纪录片的讲故事方法,也有像《国家宝藏》这样开创了综艺式纪录节目混搭讲故事的先河,既有Hi,story式的综艺范儿,又有High,story的严肃纪录态,不仅用欧美时尚现代的综艺舞台呈现来解构厚重的文物故事,更将高大上的文博故事与当今生活的贴近性普遍性关联来讲中国文博烛照万物的新故事。

  例如,《国家宝藏》每期节目主要讲述的是“为什么地方博物院的文物能入选国家宝藏的故事”。其中一期讲的是来自河南博物院展用失蜡法铸造的“云纹铜禁”入选“国家宝藏”的故事。云纹铜禁,是一件春秋中期的青铜器,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就,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然而就这么一个“老物件”,能和我们今天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这期节目始终围绕的故事眼。

  在讲述这件国宝的前世故事时,节目组采用了虚拟演绎的方式,舞台演绎铺排华丽,实际也为嘉宾讲述真实的故事做了良好的伏笔和情绪酝酿。尔后,嘉宾开始讲故事: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云南昆明巫家坝机场的美国空军部队——飞虎队,有一个机械师奥斯丁,在附近的小村子散步时意外发现当地村民在庙里用“失蜡法”做钟,很受启发。因为当时美国空军飞机涡轮叶片,是锻造出来的,不够结实,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断裂,造成飞机事故。受中国古法做钟技术启发,奥斯丁尝试用失蜡法做了飞机叶片,发现铸造出来的叶片,要结实很多。战争胜利后,奥斯丁回到美国,对失蜡法进行了微小的改进,在美国注册了专利,叫熔模铸造法,也就是今天的熔模铸造,后人广泛运用于飞机叶片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美国飞机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在中国,距离失蜡法诞生2500年后,当中国人将古老的失蜡法用于飞机发动机的制造,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拥有自助研制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故事听起来很简单,却信息量丰富,意义非凡。从“云纹铜禁”到飞虎队发现失蜡法铸模,再到当今熔模铸造技术广泛运用于飞机制造,导演组对文博故事眼的层层挖掘与关联,让这一原本与观众没什么关系的国宝,最终成为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推动了世界文明进步发展的一部分……节目以此串联,拆分设计舞台情景剧、访谈、拍摄记录式短片等,国际化电视手段的表达,让想要表现的内容好看又意义重大,正因如此,节目一播出,极大的引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主动把节目短视频、故事、推文传播到朋友圈里,节目也就实现了内容和传播的双丰收。

  其实,文艺节目讲故事除了要有故事线的脉络设计,不可或缺的还在于氛围营造,确切地说,就是讲故事的仪式感如何通过声音、画面、视频综合呈现,让故事先入眼再入心。

  例如《国家宝藏》的开场,排列整齐的矩阵白色灯柱,伴随密集的鼓点扫向全场,独特的中国风古典韵味和现代科技感十足的舞美设计相结合,搭配气势恢宏的音乐,看似十几秒的舞台solo,但灯光、舞美、音效的完美结合却像是在划重点,引人注目,同时,也告诉观众,准备好了,我要开始讲故事啦!

  这是一种仪式感,也是一种讲故事的氛围创造力。

  除此之外,舞台设置巨型环屏,节目每一环节的主视觉都由它来呈现,强烈的形式感,在故事演绎环节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当《千里江山图》平铺在巨型环屏上,青山绿水,让人恍惚,站在舞台中央,仿佛已是画中人。9根冰屏柱前后错落有致排列,9大博物馆的LOGO浮现于冰柱中间,在张国立身后形成环绕之势。讲故事时,9根冰屏柱并列一排,与氛围素材的曲形屏,主与辅,虚与实,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仙气缥缈、文人墨客的悠悠之景。即使讲解人张国立一人站在舞台上独白,因为冰屏柱时而纵横,时而开合,也让独白者在空间上形成了与历史在对话的氛围,同时,节目空灵厚重的艺术之美也通过每一帧画面传递给了观众。

四、媒体融合是文艺节目传播之力

媒体融合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我看来,媒体融合包括了不同形态的媒介的平行协作状态,也包括了与媒介有关的一切要素在组织结构上的融合纵深发展,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能因为高能聚合,产生规模效应甚至质的提升。也因此,当前的节目在注重节目策划、节目制作的基础上,越发注重媒体融合对节目的推动作用。

  关于媒体融合,高司长认为,目前的媒体融合常常解决的是一次拍摄,多媒体多平台分发的问题,离真正的媒体融合还有差距。所以他建议一是建平台,且所建平台要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而不是简单复制,可以参考借鉴国外传统媒体做平台的经验,收购新媒体股份,从战略投资上考虑未来发展;二是建议做内容,好的内容才有传播的价值,只有传播广泛引起关注了,我们做的内容才会有更多人去看。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导演田梅在总结节目成功经验时提到融媒体时代的1+5传播模式,即电视屏幕+ H5互动产品、微信公众号、短视频、音频、海报的传播,像讨论节目一样讨论找准节目与新媒体传播的“新闻眼”,并在最恰当的时机、最适合的新媒体平台宣发图文、短视频内容、宣发H5等电子物料,最终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由此看来,好内容,多元制作,重传播,或许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媒体融合时代下,中国文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当然,媒体融合增强节目的传播能力,也需要文艺节目创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迭代思维,增强文艺节目与观众多渠道互动的社会化能力,增强内容打散重组的流量思维,增强融合传播反哺节目的跨界能力。同时,更需要广播电视机构、媒体制作公司对媒体融合传播的理念意识,以及从“内容为王”向“内容为宝”转变的相关绩效考核办法。

  大爱之心,大美之艺,文艺节目是我们作为导演对生活的提炼、升华和表达,更是对人性的创作,对美的诠释。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追求创新,可以让我们在研习传统的基础上,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有更独特的表达与镜像延展。如果我们的创作,能让观众从电视机里,从移动终端的电子屏中看到有情感的风景,听到有故事的心声,感受到美的隽永……甚至节目之后,能给观众的精神世界、美的感官体验留下点什么,我想这将是我们电视人毕生追求的梦想。

  因此,文艺节目创作需要俯身大地,爱得深沉,文艺节目创作更需要鲲鹏振翅,飞得高远。文艺节目创作,是对艺术的虔诚,也是对观众永远的热爱。

  虽然当前网络节目遍地开花,快餐文化无孔不入,让文艺节目的创作面临曲高和寡的尴尬,面临捉襟见肘的无奈,但作为电视文艺工作者,坚定信念,创作好的作品,不仅是职志,更是情怀。

  山不来,我自去。

  只要我们电视人一直在创作的路上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学无止境,一定能越过一个又一个山丘,带观众一起,探寻一个又一个的心灵高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