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追根溯源,音乐评论并非一个孤立学科,也不是一个独立事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音乐评论也与周边事物发生广泛联系,音乐评论与艺术生产系统有很大关系。
一、艺术生产系统
艺术生产系统就是整个艺术生产的流程,它涉及音乐科研、创作、表演、评论等诸多方面。但由于过去的评论研究当中,并没有对艺术生产进行系统梳理,以至于在实践中,艺术科研、艺术创作、表演、评论出现脱节现象。为了扭转“各吹各打”的局面,笔者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如“艺术生产系统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直观上艺术生产图呈“金字塔”状。从上到下大致分为七个层次。
第一层:艺术科研。艺术科研处于顶层设计的位置,主要由科研工作者、艺术创作者做“寻找规律”的工作。从新创作品的风格、作曲技法、受众情况、审美接受、审美倾向等角度出发,通过现象调查、搜集数据、参考名家学说,分析论证来掌握创作规律、艺术作品风格规律、不同时代的审美规律、不同受众的接受规律等。在规律的基础上,参照全国同类作品,对比自身优势、缺点、技法水平等,因地制宜设定创作目标、确定风格、体裁、样式、内容等,再进行艺术生产。目前云南的创作者在科研基础上作创作的人较少,大多数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喜好、或跟风来选定创作方向,对全国同类产品的生产现状,没有宏观把握。因此创作出现有“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很大程度上,科研与创作脱节。
艺术生产系统图
第二层:创作层。作曲家应用作曲技法,把内心情感,用音符表达出来。云南省的作曲家们,大多数是专业院校专职作曲教授,少部分有音乐爱好者,他们基本都掌握作曲技术。第三层:作品层。作品发表的途径很多,有音乐会上演奏发表、杂志上刊登发表等。就发表而言,在音乐会上发表比在杂志上发表,受众面、影响力都要广,更容易获得关注和评论。有些作曲家创作的“交响乐”“管弦乐”“协奏曲”“戏曲音乐”等体裁,作品呈现需要与专业演奏者合作,受排练场地、场次、人力、资金等众多因素的局限,这些体裁的作品不容易呈现于舞台。第四层:批评评论层。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这个层面的评论,主要针对舞台上演的作品而言。因为舞台表演是在独立空间中进行,有不可重复性,每一场演出几乎都是新的创作。评论者主要是行内专家、学者,针对作品之不足开展小型研讨会,意图指出不足后加以改进,力图尽善尽美,这也是精英评论的空间。如文化厅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青年演员比赛”“新剧目展演”等,每次活动之后,都会邀请北京、上海的专家来开评论会,评论是为创作服务的,目的是提升作品质量。这个环节的评论者,要求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质,不仅熟悉创作领域,还需对本学科发展史、学科现状、创作技法的掌握,甚至相关学科、相似学科都有长足的涉猎,才能对作品有高屋建瓴的批评。也就是具备以下素质的专家方可参与评论,其一,在专业领域有公认的威望;其二,要有深厚的学术积淀。此高门槛已把很多中青年评论者、跨专业评论者挡在门外。第五层:表演层。改进提升后的音乐作品,通过表演者,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传达给观众。具体说来,表演者把作曲家抽象构思,以弹奏、演唱等技能为载体,转化成形象的乐声,让观众通过乐声能理解、共鸣、感悟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表演者的个人之理解,所以称为“二度创作”。在音乐评论中,对二度创作的评论较为多见,但流于表面,不够深入,主要是对演员的表演技能的评价。如“xx歌唱演员的表演,声音婉转低回,犹如黄莺出谷,丝绒般华丽的音色,令听众如痴如醉……”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把表演者推介给观众,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但如果一百个评论者都是如流于形式,不仅内容相似、雷同、单调、乏味,而且凸现不出评论的价值。第六层:鉴赏评论层。这个层面的任务是:架设音乐作品与大众审美的桥梁。从审美的视角对作品的内涵、形式给予欣赏和品评,主要是把作品中的美鉴赏出来。这种评论较为自由,有从技术层面的鉴赏,也有从内涵角度的鉴赏。如民间流传下来的各民族经典的音乐,其中的美学意味、人文内涵、文化内核、民间人物的智慧等,都需要鉴赏,更需要创新性的解读。通过这些解读,无意识地引导读者,民间艺术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内涵在哪里,引导观众对其进行鉴赏。这对于云南这个民族文化大省来说,鉴赏评论非常必要。第七层:观众的欣赏。这个层面主要是大众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信息社会,自媒体发达,每一个观众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看法、理解、褒贬、吐槽等行为都视为不同程度的评论,如网络上音乐综艺节目《蒙面唱将猜猜才》的弹幕评论,观众们三言两语、一句话、表情符号等都属于广义的评论。匿名评论,相对比较真实。观众层面的欣赏评论,处于艺术生产链条最末端,人数之众,受众之广,最接地气层面。随着自媒体的日益壮大,观众欣赏评论层的力量不容忽视。综上:从艺术生产系统中我们发现,艺术生产是一个整体,每个层面有自己的职能,然而在实践中各个层面联系并不紧密,出现各吹各打,较为脱节的状况。尤其是评论,在艺术生产系统中处于中间环节,不只是参与一个层面的工作,而是涉及三个层面,一个是评论批评层;第二是鉴赏评论层、第三个是欣赏评论层。云南的音乐评论发展较为缓慢,与这几个层次的认识不清有很大关系。这个认识不清与音乐科研又有很大关系,顶层设计模糊不清,各部分职能不明确,导致评论的三个层次处于自由、无序状态。
具体说来,在云南的艺术生产中,艺术科研并不受重视,并没有发挥出它的职能。艺术创作者既要创作,又要做科研,能两者兼顾的人,基本找到自己创作的方向和路径,最终成为作曲家,如陈勇、万里、刘晓耕等;而不会做科研又没有科研意识的创作者,只好根据自己的专长、个人喜好、市场导向等进行艺术生产,这些产品良莠不齐。更重要的是,云南的艺术评论相当匮乏,缺乏鉴赏评论,好作品鉴别不出,不好的作品以次充好,艺术创作只见数量,不见质量。最后,在表演与欣赏环节,音乐评论也没有起到对观众的审美引导作用,观众无从分辨艺术作品的好坏,跟风选择,从众的审美品位,如何能刺激创作者生产出好作品?
总之,如上“艺术生产系统图”所示,艺术科研、创作、评论、表演、审美,是一个有机整体。袁枚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只有清晰认识到“艺术生产系统”每个部分的职能,在实践中才能尽力做好每个层面的工作,云南创作与评论事业的繁荣,将指日可待。
二、音乐评论的三层格局
音乐评论,包含着不同层面“欣赏——鉴赏——批评”。对应着“艺术生产系统图”中评论的三个层次,欣赏评论层、鉴赏评论层、批评评论层。这三个层面评论对象、评论目的、评论方法、受众各不相同;各自的困境、生态也不尽相同。(一)批评评论层
1.音乐批评的对象、目的、方法批评评论在“艺术生产系统图”中处于评论的最上层,某种程度是精英评论的空间。批评是在欣赏、鉴赏的基础上,指出文艺作品的不足之处。音乐批评评论主要针对新创作品,把同类作品、相似作品、相同题材作品,历史经典等作品,归类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作品质量孰优孰劣自然见分晓,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完善作品。在专业院团、创作团队中,这种批评式评论较为普遍。批评的视角多样,有站在创作技法的视角从技术层面、形式与表达上,参照经典作品给予品评;有站在作品内涵视角,为作品中内涵挖深刻与否给予挖掘;有参照历史语境,对作品当中的时代性进行重新解读……总之,这类批评,除了专业领域的专家,没有深厚积淀或外行人很难介入,所以目前这些高端的批评,日趋成为专家的专利。评论文章的对象很明确,通常是给业内做创作生产的人看的。正是因为音乐批评的高、精、尖,评论者、评论对象、受众群体的精准对位,使其缩小范围,成为精英小众的追求。
2.批评的生态
近年来,云南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云南省新剧目展演”都是请北京、上海的相关领域专家来进行点评、评论。云南音乐界也有优秀的评论人才,如钱康宁、申波教授等活跃在评论一线。为什么舍近求远?原因如下:
创作者与评论者的矛盾由来已久。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评论,把整个剧目、新创作品推介出去,扩大知名度,带来名利双收。这个心情可以理解。客观来说,任何成形的音乐作品,能在舞台上演出,都有可圈可点的优点,这毋庸置疑。然而唯物辩证法说“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即使是一个完美的经典作品,也会存在败笔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绝对的完美并不存在。把作品的优点鉴赏出来,对于评论者和主创团队来说,大家都乐见其成;但是作品的缺点,如果在公众评论会中指出或以评论文章的形式发表,并非每一位创作都能接受,尤其某些比较尖锐的评论,会导致评论者与创作者产生矛盾。然而评论或批评的责任不仅是要指出作品的好,也要指出作品的不好,这是评论者的责任担当。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评论者都能直面矛盾,也不是所有的创作者都能接受批评。这是评论与创作之间多年来存在的矛盾。虽然国家层面一直在倡导文艺批评,但现实中,能直面矛盾的能有几人?某年,文化厅举办的“新剧目展演评论会上”,某专家对一新创音乐剧作品给予点评,该剧的主创团队就座于台下,台上专家的点评较为婉转,避重就轻,并没有说出该剧核心的问题所在。然而,许多外行都看出该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冠名为x民族的音乐剧,但x民族音乐元素、音乐风格在剧中毫无凸现”。席间有一位在国外留学博士质疑地问“怎么不说真话?……”场面之尴尬,犹如外国的寓言“房间里的大象”或“皇帝的新装”,人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把它戳破!只有孩童的天真,才能揭开这件外衣,因为孩童是局外人,而评论者、创作者是局内人,有不得已的苦衷,有放不下的人情、面子、压力……使评论者不敢说真话。在评论者与创作者之间,由评论产生矛盾不在少数。有了前车之鉴,云南省近年来的评论,邀请北京、上海的专家来做。如针对舞剧做评论的于平、戏剧评论的贾磊磊等专家,在正式进入评论主题之前,都在铺陈“评论是什么;为什么要评论;评论不是有话语权的人想怎么评就怎么评,而是有评价标准、评价参考;评论对象不是针对创作者,而是针对作品就事论事,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作品,使作品更完美……”不断重申这些与评论相关的基础常识。可见,面对创作者,再有声望的评论专家也是小心翼翼。一方面说明评论与创作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另一方面说明,一些创作者没有接受评论的意识。
评论与创作的矛盾解决不好,影响着评论生产。对于云南省年轻的评论者来说,这个矛盾犹如跨不过去的鸿沟。评论作者A君说:“近几年,针对云南新创的音乐作品,我也写了多篇评论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不敢发表,恐得罪人。”在省文联“关于云南文艺评论发展的会议”上,B君也提出“评论文章不好写,不好看,不好发。因为创作的人就在我们身边,都是熟人,把作品评差了,怕被人怨恨,而且时间长了,还会给单位结怨,给自己带来麻烦。”文艺评论者C君在评论新创的某戏曲音乐中说道“……某庭院剧,其中的戏曲音乐配器颠覆了传统,采用全新的丝竹配乐,听上去清新、悦耳、动听,但风格却像江南丝竹,‘戏味全无’,而且唱腔设计类似《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唱腔风格有抄袭之嫌……这种评论文章,恐怕每一个创作者都不愿看到,真名发表,后患无穷。因此不敢发表,只好自娱自乐罢了。”年轻人是评论事业的后备军,评论与创作的矛盾已然影响了年轻学者们对评论的生产。评论者不是不能写、不会写,而是不敢写,写了不敢发表。这种生态中,人人自危,评论的责任不能变成己任,让评论事业如何得以发展?
一些创作者没有接受评论的意识。目前云南省艺术生产的阵地主要有三:一是,文化系统各大院团的作曲家们;二是,高校系统的作曲家们;三是,省文联音乐家协会系统下全省各地、州、市的作曲家们。在文化系统内部比较重视评论,多年来一直践行“创作与评论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的战略。但,在其他系统内,评论意识却很淡漠。笔者深入调查后发现,高校系统的作曲家们的作品大多在高校系统内传播,也有为数不多的作品走向全国;音乐家协会系统内的新作品,大多数也在系统内传播。这种内部系统自产自销的现象,使评论很难介入。省音乐家协会虽然有“音乐评论学会”,但大多数文章并非评论。艺术生产阵地的这三个系统,宏观上,在顶层设计如科研方面联系不多、创作与评论的关系认识不清,而且好作品凤毛麟角,评论对象匮乏;微观上,各系统内创作者们的作品有所交流,但大多是内部交流,自娱自乐,评论没必要介入。久而久之,创作者们在意识层面逐渐形成“评论”可有可无,评好了是点缀,评差了是阻碍,如此已往,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评论的意识。
综上所述:就目前云南的音乐创作与评论的生态来看,创作者与评论者的矛盾由来已久,而且这个矛盾影响着评论者的生产,一些创作者没有接受评论的意识,所以,评论的生态亟待建设。
(二)鉴赏评论层
1.鉴赏评论的目的评论有个重要的作用:是在作曲家与观众之间架设审美的桥梁,也就是对音乐作品的释义,对音乐内涵的阐释。音乐是一门语义模糊的艺术,尤其是只有标题的纯音乐,语义的不确定性、可联想事物的丰富性,为作品的解释带来极大的空间,这正是鉴赏评论长袖善舞的舞台。从多视角的评论文章中,读者能更加立体、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现象。好的评论,或许引发读者些许触动,引领他们进入了音乐内涵的神秘之境。
2.鉴赏评论的对象之一“纯音乐”
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依托本土25个少数民族音乐而创作。近年来,作曲家们应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创作了不少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弦乐协奏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是这些体裁的音乐作品堪称“阳春白雪”,鲜少有人评论。原因是“听不懂”。虽然国家每年都有“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但想让业内的“严肃音乐”“高雅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却是难事。原因何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在论文《音乐何需“懂”——面对审美困惑的思辩历程》其中提到许多经典音乐被称为‘曲高和寡’,影响审美接受的核心因素,不是经典、不是流行,不是文化差异,不是审美经验,而是听知觉难度!人类的听觉能力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听知觉能力却存在着很大差异,与审美经验直接相关。听知觉难度是影响审美接受核心原理的理论。对音乐普及与音乐教育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周海宏所说的“听知觉难度”与我们听音乐的多寡有关。试想,听众不参与聆听音乐,长此以往则“不会听”“不敢听”“不愿听”,进而得出“不好听”的结论。音乐失去了听众、便失去了评论,失去了评论,作曲家得不到反馈如何进行再创作?这种恶性循环,后果很严重。因此在纯音乐与观众之间假设审美的桥梁,是评论者迫切的责任。
3.辨析鉴赏评论的困境
为什么“纯音乐”会“听不懂”?在过去30年的音乐普及教育中,有专门的“音乐鉴赏”教材,形成一套音乐鉴赏模式:“音乐体裁+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表达主题+曲式分析+……”并且把音乐鉴赏标准化、公式化,应用到大、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可是20多年后,并没有培养出大批有音乐鉴赏能力的人,或者说国民的音乐审美能力似乎没有太大改观,反而出现很多人“听不懂”音乐的现象。当专家们发现这一问题后,进入21世纪音乐鉴赏教材没有在通识教育中使用,怕更多鉴赏者画地为牢,最终不会鉴赏,甚至对音乐失去兴趣。
客观上,这套音乐鉴赏模式,对音乐外在形态的认知确实起到一定作用,能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曲子,对音乐欣赏入门产生很好的效果。但由于教学是追求“标准答案”的,随着鉴赏教学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误认为:鉴赏结果似乎都要符合鉴赏模式当中的内容才是对的。久而久之,这套鉴赏模式,无意识地演变为人们聆听音乐“懂与不懂”的标准。如果某人在音乐会上聆听了《船歌》,不知道它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不知道它是“钢琴套曲”,也不知道它是三部曲式,更不知道它表现的是初夏夜的河面上,小船孤寂飘向远方的忧郁之情……他就会被人嘲笑为“不懂音乐”。这些音乐知识层面的“不知道”,会被贴上“听不懂”的标签,将大多数听众拒之音乐的门外,也将纯音乐的评论挡在路旁。然而,从乐声中听到音乐形象,人人都“听得懂”。如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如果不了解交响乐的概念、古典乐派的特征、全曲分章、段落的情况,并不影响听众的聆听。从声音形象上,任何一个听众都能判断交响乐雷霆万钧的音响表现着强大、风暴等音乐形象,纤弱的抒情音乐,表现着和风细雨的景象。这种对音乐形象的感知能力人人都有,而且对音乐形象的描述大致相同,证明人们“能听懂”音乐。
既然人们有听懂音乐的能力,那为什么会听不懂纯音乐?因为过去的认知中,人们将鉴赏音乐的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混淆。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如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等都是音乐中的客观方面;但是音乐的主旨、表达的内涵、传递的感情等方面是主观的。而且音乐鉴赏的主体——人,更有主观性。原因有二:
第一,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与听众产生共鸣,是聆听音乐的最佳效果。每个人在聆听音乐时产生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处境以及当时的心境有很大关系,对同一首曲子,有些听众能听得心潮澎湃,产生共鸣,有些则觉得索然无味,寡淡异常。即使是同一人,不同的心境时聆听曲子,产生的反应都是不同的。这些感觉上存在着很大个体差异。这些感觉没有标准答案,不存在“懂与不懂”。
第二,对音乐内涵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如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有人题解为“表现的是厄运敲响自己的门;有人解读为预示着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有人认为这是让人振作起来对抗命运的不公的力量;有人认为音乐描绘了生活风暴无情打击的场景……”“命运交响曲”只是一个可供联想的方向,正是因为它指向的模糊性,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联想是不可控的空间,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在音乐内涵上的解读,没有标准答案,就不存在“懂与不懂”。
4.揭开鉴赏评论的面纱
鉴赏评论是评论当中的三个层次之一,处于评论的中间层。“鉴赏”就是鉴别与欣赏,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欣赏”。这里的欣赏并非指音乐外在形态音响层面的感知,而是对音乐内涵的欣赏。作品“内涵”是音乐鉴赏的重要范畴,是把蕴含于音乐中与作品相关联的文化、历史、美学、价值、心理等内容,挖掘出来并加以解释。这个内涵为历史语境所左右,受时代价值观所影响,囿于社会审美倾向的侵染;受控于作者个人观念和心理因素的驱使……这些都是音乐作品现象背后的本质,也就是作品的内涵。在鉴赏中,常用知识同构的方式,多种视角把作品背后的本质解释出来,这些解释,就是鉴赏评论,不断丰富着作品的意义。
第二层是“鉴别”。把音乐作品中“好”的部分鉴别出来,它有好坏的价值判断。一个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被不同评论者持续发掘,一定时间段内,每次都能挖掘出推陈出新的内涵,证明它备受关注、内涵丰富、自然能说明它是好作品。换言之,一个作品,能被众多的读者、听众持续解读其深意,证明它值得反复品鉴。这不受控于某个评论家下的结论,而是在一定时间段内,评论者们不约而同的集体行为所致。文学作品如《西游记》,几百年来,至今还有大批的追随者在解读蕴含于作品中的内涵和深意。《〈西游记〉两种境界:年少只知看妖神,中年方悟佛语深》《〈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到底有什么深意》《〈西游记〉中的极高意境》等文章,就是不断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挖掘的结果。在音乐中,对纯音乐内涵的挖掘,也不胜枚举。如歌剧《核桃皇后》的评论,视角不一、意蕴深远。《歌剧〈黑桃皇后〉的三重世界》《歌剧〈黑桃皇后的〉民族特性与抒情风格》《歌剧〈黑桃皇后〉的象征意蕴研究》《一部心理刻画杰作——柴可夫斯基〈黑桃皇后〉》这些对于作品内涵挖掘的深层次鉴赏,不断丰富着音乐作品的意义,通过不同评论者的鉴赏,不同程度的证明歌剧《黑桃皇后》是一部优秀作品。
总之,鉴赏评论层,有别于对作品音乐形态的“曲式分析”类描述;区别于对作品创作技法的技能型评述;差别于音乐外在形式好坏的评价,更不同于音乐作品分析的宏观概述。这是对音乐形态以外作品内涵的挖掘、作品时代隐喻的剖析、审美意蕴的发掘、作品意义的无限开掘。
5.纯音乐该如何鉴赏
纯音乐中,正是因为音乐符号的抽象性,语义的不确定性,这为音乐内涵的挖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鉴赏空间。2018年,“第十一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提出“对于无标题音乐(纯音乐),可用文化联想来解释音乐内涵”。他认为“文化联想主要是音乐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精神含义的复杂联想与解读。音乐的形态组织和结构元素中蕴含并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音乐创作和音乐接受(包括聆听、理解、分析、批评等)都是对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音乐结构组织的不断开掘和开发。正是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沉淀在音乐的结构组织当中,才生成纯音乐作品中复杂而多维的人文意义和精神意味。”如听到“圆舞曲”,便联想到“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联想到与“圆舞曲”产生的相关历史、相关事件、相似信息。如“小狗圆舞曲”是肖邦看见小狗想咬自己的尾巴而不断转圈,产生的灵感而创作的圆舞曲。还有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当中有个著名的唱段“饮酒歌”这是女主角维奥列塔与男主角阿芒时的唱段,就是用“圆舞曲”作为创作的元素,为不同身份的男女主人公,产生交集而设置的浪漫舞会场景。再如中国传统二胡曲《听松》的鉴赏,一些评论者就“听松”解读为“作者听到松涛阵阵,由景入情,借物咏怀之作”;另一些评论者则由“听松”联想到谐音“听宋”,并把它题解为宋朝金兀术为岳飞所败,无锡惠泉山下听松石上,俯听宋朝追兵的声音,故曰‘听松’;还有评论者由“听宋”联想到,创作者表现的是岳飞的奋斗精神和中华民族必胜的信心。这些与音乐主题相关、相似的文化联想,有赖于评论者博览群书和人文学科知识的积累。在这种评论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评论者听觉的感观愉悦,而且能看到评论者的学识修养和精神世界。真正体现了“一千个听众,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是唯一。
所以,在音乐鉴赏评论层,对于评论者来说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而且解读以云南音乐为“DNA”创作的名篇佳作,不仅有地域性特点,而且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云南民族风新创作品,特别是不同体裁纯音乐作品的评论,进行相关的审美联想、文化联觉,并非只有专业音乐学者能做,而是每一个音乐爱好者都能做到。只要勇于迈出聆听“纯音乐”这一步,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应用相关的文化联想方法,就能创作出好的评论文章,相比较“批评评论”的高精尖,鉴赏评论是本土评论者大有可为的空间。
(三)欣赏评论层
1.欣赏评论的目的、对象、受众欣赏评论层是艺术生产系统中最接地气的层面,是艺术作品离观众最近的层面。艺术作品生产出来,最终是为了让观众欣赏,每一位听众都是评论者,每个人心中都有判断,即使简单的“好听”“不好听”,最浅层的感受式判断“喜欢”“不喜欢”。所以欣赏评论层的评论者是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评论的作品是层次不等的新作品;评论主要在网络、自媒体中以弹幕、感受、表情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娱自乐为主。
2.音乐欣赏的发生原理
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欣赏音乐的过程要经过“聆听——共鸣——感悟”这个心理过程。以“情感”打动人,是作曲家想达到的理想境界。每个人都有情感,能否在乐声被感动,牵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是听众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好与不好”的重要参考之一。好的音乐,一定能打动人!“动人”的音乐,主要通过听觉引发的心理联觉,如味觉、嗅觉、触觉等;也有情绪反映如激动、流泪、欢愉、愤怒,这是产生了共鸣所致。共鸣来源于音乐乐声高低起伏的“频率”,与自己人生经历、情感历程中某一心里感动点的“频率”达到“共振”效果所致。“音乐能净化人们的心灵”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在音乐中有所“感悟”的境界。在乐声中静坐冥想,尤其在无歌词的纯音乐中,人们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跟着音乐旋律的线条,回归心灵平静,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精神过往、成长经历,在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中,体会成长的磨砺,感悟生活的真谛,领悟生命之“道”,在意识层面引发认知的变化。这是每一个听众都有的心路历程,不在于音乐外在形式的好不好听,也不在于听懂与否,而在与自己是否用心倾听,自己是否用心领会,是否用情感悟。这就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提出的“音乐何须‘懂’”的初衷。站在这个视角,每一位听众都是评论者,不管是浅层的音乐感想式评论,还是精神上对音乐中人生哲学感悟,每个人都不同。正好印证“一千个听众,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在自媒体发达的现代社会,每个听众内心大声音,都能被听到,每个人用情的感悟,都能被看到。
综上所述:音乐评论的三层格局,是按照评论的深浅层次、评论对象、评论目的、评论方法、受众人群而做的大致分类,不一定精准。不管是高精尖的音乐批评,还是浅层的音乐欣赏的“感观联觉”,或是深层次的“文化联想”,都是音乐欣赏、鉴赏、批评过程中不同层面的评论。评论的三层的格局,并非壁垒森严、一成不变,也有几个层次之间相互流动的现象。如“高精尖”的音乐批评也吸收很多文化阐释类的评论,如《音乐爱好者》《艺术评论》杂志当中的很多对作品的评论就是此风格;鉴赏评论层的作者,经过多年积累,有些也进入到高精尖批评层,成为评论家。所以本文中音乐评论的三层格局,并非泾渭分明。将其分层,是为了方便评论者通晓其中原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评论对象,打破音乐评论发展滞后的僵局,迅速投身到发展云南评论事业的大潮中。
余论
随着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音乐APP一方面满足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另一方面由其开发的评论区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文字为主的情感表达与鉴赏评论的虚拟空间,逐渐发展成一个趣味群体的互动场域。它包含有对音乐技术、技巧、情感表达的外在形态的评论;也有对音乐现象背后的本质的文化内涵式评论;还有音乐作品意义阐释的评论;更有音乐欣赏的感受、联想、体会等弹幕评论。尤其以网易云为主的用户,被网民称为“网易云大军”,已逐渐形成一个有趣的音乐现象,在2018年3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网易云音乐评论集中,不同个体以文字为基础发表的评论,“分别从评论主题、评论对象以及两者的关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民间性出发,探讨在媒介技术发展下,评论主体的双重身份与评论主体的下移,评论对象来源的多元化,评论语言风格的多样化以及评论创作的集体性,对纯然学术型评论的挑战。”音乐评论,究其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尤其在互联网的快速推动下,其产生的效应逐渐被放大,受众群体的力量越来越不可忽视。随之而来,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媒体技术发展对音乐、文学的多重融合影响;创作主体与受众界限的模糊与互动关系;评论主体下移,由过去的“作者中心”到“作品中心”,最后转移到“听众中心”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碧伟 芳馨 180cm×97cm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