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骞的《彝王传》从彝族民间传说中挖掘历史素材,是一部具有神奇色彩的抒情长诗,也是诗人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乌蒙故土深度思考的结晶。在这片滇东北高原上,将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内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采。正因如此,以古彝文典籍中的彝族王者阿普笃慕为原型,富有想象与张力的描写,从而进行分裂、变形,重新塑造出了一个不朽的王者形象,是诗人对于自己民族和全人类本源的一种艺术思考。
李骞是一位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的诗人,他的诗歌能够使读者感受到这块乌蒙净土的历史内涵以及那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李骞笔下彝王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和深广的,凭借东北高原的地域特色,以及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再加上诗人对于哲学的独特见解,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彝王的形象是多元化的,他时而是一位慈爱的人类之父,统领部落人类的繁衍;时而是一位威严的王者,拥有权的至高荣耀;时而又是原始强力和精神底蕴的升华,集历史文化与哲学于一身。形象的不断变换,对彝王有力而又有型的塑造,深刻地表达对彝王的生育力和创世气魄的礼赞和膜拜,伟岸和强力。暗示着对现实与历史,民族生命力与精神底蕴的本质与探求。
一、彝王是神化原始人物,赋予生命力与创造力,成为人类的生殖之父,是对人类本源的思考与探求。
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尼采曾这样说:“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唯有一种用神话调整的视野,才把全部文化运动规束为统一体。”对于李骞来说,彝王是一种生命的直观体验,并不是历史中的伟人。但对其巧妙地运用与加工,整篇长诗充满了传奇色彩,诉说着生命一生的历程,给读者以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体验,增添了画面感和真实感。彝王并不是指彝族流传的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传说里具体的某一个王,但李骞深受阿普笃慕彝王的影响,以阿普笃慕为原型,将其进行了升华,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达到了艺术审美的高度。作为铁骨铮铮的英雄,他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他有自己的爱情,诗中对他与他的女人的性爱进行了多次描写,“月光四溅的时刻/女人的床上/燃起因爱而不熄灭的火种”彝王爱他的女人并孕育了生命,这是责任也是使命。他是繁衍之神,是生命的开端,有了生命,自然有了生存的信念和生活的追求。把彝王神化,拥有尊贵的地位,成为了万物的缔造者,和平的使者,大千世界,因彝王的出现,变得生机蓬勃,“人类之父”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彝文化是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属性,全篇对彝王的礼赞不计其数,对彝王的赞歌是对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彝族人民爱戴这位“父亲”,诗中写到“一个父亲是许多人的父亲/一个春天是所有春天的总和/彝王在庄稼地里播种/一亩地是黑头发/另一亩地是黄头发/无论你的父亲是谁/也无论他是贵族或者乞丐/我们都只拥有一个真正的 父亲”李骞为他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因为认可了彝王是最亲密的慈父,他创造了那可亲可爱的彝族人民,他开创了彝族文化的先河,他就是彝族人民推崇而又敬仰的人类之父。
二、彝王作为一个不朽的王者,是原始的生命强力与文化底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者,是一个含量与重量兼备的代名词。在古代,最高统治者就称之为“帝王”“皇帝”,也就是王者,如今,它往往表达的是对无与伦比者的高度概括与赞美。彝王表现出来的大家之气,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审美心理的冲击和碰撞,这种冲力赋予了彝王的灵性与神力,是一种新生的象征。在诗中“而你/作为一颗初升的太阳/正在母体的羊水中冉冉升起/像一匹奔腾在旷野的烈马/向着人类社会飞奔/飞奔”原始生命的诞生,暗含着新生力量,代表着生的希望,从而体现出力的冲击,有一种厚积薄发之势。彝王作为情感与意向的载体,彰显了彝王的地位与影响。他是彝族的最高统治者,这与彝族男性地位密切相关,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形成的宗法制度的传承与发展。 世代的彝族人,保留着最传统的民族婚俗,长辈们聚在一起,商讨着婚礼的细节,对于两个年轻人的婚姻,男性长辈把持着决定性的话语权,传统彝族社会,是一个由家支组成的庞大血缘群体。家支意为“同祖先的兄弟”,它以父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一个家支就是一个大的家族,从最早的一个比如说某某师祖,然后彝族有父子联名这样的谱系,每个人都有家谱,就相当于一棵树一样,它就会慢慢有很多丫枝,所以家和支就类似于家族,有共同的始祖,共同的血脉。彝族有一句俗语,“马的力量在腰上,彝人的力量在家支上”,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血脉是生命的依托,也是生命的起点。历经千百年,终于形成了以家支为核心的基本社会结构。家支不仅是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家族,更是早期彝族社会一种自我管理和生存的组织形态。彝文化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的,两者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三、彝王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对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具有深刻的哲学探究意义与内涵的探索。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民族精神愈发地突显,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马佐尼说:“诗依靠想象力,它就要由虚构的和想象的东西组成。”在本诗中,李骞充分运用丰富的想象,将彝王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如跃然纸上一般,把彝王一生都在为创世而努力奋斗描写得淋漓尽致,实践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并做出了完美诠释。“没有救世主为你加油/但你成功了/你的灵魂/化作一只轻松的蝴蝶/终止对苦难的阅读”创世的历程是充满艰辛和荆棘的,不仅要经受身心的折磨,而且还要饱受战争之苦,最后彝王克服了种种困难,终止了苦难。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道路是曲折迂回的,最终胜利是属于强者的。其内在意蕴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深刻性,暗示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精义,让读者有效地扩充视野,有着积极地人生向往,自发的信心和奋进油然而生。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对人类历史底层、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思考可以在诗中寻找答案,也可以跳出其中,把历史实践与经验作用于现实生活中。彝王英雄形象的创造,渗透着浪漫主义理想,它有着历史生活的基础,反映着历史生活的社会关系,浪漫主义植根于现实主义,在命运的颠沛里,彝王的叛逆精神追求人性的光辉和个性的解放,洋溢着生命的激情与渴望。“彝王的时空离我们越来越远/彝王的血脉离我们越来越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而血脉的根基在现实中日益牢固,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前人的智慧与探索精神是不可估量的,后人紧跟前人的步伐,探求真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用满腔热血不断地去开拓创新。
成熟的手法,塑造了集神、人、英雄为一身的彝王,他是人文精神的领袖、守望和传承者。悠久灿烂的彝族文化给历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引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风貌和发展前景,充分展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社会历史角度去挖掘彝王的精神内涵,揭示了社会历史与人类有着“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客观世界,对集深度与广度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进行思考,实践并检验了真理。这种精神内涵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