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心底的歌——读《罗哥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5482
段 林

  罗明河先生是我的忘年交同乡,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从临沧乡村一步一个脚印,历经千辛万苦成为大学教授的学者。罗明河先生几十年的经历如诗如歌,他用心、用情、用泪水写出的文集《罗哥记》,生动、朴实地记录了他生活成长的历程。《罗哥记》饱含深情,散发着浓浓的泥香味,朴实中洋溢着作者对故乡的赤子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让读者品味后回味无穷。

  读完《罗哥记》我浮想联翩,书中许多细节让我久久难忘。70年前,那个天资聪颖,五岁就被父母送到村里最高学府——青华完小读书。11岁时赤着脚,挑着柴米住进县城,考入临沧中学。由于父亲早逝,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交不起每月5元钱的伙食费,只能和堂弟一起在校外的土地庙里自己煮饭吃。每逢星期天都要上山砍柴,晚上又挑着柴米到土地庙里煮饭充饥。一捧糙米,一碟绿菜,一碗菜汤伴他度过了六年中学时光的少年罗明河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1959年那个金色的秋天,17岁的罗明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的前身)。但家里非常困难,就在他和母亲喜忧参半,万般无奈的时候,临沧军分区的三名年轻军官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他捐助了80多元钱,使他能够走上大学殿堂。罗明河先生是一个不忘感恩的人,80多元钱让他记得一生,并永远记录在了《罗哥记》中。《罗哥记》里的文章有的记录了生活的温馨,有的充满了历史风雨的沧桑。例如《亡弟丧父》中写道:“1950年初,我四岁的小弟拉肚子发高烧数日不退,那时边疆缺医少药,医术落后,吃了几付草药后不治身亡。小弟死后不久,父亲又染上了肺痨病,母亲四处请医买药,吃药无效又求神问卦,请神汉来家里跳神……可怜本来就身体瘦弱的父亲被折腾得昏死过去,几天后抛下孤儿寡母撒手西去,年仅29岁。父亲去世后,母亲担负起家庭重任,昼耕田,夜织布,供我和妹妹上学。母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我和妹妹则在油灯下读书做功课,机杼之声与读书之声夜夜相伴……家中一贫如洗,全家仅有一条被子,只能靠盖蓑衣、垫草席入睡。饥饿时吞糠噎菜,以芭蕉根充饥是家常便饭。八岁的我每天放学后赤脚带着妹妹上山割草、砍柴,以供家用,常常天黑才回到家……”

  罗明河先生不是专业作家,是一位在化学方面颇有成就的专家教授,但他在文学上仍有着较高的造诣。他在业余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而《罗哥记》就是一本真、善、美的书。书中言之有物,没有无病呻吟。真人、真事、真情,构成了一种真情实意的境界,能催人泪下,与人共鸣,使人奋进。

  《难忘校长》里写道:“14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因患病回家休息错过了音乐考试时间,毕业成绩上缺少音乐成绩,直接影响到毕业证书的领取。我心急如焚,几次找任课老师仍解决不了问题。最后我只有硬着头皮找平时很威严,从未接触过的俸光顺校长。当我忐忑不安地走进校长办公室,陈述完情况后,校长却和蔼地对我说:“生病回家休息没错,但缺了成绩是要补上。”他问我会唱些什么歌?我小心翼翼地说了几首。他想了想后说:“你就唱《跟着毛泽东走》给我听听”。这首歌校长经常在礼堂里或操场上指挥我们唱。于是我就大着胆子唱了起来,为了加强节奏,校长还坐在桌子旁用手在桌面上轻轻地打着节拍。我刚唱完,校长就高兴地说:“你唱得不错嘛,只是声音还不够洪亮,可打80分”,说完就在我的成绩单空白处记上了80分的音乐成绩并笑着对我说:“你可以去领毕业证书了”。我当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深深地向校长鞠了一躬就跑出了办公室。但我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大恩不言谢,要牢记脑海中……”文章朴实无华,却有着深厚的内涵,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校长写活了,把校长爱学生如子的形象深深的印入读者的脑中,让我们看懂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亦师亦友,什么叫教书育人。校长的一次关爱让他的学生牢记了一生。

  《老屋竹蓬》里写道:“我八岁时父亲病逝,在父亲头年忌日那天,二伯在我家门前种下了一棵竹子,以作为对他去世兄弟的怀念。我九岁起就亲眼看着这棵绵竹的栽种和生长。第二年春天,春雨一下,几苗竹笋破土而出,春风剥去它们的层层外衣,在雨后狂长,像一支支剑直冲云霄……几年后竹子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我高中毕业时竹子已长成数十根十多米高,碗口般粗的大竹蓬了。”

  “一到盛夏,竹枝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风雨过后,常有几只喜鹊或翠鸟在竹枝上喳喳鸣叫,竹枝颤抖着,竹叶跳动着,仿佛在为鸟儿伴舞。到了秋天,竹枝下部的竹叶开始枯黄,只要秋风一吹,竹枝稍一晃动,黄叶就会慢悠悠地飘落下来,有的在空中翻滚,有的则像滑翔机一样斜着扑向大地……落地后的黄叶有的仍不安分,秋风一吹,它们随着风吹飞向远方。冬天,临沧城郊的清晨常常会有一层薄薄的清霜覆盖在竹叶的表面上,然而只要风吹晃动,清霜就会簌簌落下,竹叶上的灰尘则被清霜洗涤贻尽,活像一个换上新装的姑娘,显得十分靓丽……2007年,堂哥来电说,我家门口的竹蓬已被堂侄连根刨去,其竹蓬占地也被圈为车库……竹蓬虽早已荡然无存,老屋也已转手他人,但每当我想起故乡,我就想起了家门口那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竹蓬,它那翠绿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身影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文章发自肺腑,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得炉火纯青,让文章像一幅画,更加引人入胜。在罗明河先生的笔下,故乡是难忘的。故乡是那么美,那么迷人。在他眼中真是山山水水皆有情,他使家乡的山水、树木、竹林、风光感情化,人格化。文笔细腻传情,字字情真,句句动人。作者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使文章得到了升华,更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罗明河先生是一个有着大智慧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学者。《避难喜州》和《逃往湖南》写出了“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文章写得有骨有肉,让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有着很浓重的时代色彩。而《五七农场》写身为大学老师的罗明河,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深山里的农场养猪。文章写道:“每天的工作就是喂一百多头猪,到洋芋、包谷、南瓜地里拉回饲料、切碎后煮好猪食,装进木桶用推车拉到猪圈喂猪,每天三次。我还要负责阉小公猪,给病猪打针,为下仔的母猪接生……在那种艰苦的环境里,罗明河先生还十分乐观地描写道:“三面青山环绕的农场,浓绿滴翠,菌子很多,利用喂猪的空闲时间我就到山上拾菌子,花一两个小时就可拾回一大桶。一次,系上的军代表到农场巡视,我们炒了菌子招待他,他吃得非常高兴,不料因为吃得过多菌子中毒,只得急忙送回昆明医治”。文章表现出了罗明河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

  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题材,而罗明河先生用自己真实的恋爱故事让爱情升华。《爱在临翔》《喜结良缘》《痛失佳偶》《梅开二度》,写出了美人、美景、美情。创作出了一种幽深秀美的深爱和敬美之情。读后让读者感叹、让读者难忘。

  《科研专著》《晋升教授》《喜获双奖》,罗明河先生用诗歌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在无悔的年华里,让泪水悄悄流过,让岁月默默记着,用教鞭指点山河,用汗水浇灌鲜花,用肩膀扛起重托,用双手捧起希望,用爱心培养出了硕果。

  从书中可以看到,罗明河先生曾多次荣获化学研究及教学成果奖,他二十多年前编写的教材至今还在大学里讲授。罗明河先生的足迹曾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大江南北,长城之巅,天涯海角……退休后又尽情地赏遍了欧美的自然风光,每到一地他都用心用笔记下了一篇篇看似平淡,却平中出奇,淡中有味的文章。

  退休后的罗明河先生老骥伏枥,发挥余热,参加了云南老干部诗词协会,先后有上百首诗发表在《老年诗刊》《翠湖春晓》《昆工校友》《汀旗回声》上。内容都是歌颂祖国的大好山河,讴歌建国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康。并编辑出版了八万多字的《临沧圈腊罗氏族谱》,把罗氏200多年的发展史记录整理留给后人。多次拜望当年资助过他的军人,以作为半个世纪前,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把他送入大学殿堂的回报。

  读完《罗哥记》让我感到遥远的故乡临沧离我很远又很近。书中《半弄寨》旁那棵树干粗壮,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像一把天然巨伞,有成百上千只白鹭在树上繁衍生息的百年古榕树。

  高大的棠梨树下,由罗氏先人挖掘的清澈见底,味美甘甜的古井。那条日夜流淌的南汀河。

  充满传奇故事的夹象沟。每到冬天半山腰就飘起白色玉带的旗山,以及旗山上住着青龙、白龙的龙潭。

  玉龙井坡头上古老的大黉宫。

  新中国成立前带兄妹四人参加革命的周天培,曾跟随中共边纵十一支队历尽枪林弹雨,九死一生。1958年被错划右派,被迫退职回家,受尽磨难20年。在生活十分艰难窘迫的环境下,还不忘教育子女们不要多讲自己的冤屈,要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平反昭雪离休后仍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的高大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回忆,让我动情。

  《罗哥记》是一本励志文集,是一本可以让人们读后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好书。同时也是不忘初心,心系故土,爱国、爱乡、爱民的范本。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朋友从书中得到启迪。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