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评论界的朋友们共勉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4961
晓 雪

  与评论界的朋友们共勉

  晓 雪

  云南批评家

  ·主持人语·

  晓雪先生是我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著名老一辈诗人和评论家,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文学评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年开年第1期,我们选择晓雪先生作为这个专拦介绍的第一位评论家,以示对他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视和尊重。晓雪的文章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说明了他的文艺观点,对我们后辈是一种深刻的启发。著名评论家蔡毅的《晓雪印象》用亲切感人的语气,对晓雪的人生、人格、生活、文学都作了非常中肯的叙述,是一篇很好的美文。李骞的文章主要探讨了晓雪论著《诗美断想》的主题意义和文体意义,认为晓雪的这部书从诗与哲学和诗与人生两个层面建构了诗歌的美学理想,是一部以美文建构诗学的好书。(李骞)

  从1952年发表《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杰作——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算起,我接触文学评论工作有五十三年了。

  将近半个世纪前写的诗歌评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受批判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搞评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活的牧歌》得到平反,并很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我搞评论的热情才又重新高涨起来。这二十多年来,我在坚持搞业余创作的同时,也尽可能挤时间写些文学艺术的评论和理论研究文章。一方面,我关注全国诗歌界和少数民族文学界的发展态势,宏观论述全国诗歌发展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文章以及理论研究文章,一度写得比较多,加上评论全国各民族作家诗人(云南以外的)的文章,这些年我发表过约四十万字;另一方面,我作为云南的作者,对新时期云南文学的可喜发展,对云南各民族老中青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也写过不算少的评论。除《四十年云南文学的回顾与思考》《云南女性文学的崛起》《红河上空闪亮的群星》等综合性的文章之外,我还先后为一百三十六位(可能有遗漏)云南的作家、艺术家分别写过评论或序跋,他们中包括李乔、王松、苏策、彭荆风、饶阶巴桑、张长、吴锐、欧小牧、李钧龙、李必雨、马瑞麟、冯永祺、原因、先燕云、黄晓萍、董秀英、王坤红、凝溪、存文学、艾扎、拉木·嘎吐萨、黄尧、汤世杰、米思及、罗汉、马旷源、李骞、冉隆中、吴德铭、李志远、蔡毅、车凯、黄铃、王淑珍、刘御、杨美清、马曜、张文勋、卢云生、刘位循、李松波、麦芒、金丹元、沈石溪、乔传藻、吴然、辛勤、黄海源、王红彬、陈晓兰、洪海、杨梅、菡芳、杨春洲、李群杰、朱德炘、袁晓岑、梅肖青、张建中、陈永乐、赵宋生、王晋元、常戈阳、王舜、邬德辉、薛波、陶昌廉、和绍全、孙官生、高专、雷玲、曹永庆、施义、郭鑫铨、杨启云、王毅然、刘雪琪、曹力源等等。

  近几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云南文艺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新局面,文学界同样喜报频传,不少作品在全国获奖,引起广泛注意,文学评论也逐步活跃起来,有的中青年评论家的文章不时出现在《文艺报》等全国性报刊上,我感到非常高兴。但因为忙于应付一些临时性的稿约和满足一些认识、不认识的业余作者要我写序的请求,我对这些年我省作家发表出版的大量作品和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作,读得不多,缺乏分门别类的深入研究和全局性的宏观把握,没有多少发言权。所以当这次会议通知,要求事先报一个“联系云南和昆明文学创作实际”的理论批评文章的题目,我没有敢报。许多作品没有看,许多情况不了解,许多东西跟不上。我是抱着向大家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要发言也只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说点看法与评论界的朋友们共勉,提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要做一个称职的文艺评论家是很不容易的。要有深厚坚实的文艺修养和哲学修养,要有广博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活力和理论勇气,要有甘于寂寞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要熟悉传统,扎根现实,关注时代,深刻了解现实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来龙去脉,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搞评论不如当作家那样名利来得快,评论家出书比作家难得多,评论集和学术理论专著也很难成为畅销书,因此评论家比作家更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有奉献精神。评论家的知识面要比作家更宽,读的书要比作家更多,最好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样,他写出来的评论才会使作家心服口服,对提高广大读者的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也才会大有帮助。我虽搞了几十年文艺评论,但远未达到这些要求,所以我不算称职的评论家。提出来希望同评论界的朋友们共勉。

  关于我省当前的文学评论工作,我想:

  第一,要提倡及时认真、满腔热情的评论。首先要看到我省各民族作家的创作优势、最新成就和地方民族特色,看到我省已出现了很多不比别人差的好作品,看到我省文学创作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和独到之处。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认为我们不如别人。要充满信心。要看准和抓住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深入研究,及时评论,大胆肯定,热情宣传。除到北京和在省里召开作品研讨会,请省外著名评论家来评论之外,主要还得靠我们云南自己的评论家及时地、认真地、经常地多写评论。我们要对云南的作家作品特别关注、充满激情,为作家们的每一部(篇)有突破的新作、每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每一回哪怕是很微小的艺术创新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欢欣鼓舞。我们云南评论家对自己也要充满信心,多到全国性的报刊发表评论,争取逐步改变评论落后于创作的状况。

  第二,要把热情鼓励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批评原则。对文学新苗、新人新作,要细心关爱、大力扶持;对作家的新尝试、新探索、新成就,要及时肯定、积极评价;对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也应诚恳地指出。评论“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既不能轻率否定,也不要胡乱吹捧,不要随意廉价奉送一些不着边际的赞美词。评论切忌讲枯燥无味的空话套话。不论肯定或否定,都要基于对作品的深入细致、具体切实的艺术分析。对云南文学的研究,对云南作家作品的评论,要摆在全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和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一样的。我们的评论家同作家一样,要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要把对文学作品的微观分析和对文学发展的宏观把握结合起来,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对单个作家作品的研究、对某一个民族或地区作家群体的研究同文学史、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探讨结合起来,把对文学创作、现象的研究同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以及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第三,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兼搞评论。任何时候,专职的评论家总是少数。何况我省现在似乎还没有专职的评论家,主要的搞评论的同志大都在编辑、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光靠他们来评论显然是不够的。作家有创作经验,对文学规律和各类作品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如果在完成创作任务的同时,也花些时间,写些评论文章,我们的评论界就会进一步大大活跃起来。作家写的评论往往更切合实际,更入情入理,更有说服力。当然,评论家也不妨搞点创作,这对进一步提高自己评论文章的感染力和深刻性也有好处。我在1956年第五期《人民文学》上发过一篇短论《作家们,关心和参加文艺批评吧!》,那篇短文的观点,我认为今天还有现实意义。作家搞评论,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大师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省现在也已有几位作家偶尔写点评论文章,李骞、黄玲等年轻作家又搞创作又搞评论,这都是很好的。但我认为还不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把关心和参加文学批评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

  第四,要千方百计发现和培养文学评论新人。俄国19世纪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波夫(1836~1861),都是在青年时代便写出了影响深远的评论著作。别林斯基只活了三十七岁,杜勃罗留波夫二十五岁就去世了。年轻人朝气蓬勃、激情洋溢、思想敏锐、充满活力,搞评论还要更多地寄希望于青年一代。要到大学生、研究生当中和社会上去寻找、发现和培养二三十岁的有兴趣搞评论的文学新人。像我这样的人,年届七十,已写不了什么有分量的大文章,虽然还愿意向大家学习,向年轻人学习,主观上努力与时俱进,但最多也只能写点小东西,打打边鼓而已。

  最后,建议成立云南省文艺评论家或文学评论家协会,由省文联领导,更好地把全省的评论队伍组织起来;建议出一套(十本、十五本或二十本)云南文艺评论家论文选,每位评论家一本(可厚可薄),展示一下我省评论界的阵容,吸引更多的有志者投身到评论队伍中来。

  (作者系云南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责任编辑:万吉星

  

  东河小景 国画 张 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